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经的啤酒大省,看长沙的精酿江湖
长沙的啤酒文化在全国都排得上号,消费人群十分庞大,但21世纪初的那场收购潮使湖南近三十种本土啤酒品牌近乎“全军覆没”。
如今,精酿啤酒作为啤酒产业的高端业务,“鲜”起新风口,热度持续攀升,长沙的从业者能否用自酿啤酒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文化,值得期待。
“一入精酿深似海,从此工啤是路人。”这还得看消费者认不认同,毕竟驯化味蕾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饭桌上,除了精心烹饪、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记忆里总会再出现一个绿色玻璃瓶,酒标上白底蓝条纹,红色的品牌名格外显眼——“白沙啤酒”。用起瓶器一掀,泡沫升腾溢出瓶口,倘若是常温,尝起来会有一种苦味,但若是冰镇,一口灌下去的舒爽程度不亚于炎热夏季喝的第一口雪碧。小时候总爱和爸爸抢第一口,被大人笑话是个酒鬼。
那时的白沙啤酒畅销于各大超市、小卖部、大排档,优越的酿酒环境、天然的白沙井水、悠久传承的酿造工艺......酒质好而且价格实惠,品牌名声打响,迅速打开市场,“凡有啤酒处必然有白沙”,渠道的全面铺开让它轻易触达消费者,随意一家沿街商铺的货架或者冰柜里都能发现它的身影,满足了市民对酒的即时渴望。听大人们说,它的发迹源于长沙啤酒厂用卡车装满生鲜啤酒在街边售卖,而当时的长沙人基本没接触过啤酒,因此也能说这款本土啤酒品牌塑造了长沙人一个新的味蕾。
作为长沙啤酒的代表,白沙啤酒的辉煌是被无数湖南人见证的,而如今的没落甚至销声匿迹也格外让人惋惜。一度占据着长沙啤酒市场80%份额,年利润曾经占据过湖南啤酒业总利润2/3......如此多亮眼光环傍身,它也不敌时代发展和商业逐利的洪流。
价格便宜也意味着利薄,靠多销则需要大规模生产。从1997年开始,许多湖南啤酒企业被外来品牌并购,啤酒业的蛋糕不断被分割走,市场占有率逐渐缩小的白沙啤酒艰难生存,在2004年被比利时英博啤酒集团收购,最初的“长沙啤酒厂出品”最后变为“湖南英博白沙啤酒有限公司出品”。
即便如此,它们也未能一挽颓势,哈尔滨啤酒、燕京啤酒等外来品牌大举入侵,而本地啤酒彼时在资金和技术上都难抵对手,在市场竞争中落败,不只是白沙啤酒被埋没,湖南近三十种本土啤酒品牌在那场收购潮中近乎“全军覆没”,以至于湖南曾经作为啤酒大省的名气如今也不为人所知晓。
湖南人的饭桌上,依旧常见工业啤酒,大家对于低酒精度、低酒花、低麦芽、低价格的喜爱依旧,只不过换了一波品牌。而市场上后续出现一波消费者,愿意为丰富风味、浓郁香气、新鲜口感、个性设计买单,精酿啤酒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支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将啤酒产业推向高端化和品质化。
对大众味蕾的塑造同样有个过程。樵老板是长沙本土精酿品牌「有哈数」的老板,他回忆起14年刚开店的时候,很明显市场需要“教育”,顾客对于精酿啤酒这一概念不了解,上来就会习惯性说“我要一个黑啤/白啤”,他就会热情告诉对方什么是精酿啤酒、每一款酒是什么风格、适用哪种杯子、应该如何品鉴。
如今,踏入精酿啤酒馆的大部分顾客,能够精准说出自己想要的风格,不止是小麦啤酒,IPA、酸的啤酒也卖得好了,而后者需要“被驯化”的味觉,大众的接受度提升,并且对于品类有了更丰富的认知和需求。
长沙的啤酒文化在全国都排得上号,潜在消费人群非常庞大,樵老板说之前有本地资本方找他聊过,但事情作罢,投与被投也是一种双向选择。
主理人的个人属性会融入品牌气质,有哈数是属于偏i、不张扬的类型,当时被资本方找上也是个突发情况。
纯粹过来喝酒、不谈工作的资本方,注意到了店内的酒名:多时、洋世、探白、粟可......外地客人难以理解,而这些都源于长沙方言,有哈数做成了一个母语系列,和酒的结合又让语言文字被赋予了另一层意思。有哈数不是做得不够好,而是不想受限制,资本的强势入局未被视为生存威胁,反而可能帮助普及精酿,让市民都懂什么是啤酒,使喝精酿成为正儿八经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樵老板个人而言,“我自己觉得生活还ok,物欲也不是很强,反正做自己能做到的事就很好。”
9月份,长沙刚举办第四届精酿啤酒节,这是由“大师兄”发起的精酿啤酒文化活动。大师兄自己有个酒吧,还拥有一个名为「未来之盐」的实验生活空间,特别热心,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去建立精酿啤酒行业的连接。
