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高考志愿公布:有钱任性,根本不看收入!现在的人都那么有钱了吗?
想错过我的推送?
请收藏甚至丧心病狂地“添加到桌面”
时而严肃时而笑岔气的干货Bing
带你鸡娃并客观认知这个世界
Dr Bing | 教育
心理学近年来也是火到一塌糊涂。
学科是一个很好的学科,它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武老师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中国不像米国(米国人民每人都有私人心理医生),赶脚市场还不成熟啊。。。
难道00后都不关心收入的吗?00后都那么有钱了吗?
冷门专业的逆袭,意味着如今“兴趣”二字,对娃子们的影响是越来越大,甚至把兴趣作为未来职业发展的首要考量因素,收入则成为了次要。
这是潮流风尚吗?
先说结论:坐等娃子们piapia打脸。
我先说比我国发展早几十年的欧美情况哈,以作参考。
比如那些一开始只管高收入不管兴趣,现在干着医生、律师的胖友(包括bing公),说起工作,都是流着泪摇着头,说:
“苦,累,无聊,但看着钱和社会地位的份儿上,忍了。”
再问:如果可以重来,会不会选择感兴趣的工作,比如画家,作家,历史学家?
结果,各个头都摇得拨浪鼓似的:坚决不。
问原因:现在就算不开心,起码还有钱,好歹是个“人生赢家”,不会被“贫贱百事哀”的生活吊打。
做感兴趣的,不但没钱,没准“热爱”也早在鸡毛蒜皮的“求生存”中丧失殆尽。
结论:打死都不!
再问几个当时选的专业就业难,现在混得很不好的。各个都说:后悔,很后悔!
之前也提过的一亲戚,比我Bing才小一个月的,当初学了电影。因为知道毕业了也没工作,动力也不足,现在都四十了还没毕业,现在就当当酒保,还好老婆养着。
学心理学的一个兄弟,现在开出租车,受共享经济挑战,生活越来越难,也没成家。
所以从欧美身边例子看,普遍还是“当初一腔热血,现在piapia打脸”。
有没有当初就业难,现在混得好的呢?
有,高手在民间,处处有奇人。
我大学最好的胖友韦琳娜,学文学——毕业即失业的专业,毕业只好从一千多工资的广告公司文案做起。现在是一个大广告公司总监级别了。
为啥能逆袭?人牛,操作大大滴牛。
我大学时,就成天给她带去出席各种艺术展首礼开幕之类的大场合——馆长亲自邀请!
一个瘦小不起眼的学生妹子,居然总能搞定一些大人物,总能得到赏识,搞到各种资源,反正很有人格魅力。
但是,认识的另一个广告公司文案手,(我Bing大学兼职的广告公司同事,大我两三岁,现在也40多了)则是同专业不同命。
从当年全职,受新媒体冲击活越来越少,现在变成兼职,又不懂转型,只会沉迷在自己的文学世界。最近一次见他,已经在咖啡厅兼职了。
光说“文学”造诣,前者远不如后者,但论“综合软实力”,前者实力碾压。
平庸的人,冷门只会死;牛逼的人,干嘛都开挂。
本科,丢在整个知乎里不算什么,但是,在后厨,我就陷入了高、低学历的对比境地(没有歧视的意思,就是陈述。)
我的同事,95后女生,专业厨校来实习的,待了9个月了,是厨房最勤快的一个。
看到她一个人抬几十斤重的搅拌机的时候,我问她,干嘛这么拼啊。
女孩脸上闪过一丝落寞,扯着我走了。她说,你看旁边都是穿西装的,我站在那里不合适吧。
有人说,兴趣不一定就是低收入和绝望啊,有的人既选了兴趣,又获得到了高收入啊!
能说这话的,都还是有钱任性啊!
就比如我那个学电影的亲戚,还存在半点当初的热爱吗?学到40还不毕业,只是为了逃避“自己就是个酒保”的现实吧。
因为他真正面对就业情况时,才能感觉到自己有多窝囊。
只有当人把兴趣和职业(赚钱)结合的时候,就会发现,这尼玛和我想的不一样啊!
很多领域,真的是“可远观不可亵玩”啊。
本想着“高高兴兴挣钱”的,尼玛怎么是”哭着还挣不到钱”?
此时就会筛掉一大批拿兴趣当幌子,变现力不行的弱者。
美国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不理性的力量》的作者丹·艾瑞利曾组织过一个有名的“乐高实验”。
这个实验的参与者都声称自己是“乐高迷”,对乐高兴趣浓厚。他们被人为分成了两组,分别是A组和B组。
A组和B组的规则几乎一样,那就是每完成一个机器人就能得到相应的报酬,唯一不同的是,A组完成的机器人会被妥善保存,而B组参与者组装机器人时,实验人员宣称积木不够用,当着他们的面把做好的机器人拆散。
实验的结果是,A组不论在结果还是积极性方面明显高于B组,并表示下次还想玩;B组中的大多数人都表示,下次再也不想参加这样的活动了。
当B组的人费心搭好的积木经常被拆掉时,这个行为大大降低了他们的成就感。
所以即便在兴趣明确的前提下,没有实际落袋为安的成就,最终这种兴趣就会消磨殆尽。
职场上,一个人所获得的收入,是给劳动者最直观的认可和尊重。
得不到这种东西,连圣母也是坚持不下去滴,而好的收入,才是一个健康、可持续的职业状态。
Bing总结:
说了这么多,我Bing并不是反对00后填志愿兴趣大于收入,不管要干什么职业,有热情都一定是幸福的。
重要的是,他们有没有本事把兴趣转化为赚钱谋生的能力,让兴趣变现。
不能的话,我们就等着2、3年后知乎上一大堆大学生咨询如何换专业吧。
没有变现的可能,那还不如给自己多留一个谋生的选项。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没有选择啊!
要知道生活的运行机制,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向下兼容的。
高版本的可以支持低版本的,反之则走不通。
就像Office2007能打开2003的Word文件,但是2003就不能打开2007。
那怎么才是最优的选择呢?
第一梯队:综合考虑兴趣、才能和收入回报,尽量达到三者重合的领域是最好的。
次一级梯队:年轻时获得高收入,获得一定财务自由后,再转型去顾及兴趣,毕竟这样,转型转失败也没那么惨。(我Bing是这梯队)
次次一级梯队:爸妈有兜底,可以冒进一点玩兴趣。玩票玩失败呢,要么搬砖,要么啃老(爸妈乐意的话)。但谨记,不要玩到爸妈养老钱都赔进去。
按照我们的马斯洛爷爷的伟大方针,先物质,后精神;先保命,后玩票;先低俗,后崇高——按这顺序是不会错滴。
跟马斯洛爷爷对着干,是不会有好结果滴。
最后,我们没有必要拿自己的人生去验证任何一种主义。
一个人能做喜欢的,擅长的,有回报的,三者重合的事情,当然是最大的幸运。
但三者取其任何之一的活法都是——
EMS微电流黑科技技术,经银浆电路使生物电脉直达肌肉深层!带动肌肉收缩与舒缓,每天坚持使用,打造紧致腿部线条!详情请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