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先后顺序

2015-12-16 闫涛 一千零一课

2015.12.16,一千零一课,1001天。

周三,第58天,还剩943天。


pxq≠qxp


这是量子物理学里著名的不等式,说明了由于测试顺序不一样,得到的测试结果也不一样。就像一个男孩同时爱上两个女孩子,无论决定和哪个在一起,都会疏远另一个。


这本书里: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笔记1讲到了这个不等式的来龙去脉。


不像测量固定的量,如矩形的边长,是不会有顺序问题的。因为边长固定,量长度时,宽度不会受到影响。


平时做事,总会遇到先后顺序问题。比如先看电视,看入神了,一个接一个看,就会影响本来安排的其他事“看书、睡觉”等。


所以,看电视x看书≠看书x看电视。


海森堡1927年3月23日,发表在《物理学杂志》上的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测不准原理”,也叫“不确定性原理”。1979年,金融巨鳄索罗斯,因为赞赏海森堡的这个理论,把自己的基金改为“量子基金”。昨天文章:《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笔记6有提到这一点。


关于电子是“粒子”还是“波”,福尔摩斯是这样说的:“我的方法,就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上面:当你把一切不可能的结论都排除之后,那剩下的,不管多么离奇,也必然是事实。”


照这个理论,那么电子不可能不是粒子,也不可能不是波,所以电子就是粒子,同时又是波。只不过是观察方法不同罢了。


一个人不可能既是男人又是女人(太监不算),但可以既是学生又是老师。


大自然本来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从哪个角度去观察它。取决于你看的“角度”,而不是大自然本来是“什么”。这篇文章,8秒钟视频:【视频】yes and no:进来的至少会看2遍,不信你试试里的东西既是YES也是NO,看的角度不同而已。


白马是白色的吗?正常人用肉眼看是白色,色盲看可能是红色,你戴上蓝色眼镜,又是蓝色。


在看舞台表演时,我们也可以经常看到类似情况,穿白裙子的女演员,在各种颜色灯光的照射下,裙子会变成各种与灯相应的颜色。


人脸花瓶图,互补统一。当你看到一种,就自动排除另一种。下图是瓶子还是人脸,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都对。

再举例,纸上写个“工”字,换个角度看,就是“H”,也在于角度。


中学时,我们都学过华罗庚的“统筹方法”:洗漱5分钟、煮鸡蛋10分钟、上厕所5分钟。若先上厕所,再洗漱,再煮鸡蛋,需要20分钟。若先煮鸡蛋,在洗漱上厕所,只要10分钟。


这里的时间统筹,不是在所有事情上都适用的,就像上面我们提到的看电视看书顺序上。


所以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工作中,也会经常遇到顺序问题,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往往顺序不一样会导致结果或效率大相径庭。


比如开会时,是先讨论某项计划方案还是先看数据报表。如果先讨论计划,可能会把会议时间拖很久结束,而导致最终数据报表没时间看。


贷款买房买车、创业,刷信用卡,众筹等,都是把“先有钱再做事”的顺序置换,这样就可以利用未来赚到的钱,实现当下的事。


在工作生活中,很多事都可以有了基本准备就能立即做起来。而不是反复思考、讨论未知的细节、难题,完全可以边做边调整。


这就好比菜鸟学开枪,先开枪再瞄准,还是先瞄准再开枪的问题。先开枪再瞄准肯定不可取,因为没有任何准备。多数人都会先瞄准再开枪,但是纠结的人,会反复瞄准,瞄不准就不开枪,这样永远也开始不了,练不会开枪。


安排旅游线路时,也是类似。从A地到B地,有多种可能的路线,要考虑交通、天气、预算、当地习俗等等因素来安排。


1990年代,罗杰斯在和女朋友塔贝莎骑摩托车环球旅行时,安排的从爱尔兰的当昆穿过中亚、中国到东京,从东京穿过西伯利亚回当昆,再从当昆经撒哈拉到南非好望角,再从好望角经澳大利亚、新西兰到南美合恩角,再从阿根廷一路向北到美国阿拉斯加。


这样整个旅行路线的规划,顺序和时间把握的相当好,使得整个过程都是在“温暖的天气”中进行,在北半球是夏天,到了南半球还是夏天。


关于这次环球旅行,可移步这里:《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笔记6


其他还有很多先后顺序的例子,如做菜是放作料的顺序会导致口味大不一样;制造香水时放的调香剂顺序不同,也会是的香水的味道和优劣不同。


推荐关于香水的电影:香水|电影


欢迎关注,持续更新中...

往期文章(按从新到旧顺序):

《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笔记6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笔记1

流动,距离感

仰视,平视,俯视

旅行箱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钢琴课|电影

如果不从建筑学角度看《住宅设计解剖书》

如何让商超营业额轻松翻N倍?

凯文凯利《必然》|笔记1

咖啡厅读会儿书

重启一千零一课1个月整的心情记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