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上市,就晚了
作者/贾阳 编辑/高庆秀
“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港交所终于推出新的上市制度,迎来了香港资本市场激动人心的新时代!”4月底,在上市制度改革咨询总结新闻发布会上,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踌躇满志。
如果说去年阅文集团和美图公司在港股上市之后一度创下近千亿市值,已经开启了内地公司赴港股上市潮,那么小米打响港股同股不同权上市第一炮,则成为标志着这股上市潮的主力军队压境。
2018年的港股正在迎来一个IPO盛世。
上周一,早上8点40分,600多人蜂涌进香港中环港交所二层的交易大厅,他们是小米高管、亲眷、媒体、券商等,皆为小米敲钟而来。
上周四,港交所一口气迎来8家公司敲钟,包括港股直播第一股映客。
上周五,51金融等3家公司联袂登陆港股。
港交所手头还有200家IPO申请,下半年还会有几个大体量IPO,预计港股IPO全年集资总额将达到2000亿至2500亿港元,有望重夺全球IPO市场冠军。
而与新股市场的热闹相反,贸易战阴云覆盖,美元加息新兴市场资金出逃压力增加,香港股市与A股同样在近期一泻如注。前期在港上市的公司大比例破发,著名的“独角兽”众安在线、易鑫集团、雷蛇等市值更是跌去大半。新近上市的公司估值也被市场猛砍,小米估值跌了2/3,映客的估值也从此前85亿降到77亿。
然而尽管如此,来港上市的公司仍前赴后继。除却港股的制度吸引,一级市场资金退出的压力更是催命符。资本寒冬下,再不上市,投资人也不买账。没有条件上市,创造条件也要上。
而相较之下,尽管高唱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A股在这轮上市潮中还是坐了冷板凳,第一例CDR更是不知何时才正式落地。一位知名投资人感叹,A股错失了第一代互联网,如果不做改变,估计还将错失第二次,第三次!
上市潮
港交所一天8家公司敲锣尚属首次,7月12日这一天,锣都不够用了。
港交所只得搬出比小米上市敲的锣小得多的4面锣,一字排列,让两家公司合敲一锣,总算在9:30把8家公司都给安排上了。有市场人士甚至感概:多年没见如此盛况,竟令人恍惚以为回到了几年前的新三板……
7月12日扎堆敲锣的8家公司为:
映客互娱有限公司(直播平台)
指尖悦动控股有限公司(手游公司)
英恒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汽车电子解决方案提供商)
齐屹科技(开曼)有限公司(内地最大网上室内设计及建筑平台)
弘阳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房地产商)
天立教育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民办教育)
人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香港钢筋混凝土建造)
恒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手表制造商)
可以看到,除了弘阳地产、恒伟集团和人和科技,其他5家均属于新经济范畴,港交所拥抱新经济的姿态一目了然。
7月13日,又有3家公司一起上市,分别为其利工业集团、苍南仪表和51信用卡。
据Wind数据,7月份赴港上市的中资股数量将达17家,合计募资规模将超440亿港币。
今年4月底,港交所IPO新规正式施行,容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允许拥有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上市、为寻求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大中华及国际公司设立便利渠道。小米紧跟政策风口提交了上市申请,并于7月9日成为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后第一只新经济股以及第一只实行同股不同权的港股。
互联网创业的高峰时段集中涌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而经过大量淘沙,都差不多该到了上市的阶段。而当年错失阿里的港交所下决心改革制度,现在能够成批接收新经济成果。
事实上,这场港股IPO盛宴可回溯到年初。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收盘,共有120家新股登陆港股市场交易,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幅71%。有券商研报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6月12日,2017年以来成功上市的213家企业中,最新一次首次公告日距上市平均仅历时107.58天。这比A股的重重流程耗时少得多。
而据第一上海证券策略师颜招骏的观点,半年结临近,新股为赶及“尾班车”争先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也是一个因素。因半年结或年结后,公司上市要重新提交财报。
Wind统计显示,除了已经上市或上市前夕的中资股,目前港股市场上,正在接受聆讯的中资股数量已增至56家,包括赣锋锂业、永泰能源、山东黄金等A股上市公司,沪江网、宝宝树、找钢网、美团点评、信达生物5家TOP 100独角兽公司也在聆讯队伍之列。此外,近日还传闻资本宠儿“今日头条”也准备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第一财经日报援引普华永道评论称,港交所目前正在处理约200个IPO申请,下半年将有几个大规模的IPO,集资超过100亿港元。预计全年将有220家企业在港上市,全年集资总额将达到2000亿至2500亿港元,这不仅会刷新香港新股上市数量的新纪录,而且有望使香港重夺全球IPO市场第一位。
