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讲解48: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圣人就没有看法了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楞严经 总论(义贯绪论)-9    (建议在wifi下观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510w8lxdi&width=500&height=375&auto=0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视频:

总论(义贯绪论) 09

(在此感恩辛苦为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你要入佛的楞严大定,包括正淫都不行;但是,因为我们今天来听课的,不是丛林,我们比丘占的比例不大,我们这里90%都是居士,这一点,自己要好好的处理。如果你听了《楞严经》以后,回去就坚持要实施包括正淫:好!统统断!你先生不学佛,明天就会满头包,满头包!说:哎呀!师父啊!修这个《楞严经》,唉!“一心大乱”啊!因为被揍到淤青!所以,要修这个楞严大定,要二个人配合,他能理解、体会你的立场,你才可以实施。知道吧!

c﹒违其现业——就是不缘六尘,旋元自归。我们这个心不攀缘六尘,旋元自归,就恢复到我们的清净自性,叫做回光返照,不往外追逐,往内。如是持佛戒,身语意三业清净,资粮具足,堪修大定。

(义贯原文:)3、修大定(正行)此即所谓“全体起修”。所言“体”者,真如本体也,以悟得本体故,故得依此本体为“本修因”(即“如来密因”),而进修首楞严大定。其次第为:

①具信解——信解正法、无上法,尤其是真如法;如前说。②持净戒——除在家者五戒、八戒,出家者沙弥戒、比丘、比丘尼戒之外,尚须依循四种清净明诲、三种渐次,此则僧俗共遵者,如前说。③严道场——包括择地、掘地、净地、建坛、洒净、结界、庄严道场(含如法安奉佛菩萨像、法器、供具、庄严具,如幢、幡等)。④持心咒——先持大咒以为结界,再持咒心,以为摄心入定。

⑤修大定——以持佛心咒,得与佛心相应,入佛总持,三密与佛相应,得佛三密加持,速入大定。⑥破五阴——入大定后,以大定之定慧力,破五十重阴魔;阴魔破故,即破五阴(五十阴魔即五阴各各有十境,五乘十为五十,故五阴总共有五十境);五阴破故,得度“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⑦证三昧——五阴魔破,即身证得三昧,究竟、坚固、不动。⑧证圆通——证三昧故,以三昧力照破六和合,复归一精明,无复根隔,内外圆通,诸根互用,身心无碍,理事无碍,是名圆通。

好!我们看13页,3. 修大定,叫做(正行)此即所谓“全体起修”。什么叫做全体起修呢?依不生不灭的体性起修行,虽然修行,却念念消归自性,无所修,虽无所修,如是修,所以叫做全体起修。所言“体”者,真如本体也,以悟得本体故,故得依此本体为“本修因”,(也叫做“如来密因”),而进修首楞严大定。

其次第为:①具信解——信解正法、无上法,尤其是真如法;如前所说。

诸位!这个真如法,悟到了真如法,就无所不如。现在要把笔放下来,因为它特别重要,要看这里,现在要认识《法华经》,那个叫做十如是,十种如是什么意思呢?要注意一下!如是相,相:外相的相,如是相,也可以讲:相是如,相不可得,就是如。《法华经》十如是,在解释“真如”特别的详细,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力量的力;如是作,造作的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果报的报;如是本末究竟。好!这个学问很大了,为什么统统讲:如是......师父以前没有悟,完全看不懂,看《法华经》就真的不知道它在讲什么。三十三岁的时候,看到《六祖坛经》,恍然大悟的时候:喔!原来如此,原来世尊的用意是如此。

现在我开始简单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相如是?如是相,这个把它颠倒过来就是:相是如,喔!相是毕竟空,所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就是真如,若见诸相非相,非相就是:你了解一切相都是缘起无自性,本来就空,那么,就不可得,不可得就不须要再执着,清净真如自性立刻就显现。所以,虽见一切相,相的当下,就是真如自性显现出来,叫做如是相,相是如,也可以讲:相如是。是不是?叫做如是相。

