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文打尽”各种知识图表:锚图、思考图、思维导图、关系型图表

2017-02-05 王珏 王珏微课设计与制作

最近介绍西方的教学中广泛采用的几种知识可视化工具,包括:

再加上广为人知的思维导图(Mind Map)、概念地图(Concept Map),前两天就有学友提出:这个图、那个图,着实让人眼晕,对于一线教师在宣传和应用时太复杂了!能不能简化一点,都把它们归为“思维导图”呢?

这个观点还是很有道理的:任何理论都要适合应用者的需要,才真正有生命力。但是,“思维导图”确实是指那种很特别的一个中心+若干分支的特定形式,和锚图、思考图着实不同。

这个问题也有点困扰我!其实,我个人一直在提倡的“知识图表化”(可参见【原创】知识表达为什么要图表化?)。“知识图表”,这个概念似乎更加综合——当然也更加抽象。不过,从客观上来说,以上锚图也罢、思考图也罢,以及一些经典的关系型图表(如饼状图、维恩图等),甚至包括地图、数据图表,确实也都是“知识图表”的不同展现形式。

本想就这用“知识图表”来统称一下,巧合的是,前两天偶尔观看了一些国外的教学安全视频,发现有些老师一古脑地把锚图、Circle Map等都统称为“Graphic Organizer”。听起来有点象奥苏贝尔的Advanced Organizer(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还有点顺耳!

下面这个视频是《Life-Size Grpahic Organizer》教学视频案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372809bfu&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以下视频是美国的一位老师运用Thinking Map中的Circle Map的一个教学应用案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3720yco24&width=500&height=375&auto=0

再查Graphic Organizer的资料,发现有很多网站——包括维基百科,都有Graphic Organizer的专门介绍。

在http://www.inspiration.com/visual-learning/graphic-organizers网站中,是这样定义Graphic Organizer的:

A graphic organizer is a visual display that demonstrat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cts, concepts or ideas. A graphic organizer guides the learner’s thinking as they fill in and build upon a visual map or diagram. They are also informally used as a term to describe all visual learning strategies such as concept mapping, webbing, mind mapping, and more.


王珏老师试着翻译了一下,大体上是这个意义:

图形组织者是一种用来展示事实或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视觉化呈现形式,它也可以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引导学习者思考的视觉框架。图形组织者也经常用于统称各种视觉化学习策略,如概念图、思维导图、珠网图(Webs)等。

无论是“知识图表”也罢,“图形组织者”也罢,尽管可以作为一个统称,但是在应用场景方面、在其背后的思维原理方面,其差异却不能不明。

以下是我个人的初步理解、归纳,供大家参考:

  • Ahchor Char(锚图)

它又叫“要点图” ,所以其实就是“ 知识要点 + 图”,强调的是直观、有趣的图片的运用。如果没有图的话,其实锚图就是干巴巴的文字而已。

具体请参见:Anchor Chart (锚图):一种新型知识视觉化表达方法

  • Thinking Map(思考图)

它是“思考”事物之间“关系”的图,核心是“关系”的表达。关键是:它提供了8种固定类型的图表,表征8种思考的过程和方法。

具体请参见:Thinking Map—非常、非常、非常有效且实用的知识可视化方法

以及:Thinking Map:加州小学逻辑思维训练作业设计

  • 关系型图表

这里所说的是“关系型图表”,是那种体现多个元素之间关联的图表(如下图),并不是指像Excel那样体现数据关系的“数据图表”。

这个无需细说了,经典的关系图表很多,如饼状图、四象限图、维恩图、金字塔图、鱼骨图、漏斗图等,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自制。总之,关系型图表在表现形式上,是以是以圆圈、方块代表元素,以线段、箭头连接,以文字作为填充。

经典的关系型图表在PPT中提供的SmartArt就基本涵盖全了,研究一下PPT就搞定,详见:PPT知识表达利器:SmartArt

其实,锚图的本质其实也是关系型图表,只不过在锚图中,元素是用图片的方式来体现的、而不是以圆圈或方块来体现的。

而思考图,从形式上看当然也是一种关系型图表,不过它并不象关系型图表和锚图那样强调关系的直观化,它具体规定了某种形式的图表、所代表的特定关系(以及具体思维方法)。所以说,思考图的核心是提供了是一套“思维框架”,而不只是表达工具。

  • Mind Map(思维导图)

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思维工具,特别到你一眼就可以识别出它,想弄混淆都难!

它模拟的是人脑进行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围绕某个中心概念、发散出若干子概念,而且围绕这些子概念可以进一步发散,一直可以延伸到大脑思考的尽头。

但是,Mind Map强调的是围绕中心概念的“发散”,但对于发散出的内容之间的关系表达并不侧重,而且在视觉表现形式上也比较单一,尤其是难以表达Thinking Map中的因果关系、流程关系、比较关系、类比关系,当然更难表达出维恩图、金字塔图等经典图表中的关联关系。

具体可参见:别闹了!Thinking Map 与 Mind Map不一样!

  • Concept Map(概念地图):这个就不细说了,也是一种表征知识之间关系的、有特定画法的图表类型。

今天总算是把春节假期间围绕“知识可视化方法”而介绍的锚图、思考图做了一个了断了!不知道大家是喜欢用“知识图表”作为统称呢?还是喜欢和国际接轨,用“图形组织者”呢?

欢迎您留言发表意见!


王珏微课设计与制作公众号提供全面、深度的微课设计思想、制作技术与应用方法!到本公众号首页输入代码:

  • yhq:王珏《微课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抢券攻略

  • zz:《微课制作实用技术大全》移动码书

  • sj:微课设计

  • wk:推荐微课  

  • wq:往期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