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啪推荐 | 小客厅里,快乐常驻
你知道“滚雪球”吗?
一个谎言,两个谎言,谎言构筑的雪球越滚越大,平衡终于轰然崩塌。
电话铃串联起男男女女,以谎饰谎,周旋反转,来回奔走。
当生活一不小心偏离了轨迹,转瞬成了与过去完全相反的样子......
“叮铃铃——”又是铃声响起。
没有宣教,只有快乐。等你有空,我们一起去小客厅里坐一坐吧。
每个角色都很精彩,很难区分好恶。对于一个戏剧作品,我们尽量让每一个角色都丰满可爱。作为创作者,我们应该更加理解、更加喜欢角色,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发掘角色非常可爱的一面,理解Ta生活的难处,发现Ta的优点。最后我们会发现,每一个人物都很可爱,每一个人物都很有意思。
Q:
想要如何介绍自己?
最近是一个拖延症患者,努力在保证作息的人。
Q:
想要如何介绍《你好,我找Smith》?
它是一个适合任何16岁以上的人来观看的“爆笑喜剧”。无论同学朋友,还是情侣家人,大家想沟通一下感情的时候,这部戏都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不管之前是否是戏剧爱好者,都能在这个“小客厅”的130分钟里通过哈哈大笑来释放压力,走出剧场的时候又活力满满。
Q:
作为一部喜剧,它是如何在“夸张”和“日常化”上做平衡处理的呢?
我觉得夸张和日常其实是不冲突的。
“夸张”是指演员在这部戏中的表演是“高能量”的。这部戏的“夸张”有一个基础——它是一个结构型的喜剧。《你好,我找Smith》是一个“滚雪球”结构的故事。谎言越滚越大,没有办法收场就“爆炸”了。剧中的人物常处于极端的情境中,内在情绪和外在行为都被推到了极致,于是常常表现出夸张的、扭曲的、非理性的状态。
其实生活当中也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很多情绪相对高潮的时刻,这些时刻就是非理性的。我们可能说话声音会变得很大,动作幅度会变得很大,这就比平常生活看起来要夸张一点。而这部剧中的角色处于夸张状态是一种常态,也是这种结构型喜剧所具备的独特之处。
但事实上,这部戏是既有夸张,也有生活常态的。“日常化”其实指的是人物的底层逻辑。哪怕是在非理性状态下,人物逻辑也应该是日常化的。我们不能为了夸张而夸张,而是要从人物在思考判断以及交流中符合逻辑的地方出发,让大家觉得,这些人物的所有反应是正常的。
所以角色从内部出发是日常化的,但从外部表现上看,它的风格又是夸张的,非理性的。
Q:
饰演同一个角色的两个演员对人物的理解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吗?
在我们这部戏里,我们尽量保证让人物的底层逻辑是通顺的。
我们要达成一致的是人物的大脉络,比如这个人物今天经历了什么,以及Ta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展现出来的,比较普遍而连贯一致的底层逻辑,比如思考方式、判断方式、认知的角度。如果这些不够统一,就相当于每个演员的表现方式会有很大不同,对手就要用新的方式去承接,相互之间的交流就会发生改变,看起来就比较凌乱。
但因为演员的个人性格、表达语言的习惯、演出当天身体状态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具体的舞台呈现上,还是有一些空间可以给演员发挥不同点的——这也是不同的演员饰演同一个角色的魅力。
Q:
一般出演你之前或出来读剧本的时候,就会有一个人物小传。因为他是一个长期驻演的话剧,每一次演出之间,这个人物小传会发生改变吗?
会的。
人物小传是我们前期做得比较多的工作,大家在排练的过程当中去丰满人物,不断捋顺角色。但随着你不断深入,与角色相处得越来越久,演员自己其实是会发现更丰富的细节。大家也是不断通过这些细节,让人物变得更加的真实可信。
虽然我们不会在开演之后,要求演员把充实之后的人物小传落到笔头上,但我相信每个演员在每次演出之后,他自己心里会有更加丰满的人物理解。
Q:
排练当中印象最深刻的事?
这次饰演Mary的两个演员让我非常敬佩。只要在排练,她们就会完全按照角色该有的状态走。哪怕我们只是要求简单地对词,她们依然会尽全力去完成。这是我自己作为演员的时候做不到的,她们对自己的高要求是非常难得的。
Q:
作为一部引进剧,它会不会在形式上面有一些本土化的创新呢?
在第一次引进到上海,决定做中文版的时候,其实我们就考虑过是否要做本土化的大改动,比如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改成中国。但我们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太合适。
如果我们把它本土化,对文本创作的时间和技术性的要求非常高。就像要把做《请回答1988》做成中文版的时候,得改得多好才能让大家不诟病呢?
