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唯识二十颂讲话02:天上的傍生是由业所感的果报,地狱中的傍生是由罪人业识所变的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唯识二十颂讲话02 

唯识二十颂讲话

慧律法师主讲

说起来实在很可怜!在我们看起来,如此简单的事情,怎么会转不过来呢?譬如说我自己,当我今天早上很累的时候,我就会做观想:我是一个病人,不应该起来,多躺一会儿。也不要有罪恶感,睡的时候,还会有罪恶感:昨天没睡好,今天只好又继续睡。我为了不使它有罪恶感,要赶快观照:放下这个罪恶感,安心睡觉吧!因为你有病嘛!然后,自己咳两声,你看!就是有咳嗽嘛!惭愧,惭愧。

【上面的四事问难已经用“梦”“饿鬼”“地狱”三种譬喻,来证明了我们现在的人类所共见的——山河大地等——种种境界,皆非“实有”,都是由各人的“心识所变”啊!

【〖讲〗】讲讲笑话啦!【上面的四事问难,已经用「梦」「饿鬼」「地狱」三种譬喻,来证明了我们现在的人类所共见的———山河大地等种种境界,皆非「实有」,都是由各人的「心识所变」啊!】

【现在外人又提出第二个问题云:如果地狱中的牛头、马面、铁蛇、铁狗、铁鸟等,既然不是地狱中的众生,就不应当生地狱趣的话,那末,为甚么天上也有凤凰、麒麟、白鹤、孔雀等种种傍生趣;来生到天趣呢?天上既有真实的傍生的话,那末,地狱中的傍生也是真实的啊。】

现在外人又提出第二个问题云:如果地狱中的牛头,马面,铁蛇,铁狗,铁鸟等,既然不是地狱中的众生,】(原版误植为「即」)这个打字打错了,是既然。既然不是地狱中的众生,【就不应当生地狱趣的话,】地狱「趣」就是道,地狱「趣」,六道轮回的「道」字。地狱趣的话,【那末,为甚么天上也有凤凰,麒麟、白鹤,孔雀等种种傍生趣,】傍生这一道,【来生到天趣呢?天上既有真实的傍生的话;那末,地狱中的傍生,也是真实的啊!】

【唯识家的答覆是:你拿了天上的傍生,来和地狱的傍生一样比例,那是不对,因为天上的傍生是共受天福,地狱中的傍生是不受地狱中的苦啊。一个是受,一个是不受,既然有两种不同,所以一是真实,一是虚假,不可以此为例。由上面“受”、“不受”的道理我们就知道,天上的傍生是由业所感的果报,地狱中的傍生是由罪人业识所变的啊。】

【唯识家的答复是:你拿了天上的傍生,来和地狱的傍生一样比例,那是不对,】为什么?【因为天上的傍生,是共受天福,地狱中的傍生,是不受地狱中的苦啊!一个是受,一个是不受,既然有两种不同,所以一是真实,一是虚假,不可以此为例。】真实的就是说,因为无量劫前,或是做人时造业,但是有修一点福,变畜生,但是还好,是变到天上的畜生,天上的畜生。万一要是变到人间的畜生,就麻烦了!变到天上的畜生还好,若在人间,那支鸟第二天就被打掉了!那夜莺啼声凄怆...,第二天,砰!那支鸟就被打死了,莺不叫了,已经不叫了,那支小鸟很快就被打死了!如果是天上,它没有子弹的,天上没有子弹,天上的鸟,那没有话讲的,天上的鸟,它就可以唱歌:我是天上的凤凰、天上的麒麟。对不对?没有人比我更享受,没有人比我更快乐。

所以说: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享受的对象,都不太相同,人类也是千差万别的,人类的享受,也是千差万别。小孩子的话,你跟他唱唱两首歌,他会很快乐的:哥哥爸爸真伟大,为什么要叫我打...,大人就会认为唱这个多无聊,唱这个多无聊!对不对?大人唱的歌就不一样了,大人要唱热门摇滚,火车,火车要往那里去...,他就唱这个,他就会比较快乐一点。如果修行人,修行人每天唱这个,会有多无聊,修行人没有在唱这个,修行人唱的跟人家不一样:啊!多美丽的莲花,啊!多可爱的莲花,我就这样深深爱上它。修行人就爱上莲花。对不对?跟世间人看的不一样。世间人的快乐,跟修行人的快乐也不一样,完全不一样。所以,众生、人类都是千差万别,乐、苦还是自己的问题,乐、苦还是自己的问题。对不对?所以说:世间没有真实性,为什么没有真实性?万法完全是唯心所造。你以为乐的,修行人以为是苦的;我们以为是乐的,我们有法喜充满,众生以为是苦的,苦的