举办第一届的时候也只是几个酒馆主理人一起吃着饭合计出来方案,采取了几乎全酒馆出摊的模式,当时的预期是“能来50个人就可以了”。
举办到第四届,有全国21个精酿品牌参加,涉及到上海、西安、深圳、重庆、佛山、杭州等众多城市,活动免去参与费用,包外地厂牌的酒会销完,有长沙本地酒吧老板来帮外地厂牌打酒,很客气大方的搞法。一两百桶酒,三点半开卖,六点半全部清空。
对待外地厂牌大气,对待本地同行珍惜。
长沙各个酒馆主理人之间的联系很紧密,会报团取暖、互相安慰。“虽然嘴上嚷嚷着店铺生意‘刮风减慢,下雨全完’,可经常会宽慰别人即使有个时间段没人也没关系的啦。大家都是很纯粹的人情关系,不希望对方垮。”
樵老板还记得2020年的时候,三个月不能开门,依旧有很多顾客想要打包酒,有一部分可能确实是酒瘾来了,也有部分人是将「有哈数」看成养成系,见证它成长因此不想看它倒,来特意光顾生意,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以往会掰扯、让店主打折或多送几厅酒的客人突然变得大方,硬要多塞钱,然后说:“我不希望我最后一个点就没了。”
店和顾客之间真的是有某种羁绊和连接。
对于顾客来说,精酿啤酒比白酒时髦,比鸡尾酒随性,精酿啤酒馆的环境比夜场酒吧清净自在,比夜宵大排档干净舒适,代表着一种放松却不放纵、随性又有格调的社交聚会方式。
想要有仪式感,精酿啤酒单从酒杯的选择就能满足。每一种风格适用于不同的杯子,比如,喝小麦啤酒,推荐用长笛杯,瘦高、头宽、开口有闭合,可以看见泡沫的升腾,还能留住小麦啤酒特有的水果香味;喝口味浓烈的酒,推荐郁金香杯,下方突起、再内束、最后微微向外绽放,凝聚香气便于闻香,强调了泡沫。
想要新鲜口感,精酿啤酒也再合适不过。"drink local drink fresh." 喝本地喝新鲜,进口酒无论怎样都要有运输时长,而本地当天送到嘴边都没问题。更何况进行本土化尝试之后,紫苏桃子姜、芝麻豆子茶等精酿出品能增添不少惊喜。
大部分顾客对于精酿的喜爱,可能是源于喝到的第一杯精酿啤酒,突然发觉到水啤之外的风味,慢慢打开了视野。樵老板就是如此,他喝到德式小麦之后就打开了搜寻精酿的契机,开店之前身为蓝领的他,觉得下班喝一杯啤酒实在是太爽了,一天的劳累、所有的烦恼一下子就被冲淡,“喝啤酒是我觉得最解压的一件事情!”
2020年不能开门的那三个月,他在家把库存的啤酒喝完了,就开始喝威士忌,但喝威士忌不太令他开心,于是偷偷摸摸去把店打开了,有什么酒喝什么酒,直接喝了一个大醉,“哇!好开心啊那一下。喝咖啡心悸,喝啤酒心动!”
不同区域位置的精酿啤酒馆,或是同一啤酒馆的不同时间段,光顾的顾客也会有很明显的类型区分。
以有哈数为例,Siproom在定王台附近,到了晚上街上人来人往,坐在店外倚靠着安全栏,可以做解放西路的一位观察者,有背书的搬运工、喝咖啡的小资、去夜店的年轻人、阔气的大老板......仿佛人的一生都可以看到。Siproom不同时间段的客群都很分割,下班时间会有一批医生和银行人员过来喝一杯再回家,接下来着装个性、准备去 club 的人来喝一杯,相当于预热,第三波客人就是正儿八经坐那儿喝酒,喝到打烊,每天如此。Taproom是巨热情的一家店,热情到似乎没有边际,你坐在那里看着酒单,只要你犹豫5 秒之后没选酒,坐在吧台的另外一个客人就可能会给你推荐酒,和初次遇见的外来客人也能很快喝成一片。GinBar&LiquorCorner则是那种比较守距离感的店,内敛而素雅,在明亮而静谧的环境里,你完全可以一个人喝一杯,不必跟别人打招呼,自由自在。至于开于2014年的老店The Roots,坐落在书院路,街上车少,行人也是零零散散,可以帮你重新梳理情绪,由于附近有很多餐饮和夜宵门面,光顾的顾客中老饕会多一点。
精酿啤酒和顾客之间也是种双向奔赴,不存在强行推荐,“只是希望你来懂我,而不是我硬把好东西告诉你。你可以试一下,觉得OK,咱们就能往下一步走。”
雷达の足迹
「星球雷达」是P8星球媒体旗下的城市探访栏目,我们致力于描绘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活版图,连接城市居民与场所,助力城市更新和发展,还原长沙这座城市沸腾热烈的人文生态,为居民提供一套在地生活的探索攻略与家园图景。
关于下一站
2022寻访集 . 城市书实体刊
《星球雷达:抵达家园的旅程》
*点击下图了解纸刊详情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设计 | 霸王 Hunter
撰文 | 找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