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摄大乘论62 :要进入法身有一个条件,要先找到你生命的根源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10.02)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10.14)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慧律法师《唯识简介》全

慧律法师楞伽经(全)

慧律法师华严经一至四目录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全 )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全)


摄大乘论 62

摄大乘论62
净界法师

请打开《讲义》二○七页。癸四、常住为相(分二:子一列;子二释)


子一、列。我们这一段是讲到法身的相貌,有五种。

四、常住为相。法身的相貌,他是「常住」的,他没有生灭变化,那是恒常存在,没有消失跟断灭的情况,叫做「常住」。这当中有三段解释:

子二、释
谓真如清净相故,本愿所引故,所应作事无竟期故。

为什么佛菩萨的法身会常住呢?这当中有三种理由:第一个,「真如清净相故」。就是说因为在因地的时候,所有佛菩萨都是契证了二空真如,都是依止这个二空真如的体性来修习善法,没有一个佛菩萨是依止私心而成佛的,都是以这种无私的奉献,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生起一种无私的平等大悲心,修习善法而成就佛道。所以他所依止的这个「真如」,是离一切的相,没有生灭相,所以他所现出来的功德自然是常住的,因为他所依的体是「清净相」。

第二个,「本愿所引故」,前面是说他所依的理体,这个地方是说他所修的因缘也有差别,他因地所发的愿也是无止尽的。我相信没有一个佛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发愿说:我从现在开始发菩提心,我度了十万个众生,我就入涅槃,没有人这样发愿的。你发了这种愿,你不可能成就法身菩萨的,因为你这个愿跟法身不相应,怎么会趋向法身呢?有止尽的愿嘛!就是说,所有的菩萨在因地的时候,都是发「虚空有尽我愿无穷」的愿,不管他做得到做不到,他的愿不能有止尽,一定要无止尽的愿,才能跟法身相应,你的力量才会趋向法身。既然佛菩萨在因地所发的愿是没有止尽的,当然他成就法身以后,他的愿力就不断引导他,他也就没有止尽,这个「本愿」是无穷尽的。

第三个,他「所应作」的事情没有「竟期」,你说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也不可能让你度完,所以度众生的誓愿是永远做不完的,所以法身也就无止尽。有这三种理由,说明法身是常住的。这五种法身常住的相貌,这个太重要了。我们每天会拜佛,有时候会在寂静的心中,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我不知道诸位的想法怎么样,你认为你拜佛、念佛真的有效果吗?真的能够感应道交、灭恶生善吗?所有的效果都要安立在这个法身常住,这个地方,我们要把这个存在的问题跟不存在问题厘清。这个存在,很多人忽略存在的重要性,我们只记得存在它有什么样的特性、有什么样的功德,但是我们忽略了所有的功德都必须要存在,这个功德才能显现。

我举一个例子:在中部有一个道场的大殿,我去看过,非常的庄严,它是经过设计的,它的佛像特别的庄严,正报特别庄严;它的依报也很庄严,它的地板都是桧木的,墙壁灯光都设计得非常好。这个大殿的功德,第一个庄严,第二个摄心,一进去,感觉到真是能够产生一种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但是我必须提醒大家,这个大殿它的功德是摄心庄严,这种功德必须要怎么样?这个大殿必须存在,是不是。结果这个大殿,在九二一大地震的时候被破坏了,那你说这个大殿的功德在不在呢?不在了,因为,它所有的功德都必须要存在,这个功德才会出现。你说这个老和尚很慈悲、很有智慧、很善巧度化众生,但是要有一个条件──这个老和尚要存在;这个老和尚不存在,他所有的功德都消失掉。你说这个杯子很好,我刚刚喝了开水,觉得身体很舒服,这个杯子有让我解渴的功德,但是有一个条件──这个杯子必需存在;这个杯子要是不存在了,这个解渴的功德就失掉了。我们经常会赞叹佛菩萨:啊!佛菩萨有不可思议的解脱的功德、自在的功德,但是这个功德必需有一个条件──它必需存在。你说这个功德消失了,那我们现在学习这个干什么呢?学习法身,了解到这么多法身的功德,结果这个法身不存在?那我们真的是浪费时间,说实在是浪费时间,你就像在研究一个过去的历史。