我读大学的时候,同学见到我就说;林学长!林学长!你吃素吃得面有菜色,我实在很替你难过!我说:我看你比你看我更难过!不同病,但是却相怜,他怜悯我,我怜悯他,他看我脸色青黄,吃素、念佛:南无阿弥陀佛...他看我很可怜,我也看他很可怜,很可怜!我每天都念:唵嘛呢叭咪吽...,打坐,打坐。所以说:世间没有真实的,各人的感受不一样。【由上面「受」,「不受」的道理,我们就知道天上的傍生,是由业所感的果报,地狱中的傍生,是由罪人业识所变的啊!】对不对?所变的。因此,我们一切所谓的乐、娱乐、作用、境界,统统回归到唯心所造。既是唯心所造,我告诉你:你如果能够保持安详的内在,你的幸福就来临了!同学们!这一句话是很中肯的:你内心里面,拥有安详的内在,不高不下,放下,你今生今世,内在就有享用不尽的温暖,否则的话,你的幸福无从建立。你内心里面不安详,你怎么建立你的幸福呢?那不可能的事情!

【若许由业力有异大种生起如是转变于识何不许】

四十三页,好!我们讲第三个问题,外人(凡夫、二乘人)第三个问题:【若许由业力,有异大种生,起如是转变,于识何不许】好!如果你们允许,地狱中的傍生,是由恶业力所招感的,有异大种。「异大种」就是一类一类的众生,譬如说:牛头,牛头有好几种;马面,马面也有好多。牛头一大类、马面一大类、铁蛇一大类、铁狗一大类。异大种就是不同种类,不同种类的众生。起如是,因为业力而转变的,反过来问说:那么你们又为什么不认同,万法唯心所造呢?于识何不许?于心识所变的,万法唯心造,于识何不许?为什么不认同、不允许,是心所造出来的呢?因为业力可以转变出那些牛头、马面、铁狗、铁蛇、铁鸟等等,那为什么你们却不认同我们?所以说:于识何不许?何不许的「许」,底下要打个问号。何不许?为什么不认同,万法唯心造的看法?这个道理就是这样子。你要抄起来,否则你回去看,保证看不懂。

【现在外人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云:我们现在所知道,地狱中的傍生既然是由罪人“恶业所感”,那末,可见不是“唯识所变”的啊! 唯识家的答覆是:这真是你们的一家言了!设若你们共许地狱中的傍生,是由罪人业力所变,有种种“异大种”——不同的牛头、马面、铁蛇、铁狗等这样多的恶相转变起来,那末,我们讲的是由罪人“心识所变”,你们为甚么又不共许呢?

【〖讲〗】【现在外人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云:】怎么说呢?【我们现在所知道,地狱中的傍生,既然是由罪人「恶业所感」,那末,可见不是「唯识所变」的啊!唯识家的答复是:这真是你们的一家言了!】一家言就是,都是你们在自说自话,你们讲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家言,都是你们在讲。【设若你们共许地狱中的傍生,】如果你们允许地狱中的畜生,【是由罪人业力所变,有种种「异大种」】有种种的分类。【不同的牛头,马面,铁蛇,铁狗等,这么多的恶相转变起来!那末,我们讲的是由罪人「心识所变」,你们为什么又不共许呢?】不共许,你们为什么不认同我们的看法呢?

好!四十四页,【业熏习余处  执余处有果  所熏识有果  不许有何因】现在我们要跟你们回答了。这一段就很不好了解,但是,经过师父解释以后,你写几个字,那么你就会很清楚。说:业,就是指恶业,恶业下面加三个字,恶业「本来是」。熏习在,加一个「在」字。在「余处」两个字右边画一线,旁边写个:第八意识。恶业本来是熏习在,「余处」就是指第八意识,这样才能够受果报,第八意识才能受果报啊!而你们反而怎么样?执着,然后加两个字:「反而」执余处,这个「余处」又是另外一个地方。

那些是余处呢?把笔拿起来,虽然后面有写,但是,还是要抄。执余处,余处就是指色法、心所有法、四大种,就是地、水、火、风。你们执色法是受果报处;你们执心所有法是受果报处;你们执着四大种是受果报处,那是不对的!本来这些色法、心所有法、四大种,是不受熏习的,它不受熏习,当然就没有什么果报啊!第八意识才受熏习,第八意识是无记性嘛!没有强烈的善恶,它就像仓库一样,来者不拒,什么都收进来,所以,第八意识会受果报的。而你们执着于第八识以外的色法、心所有法、四大种,因为这个不受熏习的,不受熏习,怎么会有果报呢?然后,所熏习识有果,不许有何因呢?我们大乘所讲的所熏习,就是说,第八意识是所熏习的,所以,所熏识是第八意识。我们第八意识所熏习识,当然会受果报喽!而不许余处,而不许色法、心所有法、四大种不受果报,有什么原因吗?有!有原因。

