查看原文
其他

朋友圈观察:大家转发文章的动机是什么

绿茵陈 绿茵陈 2022-04-26
所有文学作品都有它的功能性,《关关雎鸠》是用来把妹的,《论持久战》是用来打气的,各种网络文学是给宅男腐女排解寂寞的。
那我的这个公众号文章呢?它的功能主要就是自娱之外娱人,所谓“无用之用”。
虽不能发财,却能用笔端畅写万里,想写啥写啥,咱不就图这个乐子吗?图个乐子之外,如果能让人转发,带来更多的阅读量,也能小小满足下虚荣心。
我最近留意了一下我的公众号文章的转发情况,发现写环境领域相关的文章转发就多,相应地阅读量就高。写其他方面的文章,尤其是比较个人的,或者比较文艺的转发就特别少,最寒碜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转。
乍一看,这是因为我身处环保行业,认识的人大都是这个领域的。我以前就是这么想的。但仔细想想,还有别的道理在里面。
《疫情期间的生活细节》, 18个人转发,所以阅读量接近了600。试用付费功能的《“就像乘坐浴缸穿越大西洋”》, 24个人转发,阅读量接近500。《环境企业口号哪家强》65个人转发,《北京五个污水处理厂全球招商往事》27个转发,《如果穿越回到2000年,你该如何在环境产业赚钱?》116个转发,阅读量1500多,算是近期最高的一篇。《环境企业如何更好地利用海报做传播?》78个转发。
究竟大家为什么会转发呢?为什么转发这篇不转发那篇呢?我观察了一下朋友圈里朋友们对我公众号的转发行为,以及其他一些获得较多阅读量的环境类公众号的文章,从传播的角度做一些分析。
首先是有关系。这个有关系就是说有的转发是建立在相关性基础上,刚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大家转发是因为我这个人跟他们是同事、朋友关系等。后来我写得多了,他们见怪不怪,就不怎么爱转了,我也能理解。
但是如果文章内容跟具体浏览的人有关系,TA就有可能转,比如我说E20怎样怎样,《一个E20人在E20》,好多从不转发我的文章的同事都转了,因为我们都会更关注跟我们自身有关系的东西——武汉有了肺炎疫情,你是不会太急切关注的,但如果同事跟你说公司有人发烧、咳嗽、流鼻涕,去医院了,你会马上关注这件事。
“有关系”是一个非常强的动机。新闻里突然提到你居住的小区、你工作的园区,哪怕只是个非常小的事情,什么美团无人车进玉泉慧谷送餐了,你都会认真听完。我就关注了几个跟我们居住社区相关的公众号,消息都是打疫苗通知、幼儿园招生简章、谁家丢了个自行车等等。
这个关系建立得越具体,越紧密,就越有效。北控水务今天发了一条《速看!一条专属北水人的春日朋友圈丨你好·春分》,“专属感”“有关系”的感觉就出来了。比单纯发一条《今日春分》要好。这篇文章里面还有一些精巧的设计,都会增加互动。
建立关系有一种方式是在文章里 “提人”,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说话老提人,就会很油腻、很烦人,文章里提,也有讲究。
比如E20环境平台的《了不起的环境女性,女神节快乐!》,这句话直接锁定了“环境女性”,留住了核心目标人群,环境行业里的人都会关注,女性会更关注,同时文章里提到的都是环境企业的女性领导人,这些企业的员工,是不是更是“有关系”?你说你转不转发?当然这篇文章内容本身是很好的,E20的绘画高手一鸣同学给每个企业家都画了一幅美图。
