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自己论文还要掏钱,知网的圈钱生意了不得
知网面对高校的强势,高校面对学生的强势,一环套一环,涨价无止境、侵权诉讼时不时上演等问题背后,还是个转移成本的问题。
文 | 熊 志
连日来,演员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几经发酵成为舆论焦点,与此同时,一同走到聚光灯下的还有中国知网——较同行更高的毛利率、在学术界的垄断地位以及高收费等再次引起争议,有学者甚至公开声讨中国知网的论文“垄断生意”。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中国知网的涨价幅度每年都在10%以上,多地高校都曾出现过停用知网又重启的情况。
尽管有万方、维普等诸多竞争者,但目前文献期刊检索服务领域,知网第一把交椅的市场地位没有任何实质威胁。它几乎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另外如其官网此前所宣传的,还是“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正式出版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电子期刊”,掌握了不少学术期刊资源的独家版权。它因此而被指垄断,其实并不奇怪。
中国知网网页
在批评知网前,要指出的是,知网这种数据庞大的学术资源平台从无到有,其背后的交易成本并不低。在呼吁知网应该作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面向公众免费的同时,得看到,所谓免费不过是换了一种成本分担机制。
如果由政府主导,财政买单,免费对外开放,的确会降低知网使用门槛,让普通人都能便利地接触到学术资源,拓展知识的传播效果,但它面临着两大问题:效率层面,政府是否有企业高效?公平层面,谁使用谁付费,还是所有人为使用知网的群体买单?
说的直白点,退回到免费模式的效果未必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好。所以对知网来说,更该被聚焦的问题是,它是否有垄断嫌疑,以及是否利用市场优势,滥用支配地位,对当下的版权保护造成了伤害?
知网充值50元起
此前多次的报道都提到,在和知网谈判的过程中,由于涨价幅度太大,包括北大在内的知名高校都一度停用知网。与此同时,知网的毛利率近几年基本都维持在50%以上。像北大这类顶级学术资源的产地,都不得不最终妥协,由此的确说明知网凭借着市场占有率,在价格博弈上占有强势地位,自然也难逃《反垄断法》中“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的嫌疑。
从高校被迫停用知网、多次因涉嫌侵犯著作权被起诉等案例来看,知网很大程度上是版权保护不力的最大受益者。因为话语权的不对等,不只是在知网和高校间,更体现在高校和学生之间。比如现在各大高校都和知网有合作,学生能够免费使用知网数据库,但与此同时必须得将论文上传,并且知网是指定的查重系统。
一些期刊会明确注明,来稿上传知网,同时稿费包含知网的收益分成,不接受投稿要求可以换一家。不过对高校的大学生来说,没有任何选择权。换个角度来说,高校几乎是垄断了对学生论文的处置权限,而将论文统一上传,又成为高校同知网谈判的筹码。最终知网的数据库大大地充实了,但作为论文主要生产者的学生缺少版权收益,权利人地位得不到保障。
此次知网被起底之后,很多人不解,为何自己下载自己的论文还要花钱;还有不少人后知后觉地意识到,知网原来是有稿酬分成机制存在的。但自己那些论文曝光和下载的收益,最终流向了何方,却是一头雾水。说到底,围绕学术资源,知网、高校等机构和作者之间,权利关系并没有理顺。正因如此,知网的版权保护成本大大降低,高毛利率很难说与此无关。
知网面对高校的强势,高校面对学生的强势,一环套一环,涨价无止境、侵权诉讼时不时上演等问题背后,还是个转移成本的问题。
对知网来说,如果不花钱就能获得论文生产者的授权,无疑是最划算的方式。这种盈利的逻辑,当然会导致它在聚合学术资源的过程中,缺少足够的动力遵守严格的授权程序,或者说搭建返利机制,在收入分成上给作者更大的倾斜。如报道所言,知网现在稿酬就是发阅读卡,对拥有知识产权法的作者来说,真是太廉价了。
版权保护越是不彰,知网受益越大,因为下载论文的定价权掌握在手上。所以如前所述,收费和涨价标准是否合理,理应被纳入《反垄断法》的范畴加以考察。不管怎么说,知网可以拿论文赚钱,但无论是基于知网和高校话语权的严重不对等,还是在学术领域,存在着高校和学生这种天然的强弱关系,知网的收费和收益,都应该经得起一些非商业视角的审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