我们今天这样讲,佛陀跟菩萨、阿罗汉最大的差别,就是这个存在问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其实阿罗汉的功德也不可思议,三明、六通、八解脱,他要度化你,能力是绰绰有余,问题点在哪里呢?因为他不存在,这个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赞叹佛菩萨的时候,经常会说:「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我们赞叹佛菩萨的存在,以及因为他存在所产生这么多摄受众生的功德,我们都一一的赞叹,但是最根本的是「深信诸佛皆充满」,他必需要存在。我们很少人赞叹法身的存在,我们说法身有很多的功德,但是诸位要知道,他如果不存在,这个功德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认为五种相貌,这个「常住为相」是特别有意义,因为它的存在性,所有的功德才有价值的。所以这个常住为相,我们不要忽略了。

癸五、不可思议为相(分二:子一列;子二释)

子一、列

五、不可思议为相。

子二、释

谓真如清净自内证故,无有世间喻能喻故,非诸寻思所行处故。

这个法身的功德,理论上来说是「不」能心「思」口「议」的,你再怎么想也想不到,你再怎么譬喻也不能够真实去譬喻它。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真如清净自内证故」,这种「清净」法身的理体,是只有「自」己唯「证」方知的。我们经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喝开水,这个水的温度,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用种种的言词来譬喻他、形容他,那都是一个方便。「无有世间喻能喻故」,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世间」的功德法,来比「喻」这个法身。你说这个法身像虚空,那只是形容他的一部分而已,不能够完全取代法身。「非诸寻思所行处故」,不是凡夫「寻思」这种思惟分别所能够去理解的,所以讲「不可思议为相」。

这个真如,我们经常说真如有二种:一种是叫做「离言真如」,这个是不能讲的,那是亲证的内涵;另外一种叫「依言真如」,它必须要依止言说来形容真如的体性。什么是「真如」?「觅即知君不可见」,但是「不离当处常湛然」,你自己去参,这个就是真如,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你看《法华经》刚开始〈序品〉的时候,佛陀在诸大阿罗汉弟子面前,赞叹佛陀的功德,佛陀很少在阿罗汉面前赞叹佛的功德,这个时候阿罗汉就很吃惊,今天佛陀很特别,佛陀不为我们讲声闻法,而赞叹佛的功德?这个时候舍利弗尊者就代表大众起来发问:佛陀!今天心情特别快乐,赞叹佛陀有不可思议的真实功德,可不可为我们宣说呢?佛陀说:这种功德是不能宣说的。舍利弗尊者请了三次,佛陀都拒绝说:这个是不可思议,不能宣说。里面很多的弟子,就觉得这样没有意思了,就离开了。舍利弗尊者说:那这样子不能宣说,是不是可以讲一些方便呢?诶,方便可以。佛陀就开始讲出〈方便品〉,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可以。

所以我们讲真如是不能宣说,但是你说方便那就可以宣说了,「不可思议为相」嘛!「不可思议为相」意思是说:佛陀所施设的这些教法,都是趋向真如的方便,它本身都不是真如。这个指头是标月指,你透过指头看到月亮,这个指头不是月亮。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教法互相毁谤,中观的人批评天台,天台宗的人看不起唯识。其实我们这样讲:所有的教法都是戏论,没有一个教法能够代表真如,没有一个教法;那说方便门,如果从方便的角度,所有的教法都不可思议;但是你要执着这个教法的时候,所有的教法都是戏论,因为真如是不可思议的,你落入言说相就是对立相。但是这个人这样子讲他能够受益,那个人这样讲能够受益,结果方便有多门,进入到二空真如的时候,归元无二路,这个成佛之道的确是真妙,每一个人的过程不同,结果却一样,这个只有佛陀做得出来。这个只有大智慧的佛陀,能够施设这么多的教法,来引导这么多颠倒的众生,结果到最后,大家碰面的时候,结果是一样。这个就是所谓的「不可思议为相」,真如是离开言说戏论的。

庚二、证得(分二:辛一征;辛二释)
辛一、征。前面是讲相貌,这个地方是讲法身的第二相「证得」,怎么能够证入法身呢?
复次,云何如是法身最初证得?

