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想给孩子用那些没用还可能有害的药,被丈夫告为虐待儿童

裴洪岗 drpei 2022-12-12


以上是前天《国家药监局也公告了,这些感冒药家长不要自己给幼儿吃》这篇文章一个读者的留言。


我能理解这种无奈。如果是像《在妈妈群里看到那些不靠谱的分享时,你是怎么做的?》这篇文章里说的那种情况,实在看不下去,还可以忍住不说,或者退群就可以。


但如果是夫妻之间的分歧,这个问题就无法逃避,毕竟是自己的孩子,也都是自己的家人。


相信这也是很多人的无奈,此前还看到过比这个更严重的,但性别是对换的,再分享一下2018年当时的这篇文章,看看那时我的建议。




在微博收到下面这条私信,征得同意公布出来给大家看看。


因为看了很多科普,了解了一些医学常识,然后发现自己过得更艰难了,这应该很多人的体会。


在国内环境下,有循证观念的医生都是少数,就更别说普通的人了。所以,当一个普通父母有了循证意识,了解了那些没用还可能有害的药物之后,并不一定会过得更轻松,因为你很可能成为朋友和家人眼中的另类,哪怕你只是想保护自己孩子,都不得不和周围人抗争,甚至被当成虐童。


如果你为了家庭和谐而妥协,就可能要让孩子接受一些明知没用还可能有害的治疗,比如下面这张今天在微博上被人圈给我看的一张处方:一个1岁多的怀疑支气管炎的孩子,被开了5种中药注射液+1种没效副作用还大的抗病毒药+1种抗生素+1种没什么用的化痰药+1种激素去灌肠。


在这个时候,我们常常会懊恼,为什么自己的另一半不能和自己统一认识?为什么在婚前没有对对方了解多一些?


但事实上,在婚前,在有孩子之前,我们自己可能根本也没有关注过这些医学知识,那时候自己也不知道有这么多不靠谱的用药,对这些健康问题的认知,我们和自己的另一半并没有区别。


对大多数女性而言,也都是在有了孩子之后,才开始看医学科普,才开始关注孩子的用药问题,观念才慢慢发生了转变。这个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人对这个账号都经历了 关注 — 取关 — 再关注 的过程,直到建立了循证意识,才开始觉醒,才觉得豁然开朗,一旦觉醒才会意识到自己曾经的无知。


而觉醒后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发现自己是家人和朋友里唯一觉醒的那一个,曾经要和自己的过去的认知做斗争,现在却要和一群人的认知做斗争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如果碰到另一半顽固不化而且强势,就可能遇到那个妈妈的那种状况。


我倒不相信这种坚持被告虐待儿童会得到法院支持,因为在中国那些真正的虐童都很少被认定,但走到这一步,不管结局如何都令人唏嘘。


但我相信,作为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出发点都是希望孩子让孩子少受一点伤害,只不过在科学育儿的问题上,两个人的认知没有同步。


夫妻基本都是同一个年代的人,两个人能走到一起,文化、智力水平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而在育儿问题上的差别,更多因为是男性对孩子的养育关注没那么多,所以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那些相对正确的健康知识,所以没有机会转变观念。这一点从关注这个账号的性别比就可以看出来。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结婚以后,健康观念问题,很有可能成为影响家庭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观念迥异,家庭稳定性就可能受影响。


为了避免两个人因为这个问题而无休止的争执甚至分道扬镳,如果你在婚前就建立了科学养育的观念,那可以尽量选择观念比较一致的人去结婚。


如果你自己是在婚后才建立了科学观念,那应该多向他/她分享那些让你观念发生转变的书籍、文章和公众号,潜移默化的阅读,才能让两个人甚至一家人慢慢的统一观念,以下是一些我推荐过的书。


荐书 | 了解医学形成过程,你再决定相信什么
荐书 |一本可以改变你思维方式的书
荐书|让新年有新的开始,这本书或许可以做到


你也要相信,他/她们并不比你傻,你能改变,他/她也能改变,只是需要给他多一些机会和时间。


如果你觉得我一个医生不够有公信力和说服力,在发生分歧的时候,也可以在怡禾的公众号上问问其它医生,那里有来自海外及国内知名医院的医生们,有个相对可信的第三方,也会让更容易说服彼此,或许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争执。




相关阅读:

循证医学就是不打针不吃药等自愈吗?

那么多没用还可能有害的药,孩子病了到底能用什么?

在妈妈群里看到那些不靠谱的分享时,你是怎么做的?

国家药监局也公告了,这些感冒药家长不要自己给幼儿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