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12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09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09

楞严经12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09

慧律法师主讲

绕一圈,绕个大圈子,还是达到目的,达到目的,这个叫做顺入,因为实在是太久的时间了,绕一大圈而入道,叫做顺入。则包括用六尘修行、用六识修行,([则六尘六识,])这个都是绕一大圈。[火大至识大圆通也。]统统是。如同顺面,如同顺着面,面背京城,背京就是面背京城,面背京城之路,就是离京城……譬如说你要离开京城,当然要背向京城,愈走愈远……京城在你的后面。[如顺背京之路,]背京,京城在后面,我人往前一直走,愈离京城愈远了……如怎么样?背京之路,[绕远方到者也。逆根性之外流,]如果逆根性不向外流,就是入流照性,[而旋返入性曰逆入,即六根及根大圆通也。如逆背京之路,]本来背是向着京,现在面向,[回身即到者也。」]我的佛像就像京城(师指身后的佛像),我现在背着京城,然后再转……转一圈再绕回来,这个就是很冤枉了。我现在一转身,就见到佛像,知道吧?就是这样。一转过来,逆流照性就到家了,如逆背京之路,回身就到。[请观诸根圆通,俱有旋反字面可见矣!]回光返照,不要往外。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者:此二句,正见须选;以上所云,顺逆皆方便,所谓十方如来,于一切法门,皆能证得,何须选择!但初发心人,欲入三昧,指楞严大定,得循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为什么叫日劫相倍呢?有的人修一日就可以成就,有的人要修一大劫。这个世间你可以看到,不要讲修行,你要讲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一念可以解决一切事情,在短时间里面就解决一切事情;可是那个脑筋不是很灵光的人,用了三年、五年,仍然没办法解决问题。就以世间的这种上根利智,聪明的人跟不聪明就差距很大。会做事跟不会做事的人,这件事情就明明这样子就可以解决,他就不是,他要绕一大圈子,还花了很多钱还搞不定,这个就愚痴,笨到家,日劫相倍就是这样子。

所以,你用本性修行,一日修行,等于抵得过别人用一大劫。诸位!如果你能保持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不用修行,现在就是佛,简不简单?很简单!试试看。如果你回到你的家,突然间发现你家的门口,很多的狗在那边小便、大便,臭气薰天,你不发火,我就输你,(笑)你不发火,我就输你了,真的!那你就不是用本性在修行了。扫一扫……一天忍耐:师父说要用本性修行。第二天,那一些狗又来我的门口又尿尿,又拉了很多的狗大便,这……第二天:再忍下来……第三天,你没办法了,就会叫抓狗大队来了。喂!那个抓狗大队来抓去,可能会火化那些野狗!管不了它死活了,每天跑来我家大小便!那就不会想到那么多了。每天跑来我家大小便,我还管它死活?心里……说实在话的,这样子讲一讲,所以说:这个修行其实不容易,如果是早上很多的狗、野狗、野猫,在我们文殊讲堂前面大便、小便,那工作人员就扫不完了、清不完了,诸位!这个要不要忍?这个要怎么办?所以说这个修行其实没有那么容易的,要有那种坚固不坏的如如不动,说很容易,但是,做起来真的是很难。尤其是你在饥饿的时候、没饭吃的时候,人家又瞧不起你;或者你身上没有钱的时候,人家对你就:哼!当你有钱的时候、很有地位的时候,人家是:你好,师姊你好!你很欢喜,哎呀!心花怒放。当你事业失败了,工厂倒闭了,一毛钱周转不灵的时候,看到某某师姊来,人家看你:哼哼哼!笑三下她就倒了,就受不了了。所以,那个如如不动,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因此我们就晓得说,虽然知道说如如不动就是佛,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佛;但是,你想想看,这一颗心没有受过训练的时候,看不破就是看不破,放不下就是放不下。对不对?每一个佛弟子都会讲一句:我知道四大本空啊,后面:但是,看不开、放不下。我不知道为什么,晚上睡觉愈想就愈气……因为你一定会有一种东西让你困扰。也许是老公让你困扰,也许是老婆让你困扰,都一定会有的。所以要学习到那个如如不动的心境,其实不是很容易;但是,你如果要成就佛道,就必需要这样子去下功夫,没有例外,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所以,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你这个个性不改,没有办法成就的。日劫相倍就是这个意思。[以不得圆根,则艰难而迟,虽修数劫,不及一日,以得圆根则容易而速,但修一日,可当数劫。]所以你下手处就是如如不动的心性,不生不灭的涅槃妙心,告诉你:成道刹那间。所以,六祖讲:悟则刹那间,迷则尘点劫,就是这个意思。修行不在时间长短,在于你有没有碰到胜善知识;碰到胜善知识,一点就破了,佛道就是这么……原来佛道也有这么容易修的。是的!就是这么容易。[因此迟速难易,自不同伦,又不可以不选也。][初发源开选竟。]