我们知道法身有很多功德,但是刚开始要怎么进入「法身」?这个门,这个法身一定要有一个门,你要认清这个路头,把这个门找到,你才进得去。我们看解「释」,有三段:

辛二、释(分三:壬一显所由;壬二显所依;壬三显所证)
壬一、显所由
谓缘总相大乘法境无分别智及后得智,五相善修。

证得法身之门的一个关键点──你的所缘境是很重要的,你必须要「缘总相」的「大乘法境」。比如你说你一天到晚布施,不能证得法身,这布施是个别相,你一天到晚缘布施的功德,布施产生福报、产生资具;你一天到晚所想的都是持戒,也不能证得法身:你必须要缘布施跟持戒它们二个有什么共同点?你去缘差别的功德、缘诸法的别相,是没办法证得法身的。布施有布施的相貌、持戒有持戒的相貌,这二个相貌有什么共同点?你要找到它们二个都是缘起性空的,它的体性都是我不可得、法不可得,你布施的时候再体会──那只是一个因缘的造作,没有一个自我意识,也没有所施舍的众生,那只是因缘的一种善法的造作。你能够在每一个法当中,思惟一切法我空、法空的总相,第一个你证得了「无分别智」,无分别智就是契证二空真如理,然后下一剎那引生了「后得智」,它的过程就是前面说的「五相修学」,这「五相」前面说过了,就是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足修。总之你要成就法身,你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时候,你要经常观察诸法的总相,这是一个关键点。

壬二、显所依

于一切地善集资粮金刚喻定,破灭微细难破障故。

你说「缘总相」是一个智慧,那你还得要有一个依止处,在整个十「地」当中,你要积「集」广大的福德、智慧二种的「资粮」,到了等觉菩萨的时候,产生一种「金刚喻定」,这个禅定是特别的坚固不可破坏,它能够「破灭」这个「微细」的生相无明,把俱生的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彻底的消灭,要有这个高深的禅定作依止,有这个缘总相的智慧跟禅定作依止。

壬三、显所证

此定无间离一切障,故得转依。

在这个金刚喻定相续的力量资持之下,消灭这些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而成就了「转依」。这个地方,我们说一个观念。我们刚刚说「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这个地方有它的深义。天台宗很强调众生的本性是清净的,它认为清净不是修来的,你在修行当中,只是把这个障碍、这些妄想消灭而已,它很强调这种观念。比如天台宗,它成佛讲一个偈颂说:「从来真皆妄」,我们过去都是把真心转成妄想;「今日妄皆真」,成佛以后原来这个妄想通通是真;「但复本实性」,我们只是恢复本来的体性;「更无一法新」,没有一个法是在六波罗蜜过程当中所成就的,只是恢复本性的面目。

我们这样子讲好了,假设我们的本性不是清净的,清净是因为你修行以后得到的,那每一个人都不会一样,你的过程不一样,得到的东西怎么会一样呢?一定要本性是清净、是大家每一个人具足的,而你只是消灭你心中自己的妄想,每一个人妄想不同,所以消灭妄想也各式各样,但是总之你把妄想消灭了以后,你的清净跟他的清净是一样的。为什么?你们只是「但复本实性,更无一法新」,这个地方很重要,「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观念对我们太重要了,也是悟入法身的第一个最重要的门。我们经常强调六波罗蜜的善法,但是我必须提醒大家:你修习善法的时候,你心的依止点是很重要的,云何应住?你站在什么角度来修习善法是很重要的。

在《弥陀要解》蕅益大师说:我们念佛,我们都知道念佛可以感应道交,念佛的感应有二种:一个是事持,你心是向外追求,透过你对事相的念佛,最后产生因果的感应,这叫因果的感应。你的心是忆念十万亿外的佛土有一个佛,然后你跟他感应,这个叫做因果的感应。第二个,你在念佛的时候是理持,你念佛之前先回光返照,找到你生命的根源、找到你生命的根源,我们一切法是有根源的,诸位要知道,我们现在没有站在根源上。宇宙万法的生起是有根源,这个根源在大乘菩萨里面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你能够回光返照,找到你生命的根源,然后在那个地方住下来念佛,称性起修,这个时候的念佛叫做同体法性的加持,那不是因果感应而已,那个加持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其实念佛如此,修六波罗蜜何尝又不是这样呢!就说布施好了,你问我说:布施有什么功德?那我必须问你一句话?你站在什么角度布施?你为了你自己的安乐而布施──你这个心安住点站在自我,以私心来布施,我告诉你:你会成就人天安乐的果报,因为你没有找到生命的根源;但是你这个布施会有因果的招感,也不可思议。如果你今天能够找到你生命的根源,找到你我空、法空的真如点,在那个地方,发起了广大的平等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在这个我空、法空清净的本性当中发起愿力,然后来行布施,那你这个布施就是成就法身的功德,因为你找到法身的门了。