【老实同你们说罢,恶业所熏习的,本来是在第八“阿赖耶识”里面——“余处”,应当还是“阿赖耶识”自己来受果报。唯识家的反问云:余处——色法、心所法、四大种等,本来是不受熏的,你们反执着会受果,是根据甚么原因呢?外人的答难云:你们大乘问我们有甚么原因吗?!!!有《阿含经》上佛说的十二处——六根、六尘——教法,可以证明啊。】

底下那一行就是讲,第八意识会受果报,而其他的不会受果报的原因是什么?慈老就说了:【〖讲〗老实同你们说罢!恶业所熏习的,本来是在第八「阿赖耶识」里面—「余处」,】所以,这里的两个「余处」,名词、字相同,但是,那个意义完全不同。【应当还是「阿赖耶识」自己来受果报。唯识家的反问云:余处—色法、心所有法、四大种等,本来是不受熏的,你们反执着会受果,是根据什么原因呢?外人的答难云:】回答这个问难,就说:【你们大乘问我们有什么原因吗?有!有!!有!!!】这样念不对的,这样念不对的。它那三个字,你看!第一个惊叹号,第二个惊叹号,第三个惊叹号,就表示速度越来越快。你们大乘问我们有什么原因吗?要像师父这样念:有!有!!有!!!连念文章也要有艺术。这样知道吗?这就表示不屑一顾,气氛要出来。有!有!!有!!!有什么?【有《阿含经》上佛说的十二处——六根,六尘——教法,可以证明啊!】可以证明。因为小乘都是执着有六根、六尘。好!

【依彼所化生  世尊密意趣  说有色等处  如化生有情】

把笔拿起来,一个字一个字的解释,而且你要在旁边标号,写得很清楚,「依」就是根据,「彼」就是佛根据、依据,「彼」就是对方的利、钝根器不同。佛依据对方的根器不同,所度,中间加一个「度」化的众生,所化生就是所度化的众生,而说法不同。依彼所化生,释迦牟尼佛、佛陀,依照对方的根器利、钝,所度化的众生,是不同的方法。意思就是,小乘讲六根、六尘(十二处)是受果报处;大乘就讲什么?就讲第八意识。

这是世尊密意趣,把笔拿起来,上面加两个字,「这是」世尊,密意就是不究竟说、善巧方便说,说有一个我。说有一个我,是善巧方便说,是世尊密意趣,这只是世尊善巧方便说而已,说有一个我是方便说。说有色等,把「色」画一线,右边画一个箭号,写个:五根、五尘十种色法。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尘:色、声、香、味、触,加起来有十种色法。说有色法等处,「等」就是包括其他。说有色法等十处,十种色法:五根跟五尘。如化生有情,把笔拿起来,化生有情旁边写个:中阴身。

好,注意!你底下写:佛为什么要讲一个中阴身呢?旁边写:因为令众生知因果不断,心法不断,不可断灭见。为令众生知道因果不断,因果不灭的,心法是不断的。因果就像河流一样,不能断的,心法是不能断的。避免他们落入断灭见,所以,他要讲中阴身。要不然,人死以后到来世转世,什么都没有,那是什么东西呢?他没有中阴身,人死后也没有中阴身,死了什么都没有。佛要方便讲,加一个中阴身,就是说,你死了还不能解决的哦!对不对?你要负因果的。你还有中阴身,你还要去转世。他就不敢乱做了,他就不敢乱做了!是不是?所以,化生,这个「化生」就是中阴身,化生就是中阴身。

【唯识家的再释疑云:你们现根据《阿含经》上所说“十二处”的教法,来证明“心外有实法”吗?老实对你说,那是佛的“密意”——善巧方便——的意趣啊。佛有甚么“密意”呢?因为当时有一班外道,执著有一个“实我”,所以,佛为了要破除这班外道所执的“我执”,才说这个五蕴四大和合的“假相”,结成一个根尘相对的“假我”,令一般根机稍利的人,证入“无我”。这是极有利益——善巧方便的说法,并不是说心外一定是有“十种色法”,那是“五根”,那是“五尘”,你们真是反把佛的醍醐当作毒药用了啊。】

【〖讲〗唯识家的再释疑云:你们现根据阿含经上所说「十二处」的教法,】十二处的教法,《阿含经》里面,讲十二处的教法:六根、六尘嘛!【来证明「心外有实法」吗?老实对你说:那是佛的「密意」——善巧方便———的意趣啊!佛有甚么「密意」呢?因为:当时有一班外道,】一班就是一些外道。【执着有一个「实我」,】有一个实在的我。【所以,佛为了要破除这般外道所执的「我执」,才说这个五蕴四大和合的「假相」,结成一个根尘相对的「假我」,令一般根机稍利的人,证入「无我」,这是极有利益———善巧方便的说法,并不是说心外一定是有「十种色法」,那是「五根」,那是「五尘」,你们真是反把佛的醍醐,】「醍醐」就是甘露。【当作毒药用了啊!】把甘露当作毒药,那就麻烦了!