如是性,这个“性”分二种:物质世间叫做法性;有情世间叫做佛性,这个“性”有二个角度来说。所谓法性本空,也就是所谓的依报,包括我们的正报,就是这个五阴身。法性本来就空,这个如果你体会不出来,我教你做,跟着我如是的观想,现在观想一下,我们的生命,这个色身,其实,都是元素所构成的,把我们身上的元素,彻底的分解开来......包括你看到的相:树木、大象、土地、星球、海水,现在统统把它扩散开来,你只会看到整个虚空都是颗粒微尘而已。

好!业感缘起,这个业力会感应缘起法,这个业力一缩来,这个就是我的业报,一缩来就紧缩,各个相就出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地球、星球、火星、月球,因为我们业感,业力会感应依报显现出来;业力会感应正报,业感缘起就是这样子嘛!是不是?好了!业感缘起就这样子。

那么,这个“性”,现在一下子还听得不是很清楚,再举一个例子,譬如说:姜,我们炒菜那个姜,姜是热性是冷性呢?是热性,我们就会说:姜是热性,它就有性了;有的药草是叫做冷性,对不对?我们会加一个“性”。好!在有情来讲的话,狗有狗的性,老虎有老虎的性;连植物都有它的性喔!是不是?有的香花就香性;有的植物是很臭,叫做臭性,这个“性”就挂在后面了。

好!那么,用法界的角度来讲,就是遍法界,统统法性不可得,叫做空无自性。刚才师父教你,把你看到的相碎为微尘,你就会发现,尽虚空、遍法界都是元素,只要因缘具足,它就会有生命,我们业力感应,我们就有这个色身。但是,里面有一个性,叫做佛性,不生不灭的般若智慧性,亘古以来就存在的,悟道的人,不新也不旧,它就是一直存在,无量劫来,大悟,没有所谓新,也没有所谓的旧,它就是存在,叫做性。无情讲法性;有情就讲佛性,佛性、法性是没有二性,因为统统叫做毕竟空,佛性、法性叫做不二性,叫做毕竟空。因此我们了解,物质不能离开精神;精神也不能离开物质。

这个生命怎么来的呢?生命怎么来的?我告诉你: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用四种元素,一、就是碳,二、氧,三、氢,四、就是氨,这四种元素,因为外太空都是零下几百度的,他要找那个生命的起源,到底怎么来的?就用紫外线照射,在零下二百五十度,保持这个低温,用这个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结果发现什么?发现这四个元素会变成氨基酸,氨基酸就是霉菌,霉菌,就是产生霉菌,产生微生物。这在地球来讲,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产生霉菌有什么好讨论的?诸位!这个就是单细胞开始,单细胞,多细胞,再来就是有脊椎。这无脊椎动物,再来就有脊椎;有脊椎再来就是爬虫类;爬虫类再来就是两栖;两栖再来变成人的直立,直立的。好了!所以,我们要了解,在因缘具足的时候,用这个紫外线照射,竟然会产生生命,细菌也是一种生命。是不是?

那么,换句话说:我们了解,生命从哪里来?从外太空来的,在佛经里面讲,叫做光音天;在科学里面讲,叫做外太空带这个元素来到这个地球,地球因为有空气、水,水是生命的根本;阳光,然后就照射,就产生单细胞,生命就显现。生命显现,自己会分裂,就变成多细胞,多细胞,慢慢慢慢的无脊椎动物;再来就是有脊椎动物;再来就是两栖类动物;再来就是直立,像人这个动物,慢慢慢慢一直演化,这个演化都要经过几十亿年,经过几十亿年!