所以世间上的因缘就是说,你找到这个因缘,他就有这样的结果;你找到另外一个因缘,就有另外一个结果。所以这个地方的证得就是说:我们都希望进入法身,但是你要知道他的门在哪里,你要进入法身有一个条件,你要先找到你生命的根源。我再提醒大家,生命是有根源的,你要把这个生命的根源找到──什么是我生命的根源?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这件事情你找到了,你开始跟法身产生互动力量。

我们这样子讲好了,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个行菩萨道,你会发觉我们的生命是很脆弱的,我们发了很大的愿,但是我们觉得我们很脆弱,一下子病痛、一下子人事的障碍,一下子这个、一下子那个,我们不是在顺境中修行;支持你在整个无量劫当中,你愿意这样子来积功累德,继续在菩萨道的风风雨雨中走下去,这当中有一个理由,就是你找到了根源,你找到宇宙间一个真实的根源,而你跟诸佛产生一定的感应,然后支持你走下去的。如果你到现在都还没有找到生命的根源,我看你的菩萨道是很难走下去,因为你这个外面的风是吹来吹去的。所以你看《梵网经菩萨戒》,成就菩萨的戒体,为什么能够成就坚固的戒体?因为他找到生命的根源,「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我是一个微小的生命,我们在风雨中行菩萨道;但是我找到生命的根源,产生很大的资持。这个地方要注意,法身的证得,缘诸法的总相而进入法身,这个诸法的总相,简单的说就是生命的根源。这个地方是所有菩萨都要努力,因为你没有找到生命的根源,那你这个菩萨道根本走不下去,你在枝末中打转,一直在依止自我意识的等流性,那你是在原地打转。

这个地方讲到法身的证得。我们看第三段的「自在」:庚三、自在(分二:辛一征;辛二释)

辛一、征

复次,法身由几自在而得自在?

我们讲大功德法之所庄严,这到底有「几」种功德「自在」的法呢?

辛二、释(分二:壬一标数;壬二列释)

壬一、标数

略由五种:

前面讲到十种自在,这个地方讲「五种」自在;前面的十种是约六波罗蜜,这个地方的五种是约着五蕴,转五蕴,转有漏的五蕴而成就无漏的五蕴。我们先看第一个色蕴,「示现自在」:

壬二、列释(分五:癸一示现自在;癸二受用自在;癸三辩说自在;癸四思自在;癸五智自在)

癸一、示现自在

一、由佛土、自身相好、无边音声、无见顶相自在,由转色蕴依故。

色蕴有二种:第一个,依报就是「佛土」,法身所安住的「佛土」是清净微妙的世界;第二个,他正报的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个色身的「自在」又开展出二种,简单提出二种:第一个「音声」,你看佛的音声是不可限量,你只要在法会听法,不管你跟佛陀有多近多远,都能够听得清清楚楚,音声得到自在;第二个,这个三十二相有一个「无见顶相」,佛陀这个头顶上的肉髻相,也是得「自在」。所有的佛菩萨,你用神通力往上怎么飞,你永远看不到佛陀的「无见顶相」。佛陀的色蕴为什么自在呢?因为他可以「转色蕴依故」,这个地方很重要了,「转色蕴」。对于「色蕴」的态度有三种不同:我们凡夫是向外追求,执着有色蕴,色蕴是真实的。我们讲过心跟境接触的时候,看谁先动,你心一动,色蕴就主导我们,所以我们在色蕴不得自在。

