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东公关战:买水军黑对手是侮辱商业竞争
不分胜负是小事,水军生意还会照旧,低水准的企业竞争还会继续,那就谁都是输家。
文 | 令狐卿
这几天,阿里指责京东买通水军抹黑它的争议正在扩大化,前者的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在微博发文,明确指控京东指挥了701谣言攻击计划,呼吁司法调查。京东公关团队宋旸则在朋友圈发文回应,否认造谣,反问“谁才是黑公关鼻祖”。两家没有停战迹象,恐怕只有司法才能定论。
阿里巴巴王帅关于此事的声明
京东阿里这两家电商平台的公关恩怨一直没断过,正因为如此,强烈的公关需求还催生了一些特定的买手、以公司化运作的方式承包双方的公关业务。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两家对标公司时有抵牾,这次公关事件等于撕破脸皮,公开宣战,双方公关高管直接互怼。
阿里方面描述了701谣言计划的细节。它分两部分组成:一是以汕头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方兴东控制的互联网实验室,发布对阿里不利的研究报告,提供了公关操作的原始材料。二是水军公司根据方兴东的报告,加工适销对路的公关文密集推送营销渠道,造成声势。
在王帅揭发京东这个操作流程图之前,阿里系律师发布过匿名的警告,没有针对京东,只是对社会通告“舆论攻势”。在律师与王帅发文的时间差里,社会对细节了解不多。既然阿里选择正面揭露,想必是不愿意再落下风,京东的应对则是强调自己过去也曾被黑,没有就当下焦点正面交锋。
公关被认为是商业装饰手段,不讲是非只问成败,服膺的是“在商言商”的生意经,而不是公共价值。所以即使王帅揭露京东的操作内幕,仍有中立观众不愿意站队。可作为诟病实锤的,就是拿了京东260万的方兴东,为水军供应“炮弹”,显著违背公立大学的身份担当。
本着超脱的立场,观察本次公关大战,大致可以划分出三个层次:一是原始内容制造上是出于公心还是服务于私利,二是公关文传播的目的是抬高自己还是抹黑别人,三是公关部门对垒时援引司法调查及采取司法手段的态度。终极的办法,当然是付诸法院,让司法论断。
方兴东先是否认收取京东赞助,而后不得不承认收受佣金,尽管将自己控制的机构定位于“智库”(可以收费),再结合其担任公职来造就报告权威性的事实,仍难以撇清欺世盗名的嫌疑。水军将报告改头换面作为攻击武器,一旦这个运作模式被公布于众,隐秘公关的专业性算 49 31066 49 15287 0 0 1855 0 0:00:16 0:00:08 0:00:08 2956破产了。
方兴东及公关公司网络被阿里检举揭发后,京东宋旸采取了转移焦点的辩论法,试图用“阿里公关的黑历史”转移注意力。加之方兴东竭力辩解260万元的性质,更犯了大忌,公关讲究的是干净利落,辩解就等于失败,京东公关也就接连陷入被动。
目前,阿里京东的公关团队可谓短兵相接,无论看客如何评判,迄今为止,两下你攻我守都还是在商业公关的范畴。对公众而言,将公关战交给司法论断,有助于树立恰当的关切点,那就是:互联网公司维护商誉有术但也要有道,遵循公共道德。用水军自夸不可取,踩别人来抬高自己更是忌讳。
此外,水军对公共信息的污染令人憎恶,但凡有价值操守的公司都不该纵容这种病态趋势。最近京东刚赢得一场遭公关营销公司抹黑的官司,可见这种网络抹黑一旦流行,任何公司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商业竞争陷入这种肮脏的互博,是谁都不愿意看见的。
总之,不管阿里和京东的公关主管说了什么,不论摆出什么样的黑历史或黑现实,真正的考验在于看谁愿意将司法审判引入这次大战,这也是检验公关勇气与水平的至高境界。此前之所以买水军黑对手成为风气,重要原因是这么干成本低见效快,如果不负责任的突破底线行为受到法律追责,贪图捷径的人就会少一点,对于整个网络秩序都是福音。
如果这次还是不了了之的话,不分胜负是小事,水军生意还会照旧,低水准的企业竞争还会继续,那就谁都是输家。
来源:搜狐号三條出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