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99千米!他是追火车的交大青年黎熙!

超酷的 北京交通大学 2023-04-01


他的摄影作品入选重大主题创作展自13岁起,他就开始循着铁路“追火车”他满怀对铁路的热爱考入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如今他成功保研在过去的8年他踏过20个省份拍摄10000+张照片追随60+条铁路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追火车的交大青年交通运输学院2019级本科生  黎 熙  






01“我”眼中的“京华大地”

国庆节当日,黎熙的4件摄影作品在“行走京华大地 感悟思想伟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主题创作展上展览。现场共有来自30多所高校学生创作的160余件优秀作品进行展览,黎熙在此次创作展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黎熙在主题创作展上介绍参展作品


黎熙在主题创作展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黎熙本次参展4件作品《开往春天的列车》、《飞驰八达岭》、《蝙蝠山下》和《风雪青龙桥》,现场引来不少前来参观的同学驻足观看。


·


其中,《开往春天的列车》拍摄的京张铁路与万里长城同框画面,是他前后去到拍摄地20多次所捕捉到的。他介绍到,“京张铁路与长城共同奔向远方,每一块砖石、每一寸钢轨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每当我看到这一景象,民族自豪感和厚重历史感都会在心中油然而生。”


黎熙参展作品《开往春天的列车》

对于摄影作品的要求,黎熙说,“要有故事感,可以展现优美景色,试图通过影像记录和传递中国铁路背后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内涵。


黎熙的朋友圈背景及微信名称


为了深入了解黎熙参展作品背后的故事,我们通过微信联系他时发现,他朋友圈中的照片大多都是铁路照,微信名称叫做“1099千米”,我们不禁发问:“黎熙,为什么是1099千米?”


第二天,黎熙坐在了我们对面,笑了笑说,“回答这个问题,得慢慢讲。”

02笛启程

黎熙讲到,在旁人看来,他的大学四年生活中,90%的假期时间都用在摄影上,因此大多认为他应该是个“狂热的摄影爱好者”——正如我们采访前所认为的那样。


采访过程中,我们逐渐明白,他拒绝“摄影爱好者”这个定义。他说,他真正热爱的,是中国铁路与中华大地。


大兴安岭林区深处的牙林铁路


在过去的8年里,黎熙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踏过了20个省份,拍摄了数万张照片,追随了60多条铁路。很难想象,黎熙蹲在轨道一旁,第一次举起相机,只为等待火车飞驰而过的那一瞬时,他刚满13岁


蒸汽机车加大功率运行时喷火的场景,此场景已无法再现


他讲述到,“小时候见到火车时会驻足观看。火车的机械美感与力量感打动了我,我抬头望向钢轨逐渐延伸至远方,我的兴趣被点燃。”


从那时起,他对铁路的热爱开始生根发芽——小小年纪的他发现自己根本不满足于简单的“看火车”,他决定要将这些经典的影像定格下来,拍火车,追火车!于是,13岁的黎熙开启了自己的追梦旅程,从家乡广西追到了全国各地,冥冥之中,也追到了北京交通大学,好像这一切都预示着黎熙那与交通紧密相连的人生正同那火车一起,鸣笛启程。


03踏上旅程

14岁的黎熙,第一次踏上了成昆铁路,便对其产生了景仰崇拜之情。成昆铁路全长1099千米,穿越地形地质极其复杂的横断山区,被誉为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为了修建成昆铁路,筑路者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沿线许多经典的桥梁和隧道都有极富时代艺术文化特征的建筑装饰,象征着筑路军民在贫瘠荒凉的横断山区中改造自然的动力源泉与建设祖国的信仰,折射出三线建设背景下的时代缩影。”黎熙自然而然地向我们介绍起来。


成昆铁路最高、最长隧道洞门上雕刻的诗句和语录


据悉,2020年,由于金沙江上的大型水电站蓄水,成昆铁路有数十千米的沿江路段停止使用,并淹没在江水中。黎熙赶在线路废弃前数次前往该路段拍摄记录,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如今,这段线路中部分未被淹没的路段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三线建设史重要的实物材料,也是我国珍贵的工业文化遗产。


