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原版粉疯狂diss的《周六夜现场》,为什么我们说它已是中国的极限?
作者/宁飞虹
“快别了吧!”当听闻优酷要引进SNL(周六夜现场)的时候,一位名叫Leia的原版SNL粉哀叹道。
这是一档在美国红了43年的Live喜剧小品类综艺节目。对于曾经留学美国的Leia来说,《SNL》就像每周一次定时触发笑神经的极品宵夜,是不可复制的殿堂级喜剧泰斗,同时也是纽约地域文化与政治精神的代表产品。
对于中国来说,原版SNL这档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喜剧节目商业模式,早被《爱笑会议室》《今夜百乐门》等节目轮番“致敬”过。
即使这样,在原创性疲软的中国综艺市场,优酷买下版权复刻经典,在原版飞行制片人和专家手把手的教学下,可快速实现平台打造头部综艺爆款的目标。
可在播出两期后,中国版SNL在节目关注度与观众讨论度上,并没能激起多大水花。
“形似而神不像”,Leia评价道,“我们原版粉丝都不想提了。”
无重口,无反讽,无《SNL》。
河豚君作为看过美版、韩版、日版三版的原著党,自然是理解Leia的想法,毕竟政治和性的讽刺是原版SNL的精髓,恶搞和大尺度是原版SNL最不可或缺的搞笑表现形式,可这些在中国版SNL中都没有一一展现。
中国要想做好SNL,考虑到自有国情,其实并不能完全照搬原版的模式,所以制片方才提出了编剧“三个半”痛点原则:即工作、爱情、友情和半个家庭。
不过在既无韩版分级制度保护,也无日版艺人高配合度,更无美版政治环境的中国,中国版《SNL》的天花板,也实在太明显了点。
弱化讽刺,“三个半”痛点没有“痛”
中国版SNL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其讽刺效果的弱化。
Weekend Update(周末更新)是SNL的经典组成部分,主持人通过新闻播报的方式对热点时事进行点评,看起来像是在插科打诨嬉笑怒骂,实则是通过搞笑的方式传递SNL对政经、军事和社会事件的反讽态度,是独一无二的喜剧表现形式,是SNL的灵魂所在。
这其中最精彩的,一是通过模仿政治人物采访调侃政客,比如去年8月发布的夏日特辑中,卡司Alex Moffatt和Mikey Day扮演了川普的两个儿子,通过主持人colin Jost 对他们进行恶搞采访实力还原两儿子“大嘴坑爹”的趣闻。
二是“笑话新闻大比拼”,这是“赛金花”Seth Meyers主创的一个栏目,通过每个主持人的脱口秀功力比拼对某个事件的嘲讽能力,比如37季第10集中,“赛金花”和“肥伦” Jimmy Fallon 、Amy Poehler以及Tina Fey四大一线喜剧演员共同比拼调侃“脱衣舞会给孩子送玩具做慈善”(恶搞脱衣舞会的玩具对孩子不适宜),堪称难得一见的画面。
Weekend Update被中国版SNL保留了下来,并取名为“周六夜班车”。喜剧演员宋木子和合文俊担任常驻卡司,两人配合虽说还算默契,但在新闻内容的编排上却让人摸不清头脑。
在其播报的新闻中,“大学生军训偷懒”,“‘请pick王菊’现象的火爆”与“世界杯女性观众少”的新闻价值并不厚重,所传递的观点并无起到反讽事件并引导舆论的意义,且毫无内核可言,未达到想象中用脱口秀的形态批判社会的效果。
这一环节同时借鉴了韩版SNL通过情景演绎代替语言点评的方式,脱口秀因素被削弱,肢体语言搞笑成分增多,例如以张杰模仿未出线的意大利男模队,及陈赫和小岳岳演的言情韩剧作为案例来调侃世界杯女性观众只看脸和“基情”,价值观的呈现也存疑。
在接受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的采访时,总编剧程璐坦言目前尚未找到此环节内容的最好表现形式,但Weekend Update是SNL独有的喜剧形态,也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综艺节目,因此还想探索研究。
