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加坡国立大学刘斌教授课题组AM:具有AIE的生物正交配位聚合物纳米颗粒用于肿瘤深度穿透的放疗和放动力治疗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4-09-08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光动力治疗(PDT)作为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利用可见光或近红外光激活光敏剂并将氧气转化成活性氧,从而诱导细胞死亡。由于激发波长短,近红外光的穿透深度小于4 mm。而放疗(RT)采用高剂量的X射线作为激发源来杀死癌细胞和缩小肿瘤,却不受穿透深度的限制。闪烁体是一种可以将X射线转换为紫外/可见光的材料,在装载各种光敏剂(PSs)后可以实现X射线诱导的PDT(放射动力疗法,RDT)。但是,基于闪烁体的RDT过程很复杂,涉及到入射辐射,电子-空穴对,发光离子和相邻PS之间的能量转换。而由具有高原子序数的金属离子和PS构成的金属有机骨架纳米材料(NMOF)可以将从X射线吸收的能量通过光电子的非弹性散射的方式直接转移到配位的PS上,从而激活PS来实现RDT。到目前为止,已发表的由Hf4 +和传统PS构成的NMOF主要表现为层状结构,并且不同的层之间很容易彼此融合和堆叠,这将导致荧光猝灭和单线态氧(SO)产率降低。另一方面,没有表面修饰的NMOF,仅仅局限于局部的瘤内注射来实现RT和RDT。

图1. Hf-AIE CPN的合成与修饰过程示意图。


传统PS在纳米颗粒中因为π-π堆积作用会导致发射猝灭和SO减少,从而导致不理想的诊疗效果。这种现象称为聚集导致的猝灭(ACQ)效应。随后,人们设计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PS(AIE PS)来有效避免上述缺点。这种AIE PS主要得益于分子间距离控制得当和聚集状态下分子内运动受限。然而,由于AIE PS的转子结构和设计策略,使得AIE PS的激发波长仍然局限于短波长范围。因此,该团队通过AIE PS与高原子序数Hf离子的配位作用制备了一种新的配位聚合物纳米颗粒(CPN),并利用X射线作为激发源,实现了有效的RDT从而解决了AIE PS激发波长短的先天缺陷。


图2. Hf-AIE-PEG-DBCO的活体治疗机理。


在该体系中,Hf4+不仅可以用作放射增敏剂来吸收X射线并沉积辐射能量来增强RT,还可以作为能量转换器将从X射线吸收的能量传递到TPEDC-DAC(AIE PS)来实现RDT。经过表面修饰后,Hf-AIE-PEG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外,为了增强CPN在肿瘤的富集并延长其在肿瘤的滞留时间,该团队在体系中应用了生物正交点击化学,将二苯并环辛炔修饰的CPN(Hf-AIE-PEG-DBCO)与通过糖代谢工程技术在细胞膜上形成的叠氮基团偶联。在静脉注射Hf-AIE-PEG-DBCO后,由于X射线的高穿透性,生物正交辅助RT和RDT组合疗法实现了对癌细胞的有效杀伤,而未表现出明显的生物毒性。


以上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Adv. Mater. 2021, 2007888)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博士后刘晶晶,通讯作者为刘斌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为苏州大学刘庄教授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007888


相关进展

新加坡国立大学刘斌教授和天津大学武文博教授NSR:聚集诱导发光的挑战与机遇

刘斌教授、唐本忠院士: 聚集诱导发光(AIE) 研究的历程回顾与未来展望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郑海荣研究员团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刘斌教授合作:脑肿瘤近红外二区聚集诱导发光探针研究获进展

香港科大教授唐本忠院士、新加坡国大刘斌教授、华南理工赵祖金教授: 高效近红外荧光基团用于靶向光动力疗法和体内双光子荧光生物成像

新加坡国立大学刘斌教授课题组:基于自发光的AIE纳米工具,特异性示踪并杀伤肿瘤

了解“聚集诱导发光”(AIE)和“聚集态化学”,可以从这篇NSR文章开始

苏大刘庄教授、彭睿教授和华东师大程义云教授等Nat. Nanotechnol. :一种基于氟化高分子个性化肿瘤疫苗的构建策略

苏州大学陈倩教授和刘庄教授团队:基于可注射的抗炎纳米纤维水凝胶实现炎症微环境的调控与免疫治疗增效

苏州大学刘庄教授与冯良珠副研究员团队:近红外光与葡萄糖双响应水凝胶体系治疗乳腺癌

苏州大学刘庄教授团队:肿瘤微环境响应性的透明质酸酶递送体系增强光动力/免疫联合治疗

苏州大学刘庄教授团队:光驱动可注射水凝胶的原位聚合及其对肿瘤的光动力/免疫联合治疗

苏州大学刘庄教授课题组在肿瘤放射免疫联合治疗上取得新进展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分子科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