比如说你现在是一个女众的色身,你对女众的色身很不欢喜,你说我要换个色身,你没办法换。为什么?因为我们对色蕴执着,所以不能换,你没有找到色蕴的根源,你要改变一个东西,要找到他的根源你才能够转变。我们在枝末上执着,所以我们动弹不得,业力分配你什么色法,你只有照单全收,色蕴不得自在。阿罗汉的态度呢?是我全部不要,我拒绝业力给我的好的五蕴、坏的五蕴,我全部一切法不受。阿罗汉是一味的排斥,凡夫是照单全收。佛菩萨是找到色蕴的根源,然后在那个地方发一个什么愿,那个色蕴就随他的愿变化,这个叫做色蕴自在。经常有很多人,特别是那些修习声闻法的人,就诤论说:诶,你看这个大殿,摆一个观世音菩萨,实在是不如法,观世音菩萨是一个女相,怎么摆在这个地方,让比丘来拜呢?其实你要是知道「诸佛的色蕴得自在」,你就不会起这种颠倒的知见。你说观世音菩萨是男众?是女众?你说说看!他这个色蕴自在,他哪有什么男众、女众的固定相。所以第一个,佛菩萨的色蕴是得自在的,他能够随心所欲的现出清净的依正庄严。

癸二、受用自在

二、由无罪无量广大乐住自在,由转受蕴依故。

佛陀的内心跟环境接触的时候,他的感受是怎么样呢?是没有烦恼罪业,而且会产生「广大」安「乐」的这种力量。为什么呢?因为他找到生命的根源,所以他「转受蕴」而得「自在」。《楞严经》上说:佛陀有一次带着比丘去安居的时候,国王忘了供养佛陀,结果佛陀跟阿罗汉吃马麦。凡夫吃马麦,那真的是吃到马麦;阿罗汉吃到马麦呢,他入这个想受灭无为,他一切法不受,他可以不受;佛陀他不是受,他是受而不受、不受而受,这个马麦进入到佛陀的舌头里面,「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为什么呢?你说阿罗汉,为什么不能够去转变它?阿罗汉只能够拒绝,阿罗汉是可以拒绝的,但是阿罗汉没有办法去转变它。为什么?因为阿罗汉没有找到生命的根源,这个原因就在这里。佛陀找到生命的根源,在那个根源当中发起广大的愿力,结果就得到受用自在。

癸三、辩说自在
三、由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转想蕴依故。

这个「想」是于境取相,施设名言。这个「名言」的意思就是「文身」,「文身」就是一个字,很多的字把它集合起来叫做「名」,很多的名集合起来叫做「句」。佛菩萨的内心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他找到生命的根源,他能够安立很多很多的名言,安立很多很多的我相、法相的分别,来引导众生灭恶生善入理。

癸四、思自在
四、由现化、变易、引摄大众、引摄白法自在,由转行蕴依故。

这个「思」就是造作。他的什么造作呢?「现化」,他的正报能够产生很多变化:你要度化这个人,这个人他喜欢你现比丘相,你就现比丘相;这个人希望你现居士相,你就现居土相,变化。依报也可以变化,这个「变易」指的是依报,他可以把大地变成黄金。「引摄大众」,在大众当中说法,他能够放光来调伏众生的妄想跟遮障,而且能够「引摄白法」,引摄众生生起种种的善根。为什么呢?因为佛陀已经「转」变他内心的「行蕴」,于行蕴得「自在」。

癸五、智自在
五、由圆镜、平等、观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转识蕴依故。

这个「转识蕴」,就是转八识成四智:这个大「圆镜」智是转第八识,这个大圆镜智,古德说是约摄持来说,它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无漏的种子;这个「平等」性智是约现身,现出应化身、现出报身;这个妙「观察」智,是偏重说法,说法自在;「成所作智」是成业,它成就身口意三业、成就庄严的三业。摄持、现身、说法、成业,在四种当中得「自在」。为什么?因为转八识成四智,得到「智自在」。我们讲这个转依,有时候偏重转识成智,其实它是整个五蕴都转,不是识蕴转而已,色、受、想都转。我们一再强调,你想要转变你的生命,你一定要找到你生命的根源,这个是转变的关键,这是门。

庚四、依止(分二:辛一征;辛二释)

辛一、征

复次,法身由几种处应知依止?

