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了解心的本质 || Sayadaw U Jotika

Jotika 维安正念小站 2019-04-02

欢迎关注维安的正念小站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图标)



引用自焦迪卡禅师《炎夏飘雪》


對善與不善心意狀態的直接效應沒有瞭解,便不可能對「法」有真正的欣賞。表相上投入任何形式的宗教實踐是永不會有深邃及持久的結果的。瞭解心對經由六根門而來的每一個經驗所作出的反應是非常重要,尤其是觀念的影響及對觀念的執取。


你已經瞭解到(或你現在瞭解)善與不善的心意狀態嗎?我認為在修行上這是最基本的。我不想把「好」與「壞」這兩個字關聯到「善」與「不善」上來使用。我不是指以書本上的閱讀或以思維方式來瞭解它們。我指的是真正即時地看著它們。看看當心是善時與當心是不善時,心在性質上的分別。


有時當我把這些都看得很清楚,我便開始瞭解到,無論在什麼樣的處境下,都不值得持有一種不善的心意狀態。一定有一種適當的方式(當中不存在著不善的心意狀態)來面對很考人的處境。這是智慧。使得有能力生活於任何處境而不生起不善的心意狀態。要得到那種智慧,首先我們一定要清楚地念住於心對所有處境而起地反應,心對我們看到每一件事物、聽到每一件事物等等的反應。




去看正在心內發生著的任何事,無論那是不善的、不愉悅的、不美的、不令人想要的,比如忿怒、貪欲、疑惑、自負等,當中都不要帶有要它有所轉變的想法;以及去看正在心內發生著的任何愉悅的事,當中亦不去想要抓持住它不妨、不去嘗試要令它持續長久些(如對止靜、輕安、喜受、清明等等),這是非常重要的。在心想駕馭處境的那一刻(去反抗、妨礙或阻止正在發生的事,或製造、產生,或使之持久),心正失去它的平衡。「反抗」是嗔心。「抓持不放」是執著。


但是「不要反抗」並不是指鼓勵,「不要抓持不放」亦不等於阻撓。「只是單純地觀看」便是念住。不被牽涉地觀看。我們是這樣地習慣於去做一些事情、去製造一些事情,以致我們不知道怎樣去單純地觀看。我們想操控事情,我們想介入,因此我們便陷於煩惱中。我地意思並不是說:不要介入,不要操控,因為這樣你便會嘗試不去介入,不去操控。這又再是嘗試去擁有操控權了。因此,假如你正在嘗試去操控,單純地覺知這境況。


我愈來愈能看到,沒有念住,生命會是非常的膚淺。念住給予生命深度和意義。這是很令人費解的事。人們都說想要快樂。那麼,為何他們沒興趣真正地提起念住?那一定是因為他們認為快樂是存在於別的地方,像是在感官悅樂中,比如在心想事成中、在成為重要人物中、在操控著某個重要職位中、在令人悅樂的感受中。




人們(你和我)想要興奮,想要些有刺激性的事物(對我來說,在知性上的刺激)。有時我們想歇息;我們厭倦了那些刺激性的事物。這時我們想修習念住,使心保持寧靜。有時我實在是對閱讀、傾談、思索、計畫,感到厭倦,覺得累透了。這時我心從所有的那些東西中轉離開來。我可以看到它們是多麼無意義,多麼不必要。在這些時候很容易只是單純地念住。因此我願我時刻都感到累透。所以,感到累透是沒問題的。


把身與心都保持調校得適當是很重要,就像你調校收音機一樣。它們只有在良好得狀態下才會敏感,才能正確地檢出頻率、振動及信號。因此,認識到事物如何影響我們地身與心是很重要。食物、天氣、運動、交談、閱讀、感官悅樂:每一樣事物都影響著身與心。還有禪修。禪修使心更敏感。心喜歡住於過去或未來:它只是稍為輕輕觸及到現在,並不想停留於現在;時常尋找著令人分心的東西——看電視、聽收音機或答錄機、食、傾談、抽煙、閱讀,還有什麼的。


我們真正喜歡念住嗎?嗯……喜歡……可是……。哈哈。難怪我們都是膚淺的。即使我們知道有念住是我們能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我們也經常分心。我們想要刺激。觀看你的心,看它在做些什麼。假若你瞭解你的心,你大部分的問題都會消失掉,因為大部分的問題都是心做的——離開了你的心,它們便會失去實在性。


你所能做到最好的就是去承認、覺知、知曉心處於的狀態,當中不要對自己有所怪責或為此而說好話;不要希望有所不同或想逃避;不要感到罪咎或羞恥。


焦迪卡禅师的文章:

焦迪卡禅师|| paññatti(概念)和paramattha(胜义谛)

禅修是最好的善行 || Sayadaw U Jotika




焦迪卡禅师简介


Born into a non-Buddhist family in Moulmein, Myanmar (Burma) on August 5, 1947. His parents were U Sattar and Daw Tin. He received his basic education at a Roman Catholic missionary school. During his younger days, he didn't believe in any organized religion although he studied and exposed himself to many different religions, as well as western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He graduated as an Electrical Engineer in 1973 from Rango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 became very interested in Buddhist meditation. He discovered that life was unsatisfactory and majority of the people devoted their precious time mainly in gathering wealth, enjoying sensual pleasures, fame, power and position.


Thus, he decided to leave behind his family and became a "Samenera" (Novice) at the age of 26. He was ordained as a "Samgha" in 1974 at Taung Pu Lu Tawya, Meiktila with Ven. Taung Pu Lu Sayadaw as his preceptor. He practiced medit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late Ven. Taung Pu Lu Sayadaw for (3) years. He continued to practice meditation with Htantabin Tawya Sayadaw for (15) years. 


维安的正念小站

主页君维安,佛教徒/正念发烧友

师从缅甸雪吴敏禅林德加尼亚禅师

小站记录日常禅修点点滴滴

分享佛教智慧与四念处禅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