 [寅二、了拣诸门(分四)卯初、拣六尘,二、拣五根,三、拣六识,四、拣七大。今初]【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色」就是外面的色尘,外面的色尘,这个是指优婆尼沙陀在修行的过程当中,用色尘为因。就是说这个外色,惟凭想结成这个尘,色想结成尘,外面的色,凭着这个想像,所以结成了这个尘。精了,心虽精了,心虽明了,但是,终究看不透,因为这个色尘它就是一种障碍,结暗为色嘛!因为色字,色尘之体就是结暗,心坚固执着所产生的外相。所以,心虽精了,但是,终不能明彻,因为色尘透不过。如何、为何用这个不了明、不透彻之物,因此来被这个初发心的修行,来依这个不了明又不透彻之物,来作为修证圆通的方式?意思就是很困难成就的。

再贯串一下,这个外尘,其实是所想像所结成的一个外尘。心里,我们的心虽然精了,但是,终不能明彻,为何用这个不了明、不透彻之物,来作为初心所依的修行方式,而想要证得圆通?那是很困难的。[前来佛说,彼等修行,实无优劣,乃据诸圣,证得藏性而言。今欲初心,修证三昧,有迟速难易之殊,故不得不拣耳!此拣六尘圆通。一、优婆尼沙陀色尘,因观色性空而悟入者。言色惟凭妄想凝结而成,为障蔽之尘,若以心精了之,终不能使之明彻;良以色尘之体,元本结暗所成,如何以此不了明,不透彻之物,而欲初心依此,而速获圆通者哉!]怎么可以让初发心,用这个不了明、不透彻之物,要达到快速的证悟圆通,是不适合的,意思就是不适合的。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这个是指,这一段是指憍陈那用声尘修行,对初机佛法、初发心修行的人是有困难的。音声,这个音声,说到这个音声一法,未免夹杂了种种的语言还有文字。但伊,伊就是彼,伊彼,但伊名句味,伊就是彼。如瓶,名,就像一个瓶子的瓶,瓶;句,譬如说:花瓶,那么味呢?味就是文理所诠的这个义味,简单讲就是:文章所诠的这个义理叫做味。那么一名,一非含一切,就是一个名相只能诠释某一种相的东西,无法遍含一切名,就是一名没有办法遍含一切的名。譬如说瓶子,它只是一个名,就是瓶子,它就不是黑板、不是地板、不是天花板。所以「瓶子」,它就变成诠释一个瓶。所以,一名非含,无法遍含一切名。云何获圆通?为什么初发心用这个不通畅的音声,夹杂种种的语言,而来作为初发心修行,想要达到圆通的境界,这个是不适合、不恰当的。整句的意思把它贯串起来说:说到这个音声一法,难免夹杂了种种语言和种种文字。但是,彼名如瓶,句像花瓶,味就像它的义理,所诠释的义理。这个一名,一非含一切,这个一名无法遍含一切名,所以,无法普遍的修行。用这个一名无法含一切的名,不普遍性,不容易达到圆通的,让这些初发心依此不通之物,而想要速证获得圆通,是很难的、是不适合的。

[二、憍陈那声尘,因闻法音而悟入者。音声即径直声,]径直声就是单刀直入的一个音声。[语言即屈曲声,]语言有高低、抑扬顿挫。语言、音声有抑扬顿挫,语言有屈曲声。[即此音声一法,未免杂于语言文字。][但伊名句味:伊者彼也,名诠自性,]自性就是名字,自性就是什么东西。这个「自性」不是我们的清净自性,名诠自性,这个名字在解释,譬如说瓶子,一个瓶子是什么形状,是怎么样子,解释这样子的相。[以一字直目为名,如言瓶等,并不言何瓶;句诠差别,如言花瓶二字,]是瓷器的瓶、铜的瓶,不一样,那是花,插花的瓶。如言花瓶二字,[带表为句;文诠联合,]譬如说文章很长,[以多字联合为文;]现在人写文章,大学考试要写作文。[今言味者,即文理所诠之义味也,惟以彼之名句义味而已。] [且一名非能遍含一切名,一句非能遍含一切句,一义,非能遍含一切义;云何初心,依此不通之物,而速获圆通者哉?](为什么初发心会依此不通之物,想要获得到圆通?)这是不可能的。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这个香以合中知,你要有来到这个……这个香尘要有鼻根去接触,香以合中知,香必需要跟鼻根接触。离则元无有,这个香尘如果离开了鼻根,那就不存在了,没有办法永远的有觉性,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初心修行的人,依此不恒之物而能速获圆通,这个是有困难的,不应当决取。[三、香严童子香尘,因香尘而悟入者。]香尘一定要碰触到鼻根,([香尘必以鼻根,])就像我们烧香,一定要碰到鼻根。[合中方知其有香,]这样因缘和合,才知道有它香。[如若离而不合,则元无有香。且能觉之根,不能恒常与所觉之尘相合,以尘合时,则有能觉,尘离时,并无所觉;云何初心,依此不恒之物,而速获圆通者哉?]速获圆通要用常恒的觉性,就是我们的耳根不生灭性。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底下是药王、药上菩萨修行的过程。味性非本然,叫做味尘的体性非本然,不是本来就有存在的。必需怎么样?要以味时合,就是要以味尘合这个舌根的时候才有,有什么?方知其味叫做有。所以说这个味觉,其……怎么样?能觉之性并不恒一,味觉,其觉不恒一,这个味觉,它这个能觉之性,并不是恒常存在的,云何获圆通?整句的意思是说:这个味尘的体性,并不是本来就存在的,必要以尘,以味尘合这个舌根,这个时候才有味觉的产生,这个味觉其实没有办法,能觉之性并不恒一,其觉不恒一,这个能觉之性并不常恒,为什么用这个不恒之物,来作为我们的圆通呢?圆通之修行呢?