那么,我以前一直有个纳闷,说:人既然是猿类所演化出来的,猿类、猿,还有猩猩演化而来的。我一直纳闷:既然这个猩猩,人类是猩猩所演化而来的,为什么把猩猩、猴子关在笼子里面,不会变人?我以前就是这个疑问。后来,我在Discovery里面找到答案,原来如此,原来,才真正的找到答案。这个科学家就是这样分析的:猿人、猩猩为什么会演化变成人类呢?他说:大概在六百万年前,六百万年前,地球气候起了大的变化,南方下了很大的雨,北方没有下雨。所以,南方的这一群猿人,这个猿,还有猩猩,牠要......这个树之间,这一棵树的水果吃完了,要到另外一棵树,牠要背这个儿子涉水,否则过不去,六百万年前!慢慢经过这样,因为南方这边的猿人和猩猩,因为要站起来寻觅食物,背孩子,慢慢站起来,牠要逃给那个猛兽追,站起来!所以,南方这一群猿人跟猩猩,经过六百万年的演化,所以,人类慢慢的成立,是这样子的。到二十万年前,才从非洲分支出来。所以,这个演化,喔!原来这个猿人、猩猩演化,变成人的过程,是这么样子的缓慢,要经过六百万年;原来这一只猴子关进去没有几年,牠怎么能够变人呢?因为这基因DNA没有办法改造,没有办法重新再变嘛,所以,当然没有办法变人啊!所以,这个演化的过程,要经过好几百万年;人的寿命才几年而已啊!是不是?

那么,北方这一支,现在还是猴子,因为北方这一支是干燥的气候,牠们还在树上过牠们的生活,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因此我们要了解一下,生物、植物、一切的动物,一句话:息息相关,息息相关。所以,毕竟空、不可得。好了!“性”有二种:法性,还有佛性。

 如是体,什么叫体?追究相的究竟处,叫做体;穷究相的究竟处,叫做体。体怎么样?不可得!体,我们体跟性,一般都是连接在讨论,体性,体性;在《法华经》分开来,什么叫体?体就是追究相的究竟处,没有,空无一物。

再来就是“力”,“力”就是作用,力。虽然这个作用,可是,在虚空,所有的作用,都归于沉寂,叫做寂灭,它是刹那生灭,当体即空,所以,它是寂灭的,只要你不起心、不动念、不着,尘自生灭,自性不动。换句话说:真的有功夫的修行人,是不受假相的影响,彻底的脱离。就像太空舱彻底的摆脱大气层,那个修行就一日千里。见性的人,修行为什么一日千里呢?就摆脱了执着跟分别,进入绝对的真空心性,所以,他修行一日千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没有见性的人,他每天都在烦恼这个,烦恼东、烦恼西,烦恼儿子、烦恼金钱、烦恼这个,心也想要往生极乐世界;可是;没有办法,提不起正念,现在听经闻法,好高兴,好高兴,回到家,跟老公又吵架;看到那二个不成材的儿子:唉!养了这二个!是不是?内心里面感触!真的啊!所以说:要修行真的不容易!力。

 再来,作,就是造作,身口意的造作,皆属无常,因为它是缘起法的,所以,造作就是如,凡所有造作,统统不能离开清净自性。所以,清净自性可以作用,他清净心可以作用啊!如果不生不灭是一种不生不灭的境界;是一种不生不灭的东西,那么,就少了作用了。所以,这个不生不灭,不是指有一种东西叫做不生不灭;是除掉烦恼,内心如如不动,叫做不生不灭。可是,用如如不动的心性可以作用啊,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起不生不灭的作用;嘴巴可以讲经说法;鼻子可以嗅一切香;分辨一切相,心还是如如不动。如果这个如来藏性,不能运用在眼、耳、鼻、舌、身、意,那么,这个如来藏性有什么用呢?不能依体起用啊,不能依体起般若的作用啊,那没什么意思!是不是?