【例如佛说的“化生有情”即是“中阴身”,也是方便说的。因为另有一班外道听到了佛说的“无我”道理,他们又误会了,说人死了之后,犹如灯灭,一灭永灭,成了“断灭”见解,恐怕就会“拨无因果”,去说“无善无恶”;所以佛才用“密意”——方便假定说有一个“中阴身”去投胎,这是免人生起了“断灭”之见,而去相信“因果”罢了。难道也可以说真实有一个中阴身去投胎吗?“因果成流,心法不断”,这才是“正见”。】

【例如:佛说的「化生有情」,即是「中阴身」,】今生今世死了以后,到来世中间的。所以,一个人心地善良,行善、多念佛的人,他不怕死。为什么?死变成解脱,他为什么要怕死呢?脱下这个臭皮囊,病苦的色身,他要到清净的世界去,他今生今世二六时中,都是清净的心,以这个不生灭的因地心,他就造一个不生灭的世界出来,他要到清净的世界去。所以,死亡对一个修行人来讲是解脱。但是,当然啦!大修行人是现在就解脱,现在就解脱。对那些胸量小的人、有恐惧感的人,他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死亡是一种解脱。如果死的那一念不好,那么转世就会恐惧。

前两天,前两天报道的,我听了是很可惜、很惋惜!有两个老荣民,荣民总医院的「荣民」,不是农民哦!农民是农夫,荣民是退伍军人。一个七十三岁,一个七十四岁,电视是这样报道。两个人因为膝下无儿女,没有寄托,就去养老院,荣民收容处。本来是好好的生活,在那边生活了几年,两个人因为一件小事情,脾气不好,脾气不好,一个人拿刀子,水果刀,猛刺,猛刺人家,当场就毙命了!人的嗔恨心一起来的时候,猛刺,一下子当场就刺死了!刺死了以后,他发现闯了大祸了,怎么样?他跑去三楼,自己跑去三楼,~ !跳下来,~ 就是跳的意思。跳下来,当场头破血流,两个人就死了!死了以后,检查官来勘察,两个人都躺在草地上,两个人都用白布盖起来。电视报道了这则不幸的事情,我看了news report   新闻报道后,内心里面很难过,七十几岁的人,如果他今天有学佛,会因为一念的嗔恨心,搞得两个人都不幸吗?这样不行哦!两个人死的时候,一个是恐惧,两个人争执,在极端恐惧之下,斗争死亡,你想想看!他没有安详的死,他的中阴身一定下三途。那个人自知法网难逃,跑到楼上去,跳下去,那有多少的恐惧、无奈,逼迫自己走上自杀的道路,两个人都会堕三途。

所以,我一直告诉诸位说:任何的外境现前,我们忍耐,为了我们来世投胎更善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忍耐,不能起心、不能动念、不能伤害众生,永远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我要投胎在...当然在极乐世界是最好的,我讲的是没有办法的人,才这样祷告,有办法的人,还祷什么告呢?有办法的人,嘘!(师父吹口哨)刹那间就上去了,有办法的人,还在这里合掌念什么东西啊?有办法的人,他一下子就往生了!这是指没有办法的人:我们不能生气。因为心里的念力,会转识成我们所生的地方,临命终那一念很重要的!

我看了以后,我认为这个例子很好,举这个例子给你们听,你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为什么你放不下?为什么要这样子?七十三,你看!没有听闻佛法,他活了七十三,不是一眨眼吗?对不对?不是一眨眼吗?如果说,你们是一个俊男;如果说,你们是一个美女,诸位!你们俊男、美女,今天你们没有听到善知识的开示,你只是一个躯壳而已。对不对?一个漂亮的躯壳而已,你没有真正的生命啊;你没有真正的甘露法雨;你没有真正的灵性,你只不过是一个花瓶而已,插着好看的花瓶,花瓶插久了,里面的水不换也会臭的。变成一个花瓶,你没有什么生命的。所以,我今天要讨一个人情,你们要感谢师父、要感谢善知识,真的是这样子!否则的话,你的生命就是一个骷髅、一个躯壳、一个干燥的灵性,没有智慧。但是,我们要知道饮水思源,我们要感谢佛陀的大恩德。师父有今天这样小小的智慧,也是佛陀给予我们的,所以,我们还是感恩佛陀,感恩一切众生,因此我们要把佛法好好的运用。