压低估值也要上
二级市场低迷,其实并不是上市的好时机。
询价过后,7月12日扎堆上市的这8家公司大多在招股价区间下限附近发行上市,齐屹科技发行价甚至低于招股价区间下限。其中映客的营收最高,2017年净利润达到7.92亿元,增速达39%,而此次IPO发行市盈率仅为10倍。
映客CEO奉佑生对此也只能表示,公司并不着眼于目前的定价,定价受到很多市场因素的影响。映客重视的是未来,期望低位定价能为投资者让利更多的盈利空间。“股价是由市场决定的,一切市场决定的都是最正确的。”
而此前上市的小米,也遭遇了估值在短时间内闪电缩水的窘境:从逾千亿美元,到七八百亿美元,再到五百亿水平。随着未能回应证监会犀利的84问、撤回A股CDR,雷军的压力不言自明,在路演中甚至被逼出了一句:“我也不想开价了,你们随便开吧,总不至于连550亿美元都不值吧?”上市首日股票破发,雷军回应称,短期股价不是最重要的,长期表现才是。
低估值实属无奈,但也确实为这一批的上市公司赢得了低开高走的漂亮K线。映客、恒伟集团、人和科技连续两日大涨,小米上市至今股价上涨逾27%,市值达到4800亿港元。
而科技企业扎堆上市,除了制度上有了便利、抢半年节时点等因素之外,一级市场资金紧张是一个大背景。金融去杠杆,资管新规导致内地钱荒问题,央行年初至今三次降准都未能有效减低资本成本。
一个普遍的感受是,市场上大多数的人民币基金缺钱了。近来甚至有媒体爆料,不乏机构签完TS之后不打钱的情况。一位国内顶尖投资机构的FA告诉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对于好项目,资本还是很关注的,但整个公司对文娱这类行业都不看了。
今年5、6月,星河系陷入欠薪裁员风波。星河互联集团曾在2016年“资本寒冬”中大规模投资创业型公司,“参投近二百家互联网科技创新企业”,春节前开始整体砍掉金融部门、商学院等部门,春节后全集团转向区块链方向。
投中研究院的数据显示, 2018年4月PE/VC完成基金募资规模同比下降85.78%,完成基金数量同比下降69.41%!
易凯资本CEO王冉近期的一番话更是让业内心有戚戚。王冉判断,今年下半年流入一级市场的资金将出现“断崖式下跌”,这意味着“资金源寒冬”来临。一些人民币GP甚至会关门大吉。中国一级市场的估值水平半年内会普降30%,个别之前泡沫比较严重的领域甚至可能会下降50%以上。
王冉认为,手里有资金的基金出手会更谨慎,还没有募到钱的基金募资周期会延长。这会引起连锁反应,出资拖延甚至签完协议不履约的现象会加剧。
怎么办呢?一些中后期项目在一级市场拿不到钱,只能去二级市场了。尤其是一些亏损严重,又烧钱无止境的公司。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此外,2018年对于国内创投界来说,算是一个关键时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期间,一大批投资机构也应运而生,热钱涌向创业者。这批人民币基金差不多在今年要开始考虑退出问题。
小米信誓旦旦5年不上市,但无奈与投资人有对赌协议,如果公司在2019年12月23日前没有完成合格上市,则需要赎回。据媒体报道,美团的情况也类似。
IPO盛况背后的隐忧
港股在年初的牛市尾巴过后,便震荡下挫,六月以来再度杀跌,而且跌破了年线,一度触及27830.75点。而随着欧洲央行9月即将收紧购债走出宽松,美联储加息、缩表步伐毫不迟疑,尤其是新兴市场,资金环境将明显收紧。而贸易战局势的不明朗让港股A股仍旧处在重压之下。
最新一批低估值上市的公司股价走势尚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据Choice数据,上半年港股上市的120公司中,截至到7月12日破发的有78家,占比为65%。
前期在港股上市“独角兽”几乎全盘沦陷,众安在线、易鑫集团、雷蛇、平安好医生等股价都出现了大幅下滑,且已大幅跌破发行价。而这也是这波上市潮的后来者们注定要面临的风暴洗礼。
一级市场给出的估值,二级市场并不一定买账。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企业盈利不足以支撑过高估值及市况偏弱,是今年以来新经济股频频破发的主要原因。
证券日报早前文章也表示,破发的原因除市场因素外,财务报表上的亏损数字难逃其咎。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在港成功IPO的企业中,有24家去年归母净利润为负。其中有3家中资公司去年归母净利润为负,占同期上市中资企业数的16.67%。
相较于散户占比较高的A股市场,港股85%以上都是成熟机构投投资者,更加理性。根据他们的逻辑,新经济公司给出了交高的估值,如果后续业绩无法兑现,市场会给出相应的价格。
当然,除了二级市场破发潮的忧虑,港交所这番上市制度改革给港股带来的是长远的利好。以往港股估值始终处于低位,与其上市公司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金融地产行业在港股市场占比达40%,在恒生指数成分股中的比重更是超5成。吸纳新经济,将令港股市场的产业结构更加健康,估值和交易量也将因此增长。
著名的茅台价值投资者但斌表示,看到“一天8个IPO,港交所的锣都快不够用了”的新闻,有一点感慨:“A股错失了第一代互联网,如果不做改变,估计还将错失第二次,第三次!真遗憾!一直认为,A股注册制的实施的那天,就是开启慢牛、长牛牛市的时刻!”
今日话题
你觉得小米股价会继续涨,还是跌?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