成昆铁路前进隧道,现已成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谈起成昆铁路时,黎熙脸上洋溢着幸福,眼里带着“星星”,这是他最喜欢的一条铁路,也是为何他将微信名设置为“1099千米”的原因。

云南楚雄,成昆铁路列车驶过拉法展线,跨越龙川江


在黎熙眼中,铁路不只是铁路,更是交织在广袤大地的交通支柱,是历史与文化无声的承载者。 “1099千米”背后的精神意义和文化内涵,才是黎熙感情寄托的最深之处。黎熙表示,我们都是中国铁路发展的见证人,今后希望自己也能做一名为中国铁路的建设者,为交通强国贡献出交大人的力量。


04深入险远

随着拍摄越来越多,黎熙的技术逐渐精进,他形成了独特的拍摄方法。拍摄之前,黎熙会提前在卫星影像地图上标记自己认为理想的拍摄点位,比如沟谷两侧的能够俯瞰铁路的山头。拍摄当天,他就按着点位寻找过去,有些深山中的地点过于偏僻,需要沿着铁路和山路徒步前往,翻山越岭,直到找到最好的位置。


艰难行走在陡坡上


为了到达一些偏远的拍摄地,黎熙经常坐站站停的绿皮火车,再转乘当地的交通工具,并加以徒步到达。“有的野路很难走,找到合适拍摄的制高点很难,要在悬崖峭壁上穿过草木茂盛,荆棘丛生的小路,裤子都被刺破。”黎熙不止一次走过这种陡峻的路,他承认自己每次都“心有余悸”,但正如他自己所说,最奇伟的景观往往“常在于险远”

乘坐马车前往拍摄地


曲折的拍摄历程很多,有一次在四川攀枝花拍摄,开始爬山时艳阳高照,突然天气大变,阴云密布,雷鸣滚滚。“虽然对经典又独特的拍摄角度念念不舍,但也只好赶紧离开。”黎熙说,“拍摄中危险固然存在,但我每次会花大量的时间评估危险,量力而行,将‘安全第一’的原则刻在心中。作为一名铁路爱好者,希望自己能够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记录下更多经典的场景和精彩的画面。热爱的那颗心更重要,我怀揣对铁路与土地的情感,也就不怕险远了。

此次拍摄的场景——成昆铁路的安宁河6号桥


05扎根热爱

随着拍摄经验增长,黎熙的作品越来越受欢迎。他说自己和拍摄的铁路有一种“默契”,这种感情牵连始终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



由于对交通运输的热爱,高中时期的黎熙一心想要报考北京交通大学。一开始,他觉得分数不够。但热爱不断激发着他追求梦想的力量,最终,黎熙在高考中发挥出色,顺利地考入了北京交通大学。


步入大学后,黎熙继续保持着他对铁路、交通的热爱,决定为所有热爱交通运输文化的同学创立一个组织。于是他联合同学创立了交通运输文化协会,让更多的交通爱好者加入组织,为更多相同爱好的人营造一个有归属感的大家庭。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文化协会


如今,黎熙已经保研至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将继续在红果园里攻读硕士。也会为自己爱的铁路,一直拍下去。


黎熙担任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期间记录的交大校园


铁路似乎始终为他指引着方向。他说,他将会一直“记录一些变迁,不仅有进步的发展,还有沧桑的变化”,“贡献自己小小的力量记录当下,丰富中国铁路历史的岩层”。我国的铁路不断变化和发展着,黎熙对铁路的热爱也不断加深,他认为他对铁路的热爱是值得的,“只有向更多人分享这些故事,知道的人多了才会做出更好的保护。在百年后回望过往的记录相片,才会发觉其中的历史意义。


黎熙的摄影作品


也许在黎熙记忆里最深刻的,是13岁那年第一次见到铁路、火车。汽笛轰鸣,列车隆隆,那是黎熙与铁路第一次相遇,是一切美妙故事的开端。而最重要的,是始终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如今,已经保研的黎熙乘着自己的“梦想号列车”再次从红果园站出发……交大青年正奋力在“交通强国”的道路上,逐梦前行!




‍小微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出品 | 北京交通大学官方微信通讯员 | 吴建瓴采写 | 何菲 张昊 余科含 谭志强图片 | 黎熙本期编辑 | 张昊
责任编辑 | 何菲 郝子越

为黎熙点亮666“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