七十几岁的人,那个嗔放不下,你想想看,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恋?例如,佛说的化生有情,就是中阴身,【也是方便说的:因为另有一般外道听到了佛说的「无我」的道理,他们又误会了,说人死了之后,犹如灯灭,一灭永灭,成了「断灭」见解,恐怕就会「拨无因果」,去说「无善无恶」,所以佛才用「密意」——方便假定说有一个「中阴身」去投胎,这是免人生起了「断灭」之见,而去相信「因果」罢了。难道也可以说:真实有一个中阴身去投胎吗?】不!因为中阴身是连接因果的桥梁。注意听!中阴身是连接因果的桥梁,不能没有中阴身。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中阴身是方便说,是无明的转变而已,是这个意思。【「因果成流,心法不断」,这才是「正见」。】这才是正见。四十五页,倒数第二行,

【识从自种生  似境相而转  为成内外处  佛说彼为十】

我们先来看,识,这个「识」要特别注意,在凡夫、外道人来看,叫做色法;在唯识家来说,它只是心的一个影现。所以,外道又提出了一个疑问:识是怎么样呢?就是所谓的色法跟现行,我们所面对的。他不了解,不了解外境是唯心所造,所以,我们跟他回答的是说:识从自种生,也就是说,凡夫、外道以为是实境的;但是,唯识学家知道,这是八识田中所影现出来的。所以,这个「识」,是看那一个角度来讲。也就是说,所谓的色法,那是从自...中间要加四个字:阿赖耶识。

这个色法从那里生呢?从阿赖耶识的种子而生出来的。所以,第一个识,是当作色法现行的状况,凡夫、外道不了解嘛!从自种生,就是从我们阿赖耶识的种子而产生的。似境相,把笔拿起来,似境相而转,似境相旁边写个:非有似有,不是实在的,不是实在的有,似有:相似的有。非有似有,就像这个似境相,很相似实在的境界,但是,不是真的有。而转,就是转变出来。似境相而转就是,非有而似有的,一直变化出来,让你以为是实在的外境,变化出来,而转。转变出来的,为成内外处,「内」就是五根身,「外」就是五尘的器界。内五根身,外五尘的器界,五根、五尘,变成内五根,外五尘,佛说彼为十,佛说这样色法加起来就是十个,「十」就是指内五根、外五尘,加起来,五根、五尘总共十个。

【现在外人又提出第四个问题云:外面的色法既然不是实在的,那末,这“五根”和“五尘”的“十种色法”究竟从何而生呢?唯识家的答覆是:你问是从甚么地方生出来的吗?就是从“阿赖耶识”里面,含藏了许多“色法”的“种子”,又由“种子”生出了“色法”的“现行”。这“现行”的“色法”非有似有而转变出来了“根身”——五根、“器界”——五尘,其实这根身、器界、五根、五尘都不是离开心识之外而有的。因为要成立内(五根)、(五尘)的处所,所以佛才说这“五根”和“五尘”的“内外十处”了。】

【〖讲〗现在外人又提出第四个问题云:外面的色法,既然不是实在的,那末,这「五根」和「五尘」的「十种色法」,究竟从何而生呢?】从那里生呢?【唯识家的答复是:你问是从甚么地方生出来的吗?】那么就告诉你:【就是从「阿赖耶识」里面,】阿赖耶识里面,【含藏了许多「色法」的「种子」,又由「种子」生出了「色法」的「现行」,】起现行,我们晓得的见相二分,从自体分来的。

【这「现行」的「色法」,非有似有而转变出来了「根身」——五根,「器界」——五尘,其实这根身、器界、五根、五尘,都不是离开心识之外而有的。】其实根身、器界、五根、五尘,都不是离开心识之外而有的。【因为要成立内(五根)(五尘)的处所,所以佛才说这「五根」和「五尘」的「内外十处」了。】【现在外人又提出第五个问题云:佛说这“内外十处”,对于众生有甚么利益呢?【现在外人又提出第五个问题云:佛说这「内外十处」,对于众生有甚么利益呢?】佛说了内外十个地方,对众生有什么利益呢?

