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华经大意09:三乘一乘是在人心,不在法,你心量大就是大乘法,你心量小就是小乘法

净空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妙法莲华经大意(净空法师)

二乘人因为不了解诸法就是实相,不了解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所以他有分别。【故疲於教化。不欲庄严万行。证其报身。】这是讲到二乘圣者,他们的一般情形。

【唯大觉世尊。圆证此法。故曰。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实相之理。言思道断。心行处灭。】在佛法的目的,确实就是要证实相,这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如果要说不以证实相为目的,那个事情就很麻烦,说个实在话,我们要想到声闻缘觉这个地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我们中国过去这些大德们无论是出家、在家,大家可以在《大藏经》里面看看,《高僧传》、《居士传》,看看诸宗的语录,你就晓得我们前贤目标的确是在证实相,所以他们有那么样大成就。实相要从哪里去证?实相要从大定里面去证,还不是小定,是大定。什么叫大定?六根一天到晚接触六尘境界,不动心,样样都清楚、都明了,这是慧;明了而不动心,这叫定,所谓是「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唯有定,他才能够把这些事理看得清清楚楚,唯有看得清清楚楚这个心常在定中。学习的方法是在观照,不用思惟,这必须要晓得的,为什么?思惟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达不到实相,它是言思范围之内。离了第六意识就是观照,你用观照的方法。像你们天天念的《心经》,「观自在菩萨」,你看人家「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就是用,用最深的般若波罗蜜。「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有,照见五蕴皆空就是有就是空,空即是有,所谓是妙有就是真空,真空即是妙有。

后面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要用般若智照才能看见。这个看见就是此地讲的,诸法原来也就是实相,他见到了。我们现在所犯的过失,就是离不开心意识;换句话说,我们所能够知道的,所能够悟得的,也是在心意识这个范围之内,不是真实的,是假的。你今天无论在修学上,无论讲怎么悟,只要没有离开心意识,都不是真的。四禅八定也是定,连一般我们讲阿罗汉九次第定也是定,一般阿罗汉九次第定,给诸位说法华会上没分,你们记住,五千退席就是那班人。这个不退席的这些阿罗汉们,是经过四十年佛法的薰陶,所以他不谤不疑。你们在《般若经》里面念过,听佛讲般若而能够不谤不疑,这都是具有大善根之人。『究尽诸法实相』,这是到如来果地上才见到,所以说是「唯佛与佛方能究竟」;换句话说,等觉菩萨还有一分没尽。

实相这里说得很清楚:【声色不能示。】『声』是言语,说不出来的;『色』是种种指示,也指示不出来的。但是有方便:【但借声色为方便。】换句话说,世尊出现在世间四十九年的教学,只是『但借声色为方便』,诱导我们悟入,这是大慈大悲。从前人真的能悟入,现在人很少能悟入,我们要去找他的原因。原因在哪里?从前那些人循规蹈矩,他能够依照方法、层次,按部就班的来,他能悟入。我们现在的人不肯依照规矩,不肯按部就班好高鹜远,希望一下就成就,不必经过古人那些好像呆呆板板的过程,我们亏吃在这个地方。好比像从前人要吃个桃,得要种树,辛辛苦苦那个树种了三年才结桃。你要吃桃何必?你有钱到街上去买一堆来就是,不要种树,一买就买来了,这是可以办得到的。这在佛法里头不行,你向谁买?人家证得实相,按照规矩证得实相,你没有证得,那想在那些佛菩萨们他证得实相的,你们送给我一点好了,有这么便宜事情吗?做不到。你们看看《楞严经》阿难示现的忏悔,阿难原来就是存的这个心,只顾多闻,不愿意用功,不愿意修定,自己总是想著「我是佛的小弟,佛最爱护我,到那个时候还不是把三昧就送给我了。」到后来才恍然大悟,这个事情不行,原来佛这个东西没有办法送给我,再怎么慈悲也没办法给你,这要你自己去悟入,别人没办法。这里首先叫我们了解,声是语言音声,佛以音声为佛事,色就是现在的经典,经典是色相。我们今天看到《大藏经》,琳琅满目,几万卷的经典摆在我们面前,要晓得这是方便法。这些东西摆在面前,我们要怎样的修学?这是大问题了。

