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教的全部核心所在,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学习的!
修行路上,维安与你结伴同行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正念小站
最近小伙伴一直在安利我泰国的隆波帕默尊者的教法。在微信上和油管上看到尊者的开示,惊叹!同意小伙伴的一句话,如果让你从当今在世的尊者里选一位,最符合阿罗汉圣者的代表。我选泰国的隆波帕默尊者。隆波帕默尊者7岁开始修安般念,恩师德加尼亚禅师也是13岁就开始练习。他们两人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开始修习,于是便知道禅修并不局限于出家僧众,在家人也能修习。恩师说过,人们遇到佛法,如果认真修习,他们真的可以改变,所以他在全世界跑来跑去教导禅修。
我更惊叹于不同的传承(泰国与缅甸),两位老师分享的智慧和内观禅的要点,老师敲黑板的地方都是一样的。隆波的教法也让我更好的了解恩师的教导。非常感谢向我安利的小伙伴们!希望有机会可以去顶礼隆波!善哉善哉善哉!
Bye for now~
我们很难理解“法是最普通、最简单、最常见的”。因为宗教所描述的或是我们所知道的法,无论怎么看与怎么思维,都是非同寻常的。首先它使用的语言是巴利文,而且全部是专业术语,仅仅是弄懂这些词汇,就已经很不简单了。
一旦我们懂了专业词汇,真正准备开始学习经典时,又会碰到一个难题——佛陀教导的法是浩如烟海的,而且在佛陀之后又增加了极为繁多的经典。
还有些人很高兴可以着于修行的实践了,却又碰到其它问题——各门各派的修行道场不计其数,每个道场都宣称自己最符合佛陀的教导,有时甚至批评其它道场的教导是不正确的。
此类问题与困难困扰着每个人,致使我静下心来自问:“我们有可能不必学习巴利文就足以简单而轻松的学习佛法吗?或者说,我们有可能无须阅读经典与书籍、甚至根本不用进入任何修行道场也能够学习佛法吗?”
事实上,佛陀的教导非常简单、平常、普通,正如经典所记载的,当时听法者大多会感叹道:“世尊的教导非常清楚明了,就像是把倒扣的东西翻了过来!”也难怪当时的听众这么认为,因为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就已经与法同在。活着的时候,与法在一起;死的时候,还是与法在一起,这样已经很久很久了。只不过我们看不见“法,藏身何处?”当佛陀指出的时刻,我们能够顺着所指非常容易地发现到“法”。
再有一点,佛陀的智慧已经圆满,所以能够将错综复杂的“法”,以简洁明了的方式阐述,并且将极为深奥难懂的“法”,延展开来讲解给听众。他能够突破语言障碍、因材施教。佛陀拥有简洁明了、因材施教的讲法能力,不像后来的大多学者、老师们,把活生生的与自己切身相关的、在身边极为平常普通的法,描述得深奥难懂与高不可攀,远远离开了我们的生命,直至大大偏离了“引领众生离苦”的范畴,而且在教导时所使用的语言是普通人根本听不懂的。
事实上,法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可以说就是我们自身。并且,法只有一丁点儿的范围——(也就是)如何才能不苦?
如果要学习佛法,就请直接学习“苦在哪里?苦是如何产生的?苦将会如何熄灭?”学法的结果是修行直至离苦,而非为了学富五车、知识渊博;或是能够妙吐莲花、精妙绝伦的讲解法。
其实,人的苦就存在于身与心之中。我们学法的道场竟然就是身和心,不用跑到外面去学。相反的,我们应该回过头来在自己的身和心上学习。学习方法也不复杂,只需要仔细观察与了解自己的身和心,甚至仅仅简单的从观察身体如手也可以。
首先,让心轻松自在,不要使心感到紧张与压力。别想着说“要修行了”,而只是观察我们的身体而已。观察以后,知道多少就是多少;观察与了解了多少就是多少,如此就够了。
一旦我们心得以轻松自在,就请试着感觉我们的身体或是感觉全身,就像是我们正在看着一个可以走路和活动的机器人:嘴巴可以打开、合上;能够把食物吞进身体;能够把食物的残渣排泄出来,等等的。
如果我们看着这个称之为“我”的机器人在不停的做这个与做那个,而我们只是如如不动的观者,如此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心就会清楚而明白的看见“这个身体不是我,它只是一堆物质元素。不停的动、不停的变,无法保持永恒。”而且,组成这个机器人的材料本身也是一直流进与流出,从未停止。比如:吸气进来了之后呼出去,摄取食物和水以后要排泄,它们并非是一堆永恒不变的物质元素。这样一来,我们内心认为“身体是我”的错误的执著与抓取,就将会逐渐的淡薄下来。之后我们将会看见,还有一个自然的部分是知道身体的那个“观者”,它就寄居在这个身体里。
一旦清楚照见了身体只是一堆不停变化的物质而不是我们,这时就可以接着观察那个藏在身体里的部分——这是更为微细的学习自己。
藏在身体里的很容易被体会到的那部分是:有时觉得快乐,有时觉得痛苦,有时候则是不苦不乐。比如,当我们看到这个可以活动的机器人来来去去,很快会看见酸、胀、痛、渴或是这样、那样的苦,它们一个时间段接着一个时间段的出现。一旦那种苦过去,就会有一段时间觉得舒服(快乐)。例如,口渴了,就会有苦产生,一旦喝了水,由口渴所生的苦便会灭去。或者坐的时间长了会觉得酸、胀、痛,觉得痛苦;一旦换姿势或挪一下位子,酸、胀、痛便会消失,我们会感到苦也跟着消失(又再觉得快乐)。
