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壁画和动画的世界里,和宇宙对话。
童年时期见证的烟花绽放和寺庙重建,让"时间的历史和爆裂迸发"成为汤柏华感兴趣的方向。
他迷恋手绘动画和东方审美,投入工作量巨大的艺术表达方式中,先后执导完成动画《夏虫国》、敦煌驻地创作项目《莫高霞光》等作品,关注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下的意义,关注东方审美的生动力度、东方先民的鲜活品格在当下的呈现。
走进汤柏华的创作工作室,开敞明亮,两面落地窗透进阳光,整齐有序地叠靠放置在地面上的石膏板由此被照射出漂亮的几何光影,细细翻看会发现,每块石膏板上的内容相差无几,仅有细微的出入,而十几块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可能仅是一秒的动画影像。
这一点上,动画和烟花是相似的。
汤柏华出生在湖南浏阳,花炮之乡,他回忆起幼时见识炮竹制作过程的那段经历,觉得那是一个启蒙。儿时记忆中,鞭炮的某些步骤是在人家家里完成的,比如卷纸筒、封泥,填充火药则是要拿去山头上的工厂交由专业师傅做,最后再封泥、留引线......总之,涉及到材料制作、火药配比等复杂工序,大尺寸烟花则需要专业的工艺师制作,所有的繁琐操作,最后化为的是天空中烟花一瞬的绚烂绽放。
在个人的自我介绍里,汤柏华有一句:童年时代关于浏阳烟花时间转换的记忆,让"时间的历史和爆裂迸发"成为他感兴趣的方向。他专注于手绘动画,也会使用到最寻常的泥土、矿石,历经庞大繁复的工作,可能花一周时间做出动画里的一两秒,但当最后展现在屏幕上播放,就像极了烟花瞬间炸开,如梦如幻。
童年时期见证庙宇重建的记忆也对他的创作偏好产生了影响。
农村的信仰是虔诚且坚实的,对于老一辈来说,拜神已经深入到了日常生活,会影响人的运势、回应人的所求。汤柏华家不远处的那座庙其实是后来重建起来的,原本庙里的菩萨神像据说是石像,在某一段时间中庙被拆,建材作他用。汤柏华的干爷爷是一位极其虔诚的信士,90年代的时候,汤柏华的干爷爷张大信士牵头,用自己在村中的号召力进行“众筹”,每家每户或出钱或出力,开始了庙宇的修建,山门、主殿、供养厅、戏台......前前后后花了一二十年,直到张大信士80多岁去世,修成了。
有一个很具体的场景:张大信士在下雨天的时候撑着一把老油伞,穿着套鞋,身材比较矮小,去往不同人家,依着他的表达功夫,得到一份份修庙的支持。对于家底殷实的花炮老板来说,他有诉求,求一个生意兴隆;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有盼头,盼一个神佛保佑,大家都试图获得心理上的情绪价值和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
与其说是宗教信仰,不如说是某种敬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很强大的力量,影响人对事情的判断和行事规矩,驱动人们向善,以避免无妄之灾,可以在一个运行正常的轨道上去生活和工作。
这是一种壁画感的工作方式。
这种工作方式无论在表达还是呈现上,都不是简单、单调的,而是大体量。举例来说,寺庙内的壁画和博物馆内的手卷,完全是两种观看方式:长卷比如《清明上河图》,画面中的信息点不是直给,而是一点点在眼前展开,在类似于镜头的视线框内,察觉到随着时间空间的转换,画面也不断在流动;而壁画是直给的,进入寺庙就仿佛举头三丈有神明,是一个仰视的角度,通过庞大的体量和营造的环境,压迫感紧逼跟前,是一种压倒性的气息,比如敦煌的大型经变画,一个画面中展现多个故事,形成因果的串联,在观感上是有特别强大的力量的。
面对创作的时候,人会去重拾埋藏在记忆中的东西。汤柏华就读于中国美院的版画专业,大三那年去山西和西安看造像、壁画、寺庙、古建,老师布置了参观后要写一篇感想的作业,他就想起了浏阳的烟花和幼时的寺庙,后续也被东方审美的生动力度所感染,在进行艺术表达的时候,就自然地想到使用壁画的感觉去创作,包括后来去敦煌驻地,也在不断加深这种偏好。
工作室一张靠墙的陈列柜上,摆放着许多泥板壁画作品,从中窥见得到极具生命力的审美基因以及图像处理的方法,色彩饱和绚丽,绘画形象的特征鲜明突出,内容紧凑又丰富多变。盯得久了,敦煌壁画的熟悉感扑面而来。
2016年,汤柏华参与到一个传播敦煌文化的公益项目,他担任导演在敦煌驻地期间创作出了公益短片《莫高霞光》,用动画讲述玄奘西行路上的一个小片段,9个月,30个人,2000张泥板手工彩绘,最终手绘完成出这时长420秒的动画。
这件作品最后在莫高窟游客中心永久陈列,每位经过的游客都能看到这些泥板的陈列。
置身于敦煌各个洞窟的时候,他非常近距离地、真切地体会到壁画的动人之处,它经由时间、历史的冲刷,颜色饱和的同时呈现出残缺美,带有一种穿越时光的厚重感。
“它就是跟宇宙对话的感觉。”
敦煌壁画的完整性历经 1600 多年,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有如此完整的对视觉呈现的保护,洞窟和洞窟之间,在绘画技术、绘画形象、视觉表达方面不断地融合、变化,几乎所有的画面都是大体量的,才能满足当时的人想要表达自身和宇宙关系的愿望,一眼千年,或者说一个窟就是一个世界。