【诸法则法法现前。了然不昧。百界千如。宛然具足。岂有舍非取是。破有出空之理乎。】 这个几句话说的是什么?说的就是一乘实相。你们想想,大经里面佛说过「破一微尘,出大千经卷」,有没有听说过?微尘是极小的尘土,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大千经卷是讲圆事圆理,理事都圆融,所谓说是一法不欠,圆圆满满。我们今天这个经,是一乘了义的大经,不是普通经,这个经里面所讲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是这个境界。假如我们用人天眼光来看这个,《法华经》是人天法。我给大家讲过,三乘一乘说老实话,是在经典里面吗?经典都是方便法,不在经典,三乘一乘是在人心。你的心量大,就是大乘法,你的心量小,就是小乘法,三乘、五乘是在众生的根性,不在法。如果在法的话,那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圆人说《阿含经》,《阿含经》怎么能变成圆教?那就不能变圆教。可见得这个事情,是在人,不在法,是在觉;换句话说,是在你觉悟的浅深上而有差别,不是在诸法上而有差别。因为诸法亦即实相,哪有差别?如果有差别,天台大师怎么能说出百界千如?如就是实相。这个几句你们诸位要好好的去念,多念几遍,这里头意思、味道就出来了。我们确实因为不了解这个实相,所以在一切法里头有取有舍。你真正了解,在一切法里哪有取舍?没有取舍就没有生死,没有取舍就没有来去,没有取舍是真实法;有取有舍是虚妄的,虚妄相执著。所以我们在凡夫的立场上讲,有取有舍,我们要断恶、要修善;在一乘里面讲没有善恶,为什么?善恶无非实相。这个后头就讲,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它这个前头有两句:【出生死入涅槃。不知生死即涅槃。断烦恼证菩提。不知烦恼即菩提。】

我们现在要问,好,一乘经上这样说的,我们也不要离生死,也不要入涅槃,我们也不要断烦恼,也不要学菩提,行不行?不行!为什么不行?你程度没到。我在第一天跟诸位说明,我们开这个课程在程度上讲不适合的,我讲得很清楚,不适合的。不适合,你们院长要我来开,要我来讲讲,行,结结缘,叫你了解一乘法里头是个怎么讲法的,也有好处,对於一切法的修学,不要执著。为什么?认真的修学而不执著,我们才能达到向上一著,才能达到一乘;如果我们执著,就不能向上。譬如我们上楼上,上楼上什么?楼梯这是方便法,工具,不错有楼梯可以上楼,我们把楼梯要当作戒律,这一层楼是定,因戒就得定。戒律好,严格的受持,一点都不放松,站在楼梯上不走,永远也到不了楼上。所以你要懂得戒律是达到定的目的,达定是目的,它是手段、它是方便,咱目的是在定。定怎么?定又是方便,从定达到慧,你要晓得这个道理;换句话说,我持戒不执著戒,修定不执著定。你看二乘人刚才讲的,二乘人的毛病就是执著定上,不能够舍弃三昧,所以他不开智慧,阿罗汉没智慧。