 [四、药王、药上味尘,因味尘而悟入者。然此味尘体性非本然,而自知有味也。本然即自然,要以味尘合舌根时,方知其有味。其舌根能觉之性,不能恒常与所觉]之味[合而为一;云何初心,依此不恒之物,而欲速获圆通者哉?]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这个是跋陀波罗触尘。说到这个跋陀波罗的修行方式,是用触尘而进入开悟圆觉的。触就是触尘,这个触尘与所触之对象,就是身根要所对的对象,叫做所触。这个触尘,必需身根要有所对之物,才能产生这个触尘,明,才存在有这样的知觉。无所,如果无所触之物,如果没有接触之物,身体没有接触之物、碰触之物,那么,就不明,就不能发明触尘的存在。无所触之物,就没有办法发明这个触尘的存在。合跟离,时合,触尘存在就合,触尘不存在又离,时合时离,这个性本非一定,云何获圆通?整句的意思,贯穿起来的意思就是:这个触尘,必需用身根所对之物,有对象,它才可以明这个触尘。如果无所触之物,那么,不能发明触尘的存在,一下子合,有感觉触尘;一下子离,又没有感觉到触尘,这个性本来就不一定,这个觉性是时有时无,为什么用这个不常恒之物,让初发心来修证,而要想要获得圆通?这个有困难的,应当放弃。

 [五、跋陀波罗触尘,因触尘而悟入者。然触尘本无自性,要以有知之身根,与无知之外物合,而觉知冷暖涩滑,违顺等相,方名为触。此上触字指触尘,下触字指身根所对之物,故云触尘必以身根所对之物,]从头再讲一下,跋陀波罗触尘,因触尘而悟入者。然触尘本无自性,要以有知之身根,与无知之外物合,而觉知冷暖涩滑,违顺等相,方名为触。那么,上面的触字是触尘,下面的触字指身根所对之物。所以说:触尘必需以身根所对之物,[乃得发明显现。] [无所不明触者:若无有所触之物,则不能发明触尘之相。合离之性,本非一定;云何初心,依此不常之物,而欲速获圆通者哉?]诸位!看这里,很简单,我们这个手这样一触(师父以抚尺触手背),触尘,你没有这个物,你没办法显现出触尘。对不对?一个是有知(指手),这个一个是无知(指抚尺),(师以抚尺触手背)触尘存在。时合时离,现在就没有触尘了(师把抚尺从手背移开),时合时离,这个不圆觉,用这个不圆觉性,这个很容易了解的。

【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法尘,我们知道,前五识所落下的影子叫做内尘,法称为内尘,就是在心内的,内尘就是心内之尘,它不对外,叫做内尘。内尘就是全部都是识心,眼、耳、鼻、舌、身对外所接触外境,所贪执的、所分别的这些种种的尘境,都会落到你的心,内心的深处。所以,凭尘必有所,凭着外面的五尘落下的种子、影像,必有所,有所就一定有能了。凭着外面五尘落下的,必有所落下之影子;这个所是对能讲的。所以说:能所非遍涉,外面是能,外尘,所是内,内尘。外面的外尘,然后经过了眼耳鼻舌身,而落入到心中,这个就是内尘,外尘的能落,内尘就是所落,非遍涉,云何获圆通?整句的意思就是说:说到这个法,又叫做内尘,当然就是心中的影像,凭借着外面的五尘落下的种子、影子,一定有所落下的影像。能所非遍涉,这个能落的外尘,和所落的内尘,就没有办法互相通达,非遍涉,意思就是:内不是外,外也不是内,非遍涉,内外是隔阂、隔开的。以此这个互不遍,互遍,并不互遍也不互涉的,怎么能够达到圆通的境界?对初学佛法的人来讲,是很困难、很辛苦的。