这与节目的精神内核有关。据制片人潘璐斐介绍,中国版SNL把落脚点放在“中国式”压力,围绕“三个半”痛点,即工作、爱情、友情和半个家庭,对标的是年轻人上班、娱乐和个人生活。不难看出其聚焦的并不是美版中最具影响力的时政议题,其政治反讽效果的大打折扣也就见怪不怪了。
但即便如此,这“三个半”痛点还是值得细细深挖,挑选出具有公共讨论价值的社会议题的,比如职场性骚扰、同工不同酬、性别歧视等,都是值得放在“周六夜班车”这一部分进行反讽的。
但目前有些情景短剧只阐述了某一时期大家热衷讨论的“梗”,而有些剧情显然没有为笑点服务,表演也透着丝丝尴尬。
例如“小龙虾”那一段短剧表演中,“该内容的创意完全照搬了编剧John Mulaney今年回归SNL后的作品,在原版中,Pete Davidson执意要在小餐馆中点“龙虾”这样的大餐,龙虾唱起《悲惨世界》奋起反抗,这个sketch的梗主要与美国的餐饮文化有关。而在中国版中,张杰执意不吃小龙虾,为了让客户主动吃小龙虾,小龙虾奋起反抗唱起《悲惨世界》,那小龙虾的反抗意义何在呢?
在“扎心金曲榜”这个Digital Short(短片)里,描述更多的是当下年轻人熬夜、“吃鸡”等生活现象,这些姑且论不论算是痛点,它的反讽意义何在?是调侃了职场不公还是揭露了生活骗局?
其实在美国,也有不可触碰的G点,拿种族和口音模仿制造笑点就极为敏感,但SNL从未放弃此议题,目的是反讽对少数族群的刻板印象,其中较为经典的是第37季15集关于林书豪的一个桥段,当时节目中的两个白人两个黑人,大家各种开林书豪的种族歧视笑话其乐融融,但是一旦有个白人开始提歧视黑人的笑话马上气氛就不对了,明显这个是针对于亚裔种族歧视的一个反讽。
关于题材敏感性,韩版SNL总导演张镇是这么认为的:“SNLK(即韩版)的不同处,就是处于政治和搞笑的边缘,我们不想因此拒绝这样的话题或是放水,我们会在苛薄地评判社会时大笑,也会控制所有话题的中立立场。如果TVN打算动摇这个核心,我们也会干脆地退出。”
得益于韩国的分级制度,韩版SNL通过演绎在韩国TV无法看到的19禁幽默吸引观众,同时边缘化处理对政治时事的点评以应付放送审查,最典型的方式是各国口音模仿和“天线宝宝”特辑,例如在第6季16集中,各个播报员分别模仿英语、中文和日语的口音,调侃了FIFA受贿、南海问题和福岛核泄漏事故。
“天线宝宝”特辑调侃韩国政治人物
韩方的聪明之处在于,从一开始就打出“成人”的旗号,放大节目的尺度及对性的讽刺,用以转移用户对政治性弱化的注意力。例如经典短剧《那家伙的声音》中,利用大尺度的电话对话及办案不力的警员,来反讽女性遭到语言性骚扰不被重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622juf4al&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从目前播出的版本来看,先天不足的中国SNL,仍非常需要靠后天勤来补拙,在与韩方同样的审查困境下,其主打的“三个半”痛点,需要更“痛”一点。
或许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每一个sketch短剧的笑点仍在,但整个节目的精神内在却少了些体现,即使用“痛点”来转移缺乏政治性,但弱化讽刺性难免还是带来了硬伤。
后天乏力,内容创作受限
中国版SNL做得不如人意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内容创作受到限制,除了以上提及的审查制度和选题策划层面带来的局限,以下这三点对于SNL的内容输出也至关重要:
一/社会环境
