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基于活化炔的无金属参与、无预修饰一步法生物偶联新策略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1-06-08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在Science伙伴期刊《Research》发表了题为“A Simple Approach to Bioconjugation at Diverse Levels: Metal-Free Click Reactions of Activated Alkynes with Native Groups of Biotargets without Prefunctionalization” 的研究论文。在该工作中,作者发展了一种简单的无金属参与、无预修饰生物偶联新策略,实现多级对象的标记功能化,如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多肽、蛋白质、活细胞、细菌,甚至无机材料表面修饰等。

在生物医学领域,探索生物分子的结构、示踪其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与过程非常重要,但是采用什么技术手段使这些内在过程“可视化”非常富有挑战。目前,多数生物分子和生物材料自身没有可以用作有效观察的荧光,通常采用偶联荧光分子或者其它成像单元来实现生物靶标分子的示踪。生物偶联反应通常要求反应效率高,不产生额外副产物或仅产生氮气或水。传统的生物偶联策略往往需要重金属催化,如铜,或需要复杂的多步前修饰处理,重金属残留造成的潜在毒性不利于后续生物应用;待修饰对象的结构复杂性限制了其预修饰;如蛋白质是生命体中重要的构筑单元,其结构和功能非常复杂,预修饰本身已存在显著挑战。另外,针对活细胞的全细胞成像,甚至生命体的荧光标记始终是个难题,传统采用基因手段,但操作复杂,不确定性高。总之,由于被修饰生物对象的复杂性,迫切需要发展一种广泛适用、不需要预修饰的直接偶联策略,用于不同生物靶标分子甚至生命体的直接修饰标记,具有重要学术与转化价值。


在过去二十余年里,唐本忠院士团队一直关注三键单体的高分子聚合方法学。近几年,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发展了炔类单体与胺类单体、硫醇单体、醇类单体等的高效点击聚合反应 (J. Am. Chem. Soc. 2017, 139, 5437-5443; Macromolecules 2015, 48, 7782-7791; Macromolecules 2014, 47, 1325-1333; Adv. Fun. Mater. 2010, 20, 1319-1328; Chem.-A Eur. J. 2017, 23, 10725-10731; Polym. Chem. 2017, 8, 2713-2722)。基于此,近日唐本忠院士团队通过活化炔与胺基、硫醇、醇的高效偶联反应,实现多级对象的生物偶联标记 (图1)。并分别举例进行概念性说明,如基于伯胺与活化炔的生物偶联策略,可用于修饰壳聚糖或一步法简易实现PEGylation, 偶联产物具有发光特性,可用于细胞成像等 (图2)。


图1. 基于活化炔的多级生物偶联平台可以实现多级对象的无预修饰偶联荧光标记


图2. 基于伯胺与活化炔的生物偶联策略修饰壳聚糖和简易实现PEGylation


其次,基于巯基与活化炔的高效偶联可用于合成高分子端基修饰 (如RAFT聚合的高分子产物),为后续合成高分子的生物应用提供了众多可能;基于羟基与活化炔的偶联可用于多糖改性,此过程仅需要加入催化量的有机碱,不需要添加重金属催化剂 (图3)。在广泛验证了活化炔与胺基、硫醇和醇类反应性以后,作者利用多肽和蛋白质固有的伯胺或巯基进行无金属催化的生物偶联标记,并对多肽和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进行初步验证 (图4)。


图3. 基于巯基与活化炔的偶联用于合成高分子端基修饰 (如RAFT聚合的高分子产物), 基于羟基与活化炔的偶联也可用于多糖改性


图4. 基于多肽和蛋白质固有的伯胺、巯基进行无金属催化的生物偶联标记


随后,作者尝试将活化炔用于复杂体系的偶联标记研究。如将活化炔小分子直接用于细胞标记染色,并以不含炔的荧光小分子或炔被加成后的荧光产物进行平行试验,惊奇地发现,活化炔荧光探针可以在短短2分钟内完成全细胞染色,而对照分子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完成染色 (图5)。基于活化炔与胺基或巯基快速偶联特征,作者推测活化炔小分子首先与细胞膜表面富含的胺基和巯基的蛋白质快速反应,这些蛋白质向细胞内快速转运过程中同时带入标记的荧光探针,从而实现全细胞的快速标记。


最后,作者分别选取典型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进一步将上述三种荧光分子与这些细菌分别培养,发现活化炔荧光分子在2分钟内完成阳性菌快速染色,而两个对照荧光分子与两种典型的阳性菌共孵育30分钟都无法染色阳性菌;另外,包括活化炔荧光分子在内的三种荧光分子均无法在短时间内染色标记革兰氏阴性菌;综合分析,阳性菌膜表面富含大量突起的磷壁酸组分,其含有大量伯胺基元,可以快速与活化炔荧光分子反应,从而快速染色阳性菌,而阴性菌膜表面没有磷壁酸组分,且其复杂的膜结构本身就不利于小分子物理渗入 (图6),预期基于活化炔的荧光探针将为细菌快速识别筛选提供重要帮助。


图5. 基于活化炔的荧光探针可以快速全细胞染色,两分钟可以完成染色


图6. 基于活化炔的荧光探针快速识别染色革兰氏阳性菌并染色,两分钟可完成


基于活化炔的高效偶联,作者还验证了该偶联策略在无机材料表面修饰上的应用,如微米级二氧化硅球的荧光标记。总之,本文基于活化炔广泛的基团反应性,针对生物医学应用中的不同靶标分子和需求,如PEGylation、合成高分子、天然多糖、多肽、蛋白质,活细胞快速染色、活细菌识别标记等,进行了概念性验证,证明活化炔在无金属生物偶联、生物医学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该工作近期发表在Science合作期刊Research, 2018, 3152870,通讯作者为唐本忠院士 (香港科技大学课题组主页:http://tangbz.ust.hk/tbz.html),第一作者为胡祥龙博士和博士生赵学千,其中,胡祥龙博士受到“香江学者计划”资助,在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现任职于华南师范大学,其个人简介如下:

http://biop.scnu.edu.cn/a/20150812/33.html


论文链接:

https://spj.sciencemag.org/research/2018/3152870/


相关进展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首次将氧气(O2)作为聚合单体制备功能化聚呋喃

华南理工大学秦安军教授和唐本忠院士:三键单体二异氰基乙酸酯的单组分聚合反应制备聚咪唑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胡蓉蓉教授报道室温无催化条件下单质硫向功能聚硫脲的一步转化

春色满园关不住,点击聚合绽新花--浙大唐本忠院士、凌君教授和华南理工秦安军教授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羟基-炔”点击聚合反应

华南理工大学秦安军教授、唐本忠院士综述:基于三键单体的聚合反应

华南理工大学秦安军教授、唐本忠院士综述:基于三键单体的聚合反应

华南理工大学秦安军教授和唐本忠院士:水参与的新型三键聚合反应制备可后功能化的聚酰胺

华南理工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开发出点击聚合新成员:氨基–炔点击聚合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