[六、摩诃迦叶法尘,因法尘而悟入者。法尘非同外五尘之实质,乃是五尘落谢影子,]因为眼耳鼻舌身对外,它有实质的,而我们第六意识却是只是影像,落下来五尘的影像,[谢在]落在[意地之中,惟意中独缘;合外五尘,俱属法尘,为独影境,故称为内尘。] [凭尘必有所者:凭外五尘落谢,必有所落谢之影,是则外尘为能谢,内尘为所谢;但外尘有五,]色、声、香、味、触就五。[落谢必有先后,内尘亦五,影子非无甲乙。]统统在一心。简单讲:内尘有五,落下去的影子,统统在你一心当中。[起意缘时,惟专一境,舍一缘一,]舍一个,又缘另外一个。[能所非能互遍互涉;云何初心依此不遍之物,而速获圆通者哉?]这是对初发心来讲不方便,初心修行,不应依此不遍之物,因为没有办法互遍互涉,所以应当放弃。

 [卯二、拣五根]【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这个是在讲阿那律,阿那律是用眼根修行。这眼根的见性,诸位!这个见性是功能,眼睛的功能就是见性;这个「见性」不是指着我们的本性,不是这个意思。眼根有见的功能,叫做见性,千万不要弄错。这眼根的见性,虽然有这个能力洞然,但是,明前不明后,眼睛只能看前面,没办法看后面,四维亏一半,「维」就是角落。四个角落,眼睛,用眼睛来修行,那么就是只能看前面,不能看后面,为什么?四维亏一半,后面你看不到啊,你只能看到前面。所以站在修学佛道的角度来讲,看不到的人,耳朵正常的人,还比较幸运;哑巴、耳朵听不到,眼睛看得到,在佛教角度来讲,他是很不幸的,因为他没办法听法。耳朵听不到的,只有眼睛,那是很不幸的。所以,站在学佛的角度,眼睛不方便,看不到;但是,他耳朵很灵敏,一样可以修行,因为可以听经闻法,所以他还算是一个幸运的人。耳根不坏就可以听经闻法,如果说用眼睛来看,他耳朵听不到,他就自己要去理解跟体会那个藏经,是不可能的,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解,佛法没有人——大善知识来讲解,再聪明的人是没有办法、是解不开的,你就是博士来也没办法。再讲一遍:用眼根来修行,这个见性是很洞然、很清楚的;可惜明前不明后,四个角落就亏了一半,看到前面二个角落,后面二个角落看不到,云何获圆通?

[六根,今言五根者,惟留耳根为当选也。一、阿那律眼根,因见性而悟入者。然见根之性即眼根,虽洞然明彻,若四方论,但明前一方,及左右两方,不明后一方,故曰明前不明后。若以四维论,]如果以四个角落来论断,[只见前两维,不见后两维,故言四维亏了一半;则三分言功,一分无德;云何初心依此不圆之根,而速获圆通者哉?]

底下是周利槃特伽,【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鼻息,观鼻根之息、出入之息,鼻子的呼吸,「出、」顿点,出跟入,出、(顿点)入。出通于外,入息通于内,知道吧?鼻息出、入通,就是鼻息出则通于外,入而通于内,是这个意思。现前无交气,如果现前停顿,要稍微停顿一下,交接的时候就没有气。吸进去,要吸进来会停顿一下,中间没有气,中间没有气。所以,现前无交气,就是不常恒,不像耳根这样永远,包括你在睡梦的时候,对不对?叫一声你就起来了。所以,耳根是最好修行的、最容易成就的。所以,现前无交气,就是就像周利槃特伽观这个鼻息,观出观入、观出观入……可是,中间有停顿,就是不永恒,用这个不永恒的根,要修行圆通是不可能的。

再解释一下:这个鼻息出则通于外,入则通于内,现前当下稍停顿一下的时候,中间没有气。出跟入是支离匪涉入,「支」就是支分,「离」就是离异,就是有出无入,有入就无出,这个叫做支离,没办法贯串起来,意思就是:无法互相涉入。匪涉入就是有出无入,有入就无出,所以,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整句贯串起来的意思就是:说到这个鼻息,出就通于外,入就通于内,现前呼吸,它就会暂时停顿一下,中间没有交气。出、入就是一种支分跟离异,并没有互相,并没办法涉入,有出就无入,有入就无出,这个叫做支离。依此不圆之根,想要速获圆通,对初发心来讲是不可能的。

[二、周利槃特伽鼻息,因观鼻根而悟入者。]那个槃特伽,它打成槃特迦了。(新版已更正)因观鼻根而悟入者。[鼻息者,鼻中之气息也。出而通于外,入而通于内,故曰出入通。即前云,有出有入是也。]  [现前无交气者:出息尽时,不能即入,入息尽时,不能即出,即此出入少停之时,名为现前,无有交接之气,则无功德,即前云,而缺中交是也。据此,则三分论功,而缺一分。] [支离匪涉入者:而且支分离异,各有所据,有出无入,有入无出,]有出息就没有入息,有入息就没有出息。[即此支离处,匪能互相涉入;云何初心,依此不圆之根,而速获圆通者哉?]【舌入非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舌入(非)无端,舌入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有味才能产生觉了。味如果不存在,当然我们这个舌根也没有感觉到这个味,云何获圆通?