所以,我们要了解,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意思就是:相是如、性是如、体是如、力是如、作还是如,万法一如。好!底下讲: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因,注意看!就以种子来讲吧,一颗小种子,我们说是因,这一颗小种子,把它彻底解析开来,种子怎么样?不存在,彻底摧毁,磨成粉末状,种子不存在!是不是?叫做因是如。

好!我们今天讲经说法,七点半开始,就七点半来开始,七点半空无自性,无我相、人相、众生相,所有的相不可得,众相不可得,讲堂相也不可得。诸位!说法者无法可说,《金刚经》讲:若说如来有所说法,即是谤佛,如来无所说。为什么如来无所说?自性清净,本来就不生不灭,如来哪里有所说?所以,《金刚经》处处都是指我们每一个人的清净自性,所以,若说如来有所说法,即是谤佛,如来无所说。若说佛有来有去,世人不解佛所说义,不了解佛在讲什么。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就告诉你:我们的心性就是如如不动,这个才是佛。

因此,我们要了解,因是假设防的点,这个点空无自性。缘是一个概念,叫做帮助、助缘。我们说:种子,为了解说方便,立一个“种子”。种子需要养分、要阳光,要除草,种种的助缘,这个缘;但是,这个缘还是空无自性。好!慢慢的长成水果、苹果,这个果还是空无自性,彻底的分析,实在是不可得;但是,不能坏缘起法。

所以,我们了解,生灭一直在进行当中,生灭直下空;不生不灭也一直存在,我们有没有发现它?问题我们有没有发现这个真如自性?诸位,生灭的因果法则一直存在,春、夏、秋、冬;生、老、病、死;生、住、异、灭;成、住、坏、空,没有一个地方不在走大自然的法则,大自然的法则,生灭因果相一直连锁,因,结合种种的缘,变成种种的果、果报,可是,因,空无自性;缘,空无自性;果,也是空无自性。是不是?不见一物,名为见道,是为什么?因空、缘空、果还是空。但是,空不是断灭,空是指彻底的摧毁对相上的执着,不是没有相,相一样存在,不需要摧毁这个相,但断其见,只要不要在清净心里面安立知见,我们就见性。因此,因空、缘空、果空,因、缘、果清清楚楚。

再来,叫做报空,报如是,如是报,报不可得。最后,本末究竟,不管你追求本,或探讨到末,到最极究竟,就是不可得!大悟,悟什么?就是悟不可得,用台语,这一句话就一百分了,台语就是:搞东搞西,搞天搞地,一样也得不到!三藏十二部经典就全部都看完了!这样知道吗?搞东搞西,搞天搞地,一样也得不到!三藏十二部经典讲完了。讲完了,是不是你就这样悟了?没有!哪那么简单?对不对?讲一个空无自性、有自性,就完全听不懂,哪那么简单?是不是啊?一直讲,一直摇头:唉!不知道在讲什么?没关系!

 所以,讲《楞严经》就是彻底摊牌,摊牌就是不管你听得懂不懂,就是要提升整个佛教的level,就是水平,要拉高佛教的水平,就是要这样讲。所以,《法华经》这个十如是,要很清楚,怎么很清楚呢?如是相,相不可得;如是性,性不可得;如是体,体不可得;如是力,力不可得;如是作,作不可得;如是因,因不可得;如是缘,缘不可得;如是果,果不可得;如是报,报不可得;如是本末究竟,皆不可得;但是,不坏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统统清清楚楚的存在,因为它是缘起。是不是?

你说:相不可得,好!相不可得,你试试看,我们今天身体健康,可以坐着听经闻法;一个人脊椎断裂的时候,车祸,脊椎断裂的时候,诸位!相重不重要?当然重要啊!不可得是说:破除那一种执着,不是没有相啊!知道吗?你今天脊椎好的人、健康的人,要念佛、要拜佛、听经闻法、做善事,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今天脊椎断裂了,好!你讲相重不重要?当然重要,脊椎断裂,痛得不得了,对不对?他也没有办法坐在这里。是不是?要坐着轮椅,轮椅来这边,怎么上课呢?也麻烦!所以,我们了解,不能讲大话就是说:相不重要,回去就怎么样?每天都吃酱瓜配稀饭,到最后软脚,脚没有力量,相不重要了,反正我就随便吃了!是不是?这个是臭皮囊!是不是?

