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華嚴經淺釋03:菩薩修行時要發願行,願要大行要眞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海月光大明菩薩摩訶薩。雲音海光無垢藏菩薩摩訶薩。功德寳髻智生菩薩摩訶薩。功德自在王大光菩薩摩訶薩。善勇猛蓮華髻菩薩摩訶薩。普智雲日幢菩薩摩訶薩。大精進金剛齋菩薩摩訶薩。香燄光幢菩薩摩訶薩。大明德深美音菩薩摩訶薩。大福光智生菩薩摩訶薩。

佛說法的會中,有十種大衆來聽法。是那十種?①影響衆、②常隨衆、③護法衆、④嚴會衆、⑤供養衆、⑥發心衆、⑦當機衆、⑧表法衆、⑨證法衆、⑩顯法衆。①影響衆:就是十方大菩薩,他們本來都聽過佛所講的法。不但聽過一位佛說法,就是十方諸佛所講的法他們都聽過。也明白了,並且記住了,根本不需要再聽,但是他們還是來聽法。為什麼?因為是影響衆。佛說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的時候,這些大菩薩,有的從地下湧出,有的從天上而降,有的從十方微塵國土而來,有的從虛空而來,到菩提道場來聽法。為什麼?因為引導大衆注意聆聽妙法,影響大衆精進研究妙法,所以叫影響衆。

②常隨衆:就是這一千二百五十弟子,經常隨著佛聽法,佛到什麼地方去說法,他們就隨佛到什麼地方去聽法。佛最初講華嚴經時,雖然沒有弟子在旁邊,但是有十方諸佛來作常隨衆,恒常不離開華嚴法會。③護法衆:就是保護說法者的安全。佛已經成佛,又有種種神通妙用,為什麼還要保護呢?佛雖然有神通,但是弟子要盡自己的責任,乘願做護法衆。④嚴會衆:就是莊嚴法會的大衆。用幢旛幔來莊嚴道場,是有形的莊嚴;用信解行證來莊嚴法會,是無形的莊嚴。⑤供養衆:法會中不能沒有人供養,所以要有供養衆。⑥發心衆:要有善男信女發心來護持法會,所以叫發心衆。⑦當機衆:就是佛為這些衆生說法,令其依法奉行,這叫當機衆。⑧表法衆:就是代表這種法的衆生。⑨證法衆:聞法之後,證的初果二果或三果四果,這叫證法衆。⑩顯法衆:就是令佛法都彰顯出來的衆生。所以有這十種衆生來成就法會。

下邊的十位大菩薩來到菩提道場,華嚴法會中做影響衆,因為這些大菩薩有號召的力量,他們都來了,其他衆生自然都來聽佛說華嚴妙法。這十位是菩薩中的大菩薩。

第一位大菩薩,名叫海月光大明。他的智慧光明好像海那樣大,又好像月那樣明,所以得此名。他是菩薩中的大菩薩。第二位大菩薩,名叫雲音海光無垢藏。他說法的音聲,好像大雷音一樣,在空中發出轟轟之聲,聾人聽了不聾,睡人聞之醒悟。什麼是聾人?就是不歡喜聽佛法的人,什麼是睡人?就是不願意看佛經的人。這位大菩薩用雲雷之音來震醒他們。不想聽也得聽,不想看也得看。海光是海印發光,把森羅萬象都印在海裏。無垢藏就是清淨,所以得此名。他是菩薩中的大菩薩。第三位大菩薩,名叫功德寳髻智生。他的功德非常大,好像諸佛頂上的寳髻。在這寳髻中生出無量的智慧光,留出無量的寳藏,所以得此名。他是菩薩中的大菩薩。第四位大菩薩,名叫功德自在王大光。他的功德也是很大,也得到大自在、大光明,所以得此名。他是菩薩中的大菩薩。第五位大菩薩,名叫善勇猛蓮華髻。他是勇猛化生,但是不染所變化的相。說法好像雨那樣的玄妙,又好像解蓮花髻的珠,因而得此名,他是菩薩中的大菩薩。

