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丹麦 列国志》笔记2

2016-01-19 闫涛 一千零一课

2016.1.19,一千零一课,1001天。

周二,第92天,还剩909天。


2005-2009年的调查显示,世界前5个幸福国家依次为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和荷兰。


2015年,全球最幸福国家排名前11位:瑞士、冰岛、丹麦、挪威、加拿大、芬兰、荷兰、瑞典、新西兰、澳大利亚、以色列。


上篇笔记,大致介绍了丹麦。


今天,主要看看丹麦的猪。


为什么聊这个?


因为丹麦号称“猪肉王国”。专业化养猪十分发达。


丹麦养猪产业经过10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丹麦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并成为当今世界同行业的巨头之一,历来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猪肉输出国。


丹麦早在1886年就开始了对长白猪的培育工作。


另外,丹麦的养牛、养禽、养貂业都很发达。貂皮产量占世界40%左右。(丹麦·列国志当年的数据,2004年左右)


几十年来,丹麦农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监控系统。这套系统已通过议会的立法全部法律化。


以养猪为例,首先对养猪户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审查。按政府规定,受训者必须修读5个月的普通基本课程,从事3年农场实践,还要攻读一年的农场管理课程,经考试合格获得“绿色证书”方能成为合格养猪户。


其次,对养猪场要经过委员会的质量检查,合格的才能经营,否则淘汰。猪场的卫生条件要求很高,进猪场都要脱掉外衣和鞋子,换上经过消毒的工作服和鞋帽,基本保证猪在生长期内不染病。农户都采用现代化的饲养手段。他们不仅普遍使用机械设备加工和搅拌饲料,而且普遍用电脑测定和检查混合饲料的比例、成分和质量。


在控制猪棚内的合理温度、湿度及空气、阳光等条件方面,都采用电脑。第三,为保证种猪的高质量和猪肉生产的新鲜味美,优质卫生,建立了稳定可靠的监测制度和手段。对种猪,全国养猪委员会定期派检查员到猪场去检查。同时猪场每年送两只3周大的小猪到“中心检查站”去接受更全面的抽样检查。


检查站由“全国养猪委员会”、“丹麦屠宰业协会”和“国家畜牧学研究所”共同开办和经营,全国共有5个。“全国养猪委员会”根据全面抽查结果来确定培育的种猪是否合格。对肉猪,由“全国养猪委员会”负责组织从仔猪出生到屠宰、加工成品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查。在饲养中,各种饲料都经过严格、科学的检查。在饲料中,各种饲料都经过严格、科学的检验。在屠宰时,每头猪的肉质、肉含量及各项卫生指标都经过各种现代化手段检测。由于运用了这种高度现代化的检测手段,丹麦能够培育出各种不同肉质及肉含量的猪。


丹麦的渔业也非常发达。


猪肉的加工厂从30多年前的80多个合并为现在的五六个。猪肉的加工品主要是供出口的香肠、火腿、咸肉以及快餐食品配料。肉鸡的加工场也是如此。


最大的屠宰合作社是丹麦科王(Danish Crowh),占丹麦屠宰量的77.3%,它也是欧洲最大的屠宰联合体;第二大的屠宰合作社是丝塔芙霍尔伯格(Steff-Houlberg),占丹麦屠宰量的16.6%。


丹麦养猪业和猪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生产和屠宰设备的现代化。丹麦屠宰合作社联合成立的一家公司(SFK),专门从事屠宰设备开发和研究。目前该公司的软硬件设备还销往世界各地。


该公司生产的电子检测仪器,安装在自动化生产线上,通过探针对猪的身体12个不同部位检测,能自动检测出猪肉的脂肪含量、瘦肉率等十多个参数,并自动扫描有关数据,根据固定参数,计算出每头猪的价格,而不是简单的以活猪称重计算价格。


丹麦屠宰场生产线的现代化程度相当高,活猪输入,末端即可生产出餐桌上的食品。除了必要的人工操作,生产线基本上是电脑控制自动完成操作任务,不同生产过程和产品流向都通过安装在生产线上的自动系统输入控制中心。


保持食品的安全卫生是当今食品工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这方面,丹麦政府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卫生标准和管理制度,丹麦的猪肉生产行业实行了一系列肉制品加工的质量保证措施,达到世界上最高的卫生标准。在屡次欧洲各地的食品卫生事件中,均未波及丹麦。


丹麦对食品生产建立了完整、可靠的可追溯链条系统,企业食品生产所使用的原料都有原始来源记录、使用记录和流向记录,制成品的各个储藏、运输、销售环节都有连续记录。如果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卫生问题,可以追根求源,找出出现问题的环节。而这一切都可通过电脑迅速解决。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丹麦猪肉的出口超过荷兰跃居世界第一。丹麦猪肉出口的主要对象是欧盟国家,占64%左右。其他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日本、美国、俄罗斯、中国及香港。


位于首都哥本哈根的裘皮中心是世界最大的生皮拍卖交易中心,交易量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


丹麦农场特别重视精心选育良种。丹麦有一整套牲畜的繁育体系,运用遗传学理论,采用生物技术方法对每头种猪、种公牛定期测定各种指标。经过十几年、几十年的筛选杂交而成。牛肉鲜嫩,牛奶产量高;猪肉瘦肉率高,肉质好。


丹麦法律严格禁止饲料中使用催长剂、荷尔蒙等生长激素。猪的饲养以科学的配方为指导,饲料输送全部自动化,猪每天的进食量由电脑控制,根据不同生长期定时、定量喂养。由于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丹麦猪的体重、身长、身高、瘦肉率基本相同,所以能在标准的自动生产线上进行屠宰。


丹麦的农业也非常发达,国家、教育都非常重视。农业学校很专业,农业在丹麦是一个需要高度文化和专业知识的行业。每年获得绿色证书的人大约有900人。没有“绿色证书”的人,没有资格当农民。


丹麦几乎所有农家都有书房,藏书门类广,数量多。


丹麦对于科学研究的投入也非常大,出了很多著名的科学家,拿了10几个诺贝尔奖。作为量子物理奠基人之一的玻尔创立了风靡一时的“哥本哈根学派”,培养了很多学术界精英:玻恩、海森堡、泡利以及狄拉克等。


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取名是源于他所赞赏的一位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海森堡提出"测不准原理"


欢迎关注,持续更新中...

往期文章(按从新到旧顺序):

拟人拟物

三十年河西

《人类简史》笔记

升级

《投资哲学》笔记3|完结

你真的准备好旅行了吗?

先后顺序

海绵城市|大脚革命

《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笔记15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笔记1

流动,距离感

仰视,平视,俯视

旅行箱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如果不从建筑学角度看《住宅设计解剖书》

如何让商超营业额轻松翻N倍?

凯文凯利《必然》|笔记1

咖啡厅读会儿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