其实本土化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更加无障碍地理解故事和人物,但我们发现理解这个戏的门槛并不高。无论东西方,只要是一夫一妻制的国家,观众对这部戏就没有任何障碍。既然这样,我们觉得就没有必要增加自己的创作难度。
因此引进的难点更多是在语言表达上:我们要把它尽量做得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虽然地名、人名还是英国原著里的,但还是希望尽量不要和大家造成距离,比如避免我们常说的译制腔。这不是说非得要加上一些地方的梗,或是一些俗语,但是起码要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所以现在的版本,语言表达上听起来好像都还蛮接地气的。
我们到了长沙之后,排练当中,饰演男主的演员提到,我们要不要加一些方言的东西来拉近和长沙本土观众的距离。我说,我们可以试试。
现在大家来剧场,偶尔会发现有个别演员会用那么一两句,这并不是为了本土化,只是我们给大家放的一点小惊喜。比如说,我们会叫出租车司机“的哥(dīgō)”。
Q:
那为什么它走出上海的第一站选择了长沙呢?
我觉得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吧。
偶然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公司有这个意愿把这部戏推到更多的人面前;长沙王府井也非常支持我们的项目;还选到了我非常喜欢,也非常合适的演员。我觉得是缘分让我们聚到这儿了。
我们都觉得长沙这个城市给人的感觉和这个戏很搭。因为大家来到长沙之后,发现长沙的夜生活很丰富,娱乐需求也很高。长沙人平常爱侃,爱策,爱玩。这个戏又是一个这么接地气的喜剧,应该很符合长沙人的口味。
长沙现在的城市人口体量很大,作为新一线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快,旅游和文化都处于快速上升期。我觉得作为文化消费,我们这部戏应该也会有一定的市场,文化需求增长,观众群体也会变得越来越大。这是我们发展的机遇。
Q:
作为一名表演系的学生,在做导演的时候,会不会觉得和科班出身(导演系学生)有一些区别?
其实我一起工作过的导演里,每一个导演工作的方式都不太一样,都有Ta的侧重。作为一部侧重演员表演的戏,我在《你好,我找Smith》的优势恰好在于我的表演系出身。
在演员的表演上,我可以引导大家对角色理解得更深一些,表演更丰富一些。我也能从导演更宏观的视角,去把控这部戏,比如喜剧风格,表演风格,各种调度。我的心态是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做适合自己的东西,努力去发挥自己的长处。
Q:
我发现你的履历非常丰富,曾经参演过话剧、音乐剧、影视作品,这些经历有带给你什么吗?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点是丰富了我的职业体验。这是我在这个行业最快乐的点。每做一个不同类型的作品,都会让我觉得很有意思。音乐剧、话剧和影视作品,虽然它们都是表演,但要求都不太一样。有各自的难度,也都有新的挑战。
电影会要求更细腻的表演程度,因为镜头会放大所有细微的东西,那要如何把表演化作无形,又非常真实准确地传达出来?话剧没有镜头的选择和导演的加工,只有在舞台上通过你所有的感官去表达,那要如何让第一排的观众和最后一排的观众都能够看清楚你在传递什么?音乐剧里表演、唱歌、甚至舞蹈,这对于体力、对于歌唱技巧的要求,都是挑战。
其实我本身是一个不太爱挑战的人,但是想要完成好作品,是需要不断突破自己的,而这些经历非常直接地推动我去挑战自己了。我觉得这个事情挺快乐的。
Q:
是有意往喜剧方向发展吗?
很奇怪,我觉得我在生活里边是没什么喜感的人。比较枯燥,生活没那么多乐趣。但是当我到了台上,尤其是演了几部喜剧之后,我发现大家都觉得:你怎么这么搞笑,怎么这么适合喜剧角色。
但我个人是非常想接触更多严肃角色的,只是没有给我太多机会(笑)。可能大家觉得我会更擅长演喜剧角色,所以就非常抬爱我。我觉得这对于演员来说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Q:
有那么丰富的人生经历,为什么选择投身戏剧呢?
我前段时间做了个MBTI测试,测试结果是梦想家。这个人格有一个特点是对自己的未来不太具有规划性。我当下在做什么并不是我规划的选择,而是我随着机遇和当下的兴趣做了顺其自然的选择。
我也会羡慕我身边同龄的朋友,他们每一步走都很扎实稳重,但我就是做不来这个。所以我在做决定的时候,更多是一个随遇而安、活在当下的人。
活动赠票!说说你最喜欢的戏剧和理由吧!
抽取文末优质留言2位,
赠出《你好,我找Smith》的免费门票 2 张!截止至5月16日10:00统计,我们将通过留言回复的形式公示福利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