底下就讲:【依此教能入数取趣无我所执法无我复依余教入】【依此教能入】就是来告诉你,这个色身,不过是五根跟五尘的和合而已,和合而已。如果你能够了解这一点,【数取趣无我】数取趣,「数」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取」就是趋向,「趣」就是六道。一次又一次的去投胎六道轮回;一次又一次的去转变你的面貌,所以叫做:数取趣无我,没有一个真正的面目。这个「无我」有几种解释,你今生今世变人,来世变猪,面相改变,没有固定的面相,叫做无我。第二个,透过智慧,透过智慧,知道我们没有固定的形相,而产生一个空性的思想,这个也可以叫做无我,叫做生空智。

所以,无我站在凡夫的角度来讲,叫做一直变化他的形相,没有真正的一个固定的形体,形体,变化,他一直在变化。我们世间人,世间人,就不会在得失心里面打转。现在做人,可是这没有那么简单,要放下没有那么简单。数取趣无我,我们有佛教的思想观念,我们快乐无穷,整个内心里面,充满着祥和,充满了祥和。就像禅宗里面讲的:寂静是真如法。我们内心里面,知道一切法自性本空,管它生,管它灭;管它增,管它减,一切法、境界了不可得故。由寂静法显现出来的,都是真如的智慧,用空性的心,一切法皆空。

那么,数取趣无我,这个「无我」站在两个角度,就凡夫来讲,是面相一直转变、形体一直转变,没有真正的一个固定的体形。就阿罗汉的角度来讲,它是空性的智慧,是生空智的智慧。底下再加四个字:「若想再破」,【所执法无我】若想再破,进一步,因为这个「无我」是凡夫的角度,如果你想要再破所执的法我执,进一步,所执的法无我,【复依余教之】还要根据你不了解的,「余」就是说,你们对这个不了解。余什么?其他的,因为你们所认识的法有限度。我现在告诉你:复,还要再依照,如果你想要再破你所执着的法无我,法本来就无我,你想要再破的话,怎么样?还要依照余,余的底下要加三个字:「唯识之」教,入,上面加两个字:「才能」入。

简单讲,底下用个括号,就是破法执。意思是说,单学小乘的人无我,只能断我执;必须学唯识,才能断法执。所以,依此教能入,说:我们要知道,这个色身不过是五根、五尘和合的,要觉悟数取趣无我,要知道我们一次一次的投向六道轮回,没有真正的一个形体。所以,我们要知道一切不可得,没有一个真正的我。如果你想要再破所执的法我执,要达到法无我,必须依照唯识之教,才能够入于法空,法无我。

【唯识家的答覆是:你如果能知道这个身子不过是“五根”与“五尘”和合的话,那末,也就会觉悟这个——“数(音朔)取趣”——有情,没有实在的“常”、“一”、“遍”、“主宰”的真我。“我执”既破,“人无我”的真理也就会显现,而“生空”智也就会亲证。】

【〖讲〗唯识家的答复是:你如果能知道这个身子,不过是「五根」与「五尘」和合的话,那末,也就会觉悟这个——「数(音朔)取趣」—】数取趣就是【有情,没有实在的「常」、「一」、「遍」、「主宰」的真我,】常、一、遍、主宰,常就是我们一直在变化,没有永恒。也不是一个,无量的变化。也不是遍,因为这个色身不可能是遍。我们一直认为,是一个真正的实体,到处都有一个我,其实是无我,以为有一个主宰的真我。【「我执」既破,「人无我」的真理,也就会显现,而「生空」智,也就会亲证了。】【但是,“我执”还没有破了,若是想再要把法执的“法无我”破了的话,那老实不客气,要等待唯识的教法——“余教”,才可以令人悟入啊。

上面总算把外人所执着的粗色已破了,但是细色的执着还存在,所以下面再把细色——“极微”——都要破得干干净净,试着下面的颂文:】

【但是,「我执」还没有破了!若是想再要把法执的「法无我」破了的话,】【那老实不客气,要等待唯识的教法———】所以,我们慈航菩萨他都会讲一句:老实不客气,不客气。怎么样?【「余教」,才可以令人悟入啊!】才可以让人家悟入。

【上面总算把外人所执着的粗色已破了!但是细色的执着还存在,所以下面再把细色———「极微」———都要破得干干净净,】底下是要破法执,连那个微细的都要破。【试看下面的颂文:】

【以彼境非一  亦非多极微  又非和合等  极微不成故】以彼,因为外人执着外面的色是实在的,所以,唯识学家用一个极微不成故,最后一句:极微不成故,极微不成故,就是没有一个所谓的极微,没有一个所谓的极微。没有极微,你讲境界是一、是多、是和合,那都不对的,因为连极微都不能建立,极微是单位的最初嘛!单位的最初都不能建立,那么你用那一个角度来解释,这个境界是实在的呢?所以,以彼境非一,因为外境不是一个,外境有无量嘛!亦非多极微,也不是由多种的极微所和合,亦非和合,和合就是集合起来。何以故?极微不成故,没有一个所谓的极微。

【外人所执着外色是实在的,总不出如左的四种:(1)执外境是“一”。(2)执外境是“多”。(3)执外境是“和合”。(4)执外境是“和集”。

大乘只用一个“极微不成故”的话,就统统都破了。就是说,无论你说这“外色”,体是“一”,还是“多”;是“和合”,还是“和集”,正本清源去研究它起来,就是“极微”,这个原质不能成立啊。试看下面研究的结果。】

