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文艺报》《人民文学》创刊7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2019年,《文艺报》《人民文学》迎来七十华诞。70年的时间长河,映照着《文艺报》《人民文学》矢志不渝的文学初心,见证着《文艺报》《人民文学》砥砺前行的光荣征程。11月21日上午,首都宾馆紫云厅庄重喜庆,温暖如春,《文艺报》《人民文学》创刊70周年座谈会在这里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王晓晖出席会议,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主持座谈会,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出席座谈会并发言。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王蒙、翟泰丰、金炳华、李冰、徐怀中,副主席吉狄马加、李敬泽、阎晶明、何建明,书记处书记吴义勤、邱华栋、鲁敏,及金坚范、束沛德、郑伯农、吴泰昌、钟艺兵、潘凯雄、陈众议、周明、曾镇南、白烨、张德祥、陈晓明、吴文科等出席会议。梁鸿鹰、施战军、范咏戈、崔道怡、刘大先、徐怀中先后发言。
“刚刚过去的十月,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举行《文艺报》《人民文学》创刊70周年座谈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重温《文艺报》《人民文学》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走过的70年峥嵘岁月,总结《文艺报》《人民文学》推动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团结引领广大作家、评论家和文学工作者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守正创新,奋力开启文学报刊事业的新篇章,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铁凝的一席话,让在场的作家、编辑、文艺工作者深感使命重大,职责神圣。铁凝说,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记录走过的足迹,写下历史的华章。走过70年春华秋实的文学艺术事业,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重新出发。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壮大高品质文学阵地,努力创作出无愧伟大时代的文学精品力作,为新时代中国破浪前行、为亿万人民创新创造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文学支持。温故知新,方能砥砺前行。钱小芊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10月15日适逢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回顾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光辉道路,对新时代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充满信心。《文艺报》和《人民文学》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创办的,寄托着党和人民对新中国文艺的热烈期望,凝结着几代文学家、编辑家的心血智慧。70年来,《文艺报》和《人民文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广大读者中具有广泛影响,在我国文学界具有重要地位。《文艺报》《人民文学》的70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与人民和时代同行的70年;是书写着当代文学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篇章,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不断繁荣发展的70年;是回应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举精神之旗、建精神家园的70年。70年的历程有力证明,我们党领导下的文学报刊是激发和引导中国广大作家创造活力,出作品、出人才的重要平台,是团结联系广大作家的重要纽带,是中国文学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体制机制保障,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钱小芊指出,回顾《文艺报》《人民文学》70年发展历程,总结《文艺报》《人民文学》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工作,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基本认识。文学报刊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文艺路线和方针政策,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文学报刊工作的根本指南,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以明德引领风尚,积极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改革创新。我们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全会提出的要求。我们相信,《文艺报》《人民文学》和全国文学报刊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为新时代中国文学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70年来,《文艺报》《人民文学》始终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和读者在一起,和作者在一起,成为广大作家和文艺工作者的精神家园。已年届九旬的老作家徐怀中回忆起自己同“一报一刊”打交道的经历,言语间满是故事和情谊。“新中国成立之初,但凡新一期《人民文学》《文艺报》到了,必须立即放下手上的事情,专心致志开始阅读。《文艺报》的社论是要用红笔圈圈点点,反复研读,看过的旧报妥为保存,一叠一叠码放整齐,以备随时查阅。文学期刊是作家的出海口,是作家温馨如故的港湾。”在《文艺报》原总编辑范咏戈看来,70年里,《文艺报》历史上有两个突出的亮点值得铭记。一是对新中国文学的催生,二是改革开放初期站到了解放思想的前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办好《文艺报》指明了方向。作为理论评论的重要阵地,《文艺报》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破除“圈子批评”,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开展批评,说真话讲真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够不辜负党中央的期望,对得起《文艺报》的历史传统和未来。“在职33年,《人民文学》是我此生唯一的职场。她使我切身感受到了我国文学扎实的进程和丰厚的业绩。”1956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人民文学》的原副主编崔道怡深情地说。70年来,诸多初学作者、知名作家以他们的智慧、胆识和艺术创造力,装点这一座高贵典雅的文学殿堂。这些经由文字描绘的形象画图,为国家为时代展示并留存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优美而雄伟的面容身影和行进足迹。“在相当范围内和相应程度上,《人民文学》为我国的峥嵘岁月留下了壮丽的影像,为社会的壮阔发展提供了喷薄的能源。她曾拨动众多读者隐秘的心弦,成为文学知己亲密的伙伴。她已经是了解社会面貌和生活状态的见证,是观赏中国历史与现实的艺术画卷。”评论家刘大先说,《文艺报》和《人民文学》可以说是中国文艺界的风向标,构成了观察从新中国初期到新时期、从新世纪到新时代以来重要文艺思潮和文艺现象的示范性和基础性报刊。自己既是忠实读者,也是努力的作者。他认为《文艺报》的文风既不是学院式的高头讲章,又不是纯然个人感受和印象式批评,它清通简要,又不乏理论高度,让基层文艺工作者接受的同时,也具有权威的引领作用。这是《文艺报》的独特价值。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逐浪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艺报》《人民文学》将开启新的历史进程。继续建设好当代文艺工作者的精神家园,是《文艺报》和《人民文学》共同的职责和目标。《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说,《文艺报》从创办、成长、壮大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是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结果,是一代代作家艺术家和评论家呕心沥血的结果,是社会主义文艺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为进一步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贡献力量,我们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未来,《文艺报》将始终做到政治坚定、不断推动党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培根铸魂、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激浊扬清、积极发扬褒优贬劣的担当精神,守正创新、展现新时代文艺媒体新风貌,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人民文学》的70年,是广大读者热切支持、热情参与的70年,是创、编、读之间互动互信,曾有过苦苦守望经历,更多是美美与共记忆的70年。”《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说,刊物是作者的,是历史的。杂志创刊之际,毛泽东主席题词“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人民文学》的历史体现了对这一重托的完成度。而使命是长远的也是现实的,我们必须珍视与新中国同步的代代相承的好传统。同时也必须清楚,刊物是时代的,是文学的,是家国的,也是世界的。身处走向伟大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人民文学》要承担的,是努力发出好作品并且要把好作品从高原向高峰推送。他说:“人民,是刊物的命名;以人民为中心,是导向,也是命题,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人民,更是命脉,人民是我们的基因血脉和主体属性。”
中宣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央第六巡视组负责同志,部分省级作协、行业作协、中央媒体和在京文学期刊负责人,中国作协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文艺报》《人民文学》新老员工代表和作家评论家代表等120余人参加座谈会。
来源:文艺报 中国作家网 李晓晨、康春华
50元任选5期(含快递费)
点击这里进入选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