第六位大菩薩,名叫普智雲日幢。他的慈悲雲、智慧日,互相資助,互相映照。在無量劫中,普徧相應,高大如幢,因而得此名。他是菩薩中的大菩薩。第七位大菩薩,名叫大精進金剛齋。他有最堅利的智慧,勇猛精進,而不懈怠,所以稱為大,金剛齋就是智慧的壽命無量,向金剛一般永不損滅,所以得此名。他是菩薩中的大菩薩。第八位大菩薩,名叫香燄光幢。他的戒律最精嚴,從來沒有犯戒,所以他身上能放出香燄光。他的道種智光非常高直,好像幢一般,所以得此名。他是菩薩中的大菩薩。第九位大菩薩,名叫明德深美音。他的智慧光明徧照,是大明德,他的音聲高深優美,非常悅耳,令聞者發菩提心,所以得此名。他是菩薩中的大菩薩。第十位大菩薩,名叫大福光智生。他的智慧生光,徧照佛境。他的福也大,所以得此名。他是菩薩中的大菩薩。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十佛世界微塵數。

在前邊所講的二十位大菩薩,他們都是大菩薩中的上首,上首就是領袖,菩薩中的代表者。總計有十佛世界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這十佛世界,在每一個佛世界中的微塵,每一粒微塵又成為一個世界,這世界中的微塵又成為一個世界。那麼,有多少微塵?便有多少世界。本來這個數量是不能測算出來的,即使菩薩用法眼,也不能測度出確實的數目是多少?只有用佛眼觀察,才知道有這樣多的世界。佛是不打妄語的,有多少就說多少,要相信佛所說的話,是千眞萬確,不可生懷疑心。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十八不共法,所以佛觀察宇宙瞭如指掌。

此諸菩薩,往昔皆與毗盧遮那如來,共集善根,修菩薩行。皆從如來善根海生。

毗盧遮那譯為徧一切處。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眞實心所現的相,眞常不變)。十方世界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在無量劫以前,都跟毗盧遮那佛在一起共集善根,在同一法會上各人修各人的六度萬行。勤修善功德,停止罪孽過,這叫共集善根。菩薩行就是利益衆生,也就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自度度他。這些善根都是從毗盧遮那佛那裏,好像大海一樣生出來的。因為這些菩薩的善根,好像江河一樣。如來的善根好像大海一樣。菩薩雖然各集自己的善根,然而都要流入如來的大海裏邊來,這叫如來善根海生。

諸波羅蜜,悉已圓滿。

這些菩薩所修各種的波羅蜜法門,完全到了圓滿無缺的境界。波羅蜜譯為到彼岸,彼岸就是不生不滅的湼槃境界。這個波羅蜜的法門就是六度。①布施波羅蜜:就是施捨。這一門總括起來有三種,要是詳細說,有八萬四千種之多。每一種又有八萬四千法門,分析起來非常之多,現在只講三種

(A)財施:施財不容易做得到。俗語說:「捨財如割肉」。更何況要捨國城妻子、頭目腦髓。具備這種精神,才是眞行菩薩道。(B)法施:把佛法布施給一切衆生,和衆生結法緣.所謂「財施如割肉,法施如丟命」。法施能救人的慧命,但是布施出來,自己就費氣力,氣力就是生命。講經要用氣力,說法要用氣力,把每一句每一字的意思,都送到聽法人的腦海裏,等於把生命布施一樣。(C)無畏施:就是當衆生遇到飛災橫禍,水火盜賊,嚇到魂飛魄散的時候,就要安慰這個人,對他說:「不要恐懼,諸佛菩薩會保護你的,你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一定會得救。」這是心理治療。其實不是諸佛菩薩從無量無邊的國土飛到這裏來,加被你保佑你,而是你自己不恐懼,自己的佛性平安。這就是承蒙諸佛菩薩的保佑了。有人恐懼時,你能把它的恐懼執著破了,這就是無畏施。

