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物列传第1回:拉链-世纪十大设计【设计史太浓】

Reman刘斌 设计史太浓 2022-07-30

这是设计史太浓的第194篇原创文章


上期回顾:平面设计史死了吗?


持续1年7个月,50回的《平面设计史》大功告成,休息3天以示庆祝。

(平面设计史完结篇:平面设计死了吗?)


今天开始一个新系列,像王朔在《过把瘾就死》序言里所描述:这是部早已在大脑里开工的作品,只是要找个时间落实为文字。


较早之前我就想将一些经典设计写成分享,因为经典≥优秀,冯唐经常会在文章中谈到:用文字打败时间。


因为优秀文字会流传为经典,好设计也不例外,比如张小泉剪刀,明朝时候(1663年)就被设计出来,至今300多年,至今形态变化并不大,因为设计本身已经发挥得极致。


(历史悠久的张小泉剪刀)


所以经典设计也通常以产品形式流传,史太浓将这些经典产品统称“好物”。


【好物列传】由此诞生。


第一回跟大家聊个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的配件,就是被誉为世纪十大设计之一的“拉链”。

(日常生活离不开的拉链)



     没赚钱的发明     



拉链的发明与应用道路其实颇为曲折。


首先要从需求侧谈起,话说19世纪末欧美盛行穿长靴,长短程度不一,有些大致比脚踝高一个拳头(现代已经属于中短靴分类),有些则去到膝盖附近。


(19世纪末的靴子商人)


穿靴子少不了松紧转换,不然穿不上去或者脱不下来,所以当时充当这种松紧转换的靴子构件就出现两种主要形式。


第一种是绑带,第二种则是勾式纽扣。


绑带经济实用,一般为平民所喜好。


(绑带靴子)


而贵族们则更喜欢勾式纽扣的长靴,因为更方便炫富,勾式纽扣除了可采用贵金属,还可以镶嵌宝石一类装饰。


(达官贵族的长靴)


所以绑带靴子是“代步车”,勾式纽扣靴子则是 “跑车”。


问题来了,靴子那么长,纽扣那么多,每次穿跟脱都最少花半小时以上,累得人腰酸背痛,真的贵族还可以有人帮忙,但如果是民间跟风的百姓就累惨了。


于是1891年,美国一位名为惠特科姆·贾德森(whitcomb judson)的机械工程师在研究这事情,首先发明出一种名为”扣锁”的装置,就是拉链的前身。


(特科姆·贾德森)


扣锁的原理是通过一个扣子的上下滑动将两则一公一母的金属组件“勾搭”在一起,也相当于扣在一起,核心卖点是:不再需要人手一个一个扣了。


(贾德森发明的扣锁)


在当年11月,贾德森就向美国专利局提交自己的“扣锁”设计说明,希望申请发明专利,其中第一个描述就是:可作鞋扣。


其次则是可应用于紧身胸衣、手套、邮件袋子等需要随时拆卸、链接的柔性部件。


(历史上扣锁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


但非常可惜,第一次申请并未通过,只是待审,因为已经有不少人在这方面进行努力,并且提交过申请获得专利。


搞发明的圈子里这种事情司空常见,当历史文明进程不断推进,就算远隔万里,也会有不同人思考几乎一模一样的问题。


就我们品牌设计而言,也经常会碰上注册商标的创意“撞车”事件,因为大家很容易在一个方向逻辑上努力。


但贾德森没有放弃,回家继续研究跟进,优化不少细节,并且更加针对于鞋子的应用,1892年提交过一次修改版本,1893年8月再次提交新版本终于通过专利申请。


(历史上扣锁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


其实除了这个“扣锁”之外,贾德森在大致16年的机械工程师生涯里一共获得过30项铁路、电机、机械等方面的发明专利,另外他还做过农业公司的机械产品推销员,社会阅历丰富。


所以获得“扣锁”的发明专利后他就立马跟朋友成立公司进行生产,计划与箱包、服装、制靴等工厂合作。


(扣锁首先就应用到长靴产品上)


但扣锁的商业化之路却并不顺利, 因为产品质量不太过关,或者严格而言,这个发明还不够完善。


结合“扣锁”生产出来的产品卖到市场后,除了被人吐槽太笨重之外,还经常出现拉不上,拉不开,或者在意想不到的情况突然崩开这样的情况。


所以在靴子这个品类试验一段时间后,各厂商对此发明逐渐失去兴趣,尤其服装公司首先退出,毕竟突然崩开这种事情在服装上发生就太尴尬了。


(1902年不断在改进的扣锁)