[三、憍梵钵提舌根,因舌根而悟入者。温陵曰:舌不因味,而即能觉了,乃为无端。]一定有原因。[无端,即无因也。谓舌入非无因,而能知味,因有味尘,合到舌根之时,方生觉了之知。设或味尘销亡,则觉了之知,本无所有;云何初心,依此不常之根,而速获圆通者哉!]正脉里面有设这个问答,([《正脉》问:耳离声而闻静,说为本性,何不舌离味而尝淡,亦说为常耶?]有人就疑问了:耳朵也是离声尘而闻静,来讲到这个圆通的自性,何不说这个舌头也离开味而尝淡,也有永恒的自性呢?[耳为离知,]耳朵有距离,离就是耳根要有一点距离,才听得清楚这个声音。[恒常普遍,]就算离却声音也能够闻静,([离声闻静,][更比声圆,]没有一种比声音来得圆满,[人所易晓。]人所容易了解的。

[经云:动若迩遥,静无边际是也。]动若,若就是不管远近,「迩」就是近,「遥」就是远。在动态当中,也不管是近、是遥远,近的话就变成没有边际,没有声音的时候,这个音声就无边际了。[今舌根觉知之味,不过三寸,合知尚劣,]舌根跟味尘合起来才有知,这个就是很漏劣了,六根比较起来,这个舌根还是差的。[而离知淡相,更为眇昧,]眇昧就是不明,这个「眇」本是微细,「昧」就是不明。离知,它不合这个味,舌根没有合这个味觉的时候,就离知,淡相就是不合的时候,舌根跟味尘不合的时候就离知了,淡相,更为眇昧,更为微细不明,更难加以觉察,加以觉察。[岂能同耳之常性彰显乎?]这一句话就是:舌根,舌入并不是无端的,它一定有它的原因,你要尝到这个味,一定有那个味、味尘,因为味尘才生觉了知;这个味,外面的味尘不存在,这舌根当然也没有觉知了,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身与所触同,身的觉性,这个是毕陵伽婆蹉的修行过程。身的觉性与所触而得发明,是相同的,意思就是:这个“同”就是同时的意思,道理是一样。身的觉性,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身的觉性与所触而得发明,是相同道理的。各非圆觉,也不是圆观;那个“圆”要用二次,圆觉观,也各非圆觉,也不是圆观。圆觉就是独立的全体,圆观是绝对的全智,全部都是智慧的圆观。涯量,涯就是各有一边,一个身体是有知的,触,触尘是无知的,一个有知,一个无知的,涯量,各有分量,叫做涯量,一个是有知,一个是无知,各有各自的分量。不冥会,就是不能于离时而得冥知契会,叫做不冥会。离开,这个身体离开了触尘,那就没有办法觉察。所以不能于离的时候而得冥知契会,叫做不冥会。意思就是:身跟触相离的时候,叫做不冥会,云何获圆通?那么整句的意思贯串起来讲,就是身体的觉性与所触的触尘,而得发明,是相同的道理,各各都不是独立的全体,也不是绝对的全智,各有边,一个是有知,一个是无知,涯边。不能于离的时候而得冥知契会,所以,没有办法冥会,触尘就没办法觉察得到。意思就是:身触相离的时候,那么就没办法观察得到,云何获圆通?

 [四、毕陵伽婆蹉身根,因观身根苦谛而悟入者。此之身根,与彼所有触尘相同,前云: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意思就是,这一句的意思是:触尘是能所是同时,这一句的意思重点在这个。讲到触,就一定有能,讲到能,就一定有触,触尘,就是身根的能所,它是同时存在的,所以,不能单一讨论,有触尘一定有身根,有身根一定有触尘,感觉到有身根,这个时候就是有触尘。所以,触以所触明,你要感觉到这个触尘,跟所触是同时存在的。无所不明触,没有所在的触、存在的触尘,你怎么明能触的这个身根呢?[今身正与相同,]现在的身根正与相同。[谓身之觉性,亦因所触而得发明;若无所触之尘,不得发明。]