《八识规矩颂》里面玄奘大师就讲,「愚者难分识与根」,那个愚者就指阿罗汉,阿罗汉、辟支佛这是愚者,没有智慧。他有定,他就是住在定上去,他把定当作究竟的目的,不晓得定是手段。这个地方讲得太透彻了,一切法都是手段、方便,「方便品」,全是手段。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你自己的真性。这个真性说不出来,也指示不出来,佛是藉这些方便法教我们实证。我们迷的时候,确实有生死、有涅槃、有六道轮回,迷的时候有。《证道歌》上讲「梦里明明有六趣」,真有,到「觉后空空无大千」,你现在没觉,觉了之后那又是一个的境界。没觉的时候真有烦恼、有菩提,觉了之后没有,为什么?涅槃是对生死来说,涅槃是不生不死。说了生死,生死的对面不生不死,烦恼是迷惑,菩提是觉悟,相对建立的。就好像有病,有病这才有药,病好了药也不要。所以你生死没有了,给你说涅槃也没有了,哪有涅槃!烦恼断掉,还有个菩提,那坏了,那菩提也变成烦恼,也没有了。真正达到六祖所讲的「本来无一物」,那是真的境界。

像这些理论,如果不讲清楚、不搞透彻,我们难以相信。信了之后,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达到?这部经古人所谓成佛的《法华》,佛说的大乘经说得太多,为什么偏偏说这部经成佛,难道别的经不成佛吗?部部都成佛。可是既然说这部经成佛,当然有它的道理在,这部经特别著重在我们信心的建立,「信为道元功德母」。譬如说《楞严》,可以说它是著重在智慧的启发,所以叫开智慧的《楞严》。诸位晓得,没有智慧成不了佛。而本经在著重於信心的建立,就是教我们要相信,我们自己能成佛,有决定的信心来修学,怀疑不能成就。所以在一切经里面讲的信心,这部经是讲到家,一阐提也能成佛。「一阐提」我们平常讲断了善根的众生,没有善根的众生。本经里面讲一阐提也能成佛,为什么?一阐提也有佛性,既有佛性,只要他回光返照哪有不成佛的道理!

所以底下说:【如此开示。宜乎不言而信。身子未悟。】『身子』是舍利弗尊者,他在这个会上示现的,他还不明白这个道理。於是:【殷勤三请。】这个『三请』,这是请法礼节上的隆重。佛告诉他说:【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所以说法有时节因缘,在哪个阶段说哪一种法门,他才有收获。正如同在一般学校教学一样,小学有小学的课程标准,这个课本适用於小学生;中学则有中学的课程标准,这课程适用於中学。小学的教材不适用於中学,中学的教材不适用於小学,一样的道理。所以世尊一代的教学,就等於说是把学生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带到研究所他们毕业。所以后来的祖师就根据世尊一代的教学,来分门别类,把它分成五时八教。五时就是阶段,初学的、初级的阿含,方等、般若、法华,前面华严那不是我们凡夫能接受,那个人家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接受的,不是普通人接受。所以就迹相上来看应该从阿含开始,就是我们人间佛法来看,从阿含开始,可见得是由浅而深,按部就班的来教学。佛的这些弟子们,常随众大家晓得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些人几乎是跟佛一辈子,一直到释迦牟尼佛示现圆寂。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他们就听了四十九年,也就跟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这些都是我们的模范。所以学佛从哪里学?要从这个地方学。你们看看古来这些高僧大德们,人家怎么跟老师?跟一个老师至少也有十年,多的就像当年常随众一样跟一辈子,到老师圆寂了他才离开,二十年、三十年太平常了,所以他的道学有成就!

我们今天跟一个老师跟了几天,就已经嫌太多了,恨不得一个月,就把老师的佛法统统都学来,你们想想,哪有这个道理?那些诸阿罗汉跟释迦牟尼佛还得跟四十九年。所以人家有成就,他有有成就的道理在,这些都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时乃说之』,就是说法有时节因缘。所以佛法的教学,一个好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教导,他要负责任的,他要晓得方法,什么时候应当教什么佛法,也是由浅而深,慢慢的才能够接受,这是一定道理的。成败的关键你要怎么走法?走路在路上还会遇到有障碍,还会有许多折磨必须要克服。这个过程当中老师有帮上忙的地方,同学有帮上忙的地方,这样才能够顺利的成就。在此地又跟我们说明,因为「时乃说之」,所以佛才不得已分别说三乘、五乘,不但释迦牟尼佛如此,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都是用这个方法。