【〖讲〗外人所执着外色是实在的,总不出如左的四种:(1)执外境是「一」。】执着外境是一。【(2)执外境是「多」。(3)执外境是「和合」。(4)执外境是「和集」。】执着外境是和集。

【大乘只用一个「极微不成故」的话,就统统都破了。】连建立在一切因缘和合的那个极微、颗粒微尘都不存在,那什么理论都破得清清楚楚!【就是说:无论你说这「外色」,体是「一」,还是「多」?】外面的色法,这个体性是一?还是多呢?【是「和合」,还是「和集」?正本清源去研究它起来,就是「极微」,这个原质,】把笔拿起来,这是质量最小单位。他们以前没有念过化学,所以,称为原质,就是现在所谓的分子的意思,就是现在所谓的最小的颗粒微尘为单位。以这个极微,来当作我们今天化学的名词,叫做分子,分子。以当时候没有量子力学发明,当然没有办法用撞击的,我们只有九十几个元素,到一百多的元素,它就没有办法撞击出来,要高热能才能显现里面的粒子。瑞士是原子能发明最积极的地方,瑞士。他要用多少的能量,才能撞击中子、粒子出来,所以,那个不容易发现,一闪就过,一闪就过。这个原质,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分子,就是极微,【不能成立啊!】因为没有所谓的极微。【试看下面研究的结果:】底下就要很注意听了,但是很难!

【极微与六合  一应成六分  若与六同处  聚应如极微】

注意听!极微与六合,如果极微跟六合,就是所谓的方向,东、南、西、北、下、上的六个方向来讨论,我们来讨论,极微与六合,就是这个极微,跟分析极微的六个方向,所谓的三度空间,六合就是三度空间,X轴、—X轴、Y轴、—Y轴、Z轴、—Z轴,就是三度空间。三度空间,三个座标轴,他们以前是分成六合,六合就是XYZ三个立体空间的架构,包括负方面的,X、—XY、—Y,以及Z、—Z,原点都是一样。用这个开始来分析极微,以及用三度空间,六个方向来分析。一应成六分,「一」就是分开后的一个颗粒微尘,六分后的六分之一,应成六分,应该可以再分成六等分。意思是说,我们把一个极微分成六等分,东、南、西、北、下、上,每六分之一应成六分,可以再把它分成六分,就是三十六分之一。现在就讨论了,若与六同处,聚应如极微,如果说:一粒极微跟六粒极微,同一处就是说,包括它的体积都不变,就是那么大。如果说:若与六同处,如果说:一粒极微分析以后的六分之一极微,是不是?分析以后的六分之一极微,与六同,与原来的六倍,就是原极微。六分之一的极微,与原来的极微,六个加起来就是原极微嘛!同一处,就是同样的体积、大小,这个「处」就是,它没有增加、没有减少。如果假设是这样子,聚应如极微,「聚」就是聚合起来,再多,那还是像一粒极微一样,因为没有差别嘛!

来!再解释一遍,极微与六合,一粒极微,然后用分析的,把它分成六等分,所以,一应成六分,那么一粒应该变成怎么样?六等分,就是六分之一的意思,一粒就变成六分之一。如果说:若与六同处,如果说:你已经分开来了,一粒极微的六分之一,分开来了,与六粒和合起来,是一样的大小,体积不变哦!那么聚应,「聚」就是再多的集合,都不能增加体积。对不对?六粒集合起来像一粒;一百粒集合起来也像一粒,那也没有用嘛!那就没有所谓的粗色。所以,聚应如极微。要慢慢的听!

【现在先研究这一粒“极微”的上、下、四方,必定各有一粒极微和合,如果再把它分开来的时候,岂不是又成了“六分”吗?这样,你们主张“外境是一”的话,恐怕不能成立吧。你们若是说六粒和一粒是同在一处,如果同在一处,那末,六十粒、六百粒、六千粒、六万粒都可以和一粒极微一样大,那“粗色”也就不成粗色了啊。】

【〖讲〗】【现在先研究这一粒「极微」的】一粒极微把它分【上、下、四方,必定各有一粒极微和合,】对不对?一粒极微和合嘛!譬如说:这个是卫生纸,卫生纸把它撕成六块,把它撕成六块,撕成六块的时候,就变成六分之一嘛!那么这个六分之一要再分,分开六个方向座标轴,那还是可以分六分之一。那么六分之一的再六分之一,三十六分之一,三十六分之一再分的话,还可以分成六分之一的东西。对不对?你只要把坐标轴,三度空间画出来,就可以无限量的一直分析。