一个成功的文化产品,必然是与当地流行文化相契合的。SNL更精准地说是一档具有纽约文化特质的节目,其蕴含着纽约客对于城市文化的自豪感,也透出纽约移民熔炉、文化多元等地域特征。
这就给中国观众一种误解:需要对美国文化高度了解才能看懂SNL。SNL的创作基准是紧跟热点事件,类似于马克·扎克伯格听证会这样的事件也在关注之列,只不过总统大选和选民投票是每个美国民众都极其关注的事件,因而政治人物的形象和行为就成了SNL创作素材的重中之重。
对于美国人来说,每个公民都有讨论政治的权利,每个法定公民都有手握选票和投票的权利,而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国家和社会负责,这种政治认知性切实存在于年轻群体的细想体系中,也是美国政治文化的一种体现,这使得他们对政治性话题的讨论接受程度高。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1343hsa828&width=500&height=375&auto=0
生活大爆炸Amy扮演者Mayim Bialik:艺人能不能公开讨论政治
而韩国娱乐产业发达,偶像团体运营体系及粉丝应援文化已被当做软实力进行对外输出,韩国年轻一代的流行文化里也确实存在着浓厚的追星文化,以偶像团体作为本土化切入点可以说是韩国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而韩剧,作为韩国二十年前就对外输出的韩流文化代表,也支撑起了韩版SNL情景剧的半边天。韩版SNL根据韩国影视剧收视习惯,把原本4-5分钟的短剧,改成情节更加完善的中长剧,皆以恶搞的形式进行体现,热播剧《太阳的后裔》和《鬼怪》也没能逃离魔爪,但也因此成为了韩版SNL的名场面。
韩版SNL还会制造新的“卖点”让用户去自发传播制造声量,比如最受欢迎的“三分钟恋人”系列,只需要一个微波炉,你就可以拥有独属于自己的“三分钟欧巴”或“三分钟女士”,用偶像的搞笑演绎阐释男友/女友的奇葩行径,这些都是粉丝喜闻乐见的。
用女装欺骗了男主感情的“三分钟女朋友”金龙国
中国正处在转型期,生存环境的复杂性深刻地影响着年轻人,但年轻人群体的圈层分化太明显,世代之间的代沟严重,不同兴趣爱好的年轻群体构成的亚文化圈多样且复杂,无法笼统地概括年轻人的流行文化构成体系。
在思想开放性上,年轻人在社会中并不能达到如美国公开讨论时政的高度,而受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的约束,对于“性”又过于讳莫如深,殊途同归的最好方式只能用无尽的“梗”组成的段子嘲笑不痛不痒的生活小事,既安全又不会引起争议。
二/明星配合度
担任主持嘉宾的艺人明星在确认参与SNL之前,往往会留出档期提前一周进组,并且全程参与编剧从构思到创作到选稿的全过程,而如果在sketch的创作过程中需要政治家、企业家或者作家等名人参与进来,这些人也必须与卡司们进行磨合,这一点是韩国和中国无法做到的。
由于娱乐环境的不同,中国明星艺人花费如此庞大的时间和精力在一档节目上是难以想象的。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了解到,中国版SNL在确认出演嘉宾之后,编剧往往是在没有接触过艺人的情况下,根据已知人物信息去撰写sketch的,而艺人方对内容也会提出条件。
在美国,制造笑点的方式之一是通过明星自黑和无厘头搞笑,而艺人方对此是高度配合的。Lady Gaga的舞台表现力极佳,唱跳水准优良,但总因为装扮问题受到媒体和大众的质疑甚至谩骂,更何况她还是个女权主义者和LGBTQ支持者。在39季第6集里,Lady Gaga通过自黑式表演,利用SNL的舞台进行了反击。
韩版SNL则利用偶像团体出演大尺度情景剧带来的反差,为粉丝带来意想不到的新鲜形象,部分男性偶像团体选择以男扮女装或同性kiss来表现;而女性偶像团体除了性感表演外,还倾向于调侃团内丑闻,例如Wonder Girls成员退团风波及T-ara的排挤门事件。