妙在什么地方?这个后头有一句说,最后一行:【虽说三乘。意在一实。不知此者,非我弟子。非阿罗汉。】这个才妙了,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这就是所谓什么?圆人说法,无法不圆。释迦牟尼佛讲阿含的时候,阿含在释迦牟尼佛是一乘法,也是圆教;在我们初学的人来讲,是属於藏教,是属於人天小乘法。你看看这个东西是不是因人而异?不是法门有两样,是我们程度有两样,不是法门有两样,而是程度有两样。这点希望诸位能够留意,为什么?如果这一关要不能突破,对你将来修学上会造成很大的障碍。就是你这个疑断不掉,你永远在一切法里面,分高分下、分邪分正、分是分非。换句话说,你永远没有办法达到一真法界,你不能够晓得万法是一。一开章我就跟诸位说,众生迷,你看迷了一,不晓得万法是一,这叫众生法;你晓得一切万法是一,这叫佛法。因为我们不知道万法是一,在一切万法里头分是分非,无量的差别妄想,邪知邪见还认为自己是对的,你说这个有什么法子?我有一年也是在台中慈光图书馆,大概总十几年以前,有个东海大学客座教授,是个女教授,她是个基督徒,有东海的一个同学带她来看我。因为东海有很多是我们慈光讲座的学生,她来给我谈佛法跟基督教的。我就给她假设一个比喻,我们坐在客厅的小圆桌上,我们佛法就好比这个圆桌桌面,你们基督教就好比茶杯,我们泡的茶,好比这茶杯。你在这个圆桌上你们自己有界限,划了个界限在那里,我们这个没有界限,我包容你,你们没有包我。我包你是真的,你说你没有包我是假的,为什么是假的?你把这个杯子打破了,不就一样了吗?你不打破就两样,打破了原来是一样。她对这个话有所点领悟。

所以在佛法看一切法是一不是二,他有界限看一切法是二不是一。所以我就告诉她,如果佛法也像一个茶杯,基督教也是茶杯,那咱就对立了,这就对立。佛法不是的,所谓的佛法是觉法,觉没有执著、没有分别,有执著、有分别是迷而不觉。但是诸位要记住,经上佛常讲「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觉」,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因为众生有执著,你要接引众生要随著他的执著,这就叫不坏世间。你觉,觉又不坏世间,这就是佛法。我跟你讲不一样,讲不一样是什么?是就你的观点来讲不一样,不是我,我自心里面真的是一。但是我跟你讲都是一样,你不相信,你不信;我跟你讲这个不一样,你相信了。随顺你讲你就相信,随顺我讲你就不相信,所以说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自己住的是一真法界,对付别人的是十法界,你是菩萨,跟你讲菩萨法;你是二乘,跟你讲二乘法;你是人天,跟你讲人天法;你是外道,就跟你讲外道。无法不圆,法法都是一乘实相,这就妙极!所以说『虽说三乘,意在一实』,真正是妙极了,横说、竖说、深说、浅说,原来都是说的一乘法。到你自己入了这个境界恍然大悟,才晓得佛法之妙,妙不可言!真正名符其实《妙法莲华经》。妙法说什么?一切法。你们千万不要说《妙法莲华经》,就这一部妙法那就坏了,你就不解如来所说义。

