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课题组Small综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2-05-05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是一类由金属离子/离子簇作为节点,有机分子作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具有结构有序、组分可调、合成容易、比表面积高、孔隙度可调、生物相容性好等特性。同时,表面功能化策略的快速发展为多功能MOFs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巨大支撑,使得MOFs在近年来成为生物医学领域内潜在的应用材料之一。

近日,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纳微构筑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杨英威教授团队应邀撰写了题为“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的综述文章,梳理总结了MOFs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用于疾病诊疗的货物(药物、核酸、蛋白质和染料)递送、生物成像、抗菌、生物传感和生物催化等五个方面,并论述了MOFs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该论文最近在线发表在Wiley出版社的Small期刊上(2020, DOI: 10.1002/smll.201906846)。


图1. MOFs材料生物医学应用概括图


MOFs材料作为一类新兴的、发展迅速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它以有机配体为支柱,金属离子/离子簇为节点,在近十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得益于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种类的多样性,通过调节金属离子节点和有机配体的组合方式,人们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具有各种特征的MOFs材料。此外,由于其具有易合成、易功能化、孔径可调节、结构多样、表面积大、负载能力强、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等突出特性,MOFs材料在催化、气体吸附/分离/存储、非线性光学、传感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者首先概述了MOFs材料在合成和表面功能化方面的优势,随后,从五个方面概括了MOFs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第一部分从普通MOFs载体到刺激响应的MOFs载体再到多功能的MOFs载体这三方面梳理了MOFs用于疾病诊疗过程中的货物(药物、核酸、蛋白质和染料)递送应用;第二部分介绍了MOFs材料在单模态生物成像和多模态生物成像中的应用和潜在优势;第三部分总结了MOFs在抗菌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第四部分叙述了MOFs在生物传感方面的应用;第五部分则介绍了MOFs材料在生物催化方面的应用。最后,作者对MOFs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阐述。相信这篇综述能对研究MOFs材料在生物医学方面应用的研究人员有所帮助。


图2. 单一MOFs材料在疾病诊疗过程中货物递送方面的应用


图3. 具有刺激响应性的MOFs材料在疾病诊疗过程中货物递送方面的应用


图4. 多功能MOFs材料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a)pH、近红外光刺激响应的药物递送结合光热治疗体系;(b)具有高单线态氧生成能力的光动力治疗体系;(c)能够产生氧气以解决光动力治疗过程中的缺氧问题和提高ROS使用效率的体系;(d)具有串联催化的高单线态氧生成平台结合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的体系


图5. 多功能MOFs材料在疾病诊疗过程中货物递送方面的应用。(a)超小卟啉纳米点用于光动力治疗体系;(b)结合微波热疗和微波动力治疗的体系;(c)结合放射治疗和放射动力治疗的体系;(d)具有刺激响应氧气释放的放化疗治疗体系


图6. MOFs材料在单模态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


图7. MOFs材料在多模态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


图8. MOFs材料在抗菌方面的应用


图9. MOFs材料在生物传感方面的应用


图10. MOFs材料在生物催化方面的应用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杨洁,通讯作者为杨英威教授,论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3084, 21871108)、吉林省省校共建项目—新材料专项(SXGJSF2017-3)和吉林大学培英工程计划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smll.201906846


相关进展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团队: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和斜塔芳烃超分子开关双功能化的介孔硅纳米豌豆用于成像与刺激响应药物释放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团队《Matter》综述:基于超分子纳米阀门的刺激响应性药物递送系统

吉大汤钧教授、杨英威教授《Adv. Mater.》:聚合物主体材料调控的高效聚集诱导发光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团队《Research》:具有强荧光发射、良好稳定性和阳离子选择性的二元超分子组装体系

天津理工大学高辉教授与吉大杨英威教授合作在超分子靶向抗菌方面取得新进展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课题组《J. Am. Chem. Soc.》:双子芳烃(Geminiarene)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课题组Matter:基于柱芳烃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构筑和应用研究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课题组:基于拓展型柱芳烃的超分子组装诱导荧光发射增强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团队:新型共轭大环聚合材料用于异相催化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课题组首次提出了共轭大环聚合物的概念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