所以,佛经讲:分析到最后,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好!注意听!分析到最后,如果说还有,那就不能讲极微,因为极微是不可分啊!那极微有没有?《中论》里面就问你;《十二门论》里面就讲;极微有没有?极微有的话,那还可以再分,还可以再分,不能叫做极微。如果不能分,接近空,如果讲没有,极微是没有了,那么你集多少的没有,变成一粒颗粒微尘?集没有的东西,怎么能够变成有?这样知道吗?分析到最后,「极微」这两个字,有还是没有?如果有,那还可以再分,不能叫做极微。对不对?如果说,极微分析到最后,统统没有,空,那么你集多少空,变成一粒极微?集空的东西,怎么会变极微呢?若是有,有怎么可以叫做极微呢?知道吗?所以,祖师大德的智慧,是很惊人的,the knowledge  is  surprse 很惊人的!我们连想都没有办法想。好了!

必定各有一粒极微和合,【如果再把它分开来的时候,岂不是又成了「六分」吗?】一粒,上、下、东、南、西、北,分一粒的六分之一;那一粒再把它分,还可以分六分之一。【这样,你们主张「外境是一」的话,恐怕不能成立吧。】因为可以一直分析嘛!对不对?一粒就可以切成六粒;六分之一可以再切成三十六分之一;三十六分之一,三十六分之一可以再切成六六三十六×。。。心算得到二百一十六分之一嘛!对不对?二百一十六分之一再分六分之一的话,一二九六嘛!六六三十六×,心算得到一二九六,一二九六分之一嘛!你看!那怎么分析呢?一二九六分之一,有还是没有?如果有的话,怎么可以叫做极微?那还可以分啊!如果不能的话,你讲空,那集合多少空变成一呢?好!

恐怕不能成立吧!【你们若是说:】如果你们这么样说:【六粒和一粒是同在一处,】就是同样一个体积那么大。【如果同在一处,那末,六十粒,六百粒,六千粒,六万粒,都可以和一粒极微一样大,那「粗色」也就不成粗色了啊!】那么看这个杯子,你也不晓得这是杯子,它就是一粒,这么一点点了,吹口气就没有了!可是杯子是实在有的。对不对?所以,这个不能成立。好!底下,

【极微既无合  聚有合者谁  或相合不成  不由无方分】极微既无合,「既」就是假设,假设不是和合而成的。就是一粒极微,一粒极微,如果不是因缘和合的,有体积,可以分成六等分的,可以分成六等分,叫做和合嘛!不能分成六等分,不能叫做和合嘛!对不对?极微既无合,极微如果不是和合的话,那么聚有合者谁?「聚有」就是粗色的外境,那么因缘和合是谁在因缘和合的?因为一粒都不是因缘和合,那么再多粒也不是因缘和合嘛!对不对?极微既无和合,一粒那么小的极微,如果它不是六方分构合而成的,一个因缘和合的东西,那么集再多的极微,也不能变成粗色嘛!所以,他就问你:聚有合,聚有就是粗色,这个粗色到底谁在合呢?好!现在反或来讲,

若相合不成,不由无方分。若相合不成,相合,意思就是说,如果这个粗色,不由和合而成。意思就是说,若相合不成,如果这个粗色,粗糙的色,外面的色法,不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的,不由无方分,那么你就不应该说:是由没有方分的极微所成的。不由无方分,可是极微,我们不应该说,它是由无方分所成的,无方分就是体积,「方」就是方向,「分」就是部分。有方向、有部分,就是所谓的体积。以前没有「体积」这个名词,所以他讲:方分。不由无方分,不应该说是来自于没有体积的极微所成。说:或相合不成,如果说:粗色不是因缘和合而成的,那么就不应该说:是由没有体积的极微所成。这两句是故意矛盾的,这两句是故意矛盾的。

为什么?什么叫矛盾呢?就是以前有一个人卖矛,同一个人卖矛跟盾,矛就是刺的,刺的。他说:我这一支矛,无所不穿,无所不破。然后,卖完的时候放下来,拿一个盾牌起来说:我这个盾无所不防,什么都破不了我这个盾,可以防止一切的杀伤、破坏。然后,在旁边的人听得不太高兴,他就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如何?如果你拿你的矛,刺你的盾如何?那一定会产生问题的嘛!「矛盾」的典故就是这样来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说矛是无所不破,盾是无所不防,可是两个一碰,一定会损坏一样啊!这就是吹牛不打草稿。所以,矛盾,矛盾,就变成我们今天形容道理讲不通,就变成一个典故,就是这样的道理来的。(未完)


唯识二十颂讲话01:说只有唯心所造没有实在的外境,凡夫以及二乘人会怀疑

视频目录(2019.11.03)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12.31)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慧律法师《唯识简介》全

慧律法师楞伽经(全)

慧律法师华严经一至四目录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106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全 )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全)

界诠法师妙法莲华经01--40(未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