不但三藏经典是妙法、是莲花,一切世出世间法,连外道法统统是妙法莲花。孔老夫子的《四书》,基督教的《新旧约》,怎么不是妙法?那应该在《妙法莲华经》注解一下,那些不是妙法,踢到外面去的。它没有注解,没有一法不妙!所以前面跟你讲法的时候,这个法里头包括众生法、佛法、心法,包括了世出世间一切万法,没有一法不妙,为什么?法法皆是实相。怎么样去证得?我给诸位说个最简单、容易的方法,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证得了,一就不二就证得。可是要证到妙法要念到理一心不乱,你把《法华经》里面所讲的,一切万法妙不可言全都证得了;念到事一心不乱,可以说证得局部,没有能证得圆满。但是决定不疑了,就好像虽然没证得,已经见到了决定没有疑惑;理一心就是入门,入一真的境界。可是这功夫是三步,头一步要做到功夫成片,这个东西就是一定要断烦恼。念佛不断烦恼,你一天念十万声,那古人所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就说这个。为什么说他喊破喉咙也枉然?一天十万声佛号不断,内心烦恼不断,这就是喊破喉咙也枉然。

这一句佛号是药,对治我们烦恼的,烦恼一发作这个药马上下去,烦恼压下去。譬如说我们在境界里头起了贪心,贪是烦恼,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把这个心压下去,不叫它增长。境界里头起瞋恚心,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瞋恚心压下去,这叫用功。不但能够压烦恼,而且能够长智慧。你要晓得阿弥陀是什么意思?阿弥陀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佛是觉,无有一样不觉。烦恼起了是迷,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无量觉,样样我都觉不能迷,你看你怎么不长智慧!断烦恼长智慧。渐渐能够念到六根接触六尘,烦恼不起现行,功夫一片了,这个时候自己的心清凉自在,什么境界里不起烦恼,法喜充满。这个喜悦不是外面来的,是内心里面生出来的,就是无量觉里头生出来的;这个功夫再加深,不但烦恼不起现行,烦恼把它念断。你看这个方法比小乘高明,小乘人要把这个见思烦恼念断,真的天上人间七番生死,不容易。我们就用这个方法,在一生当中就办到了,比小乘人高,高明得太多了。

为什么能够做到?因为这里头有觉观,就是有般若智慧照见,所以那么容易把它断掉。小乘人,小乘人没有般若,这个诸位晓得,小乘人所修学的经典只限於阿含,《方等经》、《般若经》他都没有。所以小乘人没有般若智照,他的烦恼必须要天上人间七番生死,要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来断。大乘佛法讨了便宜,就是有般若智慧观照,「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高明在此地。我们生在中国这真正是有幸,过去世有大善根福德因缘,你才能生在中国,我们今天来讲佛法,说老实话,正法是在中国,你要想修行成果,在中国佛法才有办法。外国的佛法已经变成学术了,变成佛学,变成一种世间学问,说来好听而已。说得再好,著作等身,贪瞋痴慢还是不断,烦恼还不断,生死不能了,这是外国佛法。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你们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你们跟我说了,我们经讲完之后留几分钟来答覆问题,没有问题就下课,有问题提出来。

问:曾经听过有法师讲说,《阿含经》也是属於大乘佛法,只是说我们应该要以什么样的心去学它,如果说你是以大乘的心去学,这部《阿含经》也是属於大乘经。

答:这个不要我答,刚才已经讲过了,所以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就是这个意思。还有没有别的问题?这个小乘人的心念《华严经》、念《法华经》,《华严》、《法华》也是小乘法。

问:在第四页说「身子未悟」是指舍利弗他未悟,为什么说舍利弗要殷勤三请,佛又要三止,然后现在才说「世尊首告之曰,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