贾德森跟朋友一直忙活到1905年,期间也尽力在改善这个“扣锁”产品,但没有太多突破性进展,因此商业化道路起色不大,此时他已经接近60岁,慢慢就无奈的放弃了此项目。


到了1909年,他就在密歇根州去世了,享年63岁。


  •      改造成功     



说到此处,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拉链其实还没登场。


在贾德森去世后4年,1913年一位名为吉迪恩·森贝克(Gideon Sundback)的瑞典籍美国电气工程师接上贾德森这一棒,继续研究“扣锁”的商业化问题。


(吉迪恩·森贝克)


森贝克曾经是著名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员工,随后又到了芝加哥的通用紧固件公司担任工程师,这个“紧固件”其实就是如今说的拉链了。


在通用公司期间,据闻森贝克足足花了5年时间来钻研、优化贾德森的“扣锁”,让其变得小型化、精致化与质量更稳定。


森贝克取消了“勾眼”这样的方式,而是采用“咬合”。

两边一公一母的“牙齿”长得一模一样,通过设计改良的“Y型线”通道滑动将彼此阴阳“互咬”。


(拉链的运作原理图)


而且将过去2.5cm为一个长度单位内的齿数增加到10个,另外森贝克还将其两边与结实织物布料组合起来,方便再跟其它鞋子衣服进行组合。


如此一来让原来的“扣锁”功力大增,颜值也直线爬升,更关键是森贝克还研发出量产工艺,可以说一切都围绕着“变现”方向走。


(森贝克改良后诞生的“紧固件”)


经过多个环节的改良,“扣锁”这个名字就不适用了,而是改为前面谈到的“紧固件”(Fasteners),完整一点来说是“可分离紧固件”。


(“可分离紧固件”的专利申请文件)


森贝克就是以此名字在1917年申请专利成功,而“拉链”这个名字则来自其一所著名合作公司“古德里奇制造公司”(B.F. Goodrich Company)。


1923年时候森贝克跟该公司合作,将其“可分离紧固件”用于他们的橡胶靴子上。


(结合拉链的新型橡胶靴宣传海报)


公司一位销售部员工灵机一动,建议其将名字改为“Zipper”,因为Zip有迅速的意思,而其发音跟拉链活动时候发出的声音很像,大家一致赞同。


中文翻译就是“拉链”,这个称呼从此定下来沿用到如今。


     扬名世界     



经过改良与不断完善的拉链除了应用方便及小巧之外,链接效果也不错,咬合能力很强,可以抵抗来自两边较大的拉力。


(拉链产品的合作机会越来越多)


但拉链这个产品的运气确实一般,虽然陆陆续续跟不少靴子厂及制衣厂合作,但就是火不起来,一直处于还活得下去,但赚不到什么利润的低迷状态中。


好在森贝克胜于年轻,1923年时候不过43岁,屁大股沉,意志坚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一直熬到二战时期,一件偶发事情才让这个产品扭转乾坤。


据说当时巴黎协和广场一场飞行表演不幸发生坠机事件,原因就是飞行员衣服上的纽扣掉进了飞机部件中。


(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


这件事情引起美国军队的注意,为了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飞机上,美国军方一口气跟森贝克的工厂采购几万套拉链,制作拉链形式的军服。


(美军二战中的拉链军服)


如此一来森贝克咸鱼翻身,并且其它国家也纷纷效仿,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


忽然想到2020年末一些频临倒闭的口罩工厂,估计他们的心情是一样的。


拉链从此成为衣服、箱包、鞋子等物件紧密联系的小零件,甚至改变了时尚界潮流走向,比如一些经典的骑手风衣就因为拉链的存在才诞生。


(酷炫的骑手风衣)


但如今世界第一的拉链公司不在美国,而是1934年诞生于日本的YKK集团。


(知名YKK拉链,很多奢侈品牌都与其合作)


森贝克一直活到1954年,享年74岁,2006年因为拉链这个伟大产品他入选“美国发明家名人堂”,谷歌在他诞辰132周年都专门diy了主页以示纪念。


(2012年谷歌纪念森贝克的主页)


今天的故事讲到这里,谢谢各位,下期再会!



往期精彩推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