[各非圆觉观者:以圆之一字,双贯觉、观二字,圆觉者,独立之全体也,圆观者,绝待之全智也。此身根与前触尘,各非圆觉之与圆观也。良以合中之知,]因为要触碰到。[根尘相待而显,故前触尘,离此身根,其相即隐,固无独立之全体,与夫绝待之全智也。而此身根,离前触尘,其知亦泯,]没有觉察性。[亦无独立绝待,全体全智也。此二句总明合而后有知也。] [涯量不冥会者:且身根之与触尘,]身根是有知,([一属有知,])触尘是无知,([一属无知,][各有边涯,各有分量,不能于离时,]离的时候无法觉察,触尘离的时候无法觉察。[而得冥知契会;]离的时候没有办法觉察,当然就没有办法冥知契会了,所以就不冥会。[此句乃明离而后无知也。合有离无,]意思就是:触尘合则有,离则无,叫做合有离无。这个触尘合则有,离则无,叫做合有离无,所以它不是常恒的[其性不定,云何初心依此不常之根,而速获圆通者哉?]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说到这个须菩提的意根,这个意知根,第七意识的意知根,它是夹杂着第六意识的乱思,就是意识的分别、执着,动荡不定。湛了终无见,湛然了知之境,想要把它澄清、沉寂一下,很困难。湛然了知之境,因为妄想纷飞,要达到湛然了知之境很困难,终究不可见。意思就是:我们第七意识妄动太强了,强大的带动分别心、执着心,终无见。想念不可脱,第六意识的妄想,很难一时去顿脱,叫做想念不可脱,很难!云何获圆通?所以,很多人就说修行很难,就是因为降伏不了第六意识,所以他们就重复的一直讲说:师父!这个妄想这么多,哪有办法去修行、去入道?就是这样,我明明不要去想它,它自己跑出来,这个叫做妄动;妄如果可以控制,就不叫做妄了,妄可以控制,那就不叫妄了;你透视妄的存在性,那就叫做智了。所以,为什么称妄?控制不住,莫名其妙的产生,没有原因、没有理由,妄动就是一直显现,没得控制。

整句的意思,师父再解释一下:说到须菩提的意根,这个意根就夹杂着第六意识的乱思意识,想要湛然了知之境的一天、平静的一天,终究无见,不可见,不能达到。想念不可脱,这个第六意识的妄想是很难一时顿脱;不可……如果加一个字就是更清楚:不可「顿」脱,加一个「顿」,那意思就显现。这个妄想的第六意识是很难一时顿脱,这个「脱」就是脱离。所以我们的妄想,就是我们要下功夫的地方,了妄是幻,真实就显现。

[五、须菩提意根,因意根而悟入者。知根、谓意知根,即意根也。意根,乃第七末那识;第六依第七为根,故曰意根。杂者夹杂,乱思是意识,此识于诸识中,最乱最强,最难调伏。湛了终无见者:言脱尽意识,湛然了知之境,终不可见:]所以众生很难平息心的妄想,要想找到宁静的一天,几乎不可能。学佛已经很困难了,不学佛,整天追求五欲六尘,心什么时候会平静?什么时候会回归到理性?什么时候会回归到智慧的本来的面目?这个是不太可能的,众生的妄想是很难断的。[如是则想念,不可一时顿脱之故;云何初心依此杂乱不离之根,而速获圆通者哉?]

[卯三、拣六识]【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现在是讲到这个眼识,这个眼识。那么,这个舍利弗的眼识修行的过程,也不适合一般初学佛法的人。识见就是眼识,眼识怎么来的呢?杂三和,三和就是根、尘相对,识生其中,叫做杂三和。根,内根、外尘,识生其中,叫做三和。眼识杂三和,杂根、尘,识生其中。诘本就是推究它的根本来源,其实是非相,意思就是:这个识心分别是虚妄不实的,它是依他起的,有根跟尘,产生中间的识心分别,是动荡不定的。所以,识心分别,一、不是根生,二、也不是尘生,第三、也不是和合而生、和合共生,非根生、非尘生、非和合共生。所以,讲到这个识心分别,它的自体是没有什么定性的,就是识心这个眼识,自体就先无定性,云何获圆通?因为它是三种依他而起的,三种和合,依他起的。

整句的意思:说到这个舍利弗的眼识修行,它是由根、尘相对,识生其中,三和合而产生的。诘本,推究其根本来源,其实不是真实相,因为它是虚妄不实的识心分别,既不是根生,也不是尘生,也不是和合共生。用这个识心不定,三和合而生的自体,首先谈到眼识,它的自体性就不存在,所以本来就不定性,因为是和合而生,依他起而生的识心分别,不是真如自性。为什么用这个三和合而生的识心——眼识,来作为初心的修行?这个是不适合的,因为它是不常、不常恒的,识心分别要根、要尘才产生的。

 [此拣六识。经初以六识为生死根本,不可依之错误修习,故以舍识用根为经旨。]为这一本的宗旨。[而诸圣自陈圆通,仍备六识者,见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也。此处文殊复拣去者,正以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也。]