《疫情期间的生活细节》我提了薛总、肖琼、李伟,所以,他们转发的时候不是太勉强。还有一些人转发,也是因为照片里的情形就是TA看到的,比如测体温、超市空荡荡,这不光是我的生活,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一段日期,所以这个文章和大家“有关系”。《北京五个污水处理厂全球招商往事》,中持李总是当年的亲历人,东坝、垡头两个项目的招标文件都是他亲手写的,那么他就会有动机转发——虽然我写的时候并不知道。
《迟来的游记:一个神奇的温泉酒店》,是很个人的出游记录,本来的阅读量只有三百多个,但是被“大午采风”编辑发现后,很快到了700多。因为里面提到了徐水,提到了大午,当地的人搜到后就有兴趣阅读、转发。而我的朋友圈,好朋友们只是点个赞,说下次可以去玩。跟他们无关,他们就不会在朋友圈转发,顶多是有针对性地发给自己的个别朋友,相约下次一起去玩。
第二是有好处。《环境企业口号哪家强》,口号大家都司空见惯,但文章里的观点让人觉得值得转发,有的朋友觉得这些观点滋养自己,有的是觉得提供了一种谈资,这都可能带来转发行为。也有的是寻找观点和情感上的认同。
所以要有好处,各种好处都算。我觉得写吃喝玩乐的文章也是有好处的,只是受益者少一些罢了,毕竟大家口味各异,不一定能跟我吃到一起,所以转发者就比较少。
还有一些好处是具体的“好处”,比如《环境企业如何更好地利用海报做传播?》有观点,同时也有资源类的“好处”,就是可以比对不同的海报,给相关人士以启发。我在知乎上也发了这篇,但是偷懒没有发图片,就有人问:想看这些海报,怎么看?
放眼朋友圈,跳出环境领域,说说那种普适性的文章,我们转发时大都符合这个“有好处”的动机。
有的好处是看了少上当受骗,有的是有助于身体健康,有的是教你读书方法,有的是提供观点。
疫情期间,我在朋友圈看到了大量提供观点的文章。观点可以是滋养,最不济也是装点门面,我自己生产不了什么观点,我可以通过转发有观点的文章来表明我的观点。甚至也可能通过转发某些领域文章,或者某类文章,给自己贴上人格标签,有头脑、有思想、有个性,或者是有爱心、有责任感、有正确的价值观等等。
第三个是有意思。很惭愧,我没有写过多少有意思的文章,《如果穿越回到2000年,你该如何在环境产业赚钱?》这篇勉强算是,以前写过的《环保创业,敢问英雄出处》、《环保部官员格外帅吗?》也算是吧。
能提供娱乐性的内容很多,音乐、舞蹈、段子、小说,等都可能是,甚至是美女帅哥,环境领域好像不是很好产生这种内容,所以《了不起的环境女性,女神节快乐!》这篇还很难得的有娱乐性,火得有道理。
第四个是有悬念。或者说有期待。刚才提到的三个参与动机里,好的标题都可以造成期待。《如果穿越回到2000年,你该如何在环境产业赚钱?》这个算是。薛总转发《疫情期间的生活细节》这篇时说“第三张是亮点”,这个信息就给人制造一个期待。
赵博士的污水处理工作室公众号一月份有一篇文章《武汉新型肺炎能通过水传播吗?污水如何处理?》有7000多点击,应该说带来期待的标题是有功劳的。
最后总结一下。我提到的样本量很小,而且局限于我这个号以及我关注的,上面提到的四个参与动机,可能也不全面,但我们看看那些大号,有好多是这个“套路”。
衡量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指标通常是阅读量,但阅读量有时候跟文章写得如何关系并不大,所以薛总提到“有效阅读量”,就是你所珍视的、你的目标受众读到了,就足够了,泛泛的阅读量并不值得追求。
所以从根本上说,还是“内容”为主,“技巧”为辅,就像卖东西,产品为主,营销为辅。就像这篇文章,我本来写的标题是《天啊,我又有一些真知灼见》,希望用这种一惊一乍的方式带来悬疑,后来还是改成了现在的标题。
往期链接:
疫情期间的生活细节
就像乘坐浴缸穿越大西洋
环境企业口号哪家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