我告诉你:相可是很重要,要入首楞严大定,第一个条件是什么?健康,身体要健康;身体不健康,免谈!什么都免谈了!讲得那么好听?是不是?所以,不能讲大话,也不要不懂得佛的道理是什么。你看,佛叫我们要珍惜生命,在《菩萨戒》里面讲:佛陀不准佛弟子进去猛兽、毒蛇的地方,狮子、虎、狼、毒蛇,只要有这个地方存在,都不准佛弟子进去的,也不准你在那边修行的。你到非洲大草原随便盖一个茅蓬,佛不准的!因为有老虎啊。第一天:阿弥陀佛......第二天,咦?不见了!为什么?老虎吃掉了!是不是?老虎吃掉了!念佛,念阿弥陀佛,怎们不见了呢?老虎吃掉了!生命是多么的可贵,诸位应当要好好的珍惜,看破、放下是内心,不是没有这个生命,不能错误的体会佛意。知道吧?

好!底下,说:①具信解——信解正法、无上法,尤其是真如法;如前所说。②持净戒——除了在家者五戒、八戒,出家者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外,尚须依循四种清净明诲、三种渐次,此则僧俗共遵者,如前所说。五戒,大家都知道;八戒就是八关斋戒;出家的沙弥戒就是十戒;比丘戒两百五十条;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

③严道场,就是严净道场。所以,我们为什么要灯、花、香、烛?就是依佛所说,要严净道场。这个③严道场——包括择地,选择区域;掘地,诸位!这个掘地是佛在《楞严经》讲的,现在这里不是印度,这个掘地,在台湾没有必要了。这个掘地是肮脏的地全部都除掉,在台湾都是铺这个水泥地板,就是水泥的,铺这个水泥的。所以,这个掘地是在印度是把那个肮脏的一层地皮挖掉,再铺上最干净的土地;那么,在台湾的坛就没有这样子了。净地、建坛、洒净,洒净,大家都知道。还有结界,结界就是范畴、范围有多大。庄严道场(含如法安奉佛菩萨像、法器、供具、庄严具,如幢、如幡等等)。所以,你看,我们要讲《楞严经》,幢啊、幡啊,是不是?都有!

 ④持心咒——先持大咒以为结界,再持咒心,以为摄心入定。持这个心咒。所以,我们每次讲《楞严经》,都一定持楞严神咒。⑤修大定——以持佛的心咒,得与佛心相应,入佛总持,三密与佛相应,得佛三密加持,速入大定。所以,一定要佛加持。⑥破五阴——入大定之后,以大定之定慧力,破五十重阴魔;阴魔破故,即破五阴(五十阴魔即五阴各各有十境界,五乘以十就是五十,所以,五阴总共有五十境);五阴破故,得度“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简单解释一下,这个五浊,每一本的经典解释都不太一样,简单、统筹、综合来解释,劫浊就是见浊加烦恼浊、加众生浊、加命浊,就是劫浊,劫浊没有一定的相,就是后面四浊加起来,叫做劫浊。劫浊就是时空交会点,叫作劫,就是这个时代叫做劫。意思就是:它没有固定,没有固定就是:后面四个浊加起来,叫做劫浊。

那么,见浊就是知见、看法,在这个生灭强烈的执着意识,就是见浊。所以,夫妻,夫妻吵架,为什么?看法不同。种族,种族战争,为什么?看法不同,大欺负小嘛!国家,国家战争,为什么?见浊嘛!看不顺眼就打,想尽办法打你,不管有理没有理,反正就是要打你!是不是?叫做见浊。两个人吵架,为什么?就是看法不同,比比皆是。佛弟子应当降伏这个知见,记得!有人看法跟你不同,你要感觉:这是正常的,这是正常的,在娑婆世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圣人就没有了,圣人就破了知见了,降伏了自我了:没看法我对生灭的无常世间,彻底没有意见,就是没有见浊,没有见浊就是彻底摆平自己