 [一、舍利弗眼识,因眼识而悟入者。识见:应云见识,见属眼,即眼识也。杂三和者:根尘相对,识生其中,能所合说也。乃眼家随念分别,外对色尘,内对眼根,中间诈现,]这个“诈”不是诈骗集团,是忽然的意思,就是识心很不定,中间忽然产生了识心分别,这个识心分别,它时有时无。[随念粗略分别,是为眼识。以能依自体,]以能依识之自体,而所依的,这个加:以能依自体,中间加二个字:识,以能依识之自体,现在讨论到识怎么来的,识有没有自体?没有。[所依根、尘,故曰杂三和。]若论到识所依之体,其实不存在,因为它是由根跟尘,然后产生中间的识心分别,动荡不定的,它不是永恒的本性。 [诘本称非相者:即所生之识,诘其根本,无所从来。一者、不从根生,惟根无尘,不自生故。二者、不从尘生,色尘无知,非生识因故。三者、非根、尘和合共生,根是有知,尘属无知,应所生之识,一半有知,一半无知,今则不然。故举体虚妄不实,]识心,记得!妄想动荡、识心分别,全部都是虚妄的,你今天所有的就是错用心,用妄心修行;用真心修行,一刹那之间就见性;用妄心修行,百千万劫摸不着门。[称为非相。][自体先无定,]这个识心的自体性,先无定性,[云何初心,依此不常之识,而速获圆通者哉?]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这一段是指普贤菩萨,这普贤菩萨是何等菩萨呢!就是说:说到普贤菩萨,心闻就是耳识。说到普贤菩萨用耳识来修行,而一刹那之间能洞彻十方。诸位!生就是出自于久远劫来大威德力、大因力,意思就是:他是深位菩萨,对浅的凡夫就更不用讲,不可能,初心是不能入的,云何获圆通?再讲一遍:说到普贤菩萨的耳识,其实耳识的一刹那就能洞彻十方,那是因为出自于久远劫来的大修行的大因地,深位菩萨才有办法,初发心是没有办法的。云何为这个初发心的人,来用这个不可能的,来作为初发心的圆通的修因呢?所以应当放弃。[二、普贤菩萨耳识,因耳识而得悟入者。心闻:即耳识,能洞彻十方,圆闻无碍者;此皆生于修法界行,大因威力之所成就,非耳识自能有如是功能,须是深位菩萨方可。]深位就是久修。[云何初心依此久远之因,]久远久修的菩萨,[而速获圆通者哉?]

【鼻想本权机,只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这个孙陀罗难陀是观鼻端白,这个鼻端白,这个观想本来是权机,是权巧方便,随顺机宜的。所以,鼻想本权机,只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说到这个孙陀罗难陀是观鼻端白,这本来就是一种权巧方便,随顺机宜,只令摄心,摄,底下加:散乱,摄其散乱心;然后「心」的底下加二个字:令暂住。只令摄心住,只是令摄其散乱心,令暂住。然后,住成心所住,「住、」顿点。说到住,住,既有能住,这个「住」的旁边就写:能住,「住、」顿点,住,既有能住,成心所住,后面加二个字:之境,既有能住之心,那么这个鼻端变白,变成成心所住之境。住成心所住,能住,既有能住之心,这个鼻端白变成了成心所住之境,变成了心所住之境。本来要观鼻端白,那你就又变成一种执着之境,云何获圆通?

整句贯串起来,再解释一下,说到孙陀罗难陀是观鼻端白,这本来就是一种权巧方便,随顺机宜,只是为了让你散乱的心,暂时摄散乱的心,令得暂住。既有能住之心,那么这个观鼻端白就变成心所住之境。所以,「成心所住之境」,一气要念下来,成心所住之境,变成了心所住之境,云何获圆通?[三、孙陀罗难陀鼻识,因鼻识而悟入者。鼻想者:于鼻端作观白之想也。本权机者:本来权巧方便,随顺机宜而设,非鼻识本有也;鼻识以分别香臭为用。次句,即其权施之意,只令收摄其散乱心,令得暂住而已。三句云:既有能住之心,则鼻端白,即成所住之境。盖真心无住,云何初心依此有住之心,而速获圆通者哉?]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这个是指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很会说法,辩才无碍。说法就是舌识,弄音声,就是搬弄这个声音还有文字、语言。这个必需要开悟在先,开悟先成者,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旷劫都是辩才无碍,才有今天。意思就是:说法、弘法利生,大悟,弘法利生,辩才无碍,不是今生今世,而是修旷劫以来的菩萨行,才有今天的成就,非以一时舌识的功能。名身、句身都是有为法,这个名跟句,这是有为法的,并不是无漏法的,云何获圆通?整句的意思就是:说到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用舌识来说法,播弄种种的音声、文字、语言,这个得到无碍辩才,必需要旷劫开悟在先,先有成就者,然后今生今世来示现为佛的弟子,他不是一时舌识就有这种功能。说法,不是名身就是句身,这些都是有为法,并不是无漏法,这些只是名相,不是本性,云何获圆通? [四、富楼那舌识,因舌识而悟入者。舌识说法,惟是播弄音声,及以语言文字。而富楼那得大开悟,成阿罗汉者,乃是先所成,旷劫辩才之力,故能如是耳,非一时舌识之功能。以名身、句身、及文身,乃不相应行,有为法所摄,非无漏法。云何初心依此有为法,而速获圆通者哉?]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这是指优波离尊者。持犯但束身,你能约束这个身,没有这个身,你没得约束。也不是说……你约束身,可是你没有办法遍、遍一切,内心,你怎么约束呢?你怎么约束呢?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五、优波离身识,因身识而悟入者。持犯者:持婬、杀、盗戒,欲令清净,不使有犯,但能约束身识而已。非身识之范围;如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则身识无所从束,是尚不遍于口、意二业;]内心起贪嗔痴,你身是不动;但是,内心起贪嗔痴,这个意业还是不清净。[况夫菩萨,清净律仪,乃至八万细行,一切法门耶?故曰元非遍一切。云何初心,依此不遍法门,而速获圆通者哉?] [《指掌疏》「问云:波离执身,次第执心,俱得通利,]通利就是受用。[今何但云束身?答曰:此约初心言之,]初发心的人。[大凡初心持戒,先断婬、杀、盗、妄,妄犹可缓,而最所宜急者,唯婬、杀、盗耳。但执心诚难,]就是执持之心戒诚难,确实很困难!要执持心戒,就是不动念,确实很困难!凡夫俗子,哪一个没有动到淫念?没有动到杀念?没有动到盗念?很难![故先以身识束身。如身识不起邪觉,离于恶触,自然无复婬、杀、盗事,是为束身。至若心动]心动,那么则怎么样?[婬、杀、盗机,]「机」就是念头,心动,如果你心动到淫念、杀念、盗念,[口出妄言、绮语等,非不欲断,]不是不想断,[但非身识能持,]但不是只有身体可以有办法持的,要下心地的功夫,因为心戒要下心地的功夫。[人不尽皆然。]没有办法。不尽就是:一般人不是全部都有这个能力的。意思就是,人不尽然就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此持戒的,没有办法的,人不尽皆然。[波离岂能依此入圆哉?」]如果你要想修行,用优波离这个身识、身根来修行,怎么有办法入于圆满呢?