对于汤柏华来说,家乡的那个小庙更多是关于质感上的一个印记,而看到敦煌壁画,依旧是使用泥塑,里头也是木头框架,但穿越千年,却还让人觉得它是有温度的,附带那么强大的艺术感染性,做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一个非常厉害的转换。
如果再往前,山洞里面的岩画可以称之为最早的壁画,比如通过记录天上打雷下雨,来表达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恐惧或困惑,有一种很肆意的想象力,无拘无束。又或者是类似于《山海经》中的神山、神树、神鸟,在看到那种视觉的时候,“血脉里会有一些震动,很神奇。”
壁画的修建和维护跨越历史长河,和那座村庄庙宇一样,背后都有某种强大的力量在推动着人去投入、迷恋。
审美的培育和再生。
在《莫高霞光》之前,汤柏华创作出了《夏虫国》,该动画由1万多幅版画(石膏板)制成,重达二十吨以上,被评价为最“重”动画。也有人称赞它为“动起来的敦煌壁画”,这一点上,汤柏华会及时进行解释,《夏虫国》使用的是宋元的壁画风格,运用线条规范严谨,风格内敛清冷,而敦煌壁画更多是唐代的风格,更放松。
从这两部作品,不难发现汤柏华对于东方审美、传统文化精神有侧重。
他就读的版画专业偏西方,然而中国美院带有热爱传统文化的氛围,老师授课时会贯通古今、融合中西,因此虽然没有明确要求,学生们还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兴趣和了解,甚至偏好。
课程并不教授白描,汤柏华就花了大量时间去临摹古代绘画,靠兴趣驱动,去自学课堂上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如何复原泥板或者壁画的质感、造像的临摹,他还徒手临摹《虢国夫人游春图》、《道子墨宝》以及各种山水水墨画。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去补技术操作的功课,更重要的是补审美的感受,“因为从感受到观看是一体的,最后到我们的手。当时老师说过很多次,你看过一个东西也并不代表你看过,用眼睛看过不行,得用手看过,能把它画一遍,才算看过了。”
古代对于壁画有一个词叫:满壁风动,在画面里,人仿佛可以真切感受到风的气息,而这是西方的绘画里不太会去表达的。想要体现出这层流动性,就需要将线条掌握到位,加强手上的练习。有感受,同时手也能跟得到。
对东方审美的迷恋和对手绘动画的执著,也引来过一些不理解,毕竟手绘动画涉及巨大的工作量,相当于要把时间做无限的拆解,把1秒分成12分或者更多分,最后几十份东西只做成 1 秒,而这个创作周期对人的意志、专注力的消耗都非常大。
在汤柏华使用拓印做项目时,被朋友问过:“大家看的就是一个质感,你去买个滤镜不是也能像吗?干嘛要去刻它、印它?太费功夫了。”
可是在大机器、大工厂时代,依旧有许多人愿意用手工去复原一个东西,比如被烧塌的巴黎圣母院,在尝试修复时,征集到全球200多个方案,最终还是选择忠于原始建筑,使用它原本的材料和技艺,将历时5年,耗资约10亿美金,投入1000+人员,让它某天可以重新开放。这背后存在一种无限的力量,体现出对艺术的本质、内核的一种热爱。
转向敦煌壁画,它就是那个时代的大片。如此庞大的画幅和体量,对视觉是有强烈刺激的,人们可以想象到过去的信众正是跪在它脚下的,怀着一颗无比虔诚的心,才舍得不惜工本地用宝石之类的昂贵材料去制作、完成它,并且穿越时间传承了下来。
在面对朋友的那个疑问时,汤柏华回答:“不可能,滤镜只能弄出很粗略表皮的印象,做不出手绘的张力,那种内在的线条、质感上的变化没有办法模拟,尝试以假乱真,只会是欠缺了生动性、力度和厚度。”
受访者补充:
最近的创作
过去几年主要在创作一张巨大的历史长卷和一个短片,工作体量巨大,还是用壁画的工作方式完成。长卷是由一家出版机构委托创作的,用一张长卷展现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文明史,是一张在山水里流水中的宏大时间性作品。另外一个是《愚公移山》的短片,用北朝壁画的风格完成,愚公有点像我那位虔诚修庙的干爷爷的形象,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但怀有一份炽热恒久的信念时,会有穿越时空的力量。
文创面壁
目前我小团队的工作我是按照作品、文创和工坊来分类的,三块互有关系,如我在敦煌驻地一年完成的《莫高霞光》完成后做了很多次的展览,展览时美术馆或机构都会做同期的工作坊,作为公共教育的一块内容,我就把我在做作品时积累的对材料的认识做成了一套完整的壁画文创《面壁》,申请了商标,同时在工坊活动中不断细化完善,目前这份《面壁》文创已经趋于完善,有针对不同人群的款式,也设计了不同的工作坊内容,让体验者既能从材料中感受壁画的审美,又能体验动画的时间感,同时有些面对面的交流也会反馈回我的创作中。审美很难言说,只能多看多感受,需要把珍珠串成链,也很希望去给观众特别是孩子们做一点关于审美的事情。
关于下一站
2022寻访集 . 城市书实体刊
《星球雷达:抵达家园的旅程》*点击下图了解纸刊详情
设计 | 霸王 Hunter
编辑 | 找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