神话组合成员申彗星在节目里男扮女装
在中国版SNL第一期中,可以看出编剧全程围绕作为嘉宾的张杰是歌手这一身份而展开创作,几乎每个sketch都有歌唱环节,展现自黑的几个点除了“参加节目只唱歌”和“老上快乐大本营”外,几乎没有什么亮点。到了第二期中,则是张雨绮自黑“毯星”以及展现《美人鱼》中的“霸道女总裁”形象。
虽然《SNL》和《吐槽大会》都是同一个团队,但相比《吐槽大会》更多针对艺人槽点的设计,《SNL》中更多运用了艺人的一些固有刻板印象和表演风格,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编剧的创作空间。
这48个编剧大多数都参与过《今晚80后脱口秀》、《今夜百乐门》等经典脱口秀,这也侧面说明《SNL》在内容上天花板的明显
三/观众接受度
真性情是美国人普遍倡导的一种人格体现,而在西方的交往礼仪中,倾向于以黑色幽默来揭穿道貌岸杨,因此美国观众深谙反讽的幽默之道,这使得西方喜剧的呈现形态与我国有极大的差别,观众在对待“好笑”的认知度上也存在着文化差别。
韩国大众对幽默的认知与中国人类似,都追求更直观的观感体验。中国版SNL的主创人员在与小娱交谈时提到,在制作节目时,“好笑”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才是选题与表现形式等的抉择。
在这群职业喜剧人眼里,中国大众对喜剧节目的认知和接受度还是在于“好笑”,而节目本身的意义,节目带给观众的价值,节目对社会有无助益,似乎并没有想象中受到重视。
中国观众对于小品的认知,还停留在春晚的形式上,优秀的小品除了搞笑还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传统小品的表现形式并不适合如今网综的生态,也不够契合当下潮流文化了。但是观众对于美式脱口秀的认知,是抱着批判社会,针砭时弊的期望的;而对美式新式小品的认知,则停留在肢体语言大尺度恶搞的层面。
说实话,中国观众对于SNL类型的综艺节目的了解还处在初始阶段,它此前更多是在脱口秀爱好者群体中更受欢迎。想要追求更大众化向的中国版SNL,始终在试图摸索中国观众到底喜欢什么,但除了“好笑”之外,观众的期待可能还会有更多。
有意思的是,最早想要引进SNL版权的其实是搜狐的张朝阳,早在2013年就传出了做中国版的想法,但考虑再三之后他放弃了这个想法,而是改为引进美国版版权。但张朝阳并没有死心,而是自己做了一档同类节目叫《恶毒梁欢秀》。
如果从粉丝反馈而言,《梁欢秀》其实更有《SNL》的精髓,也更愿意去触碰政治、社会阴暗面等“痛点”。
《恶毒梁欢秀》
“如果我们不去关注这个社会的健康状态,放弃对每一个议题背后意义和价值的探究,这个社会当然会在我们没察觉的时候反过来伤害我们。中国社会的问题,需要自下而上的改变,改变来自于大家疯狂关注与讨论。你如果是决定去关注社会,被撞得头破血流之后,妥协一点都不可耻,但还可以再想辙,想一个更安全的角度。” 《恶毒梁欢秀》总制片刘响对小娱说道。如果一档节目是做给年轻人看的,那就“更有一份责任感去让这个节目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他们,他们就是未来,他们改变了,这个大环境就会改变。”
可惜的是,《恶毒梁欢秀》已在今年被下架,搜狐在播的美版《SNL》其一季播放量也不足优酷一期中国版《SNL》。
换句话说,也许现在大家能看到的中国版《周六夜现场》,这个被原版粉丝疯狂diss的节目,就已是我们能看到的最SNL的SNL了。
今日话题
你最想吐槽中国版SNL什么?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