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耿彦波好的都点赞” 还怎么理性看待古城改造 | 手记
编者按:
近日,北京青年报刊发深度报道《耿彦波隐退之后,大同古城遭遇最严厉官方批评》。报道呈现了十年来,官员、专家和民众等各方对于大同古城改造,不同态度交织在一起的矛盾。
报道的前情是,2019年初,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点名通报了包括大同在内的多座城市破坏历史文化遗存,要求限期整改。“明星市长”耿彦波因为曾主导大同的古城改造而再度被卷入舆论。并不令人意外的是,很多大同市民在网上力挺耿彦波,认为他的改造有魄力、造福大同人民。
耿彦波主导的古城改造,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这一争论由来已久。早在推动古城改造的初期,耿彦波的铁腕作风就一再成为各方焦点。记者杨宝璐在采访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众多文物专家欲言又止的复杂心态。
古城改造和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之间的矛盾是否不可调和,能不能寻求平衡;在改造过程中不同声音又是怎么在沉默螺旋中逐渐消失的?这是杨宝璐采访背后的观察和思考。
文 | 杨宝璐 (北京青年报“深一度”记者)
就采访的过程来看,这是一篇非常难采到愿意发言的专家的稿件。这在一般的采访中很少见,一般来说,在采访中,请专家发表意见,比请当事人开口容易得多。但涉及评论古城改造,特别是耿彦波主政的几座城市的改建时,很多专家三缄其口,或反复强调一定要匿名,有一位专家实在被我纠缠得不好推辞,不得不甩出一段万无一失的回复:
“习近平曾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求生欲”可谓非常强了。这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学委会的专家曾参与大同的评估审查,且在大同古城改造前和改造后都实地考察过。而在采访中接触的专家,有的是长期从事古建筑研究,有的则一直都在山西,甚至参与到古城改建的工作里。
耿彦波在山西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大概全国人民都有所耳闻。如果说他在榆次老城改造中所树立起来的口碑,在他离任之后才渐渐显示的话,那么他在大同的口碑,树立得则要快得多。2008年主政大同之后,他一度被称为“耿拆拆”“耿指倒”,但随着第一批拆迁的完成,2009年第一面城墙——东城墙的修复工程完工,耿市长的形象迅速成为了“耿市长”“耿黄牛”。
早年在大同,“七大街、八小巷,七十二道绵绵巷(读hang,四声)”,都被垃圾、污水和拥堵所困扰,甚至在如今的老城中心,当年大同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大西街、华严寺和大同最好的中学大同一中,也被崎岖不平的小路和破旧的平房所包围,一到冬天,污水结冰,居民的出行和卫生条件极差。
耿彦波的古城改造,为如今大同的风貌奠定了基础。而他被民众认可的理由,不仅是民生的改善,还因为让市民们看到,一个破败的资源型城市向“文化立市”转型的可能,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恢复的文化认同感。
改造中的大同古城
2013年到太原履新后的耿彦波,在启动明太原县城保护复兴工程的同时,还在太原市区进行修路和拆迁。尽管太原人自称这段时期的工程有如“开肠豁肚”,但有了榆次和大同改造的口碑在前,反对声更小。杏花岭区一位拆迁户告诉我,中环路修完之后,交通拥挤马上就缓解了。以前早晚高峰基本上三四个灯才能过去(一个十字路口),现在基本一个灯就过去了。
客观来讲,耿彦波无论是在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上都堪称典型,对其所主政的几个城市均做出了莫大贡献,尤其是在改善交通和民生方面。由此得到老百姓一面倒的赞扬,实属必然。其激进、固执、一言堂的一面,也就成了他“有魄力”的表现,而另一面,在主流的赞誉中,不少与他一起工作过的人和专家,则保持着谨慎的沉默。
报道后,有读者表示质疑,“专家为什么在他主政期间不表达意见?现在人家退休了,又拿出来说事。”实际上,这个问题在采访中,我问过每一个与他共事过的人,得到的回复是:“说了还得听呢。”
不按常规出牌,让不少下属都曾替他受过。2009年,云冈石窟文化复兴工程建设项目未依法履行审批程序,违反了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工程一度被叫停,被称为“云冈风波”。后来,耿彦波亲自去北京做解释,重新修改方案,才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
在“云岗风波”后,大同市文物局局长高东森、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等多位官员都因此受到处分。
一位参加过大同城墙重修的官员告诉我,在修建过程中,他曾向耿彦波请示城墙基础该做多高。“我就问他做多高,如果和外面(指路面)一样低到话,下雨水就从旁边下去了,冲击力很大。把城墙的基础提高一点,不至于以后水大了对城墙造成冲击。结果他说,他又不是神仙。”
在修建城墙过程中,他们也有建议,将城墙做成那种混凝土仿的夯土的那种墙,毕竟雨水对于混凝土的侵蚀弱一点。但耿彦波不同意。
为了复原古城风貌,大同东城墙和角楼被花费巨资翻修一新 杜光利/图
后来我向另外几位大同市民提起这件事时,有些人反应是“不可能吧”,有些人的反应则是“这就是耿市长的风格”。
在各种舆论分歧中,老百姓大多都是偏向耿市长的,有人认为,“在当下,主政者多干多挨骂,但总好过不干不挨骂。选择长远历史价值还是解决当下老百姓的穷困局面,还是后者比较重要。如果一个城市年轻人都流失完了,哪里还有未来。”
这话没错,但在做一个如此巨大的工程的过程中,不能要求主政官员做到每方面都精通,都面面俱到。
耿彦波重视文化,希望能以文化立市,在既往的报道中还有称,他曾在读书时苦读《论语》,也可以看出,他身上有着非常浓重的中国士大夫情结,在大同主政期间,他还写过一篇《大同赋》——这曾被一些中文系教授诟病“作秀”“写得一般”,但2012年,大同大学书法专业还开了一个《大同赋》主题书法展,用各种书体书写《大同赋》。固然不能用文学家的标准来要求一位主政官员,但至少说明,官员在“跨界”的时候,在专业性方面,肯定是没法跟这个专业的从业者比的。
但在巨大的盛赞中,这些专业方面的瑕疵,被遮盖了。诚然,由于任期、现实的掣肘,一位有想法的官员想做点实事,有时不得不强势、一言堂,不得不采取一些突破规矩的措施,但须得说明的是,这种突破毕竟是非常之举,主政官员也有其短板和局限性,他亦不是完人,他可以做事不完美,但必须依靠制度和程序的约束,来尽量接近结果的完美。
这就是专家和分管某项工作的官员之所以存在的意义:为主政官员在具体实施计划时,提供专业的意见。
这些意见,可能“不接地气”,可能在实施上很难平衡,究其原因,是因为各方出发点和关注的重点不一样。报道之后,有读者态度激烈,称专家根本不了解古城实情,建议专家去棚户区居住,体验体验,这就是气话了——所谓“局中人知甘苦,局外人有公论”,耿彦波改善城市功不可没;但在其工作中有没有不尽善尽美的地方?肯定有,那么有没有可能在保证古城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改善民生?在专家看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允许专家参与进来,讨论、辩论,是保证古城重建得更好、更保有特色的一种有意义的活动。至少,可以为主政官员提供一种角度。
并非所有的专家都是“砖家”,未必所有与耿彦波意见相左的意见都不对,那种“所有说老耿好的我都点赞、所有骂专家的我都点赞”,对于这样一位主政官员来讲,未必不是一种捧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