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洋葱教研室|“奖励的危害”

洋葱教研室 洋葱卓越教师 2022-05-07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信各位老师在平时工作中,都会在“如何激励学生学习”方面下很多功夫,甚至还有老师会自掏腰包,“倾家荡产”去给孩子买很多奖品。


但往往是“见效很快,退效更快。”


那么,我们老师在激励学生的过程中,都有哪些容易出现的误区呢?是否存在有效的改进措施呢?


本文将结合著名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的《驱动力》一书,做一些相关问题的分享。


01

如何培养孩子“倒垃圾”


俄国经济学家苏沃洛夫把委托人当作给予奖励的“激励者”(比如雇主、老师、家长);把代理人当作“被激励者”(比如雇员、学生、儿童)。从本质上说,委托人的目的是让代理人做自己想让他做的事。


苏沃洛夫使用了很多复杂的等式,来测量各种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最后他得到下面这样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对任何“想让孩子倒垃圾”的家长都很有意义。


委托人提供奖励,其实是向代理人暗示这个任务很让人“不悦。而一开始的暗示以及后面随之而来的奖励,很容易让委托人走上一条“不归路”。


如果一开始的奖励太少,代理人就不会按照委托人的意思去做;但如果第一次奖励就足够有诱惑力,委托人就注定第二次需要再给这么多奖励。


比如,你以“给钱”为奖励让孩子倒垃圾,就相当于你向他保证下次倒垃圾时不会劳而无获。而一旦钱的诱惑变弱,你很可能必须增加报酬,以便让他继续服从。


以此带给我们的启发是“在你提供奖励的同时,其实已经给孩子暗示了这是一个不悦的任务”,这往往是我们很多时候没有留意的细节。



02

  “如果-那么”型奖励在扼杀创造力


心理学家卡尔·邓克尔在20世纪30年代设计出的“蜡烛难题”,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科学实验中:


你坐在一张桌子旁边,桌子紧靠一面木墙,实验人员会给你如下图所示材料,一支蜡烛、几颗图钉和一盒火柴。


你的任务就是把蜡烛粘在墙上,还要使蜡油不会滴到桌子上,你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参加实验测试的人开动脑筋,有人试着用图钉把蜡烛钉到墙上,也有人点燃火柴融化蜡烛的一侧,然后粘到墙上。


但这些方法都失败了。


大概5-10分钟之后,大部分人就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打破固有思路,把放图钉的盒子变成烛台,于是就成功完成了任务。



后来,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am Glucksberg 再做这个实验。他用秒表计时,测试两组被试者解决蜡烛难题,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Sam Glucksberg告诉第一组成员,他计时只是为了了解一般人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需要花多长时间。


但他却对第二组成员提供了奖励刺激:

如果他们所花的时间在所有人中排前25%,那么能得到5美元奖励;如果所花时间在所有人中最少,那么能得到25美金。


你是否觉得有奖励的这一组,完成任务的时间会短一些?


结果恰好相反。


有奖励小组所花的平均时间,比没有奖励组多了将近3分半钟。而且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40年多来的测试结果均是如此。


Sam Glucksberg一直在想:“为什么会这样呢?奖励难道不能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结果吗?”


不甘于此,于是他再次调整了实验的场景设计:在发布任务时,他把图钉从盒子里拿了出来,其他条件不变。


实验结果表明:有奖励的这一组确实快了!



出现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是:“如果-那么”型奖励,会让人们的关注面变窄。


在一个问题有明确解决方法时,奖励很有用,他能帮助我们着眼前方,并快步前进。


比如将盒子和图钉分开,任务就变成了机械式作业,有奖励组会比没奖励组快很多。


而面对真正的蜡烛难题,这种奖励所起到的效果就比较糟糕,因为它需要“创造性”和“整体性”的思维。


“如果你解决了我就给你奖励”这种奖励方式会使人们的关注面变窄,遮蔽他们宽广的视野,让他们没法看到常见事物的新用法。


03

有效激励孩子的方法


那么为了避免以上的误区,有什么方法能有效激励孩子呢?


(1)对这项事情的必要性做出合理解释


如果一项本身不那么有意思的事,成为了一个大目标的一部分,它就可以变得更有意义,也会更吸引人。


这点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所处的教育系统更倾向于分数、标准化测试和“如果-那么”型奖励,学生经常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2)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任务


给学生自主的权利,不要控制他们。你可以向他们说明你需要的结果,但不要详细告诉如何达到这一结果。

(3)用“既然-那么”代替“如果-那么”


在任务完成后,再提供奖励。比如“既然你把工作做的这么出色,我们来表示表示吧”。

(4)表扬孩子的努力和采用的方法,而不是天分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德伟克的研究证明:


因为“聪明”而被表扬的孩子,通常相信他们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考验他们是不是真的聪明。


因此为了避免看起来呆呆傻傻,他们会拒绝挑战,选择更简单的路线。


相比之下,那些理解“努力和勤奋能带来专精和成长”的孩子,更愿意接受困难的新任务。



由于篇幅关系,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如果您还想详细了解更多关于驱动力的内容,可以查阅丹尼尔·平克的《驱动力》一书。


-END-

原创不易,望随手转发


往期精彩推荐


1.期中考试后这样分析试卷,成绩才会一次比一次高!


2.《质量与密度》该怎么教?这样的教学设计你肯定没见过!(文末福利)


3.洋葱教研室|这样设计教学细节,知识理解更透彻!

老师您好:

      为给您提供更多福利和更好的服务,我们开通了「洋葱HOPE卓越教师」服务号。精彩教研课程、教学资料、干货福利等都会在第一时间送达。


现在关注即可获得“前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王玉起老师的《信息化+传统课堂5大教学环节设计-上》教研课1节”。


老师赶快扫码关注吧!


——from 沉迷送福利的洋葱君


▲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老师,点一下“在看”再走呗?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洋葱教师交流社群】,和全国优秀的教师一起交流学习,还有洋葱专属福利等第一时间送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