②持戒波羅蜜:戒是規律,也是修行的道路,所以修行必須嚴持戒律。一般的人,持戒律也有益處。人人持五戒,家庭幸福、社會安定、世界和平。戒有五種根本大戒,既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包括不抽煙不吃麻醉藥)。又有八戒,菩薩有十重四十八輕戒,沙彌有十戒,比丘有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條戒。

③忍辱波羅蜜:就是忍受侮辱,忍人所不能忍的。忍有三種:(A)生忍:就是對一切衆生都要忍受。有人罵你,誹謗你,甚至打你,都要忍受。修行就是修忍辱,能忍就不會發脾氣。不發脾氣,便沒有無明。沒有無明,智慧即現前。(B)法忍:就是對一切法都要忍受。要忍饑耐寒,接受種種法的考驗。(C)無生法忍:能生忍就是人空、能法忍就是法空。再能忍便沒有少法生,沒有少法滅,忍可於心,即是中道。人空、法空,得到中道了羲,就是無生法忍。

④精進波羅蜜:就是不懶惰不懈怠不放逸。精進有二種:(A)身精進:就是晝夜六時精進行道。(B)心精進:就是念念求無上道,念念修無上道,念念悟無上道,念念證無上道。

⑤禪定波羅蜜:在禪定上得到工夫,隨時隨地在定中,得到禪定三昧,才可以到彼岸。

⑥般若波羅蜜:般若譯為智慧,般若有三種:(A)文字般若:就是三藏十二部的文字,文字好比過河的船,渡河之後,不要執著船。(B)觀照般若:就是思修慧。有了觀察覺照的智慧,便能將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等三惑斷除。(C)實相般若:實相是眞實之相,也就是無相、無虛妄之相。常作如是觀,就不會被無明遮蓋,而能顯出大光明藏。

慧眼明徹,等觀三世。

有慧眼的人,能徹底明白諸法寳相,因為具足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的人,觀察時間是假的,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假名而已,所以平等觀察三世。也就是了知昨日和今天是一樣,今天和明天也沒有什麼分別。能平等觀察,有什麼好處呢?就是教你沒有分別心。沒有分別心,就能平等觀察三世。

於諸三昧,具足清淨。

無論修那一種三昧,都具足圓滿清淨。修禪定得到禪定三昧,修忍辱得到忍辱三昧,修念佛得到念佛三昧,修觀想得到觀想三昧。總而言之,修什麼法門,就得到什麼法門三昧。

辯才如海,廣大無盡。

辯才就是善於辯論。這些大菩薩和任何人辯論,都是勝利者,辯才好像大海,廣大而無邊際,所以說無盡。辯有四無礙辯:(A)法無礙辯:能說明諸法深羲,於教法無不了知,而不執著它。(B)羲無礙辯:知道教法所差別的羲理,而通達實羲無礙。(C)辭無礙辯:能說各國的言語,通達一切名詞自在。在一言中含有多種的羲理。(D)樂說無礙辯:有法、羲、辭三無礙的智慧,為衆生喜樂,善巧說法。

具佛功德,尊嚴可敬。

這些大菩薩,都具足佛的功德,所以一切衆生應該很莊重嚴肅恭敬他們。不僅要恭敬十方諸佛和菩薩,就是阿羅漢這些大聖人也要恭敬。

知衆生根,如應化伏。

衆生尊敬他們,他們也能知道衆生的根是利是鈍?是利根,便說實相法;是鈍根,就說方便法或譬喻法,令衆生明瞭開悟。因為這些大菩薩知道衆生的根性,所以明白應該用什麼法來化度衆生、調伏衆生,令衆生有敬畏心。

入法界藏,智無差別。

這些大菩薩的智慧和法界合而為一,得到無差別智,才能證得佛的解脫。這種解脫離一切的執著。既沒有人執,也沒有法執,所謂「人空法空」。從前有位小沙彌,講法講到無法可講的時候,悄悄溜走。求法人等了很久,而聽不到說法聲,抬頭一看,說法人也不見了。這時,頓悟了人空法空的道理。

