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教研室|这样设计教学细节,知识理解更透彻!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我们常常会在一个章节里学习到很多知识点,内容繁多,学生在初次接触时很容易会一头雾水。比如:
在“大数的认识”章节里,会学习到“数数的方法、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比较大小、近似数及改写”等等内容……
不知道老师有没有仔细想过:为什么知识点一多,学生就容易蒙圈呢?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学生大脑中没有将这些知识形成网络和联系,也没有与之前的学习经验互相连接,用已有经验来学习新知识。
因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学习框架,培养他们“自主建立知识网、关联新旧知识形成理解”的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该怎么设计教学细节,才能让学生达到“理解”呢?
我的建议是:使用框架图,形成知识体系。
01
知识的形成与大脑的奥秘
很多时候,我们给与学生形成知识记忆的过程都是机械性的、死记硬背的。
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知识概念的要点,他们大脑中的知识就像在“大海中一个个孤立的小岛”,学生对它们有印象,能够辨识出,但自己却无法独立驶向这些小岛。同时,这些小岛之间没有任何桥梁连接,也就是知识间的关系学生是不清楚的。所以会出现“无从下手”这一情况。
刚才提到,要想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形成知识网络、建立关联”是一种重要方式,而我们的大脑在知识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中生物课学习过,大脑中布满了“神经元”细胞,当我们思考时,就是这些神经元细胞一起协同工作,从而产生了变化。
神经元中含有一种叫作“轴突”的树状结构,可以让众多神经元之间进行信号传递。当然这种信号的传递,并不是依靠轴突末端相互接触的方式进行传递,而是在神经元之间的突出缝隙间释放一种“化学神经传递素”来实现的。
正是由于大脑这种运行机制,当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时,我们就会产生新的想法和新的行为。随着神经元之间不断的以新的方式建立联系,不断增加、巩固新的联系,就逐渐形成了网络。
所以说,我们的知识体系就是由大脑中的神经网络组成的,知识要增长,神经网络就要发生变化。因此,老师和家长就需要给孩子创造这样的“变化情境”。
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一个知识点后,在完成作业时还遇到它,在帮助其他同学讲题时又能遇见它,还能在与家长交流今日所学时也提到它……
这样,就可以以知识本身为中心,与其他知识关联形成知识网络,达到“触类旁通、真正理解”。
02
知识框架渗透教学中的细节
下面,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起始课为例,说明如何将“知识框架”渗透在教学当中:
在这堂课临近下课时,很多老师都会总结出这样一句话:“以胡萝卜的2根为一份,红萝卜的根数有这样3份,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知道了由“几个几”到“倍”的概念,同时也获得了用“圈一圈、画一画”等方法解决“倍”的简单问题。
请大家思考下面问题:
1.“倍”是由哪个旧有知识(已有经验)得来的?
2.能把旧有知识和“倍”这个知识在课堂中形成一个小体系,让学生感受吗?
不妨我们用逆向思路推导回去:
同时,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加入这样一个环节:
问题:
1.你能用语言描述下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小三角形的数量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你能用算式描述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小三角形的数量吗?你有什么发现?
3.如果第八行小三角形的数量是第一行的8倍,你能直接说出第八行有多少个小三角形吗?
4.刚才这个活动,你还有什么其他发现?
我们都知道,数学的语言为“图形、文字以及符号”。将直观化的图形用语言描述出,再用符号抽象化表达。
其实,数学课上的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翻译家”,老师则可以让学生在不同语言间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几何直观素养及运算能力素养等。
当学生尝试用符号语言描述时,会产生用“乘法”或“连加算式”的形式,再经过引导,配合板书,利用知识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理解。
让学生感悟到,原来所学的“倍”和之前的“连加算式”、“乘法算式”或“乘法口诀”的关系这么密切。当我遗忘“倍”的概念时,可以用旧有知识帮助自己回忆、掌握、理解新知识。
同时让学生感悟到,所学的知识之间是互相联系、逐步形成知识体系的。加深学生感悟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03
学习总结的好帮手:思维导图
从前面我们已经知道,知识形成的过程就是在大脑中的神经元建立起新的“关联网络”。而思维导图就可以将学生头脑中的思维外化,用视觉化呈现出来。
同时,思维导图可以清晰明确的将知识概念的组织架构、其它关联概念、重难点等细节展现出,并且在连接不同元素的线条粗细、颜色或文字解释等方式,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每个单元的复习课,很多时候却成为了做题课和测验课。其实,老师可以尝试将思维导图引入复习课,成为学生自主对单元知识进行梳理的重要过程。
以“大数的认识”为例,将“数的认识”学习中的各个知识点关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同时还建立起自我认知:“改写”和“近似数”都是对“计数单位”的再次认识和运用。
同时,在关联二年级所学“10000以内数的认识”,发现对于更大数的读写,很重要的一点是“分级”。而且使用粗细不同的线段展示出知识层次级别,更加醒目。
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总结、概括、关联、理解等,这也可以成为老师诊断学生是否形成知识理解的重要工具。
总结
老师和学生之间最大的不同是:老师对于知识的关联数量以及关联密度超过学生很多,我们能将很多的知识概念,互相连接并形成知识网。
但我们又不能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完全复制粘贴给学生,所以在教学时,我们需要:
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联系,可以通过实例的引领,带领学生“溯本求源”。
帮助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思维导图就是思维外化的好方法。
帮助学生逐步将知识连接起来,形成知识网,达到更好的知识理解。
好啦!今天的洋葱教研室就和大家分享这么多,我们下次再见!
-END-
原创不易,望随手转发
往期精彩推荐
1.使用洋葱四年,我从县级市升到了省会重点中学|卓越教师专栏
2.中考大题一求“动点坐标”,老师家长孩子全冒汗?这个万能的“对角线平分求解法”务必学会!
老师您好:
为给您提供更多福利和更好的服务,我们开通了「洋葱HOPE卓越教师」服务号。精彩教研课程、教学资料、干货福利等都会在第一时间送达。
现在关注即可获得“前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王玉起老师的《信息化+传统课堂5大教学环节设计-上》教研课1节”。
老师赶快扫码关注吧!
——from 沉迷送福利的洋葱君
▲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老师,点一下“在看”再走呗?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洋葱教师交流社群】,和全国优秀的教师一起交流学习,还有洋葱专属福利等第一时间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