答:这就是说请法与说法都很慎重,都不是随随便便的,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尊师重道,这对道的尊重不是随便的,不能够掉以轻心,为什么?轻慢心得不到受用。这个话过去印光法师讲过,《文钞》里头有,哪一段我忘掉,我初学的时候读过。有人问过印光法师,说佛法这样好,有没有什么秘密的方法,能够很容易入进去?印光法师答覆他的信说有,他说有个秘诀,秘钥,这个秘密的钥匙,开门的钥匙是诚敬,诚敬二字是入佛门的秘钥,秘密的钥匙,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身子三请,世尊三止而后说,这个都是十分的尊敬。你看求学的人尊敬重道,说法的人也重道,不是说学生应该要慎重,老师就可以马虎一点,不是的,老师跟学生一样的尊敬、诚敬,这是我们在这里能看到的。所以尊师重道非常要紧。你看以前,你们都没有见到,我在小的时候,大概是六、七岁刚刚上学,那还是私塾,我念了几个月的样子,就三、四个月以后才有小学。念私塾我的父亲还有我一个长辈两个人,送我到学堂里面去,家长带了礼物恭恭敬敬的拜老师。先拜孔老夫子,那个礼堂里头供的有「大成至圣先师」的牌位,对著孔老夫子三跪九叩首,在拜老夫子,这是不忘本,这是我们中国教学就不忘本。然后才是拜老师,不但我们学生拜老师,我的父亲跟我的同族长辈,对老师都是三跪九叩首,拜老师。

这个意思就是我把这个学生送给你,完全拜托你来教导,你要教不好,你怎么能对得起家长?人家家长带了礼物三跪九叩首,这么恭敬来拜你。所以老师对学生要负责任,真的要负责任,否则的话,以后没有脸见人。现在这个礼节没有了,所以老师对学生也马马虎虎、随随便便,没那么重视。从前你还不晓得,我学校犯规矩给老师打过一次,罚我跪,回家去之后父母问,我说明白了,老师今天罚我了,到第二天,我父亲还带了礼物去感谢老师。你们想想看,今天老师要是处罚了学生,就得按铃去告状,不一样,大大的不相同。那时候我们家长是去感谢,所以以后受了老师的处分,回家决定不讲,为什么?讲了家里人还要带礼物去谢谢老师,供养他。可见得以前这个师道跟现在不相同,尊敬老师的心里也不一样,所以那时候老师对学生负责任。现在办学说老实话,请老师都不懂这些礼节。所以老师虽然来了,我在文化学院教过两年,我们常常坐交通车几个老师聊天,老师们什么态度?老师来上课是为领薪水袋子,学生来上课是为分数,彼此两边都好,我这薪水袋拿到了,每个人都给你及格,不就好了吗?皆大欢喜,谁认真、谁负责?认真负责不讨好。

学校里头看老师怎么看法?看哪个老师,学生拥护他的多,这个老师就好老师,而不是讲他的教学方法。这个老师人和蔼可亲,对待学生都客气,分数不什么严,学生都来了。老师要一严格,学生我不上你的课,学校一看学生少了,这个老师教学不行,下个学期不聘他。你们想想看,这是今天的教学。所以我图书馆搞成功之后,我所有一切教学地方统统辞掉,佛学院我也不讲。这一次启贤法师来的时候,我说叫我来讲一部经可以,只要我有时间,我抽点时间来讲一部经。叫我到这个学校来做老师不干,这个事情不能干,因为我这个地方要答应做老师,别的佛学院请我我不去,那得罪人。所以我只答应来讲一部经,由於时间上,就是这一次来两个星期讲半部,下个学期来一次讲半部,我们这个课程就圆满。这个课程是客座的课程,所以也不需要考试,我们都是客人。好,下课。(未完)

净空法师法华经大意目录

法华经大意01:要发心学法华经,就要背诵《法华经》

法华经大意02:解难,行不难,是说理难懂,理路懂了修行不难

法华经大意03:大乘人修的是心,小乘人修的是外表样子

法华经大意04: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们自己慈悲 清净 平等觉心,这是自性释迦

法华经大意05:瞋痴都是佛法,证得了一心,无论他示现什么都是净业

法华经大意06:一心就是一时,心专一的时候,这一真法界依正庄严都现前

法华经大意07:记住--烦恼控制住、伏住了,这才能带业往生

法华经大意08:在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当中,要找个榜样模范,一生就学他

历史文章选读目录一(新关注的师兄入)

历史文章选读目录二(新关注的师兄入)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祖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接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01--90目录(点击进入)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目录(上)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