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读笔算早教吗?早教班到底要不要上?
之前电视剧《小舍得》引起学龄家长的共鸣,尽管我们大部分用户的孩子还没到上小学的阶段,但这种“军备竞赛式”的氛围似乎逐渐蔓延到学龄前儿童甚至是还没上幼儿园的儿童。
于是在你带着孩子逛商场时,总有人拿着气球问要不要了解XX早教;在小区与邻居聊天时也会讨论到孩子在XX地方上早教……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早教班成了育儿圈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据《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显示,有89.92%的学龄前儿童上过各种类型的早教班。那么到底有没有必要上早教班?
为什么会出现“早教”概念?
其实在婴儿期和学步期,是大脑会快速发育的阶段,适当的外界刺激对大脑发育有很重要作用[1]。
在此阶段,孩子的大脑偏向于通过与环境的自然互动进行学习。
缺少适当的外界刺激对孩子可能有什么影响呢?
有不少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表明,婴儿在福利机构(如孤儿院)里待的时间越长,因缺乏照料者频繁的互动刺激,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智力、健康、行为和社会情感)受到的阻碍影响越大[2-3]。
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情况,但也证明在孩子出生的早期,父母给予他们外界刺激的重要性。
目前很多早教机构正是以孩子大脑发育的理论为基础,开发了各种早教课程,因此现在的家长更重视“早教”。
那么“早教”是否就等于上述提到的早期外界刺激呢?
“益智课程”属于适当的外界刺激吗?
适当的刺激
有些家长误认为,早教就是上早教班,提前学写字、读英语、学画画、学算术、跳舞。
其实在孩子出生早期,大脑发育的过程取决于日常经验,如一起吃饭、玩躲猫猫、唱歌等日常活动。
孩子可以通过看、触摸、听声音或四处移动探索来获取适当的刺激[1]。
孩子天生具备一种不可思议的主动学习能力,父母对孩子需求的正常回应,以及他们对由孩子引起的社交给予恰当反馈,则能满足孩子大脑发育的需要。
过度的刺激
学写字、算术、画画、乐器表演这些技能如果与孩子能力不匹配,孩子接触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经常做不好而体验到挫败感,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这种刺激则过度了。
如果家长细致入微地操控孩子的大脑发育和学习,刻意教给孩子知识,可能无意中破坏了正常的过程。
因此,对于婴儿来说,家长提供日常的亲子互动,让他们自由探索,孩子便能获得适当的外界刺激。
而对于学龄前儿童,如果他们感兴趣并且能力跟得上,尝试一下相应课程也未尝不可,但如果冲着“启智”的目的,给孩子过度的刺激,恐怕家长会有所失望。
显然,“早教”并不等于“早教班”。
在家早教跟在外早教有什么区别?
在哪上早教班,已经形成两方面观点,客观地说,在家或者在机构早教,各有优缺点。
赞同在外上早教的一方认为,在机构早教,环境独立、安全、有集体氛围。
缺点是费用高、时间和地点受限制、容易让父母忽略亲子陪伴的重要性、课程内容针对性较弱,而且一周就上一两回课,孩子能受到的影响并不是持续有效的。
赞同家里早教的另一方则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任何机构都无法取代的。在家里有亲子陪伴、费用相对少、时间灵活、地点灵活、早教内容个性化。
缺点是缺少集体氛围,家人有时也不知道可以跟孩子玩什么、怎么玩,并且家里杂物多容易有安全隐患。
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早教方式。
使用点读笔、故事机这算是在家早教么?
先请大家看一个《语言研究》[4]中的案例:
一对聋哑人父母生下了一个听觉正常的孩子,这对聋哑人父母期望通过一定手段的语言输入来让孩子掌握正常的语言,能进行正常的交流。
他们想到了播放电视节目,来让孩子学习语言,于是家里经常开着电视机,播放节目。
但后来的结果是:这个孩子手势语的掌握远远超过其口语语言的掌握,他与父母交流依赖于手势语,他的语言表达没有想象中的那种飞跃性进步,反倒是手势语发展神速。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认为,信息化时代要与时俱进,于是故事机、点读笔、iPad等电子设备成了养育孩子的标配。
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促进孩子语言发育,与人的社交互动是最有效的、促进语言发育的方式。
在与孩子互动过程中,家长可以观察到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喜欢什么样的游戏方式,还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动作、表情、手势和身体姿势来了解孩子的想法。
只有当家长给予细心的陪伴,才能及时对孩子反馈,积极参与到游戏中,与孩子形成“你来我往”的互动,这是任何电子产品都无法取代的家长反馈机制。
我们可以通过玩具、生活用到的物品(塑料杯子、碗等)与孩子进行互动,至于怎么玩,并没有固定模式,这就靠家长发挥想象力了。
另外绘本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知道该选什么样的绘本的,可以参考:
如何读绘本可参考:
对于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也一样,“社交互动”才是早教的重要方式。
早教是养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世界知名儿童发展专家斯蒂芬•卡马拉塔在《直觉养育的力量》中提到的养育方法,与基于孩子兴趣和能力为中心的早教方式不谋而合[5]:
作为家长,面临的挑战是过滤掉种种无稽之谈,集中精力对孩子的需求做出自然、自信、慈爱、直觉的反应,关注并给予孩子自然的回应;
并不存在适合所有孩子的养育方式,家长既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也对孩子做出个性化的反应;
教育的过程是在为一个终将成熟的大脑建立基础,拒绝“一夜暴富”计划。
从“知道”到“做到”存在很长的距离,这个距离,要靠实践来消灭。
在养育的过程中,放下自己作为家长的主观评判,或许能从孩子身上发现更多的惊喜。(医学校对:周娱菁医生)
参考文献
[1]劳拉. 伯克。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
[2]Michael Rutter , Thomas G O'Connor, English and Romanian Adoptees (ERA) Study Team. Are there biological programming effects for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Findings from a study of Romanian adopte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40,81-94
[3]MacLean, K. 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on child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003)15,853-884.
[4]《语言研究》,[英]乔治·尤尔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5]期蒂芬.卡马拉塔。直觉养育的力量,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
(可上下滑动查看)
相关阅读
课程 | 坐不住、开小差、粗心大意...如何提升孩子注意力?
本文首发于怡禾健康,儿童成人健康问题均可在怡禾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