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水大隐:大隐隐于市中的美景传播者

2015-12-31 计琳琳 宁波市新媒体研究中心


▲『山水大隐微信号:shanshuidayin

关注山水大隐,提供大隐生态文化旅游咨询服务与介绍,发布有关政策等。

|干货第256号|

大隐隐于市中的美景传播者

—山水大隐—

余姚大隐镇位于四明山东北麓,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余姚、鄞州两地交界处,东接岐阳,西接车厩,南枕四明,北临舜水。其村芝林更是被誉为宁波的“小九寨沟”。

▶自动回复“掏家底”

见过这样的自动回复


也见过这样的自动回复


可你见过文字竟然有这么多的自动回复吗?!小新保准你没见过,因为小新也是第一次碰到如此多字的自动回复!


细细一看,除了普通不过的问候外,后面竟然跟了一大段大隐镇的历史文化介绍!

问及这样设置的缘由,“山水大隐”的微信公众号负责人章老师告诉小新,“我们大隐的历史文化很深厚,只是之前因为平台媒介等局限,宣传比较少,如今微信公众号为政府提供了一个对外宣传的平台,所以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我们大隐进行宣传推荐。”

很多公众号都会把自己的文化、历史、景色等融入于图文或是超链接中,例如上面的神奇大岚,但单纯直白的文字一般比较会少选择。其实,图文或是超链接所展现的内容是比文字具体丰富,但因用户关注以后还需再次进行点击操作,很多用户会自动选择忽略,而文字便不一样,用户关注公众号后第一接触的便是文字,并且文字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直白,不拘泥。而在自动回复中将自己所想要表达的历史文化通过文字的方式展现,让用户在关注的第一时间内就了解了关注者的背景,拉近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山水大隐”这种“掏家底”的事儿怎能不讨得用户的欢心?

▶大隐隐于市中的美景传播者

微信是点对点进行传播这一点没有错,但点对点还是相对于用户自身而言,对于公众号来讲,它的传播方式还当属于点对面,即传播信息在“一对多”的环境下顺畅地流动,“一”是指微信公众号,“多”则为该公众号的用户。

“山水大隐”最具代表性的还当属大隐的美景系列。章老师告诉小新,“山水大隐”的平台定位便是生态、休闲和文化,而这个平台的定位也决定了图文发布的主题和方向。“大隐山是四明山的余脉,大隐芝林有古道,也有白岩龙溪,镇里想让八方游客都来走走看看,特别是上海、宁波等城里的亲们,都来我们这儿放松放松,洗洗肺,这是其一;其二我们大隐是古镇,我们想通过这个平台对外提高一下知名度。”

▶迎新登山:线上线下合力互推

有山有水,势必要用活动好好推一推,这不,“山水大隐”前几天刚结束了芝林古道的登山迎新大会。线下:2000多名登山爱好者望慕名而来;线上:古道美图征集活动应势开展。线下虽已完美收官,但线上活动还在继续,此次“山水大隐”的线上征集活动充分利用了线下登山活动的余热。甚至在活动期间,“山水大隐”的logo都是对此次登山活动的宣传!


“山水大隐”找准自己的定位,发布契合自身的主题活动、图文,这让其第一次冲榜就夺得了余姚榜第五的好成绩。谈及“山水大隐”未来的目标,章老师也毫不犹豫地告诉小新,之后要一直位列余姚榜的前茅。

进入新媒体时代,就连习大大也都发微博了,可能预示着国家对于官微这一块也会更加重视,如今政务公众号也是网络问政的一个新渠道。微信推出已经好几年了,但作为官方微信才刚刚兴起不久,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自己也还在慢慢地探索。

——「山水大隐」负责人章老师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山水大隐」


图文采编:计琳琳

图片来源:『山水大隐』微信公众号、网络

- END -


获取更多新媒体信息请关注

「宁波市新媒体研究中心」

微信号:nbnewmedia


回复关键查看对应报告

政务《2015年宁波市政务类公众微信发展报告(简报)》

旅游】《宁波市旅游微信发展报告》

政法】《2014年宁波市政法类公众微信发展报告》

如:回复“旅游”即可查看《宁波市旅游微信发展报告》


点击蓝色关键词查看对应专题


点击蓝色关键词查看对应干货

如:点击凤山街道看《凤山街道》干货分享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