烦恼浊是什么意思呢?这烦恼就是:我执、我见、我爱、我慢,不能离开这个,所有的执着就是烦恼,贪爱世间的一切就烦恼。我见就是:我看到的就是最强的;我慢就是我最了不起,哪一个时间、空间,都把这个假相妄执为“我”,烦恼就生。众生浊就是众生相,所谓众生浊,详细分就是:色、受、想、行、识所引发的烦恼,叫做众生浊,因为所有的众生,都不能离开色受想行识。那么,命浊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太短促了!生命的一个阶段叫做命。所以,为什么讲一个“浊”呢?就是肮脏,我们现在生长在这个肮脏、不清净、混浊的五浊恶世,叫做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⑦证三昧——五阴魔破,就是身证得三昧,心究竟解脱,身心坚固、如如不动。所以,身证得三昧,究竟、坚固、不动。  ⑧证圆通——证三昧故,以三昧力照破六和合,六和合就是六根攀缘六尘;复归一精明,就是同一个如来藏性。师父今天一开始不是说吗?所有的海浪打起来,统统不能离开大海水。是不是?师父不是举这个例子吗?你所有的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都不能离开一精明,就是不能离开如来藏性。无复根隔,内外圆通,诸根互用,身心无碍,理事无碍,是名圆通。

 (义贯原文:)楞严法门之精要,一言以蔽之,即是首楞严三昧。虽然其他经典也有讲种种三昧,甚至三味的修法,然而最完整、圆满的,莫过于本经所开示的首楞严三昧。何以故?本经从开始修定前的信、解、悟、入之资粮位,到正行的修行、证果,整个过程,其间修行者会碰到的种种困难、岔道(例如三界七趣)、以及困难的排除、岔道的避免,一一详细解说,令你不会为内外障难所困,不受邪魔留难,亦不堕为凡、外、邪、小,而一路直趋无上菩提妙庄严路。

又,首楞严三昧,以密教言之,在本经中即是“本尊三昧”,以是本尊所入之三昧故。行者若依法修习而入此三昧,即得本尊加持。楞严法门之精要,一言以蔽之,就是首楞严三昧。这个画双红线。为什么要研读《楞严经》?就是要学习佛的定,从现在听经以后,心记得!不住相、不着相、不我执。记得!把你的脑波调整一个α的好的频率、脑波出来,把你的快乐区放大,让你全身都放光,通身愉快、愉悦,有惮悦的功夫,这就是首楞严三昧。

虽然其他经典也有讲种种三昧,甚至三味的修法,然而最完整的、圆满的,莫过于本经所开示的首楞严三昧。何以故?本经从开始修定前的信、解、悟、入的资粮位,什么叫资粮?我们要爬山,先准备一些资粮,面包、便当、开水,对不对?带一些要远行的这些资粮,叫做资粮。资粮就是道粮。是不是?你要爬山,你不准备一些便当吗?不准备一些面包啊、开水吗?准备一些零嘴啊!是不是?

到正行的修行、证果,整个过程,其间修行者会碰到的种种困难、岔道(例如三界七趣)。所以,不听到佛法,就是一直拼命轮回,没有路可以走了,就轮回啊!所以,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在追求什么?一切众生就是这样,苦中作乐,不知生从何来,不知死哪里去?也不知道什么轮回的痛苦,都不知道!三界七趣,以及困难的排除、岔道的避免,一一详细解说,令你不会为内外障难所困,不受邪魔留难,亦不堕为凡、外、邪、小,而一路直趋无上菩提妙庄严路。所以,《楞严经》特别的重要!

又,首楞严三昧,以密教言之,在本经中就是“本尊三昧”,其实,本尊就是自性,毗卢遮那佛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以是本尊所入之三昧故。行者若依法修习而入此三昧,即得本尊加持。好!这个文字简单,今天就讲到14页,明天我们从15页开始。回向(略)(未完)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01--45目录链接

楞严讲解46:一个人真正落实到修行时,会发现妄念、烦恼、习气很难断

楞严讲解47: 这淫欲心是无量劫来的业力、本能,没有办法掌控住的,所以要保持一个距离

历史文章选读集一(新关注师兄点击进入)

历史文章选读集二链接(新关注师兄点击进入)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80 链接集合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历史链接集合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01--45目录链接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