这个「法身」有「几种」的功德,来「依止」这个法身?讲到这个大功德法有几种功德法呢?我们看「标」:

辛二、释(分二:壬一标数;壬二列释)

壬一、标数

略由三处:

壬二、列释(分三:癸一由佛住;癸二由受用身;癸三由变化身)

癸一、由佛住(分二:子一长行列;子二颂释)

子一、长行列

「一、由佛住;二、由受用身;三、由变化身。」先看「佛住」:

一、由种种佛住依止。

这个「佛住」,就是佛心的意思,这个法身是佛的心所「依止」,这个是偏重自受用。佛的心到底有几种心呢?古德解释,佛有三种的心:第一个是天住,佛陀的心经常会住在色界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特别是在显神通的时候,这当中,佛陀偏住在第四禅,佛的心以禅定为住,这个禅定依止法身。第二个梵住,这个梵住指的是慈、悲、喜、舍,这当中,佛陀的心偏安住在大悲,因为这个拔苦比与乐更重要、更急迫,佛陀的大悲心也是依法身而住。第三个圣住,这个圣住指的是空、无相、无愿,那这个地方偏重在空,佛陀的内心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个空性的心也是依法身为住。简单的说,佛陀的智慧、禅定、大悲的心,是依法身而住的,所谓「种种佛住」所「依止」。这个地方,下面有一个偈颂,是说明为什么佛陀的三种心要依法身而住呢?他的理由在哪里?

子二、颂释丑一、标自五喜
此中有二颂:诸佛证得五性喜,皆由等证自界故,离喜都由不证此,故求喜者应等证。

诸佛的内心成就「五」种的「喜」悦,为什么呢?因为他平「等」的「证」入内心的根源,内心我空、法空的真理。一个人会「离」开这种「喜」悦,因为我们忘失了这个生命的根源;所以一个要追「求喜」悦的人,「应」该赶快去找到你生命的根源,这是很重要的。什么是「五」种「喜」悦呢?

丑二、释五喜相
由能无量及事成,法味义德俱圆满,得喜最胜无过失,诸佛见常无尽故。

这地方有五种的欢喜:第一个「能无量」,佛陀的内心有无量无边的功德,理论上来说,只要一尊佛,就能够具足一切佛的功德,理论上来说一尊佛能够度尽一切众生;但事实上不可能,因为众生得度的因缘是差别的;但是就着佛陀的能量来说是无限量。第二「事成」,佛陀成办的事业,他一定可以成就(因缘具足),只要他去做,没有什么事不能成办。「法味」,佛陀能够施设种种的教法,这个教法有各式各样的法味的。「义」,佛陀在教法当中,具足种种不同的义理。「德」,佛陀有时候说法、有时候显神通,佛陀的内心有种种三昧陀罗尼、种种神通的妙用,而这些的「喜」悦都是远离世间的「过失」。为什么能够这样子呢?因为「诸佛见」到了我空、法空的常住真理,所以能够显现「无」穷「尽」的五种喜悦。这个地方是说明佛住。

癸二、由受用身(分二:子一列;子二释)

子一、列

二、由种种受用身依止。

子二、释

但为成熟诸菩萨故。

佛陀为了教化这些法身菩萨,他这个报身也是「依止」法身而住。

癸三、由变化身(分二:子一列;子二释)

子一、列

三、由种种变化身依止。

子二、释

多为成熟声闻等故。

佛陀这一期的示现──八相成道,他的因缘大部分是「成熟声闻」人,声闻人是常随众,所以大部分的时间都摄受声闻人;但是有少数的因缘也摄受凡夫菩萨:这个应化身也是「依止」法身而住。有三种功德,依止法身而住。

好,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

这个法身,可以说是诸佛所有功德的代表。我们一路学来,我们感觉到佛法身的成就,是二种因缘要成就的:

第一个是菩提心、大悲心,第二个空正见你没有无穷尽的愿力,你不能成就法身。你说我修小乘法不必发愿,因为小乘本来就没有什么愿──空、无相、无愿。大乘法你没有愿力是成就不了法身的,你有愿还不够,你还要找到你内心深处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二个成就的次第,你说菩提心跟空正见,哪一个更重要?空正见又特别重要,空正见特别重要。前二天有一位法师打电话给我,他说:他想要读佛教大学,问我的看法怎么样?我说:你去读佛教大学,跟你去修行的因缘是不同的。你去读这个世间的大学,你的心是向外的,那跟法身是没有关系的,你可以在这个地方得到一些知识,你也可以发表很多美好的论文,得到一定的肯定;但是这跟法身是不相应的,如果你是一个初学者,我认为不适合。当然这是程度,如果我空正见、菩提心都已经成就了,我读佛教大学当方便,那我觉得可以。如果你是初学者,我觉得你要先在空正见上下功夫,找一个地方住下来,拜忏、思惟止观,真正的在内心深处找到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找到你生命的根源,然后在那个地方停留下来,发愿,在你一念的清净平等的心中,那个时候是无我、无我所,那个时候是没有私心的,那是一个明了的心性现前,然后在那个地方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立定你的志向,这个就是成就菩萨种姓,这个时候,你才能够跟法身一步一步的趋进。

没有找到你生命的根源,你一直在枝末上打转!我们讲得跟失,诸位要知道,世间法、有为法,有「得」一定会有「失」,有「失」一定会有「得」。如果是从事世间法,世间法是先得后失,你看世间人,他是愈来愈以自我为中心,以自私的心情,自己的东西愈来愈多,拥有的东西愈来愈多,到最后全部失掉。菩萨道是相反的,菩萨道是先失后得,你要舍掉你现在的东西、你拥有的东西,你才能够得到另外一个东西,你要先舍。所以你要修行的时候,你要判断一下──我怎么知道我现在是跟法身相应?还是跟无明相应?如果你一出家、你一学佛,你东西越来越多──资具也很多、声名也很多,好象整个生命都富贵起来了,那你不是跟法身相应,你是先得嘛。你一个人刚出家修行的时候,实在是牺牲奉献、任劳任怨,你以前在家的时候,出了家的以后什么都失掉了,诶,你的方向对了。先失,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征兆。如果你的修行是先得,那我跟你讲:你这个方向错了,你的内心有问题了。

所以一切法都有征兆的。我刚出家的时候,忏公师父经常在大殿开示说:修行人的性格是很重要的,性格要紧的是老实。什么叫老实呢?就是要经常学吃亏。诶,这个学吃亏就是学失去。我们的思考总是想要得,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你这个观念不转变,你菩萨道走不下去的。菩萨道要追求失,而不是要追求得,你要先牺牲奉献,然后在自然当中又得到一个新的东西。如果你一开始就得,你的层次永远是这样子,你说转依,没有你的份。你现在有这样的因缘,你为了众生、为了整个正法住世,放弃;放弃了以后,你的层次提高了,五蕴提高了,你再把这个放弃,又提高了,放弃又提高。所以我们要行菩萨道,学吃亏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很正确的走向菩萨道,我希望大家好好体验这个失,就是牺牲奉献的这个失它的妙用,你要体会到这个地方,你就知道怎么样趋向法身。如果你一天到晚还是活在得的观念,那你跟法身完全不交集的。这个地方,诸位好好的体验,有些重要的观念,这个你要掌握得到,修行几个重要的观念你掌握得到,你的生命才能够产生变化,否则我们习惯活在过去的等流习惯,你很难跳脱出来。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简单回答几个问题:

问:我们修止观,安住在真如三昧,刚开始是坐着修?还是在行住坐卧当中修呢?譬如历缘对境。

答:刚开始要坐着修。我们可以回忆一天的生活,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活在习惯性;只有遇到因缘刺激,才生起观照,大部分。因为你不可能一天到晚都生起观照,那这样太辛苦了,也不可能有这种功力。所以你刚开始的时候是坐中修。

问:修止观的时候,是一个法门修完再修一个?

答:是的,因为你的所观境不同,你不可能一个心去攀缘真如、又攀缘这个有为的不净观,不可能的,一个次第一个次第,是的。

问:修观的时候,每一个法门之间是不是有相互关系?

