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 南阳这是为水氢神车辩护?

度一叨 狐度工作室 2020-11-25

即便这是个“九死”的项目,讲清楚怎么死的,以后还有生的机会。如果沉默拖延就可以逃避追问,那是掩耳盗铃。


文丨于 强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南阳日报》头版刊发《中共南阳市委 南阳市人民政府致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慰问信》。这封《慰问信》提到,“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不会一帆风顺,必须勇于闯关夺隘。

没有几天前的水氢车风波,这本来是很寻常的一个官方表态;可在水氢车风波未平的当下,这样的表态难免引人联想。

2019年5月28日,河南南阳,南阳二机集团附近,一辆车身上印有“氢能客车”字样的公交车驶过。来源:视觉中国


此前同样是在《南阳日报》,市委书记点赞“汽车加水就能跑”的新闻引爆舆论,之后虽然媒体纷纷跟进,把水氢车项目操盘者庞青年起底了个遍,但南阳官方在这一项目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政府决策有没有问题,公众始终不得其解。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句“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的表态,难免让人猜疑当地官方是在为水氢车项目辩护。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这在企业的层面当然成立。没有一家企业的发展过程,不经历冒险和磨难,而最成功的那些企业,往往是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但即便是企业,也不会不做调查研究,拍脑袋喊句“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就不管不顾往前冲。


所以,这话在理念上没问题,但落实到行动,还是要谨小慎微,不断总结“九死”的经验教训,才有可能谋取“一生”的成功。以此标准来衡量南阳地方政府,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关于水氢车项目,从媒体的系列调查以及工信部等的官方表态,已可推断其中存在极大欺骗成分。该车型根本未去工信部发起准入申请,也就不能生产销售和上路行驶,不能申请新能源汽车补贴。在这样的情况下,南阳当地的支持和合作,更显得问题重重。


安装水氢发动机的“神车”


而青年汽车的创始人庞青年,早年确实做汽车实业起家,但后来商业套路演变成利用汽车做杠杆,涉嫌布局套取地方政府的土地或者其他资源。类似大项目此前已经在多个地方烂尾过。就项目背后的原理来说,这虽然并不等于“水变油”骗局,而是有学者的专利技术做支撑,但存在技术可能性是一回事,能不能商业量产是另一回事。至少目前的科技或者市场共识,现阶段是不可能生产出高性价比的水氢发动机的。


这些都不是秘闻,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只要有心人上网一检索,都能查询到。至于车型是否能生产销售和上路,更应是地方政府在决意引进和投资时所重点考察的。创新需要冒险,但政府决策最起码不能冒正常企业都不敢冒的险,否则,就是拿无知当勇气。


本来,搞清楚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被蒙骗还是有别的考虑,之后才能谈对症下药或者惩前毖后。可让人诧异的是,一面是舆论沸反盈天,一面是当地官方的沉默是金。事件之后,当地倒是不断在撇清关系,否认40亿的投资,否认项目已经启动。可是市委书记亲临现场点赞的画面大家都看到了,基于怎样的考量,总得有个说法吧?


面对媒体的追访,南阳官方的回应是市委书记和市长一直在出差,而市委一位工作人员的说法更匪夷所思,称“这么点破事怎么这么多人关心”。这不是面对舆论监督应该有的态度,如果把水氢车项目也当做一种创新尝试,这也不是面对创新应有的态度。


5月23日,《南阳日报》的报道


这才是舆论真正担心的地方。地方嘴里喊着“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理解了创新的内涵,只是拿“九死”来为自己拍脑门的失败辩护。创新总有失败,的确应该包容失败,可是包容的对象不包括失职或者有私利考量的投机。


总之,如果南阳真的重视创新,希望创新在地方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那水氢车项目是一个值得好好解剖的案例。即便这是个“九死”的项目,讲清楚怎么死的,以后还有生的机会。如果沉默拖延就可以逃避追问,那是掩耳盗铃。今后每当地方政府提及创新,恐怕外界第一想到的还是水氢车的悬案。讲清楚,才有可能迈过去。



关键词


水氢燃料车 | 鹤山家暴 |孙小果

青年节 | 红谷滩杀人事件

耿彦波 | “公知”任正非 | 耽美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