【神通本宿因,何关法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说到这个大目犍连,本宿因就是他有宿世来的。所以,今生今世有大根器的、有大利根的,其实都是前世的。在座诸位!你们也不晓得修了多少世、万亿世,今天今生今世坐在文殊讲堂,来听这个《楞严经》,因为你们是上根利智的,懂得要抓住这个机会,抓住这个机会。所以,你要痛改前非,修了这么久了,为什么还没有成道?为什么还来轮回?为什么?好好的自我检讨一下。神通本是宿世的因,何关法分别?法分别就是意识,法分别就是在法尘上所起的分别,就是意识的意思。何关第六意识,何关意识的法尘的分别?目犍连的神通本来就是宿世,大修行人再来的,何关于你今生今世用意识去分别法尘呢?念缘非离物,我们这个第六意识妄想很麻烦,念就是念念,缘就是向外攀缘,念缘就是念念向外攀缘。非离物,没有办法离开这个法尘,离开这个法尘。因为大目犍连是用意识修行,意识就没有办法离开,「物」就是法尘,非就是不离,不离法尘,云何获圆通?念念向外攀缘则有,离法尘则无。念念向外攀缘,则有法尘,离法尘则无。所以,一下生、一下灭,所以非离物,没有办法离开法尘。整句的意思就是说:说到大目犍连的神通,本来就是宿世有大修行、大善根,才有办法像大目犍连的意识修行,无关于这个意识的法尘分别。法尘分别,它念念向外去攀缘,缘外尘则有法尘,离法尘则无,所以不是可以离开法尘而独立存在的,云何获圆通?

 [六、大目犍连意识,因意识而悟入者。不可测度,谓之神,自在无碍谓之通。大目连神通,虽由旋识复湛,心光发宣,究其深本,乃宿因久修。故遇佛闻法,即得成就,是知其有由来矣,]是大有来历的,有来历的。[何关意识之事!法分别:即意识也。因对法尘上,所起分别,念念攀缘,即合法尘则有,离法尘则无,故曰念缘非离物;]念念往外攀缘而有法尘,就是没有办法离开这个法尘。[物即法尘也。]时生时灭,[云何初心,依此攀缘妄识,]攀缘外在的、外缘的妄识,[而速获圆通者哉?]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应当放弃。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耽搁了大家,现在五点四十分,下个星期……不是下个星期,1231来上课,1231请带二本,二本来,一个是《讲义》,一个是我们的这个《义贯》,麻烦诸位一定要带来,千万不要忘记,千万不要忘记。

回向,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消灾在座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回向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回向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一起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未完)

慧律法师楞严经(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一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二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三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四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五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六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七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八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九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十套(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 第十一套(全)

楞严经12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01

楞严经12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02

楞严经12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03

楞严经12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04

楞严经12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05

楞严经12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06

楞严经12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07

楞严经12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08

短视频目录(2020.05.02)

近期的目录链接(2020.05.05)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慧律法师《唯识简介》全

慧律法师华严经一至四目录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106(未完)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全 )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全)

慧律法师《楞伽经》01-152目录(全)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全)

慧律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一至四目录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388(全)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目录(全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