證佛解脫,甚深廣大。

這些大菩薩,都證得佛的解脫。能放下,就能得到自在,自在就是解脫。這種境界,深如大海,廣如法界。他們在過去生中,有的作過釋迦牟尼佛的師父,現在又來作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所以說這種境界甚深廣大,不像我們凡夫有執著心,他們是沒有執著心的。

能隨方便,入於一地,而以一切願海所持,恒與智俱,盡未來際。

這些大菩薩能隨順方便法,而入一切地。方便法是不容易行的,看起來是方便,行起來就不方便。在菩薩行起來是方便,在凡夫行起來很不自在。菩薩修行時,要發願行,願要大行要眞。如果發願不大,有時會生退轉心。所以信、願、行如鼎三足,缺一不可。①信心:首先必須生出一種信心,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相信佛金口說的法,相信經典是佛說法的紀錄。②願力:生出信心之後,便要發廣大的願,廣如大海,這樣才能生出力量來教化衆生。③行:發願而不去行,等於開空花,不結果實,根本沒有用處。由願力來支持和幫助,就能和智慧常在一起。有了智慧,便常生正知正見:沒有智慧,就生邪知邪見。正知正見是往佛道走,邪知邪見是往地獄走。要想不下地獄,就應有正知正見。不蠲除邪知邪見,只有下地獄。

了達諸佛希有廣大秘密之境。善知一切佛平等法。

菩薩盡未來際,才能明白諸佛希奇少有廣大無邊不可思議的境界。他們知道諸佛所行的是平等法,諸佛所說的是平等法,諸佛所證的法也是平等法。所謂「佛佛道同」,體性平等,法身無二。智慧平等,德無增減。內外平等,悲願普應。

已踐如來普光明地。入於無量三昧海門。

這些大菩薩已經達到佛的普光明地,普光明地就是智慧地。因為他們躬行實踐諸佛所教之法,所以才能得到佛的眞實智慧。他們的定力猶如大海,所以他們能入無量定海之門。

於一切處,皆隨現身。世法所行,悉同其事。

這些大菩薩在一切時一切處,都能隨順衆生,而化現他們的身相。一切世間法,所行所作,他們以同事而現於衆生前。衆生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用四攝法和衆生打成一片。令衆生產生感情之後,再向衆生說法,度化衆生離苦得樂。今將四攝法簡單解釋如下:①布施:將好處給予衆生,以便接引感化。②愛語:用好言勸慰衆生以達到度化之目的。③利行:起身口意善行利益衆生。④同事:就是和衆生做同樣的事情。

總持廣大,集衆法海。辯才善巧,轉不退輪。

這些大菩薩都能總一切法,持無量羲,非常廣大。他們將八萬四千法門,聚集一身。他們的辯才無礙,善巧方便無盡。他們轉永不退轉的法輪,修道只向前進,而不向後腿。

一切如來功德大海,咸入其身。一切諸佛所在國土,皆隨願往。

所有一切如來的功德大海,都入於菩薩一身之中。所有十方諸佛所住的國土,都隨著菩薩的願力而往生。

已曾供養一切諸佛,無邊際劫,歡喜無倦。

這些大菩薩在不可說那樣多的大劫以前已經供養過一切所有的佛,讚歎佛,時時歡喜而不疲倦。

一切如來得菩提處,常在其中,親近不捨。

所有的佛,開悟證得佛果的地方,這些大菩薩都來到菩提道場,親近這位佛,不離開這位佛,常做影響衆、常隨衆、護法衆、嚴會衆、供養衆、發心衆、當機衆、表法衆、證法衆、顯法衆。常在道場裏擁護法會。

恒以所得普賢願海,令一切衆生智身具足。

這些大菩薩,常以所證得的普賢菩薩大行願海,使令一切衆生證得智慧的身。

成就如是無量功德。

這些大菩薩能成就這樣無量無邊的功德。

以上所講的是同生衆,這二十位大菩薩率領無量的眷屬來到菩提道場中,在華嚴經法會裡作為十種衆,現在講完了。(未完)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

華嚴經淺釋01:先說华严经大法才能建立法的基礎,华严经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華嚴經淺釋02:佛在因地修種種的行門,行種種難行的苦行,才能有這種種的莊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