答:我们这样子讲好了,就是说任何一个菩萨,你修的止观有共同点、有差别点。共同点是一定要修空观,你要不断的去找到你生命的根源、不断的忆念你的根源、不断的在空性里面安住,这个我空、法空的真如。当然每一个人依止的名词不同,你习惯用「觅之了不可得」、你习惯用「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都好,这个空观是每一个人都要修的。但是这个因缘观就各式各样,有些人偏重不净观、有些人偏重无常观,各式各样。这个各别的观要怎么判断呢?跟你的目标有生起强烈的归依心,一心归命极乐世界关系。你要先设定目标,你才知道在这么多因缘观当中,什么因缘观最重要。如果你觉得往生净土,那你在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个地方着眼。你的心是因缘所生法,你用什么样的因缘熏习它,它就产生一定的力量。你说「我平常都不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我要求我自己临终的时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个是一句空话。

就是说,我现在有很多烦恼,我这个地方也不足、那个地方也不足,那空观是每一个人的共同点,缘总相;这个别相,我到底是要偏重无常观、哪一个观呢?我觉得你这个过程啊,你要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你不告诉我你目标在哪里,我不知道的你过程要修什么。生命短暂,时间有限,我怎么知道你要先成就哪一个功德呢?成佛之道的布局,每一个人都不同。但是如果你觉得你跟弥陀的感应、求生净土,在你的成佛之道这是第一个布局,你觉得往生对你来说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任何一个因缘跟它抵触,都必须把这个因缘挪开,那你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是很重要。跟弥陀的感应,他还不怕你烦恼很重、他还不怕你罪业很重,但是他怕的是你没有真实的对弥陀阿弥陀佛,那种强烈的归依心你没有的时候,你是不能往生的。当然这不是唯一的法门,但是我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的设定是来生求生净土,那这样的一个心理的栽培是很重要的。

那你说:我是求增上生的,那又不同了,那有各式各样的不同。就是说,你希望你来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你要先规划出来,菩萨不是先修行再发愿的,我讲过很多次,是先发愿再修行。你希望你来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我希望我来生是无贪,我觉得贪欲烦恼太严重了,所有的烦恼我都可以忍受,我不容许我心中有贪,那你要先对治贪,这是你的规划;我认为瞋心对我的障碍太大,你就修慈悲观。烦恼无尽,但是你要知道你的结果是什么。比如说我的烦恼都不是很重要,我先求生净土,那又有它的修行方法。所以我们这样子讲,正念真如是所有大乘的总相,但是别相会因为你所发的愿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规划。就是说你的目标是这样子,你现在的心是这个样子,你一定要把你的心跟你的目标调整成一样,这个调整的方法就是修观。修观就是在转──转识成智,调整你的心态,你要调整之前,你不设定目标,你怎么调整呢?你说我的心要调整到哪里去呢?一个人没有目标可以修观,实在不可思议!你说你不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在那边修止观?那你想干什么,你也不知道,那你很容易落入到无记的状态。修止观是要由意乐来作引导的,要设定目标,你希望你的心三年后变成什么样、十年后变成什么样,你有一个目标,然后用这个方法不断的熏习它,这个心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变化,朝你的目标慢慢的慢慢的趋进,这个就是修止观。大家好好体会看看。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01-28)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01-50)未完

摄大乘论51 :你的烦恼淡薄就表示你来生三恶道的果报也消失掉了

摄大乘论52 : 你持大悲咒的目的是帮助你念佛的时候没有障碍,这样子是对的

摄大乘论53 : 同样是一句佛号,有修法空智跟没有修法空智产生的力量不同

摄大乘论54 : 你开始发愿必须向内发愿,不要向外发愿,才能够不退转

摄大乘论55 :人际关系的障碍都是你要刻意改变对方,造成了争执、对立

摄大乘论56 : 如果你要从颠倒妄想醒过来,你不要相信你的名言

摄大乘论57 : 活在当下,你的心念只会增上,没有办法解脱

摄大乘论58 : 你很容易有感应,表示你感应的鬼神档次很低

摄大乘论59 : 你四十岁后对生命还不满意,那表示你今生也没有设定目标

摄大乘论60:你被他所转,他影响你;你不动,你就能够转变他

摄大乘论61 : 佛法布施就会招感寿命自在;无畏施容易得到心自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