有时候我们生病了,则有机会更持续地观察身苦。比如,连续牙痛几天,如果慢慢观察与体会,便会清楚的看到——那个痛是依附在牙龈与牙齿上的,然而牙龈与牙齿本身根本没有在疼痛,身体仿佛只是个没有疼痛的机器人,而是另有一个“疼痛的事物”潜伏在身体上。
我们将会清楚的照见乐受、苦受、以及不苦不乐受,它们不是身体,而是另一个混入身体的部分。重要的是,那类感受是正在被观察与被知道的,跟身体是同样的情形。
接下来,我们的观察会更为深入与精微,也就是进一步的仔细观察到,当苦产生的时候,心伴有烦躁、闷闷不乐。比如,肚子饿了会比较容易生气;累了也会容易生气;生病了会容易生气;想得到某样东西却未如愿,也会比较容易生气。要训练我们遭遇那些苦的时候,及时地知道生气的升起。
另一方面,当我们看到漂亮的东西、听到喜欢的声音、闻到喜爱的气味、尝到可口的味道、身体接触柔软的事物、有舒适的温度、不太冷也不太热、想的都是满意顺心之事的时候,我们会升起喜欢或想占有的欲望。在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到、想到那些喜欢的事物时,我们需要及时的知道欲望或是喜欢的升起。一旦我们认识了生气或是喜欢,我们同时也会认清其它情绪。比如,怀疑与困惑、怨恨和埋怨、萎靡不振、欣慕嫉妒、瞧不起人、心满意足、宁静与祥和等等。
随着我们越来越多的学习和了解那些感觉或情绪,我们会明白“事实的真相是每一种情绪都不是固定的。”比如,我们生气了,观察那个生气,会看到生气一直在变化,不久以后生气便会消失。而且,无论生气消失与否,生气只是被觉知的对象,而并不是我们本身,也没有一个“我”在生气里。对于其它情绪,我们也将会有同样的看法。
到了此时,我们将会清楚的知道身体只是一台机器,我们感觉到的苦乐或是所有的情绪,都只是被觉知的对象,而不是我们本身。随着越来越多的学习、了解与观察自心,我们会越来越清楚的照见到心的运作流程,直至看到“苦只是有因才会临时升起”的事实。
接下来,我们会遇见一股推动我们的心的能量或是力量。比如,我们看到喜欢的漂亮女孩,一旦心里产生了喜欢或渴望,就会产生一股力量推动我们的心,让心跑到外面去执著或抓取那个女孩,让我们忘记观察自己,眼里只有那个女孩(这个可以跑出去的心,如果是研究经典的人会感到很难理解。但如果我们开始实践,就会照见心真的可以跑来跑去,与佛陀教导的“心可以跑到很远的地方”不存在丝毫的差异)。
或者当我们对于法产生了困惑与怀疑,思维着接下来应该如何修行的时候,我们会产生一股力量迫使自己左思右想的寻找答案。这时候,我们的心跑进了念头的世界而忘了观察自身;那台机器还在,但是我们已经忘了它,就像是它已经从这个世界消失了一样。在我们心里都有些什么感受,我们也全然不知,因为我们完全沉迷于寻找答案而深入在思考里。
随着越来越多的训练,我们越来越及时知道自己的心,不久之后我们就会明了“苦是如何产生的?离苦要怎样升起?不苦是什么状况?”心会自行成长与提升,完全无须思维“什么是禅?什么是智慧?或者什么是道、果,以及涅槃。”
到此阶段,我们可能没有用到一个佛法的专业术语,也没有翻译一个巴利文的词汇,但是我们的心已经远离了苦;或者即使有苦,苦也不会很多,其持续时间也不会太长。
我写下这些作为礼物送给对于“法”感兴趣的人,只为分享——法是普通的、平常的、简单的!法就是我们自身。我们能够依靠自己,我们可以修学得不那么艰难!当别人讲法时,如果我们根本听不懂,请不要气馁!即便我们压根什么都不知道也没关系,只需要知道“如何做,我可以不苦”就够了!因为这就是佛教的全部核心所在,它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学习的!
瑞阳居士译
偲程、胡健校对
转自泰国禅修之窗
隆波帕默尊者介绍
1952年出生于泰国首都曼谷市。
本科及硕士学位就读于泰国第一高等学府“朱拉隆功大学”政治系。
1975年——1978年泰国国家安全执委会,国家公务员;
1978年——1992年泰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研究员,中、高级国家公务员;
1992年——2001年泰国信息产业部高管,高级国家公务员。
佛法的学习与践行经历:佛学本科。七岁时,跟随泰国著名禅修大师隆波李学习观呼吸的方法,从此开始持续的修行之路。三十岁时,他开始接受多位上座部禅修大师的修行指导,包括龙普敦、隆波蒲、隆布特,以及隆布辛、隆布布詹、隆布苏瓦等等。
第一次剃度是在大学期间,剃度师为泰国著名的隆波般亚尊者。
第二次是2001年6月30日在苏里省的菩提寺出家,剃度师是著名的阿姜颂萨。
结夏安居地:
出家的前五个结夏安居,是安居在甘扎纳布日省的菩提阳园。
第六个结夏安居至今,隆波帕默尊者是在泰国的春布理省斯里拉查市的解脱园寺(素安散提旦寺)。
尊者的著作有:《禅修入门》(1999年)、《直驱解脱的修行》(1999-2001年出家前)、《觉悟之路》(2002年)、《佛法之光》(2004年)、《唯一路》(2006)、《解脱道》(2006年)、《龙普敦的核心教导》(2008年)等等。
小站其他文章:
正念小站福利 | 德加尼亚禅师中文新书《從覺知當下的心出發》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