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飙到9.6,央视又出王炸?

片片 灼见 2023-12-12

Sept.

1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趋利避害是人性,舍生取义也是人性,我们至少不能自己做不到,就去嘲笑和否定光的存在。

作者 | 片片

来源 | 小片片说大片



近年来,有一个被反复提及的说法:东北文艺复兴。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部扎根于东北的影视作品。


几个月前,一部《漫长的季节》,令无数观众为之潸然泪下,久久不能释怀。


前段时间,本山大叔带着《鹊刀门传奇》横空出世,讽刺和搞笑指数都非常高,被网友称为是来整顿古偶市场的。


最近,又一部东北剧来了,直接锁定央视一套黄金档。


看过5集之后,我觉得必须和大家分享一下——


《父辈的荣耀》



看这个剧名就知道,这是一部很有年代感的剧。


如果仅仅因为年代剧的属性而抗拒,或者看到“父辈”两个字就不自觉想用“父权”来批判,


那你可能就错过了一部质量不错的剧。



个人感觉,无论台前幕后的班底,还是成片的效果,这部剧都非常令人惊喜。


总导演,康洪雷。


《士兵突击》《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激情燃烧的岁月》,还有某瓣评分直接飙到9.6的《我的团长我的团》等经典佳作,都是他执导的。



编剧,赵冬苓。


出自她手的好剧好片大家基本都看过,如去年的《警察荣誉》,剧版的《红高粱》,黄渤的《斗牛》《青岛往事》等等。


演员,郭涛+刘琳,让人一秒梦回《父母爱情》。


象牙山第一巴图鲁“王云”葛珊珊,前脚还在《鹊刀门传奇》里威武霸气地调理丈夫,后脚又在这部剧里演了个生动的母亲。



年轻演员里面,“陈延年”张晚意,“林有有” 张月,也都是小伙伴们比较熟悉的面孔。


不说别的,单单这样的配置,首先就有了一定的质量保障了,至少不会是一部烂剧。



接下来,我简单讲一讲这部剧前五集的剧情,大家直观感受一下。


故事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围绕着生活在三道沟林场的伐木工人展开。


郭涛在剧中饰演的角色名叫顾长山,是林场923工队的队长,和刘琳饰演的存花是一对夫妻,有两个孩子。



两人属于重组家庭,两孩子不是他们一起生的,长子兆成是存花的,次子兆喜是顾长山的。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的心里也都没啥芥蒂,对彼此的孩子都视如己出。



经常看东北剧的都知道,上世纪90年代末最大的时代悲歌就是下岗潮,三道沟林场的伐木工人们也面临着这个问题。


当时,林业行业开始“减产、限伐、下岗”,林业局的采伐指标有限,给923工队的上山名额只有二十个。


这意味着,单单923工队,就将有十几个家庭失去收入来源。



可是,市场行情不好,林业局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除了缩减人员,让大家自己找点营生,也没有什么办法。


作为队长的顾长山,希望每个工友都能有收入。


他决定不按照上面的要求减少上山名额,而是让所有人一起上山,大伙一起分20个人的工资。



这本是件好事,可偏偏却出了意外——工友陈尚友在伐木中不幸丧生。


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要求从这天起,所有923工队的人都不能上山,大家一下子又没有了收入来源。



事实上,这个悲剧本来是有可能避免的。


因为工资都开不出来了,陈尚友的妻子一直琢磨着两口子到外地打工。


奈何陈尚友做了一辈子工人,感觉自己一个拿着铁饭碗的人出去打工很丢人,根本不同意妻子的想法,两人为此还一度从吵吵到动手。



现在陈尚友死了,妻子更没有了留在林场的必要。


为了自己和儿子陈兴杰(张晚意饰)的未来,她决定去广深打工赚钱,将陈兴杰一人留在家里。



意外的是,一天晚上陈兴杰光顾着学习,没有注意到炉火烧着了屋子,直到房子都塌了。


打那以后,顾长山和存花便把陈兴杰留在了自己家,陈兴杰由此成为了他们的养子。



除了陈兴杰之外,善良的顾长山还收养了一个名叫凤勤的女孩。


凤勤是“王云”葛珊珊所饰演的角色马晓云的女儿,她和丈夫梁富宽也是后来才走到一起的。



马晓云原有凤霞、凤勤两个女儿,遇到梁富宽后,将凤勤留在父母家,后来与梁富宽又生下了小女儿凤菊。


本来在父母家,凤勤有姥姥、姥爷和老姨照顾,然而姥爷中风,老姨又下岗,只能把凤勤送回到马晓云身边。



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听过一个说法,东北是执行计划生育最彻底的地区。


马晓云并非不想养凤勤,但梁富宽认为,现在这么个动不动就下岗的时期,突然冒出个凤勤来,很有可能会成为把柄。


到时候,他和马晓云将双双下岗,别说凤勤了,一家人都得喝西北风。



然而,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


这段时间省里派来了新场长,专门来处理林场的停薪留职工作,总共将有80个工人被停薪留职。


一时间工人们群情激奋,人人自危。



当靴子落地时,“梁富宽”三个字还是出现在了停薪留职的名单当中。


而为了起到带头作用,顾长山把自己的名字也写了上去,可即便如此,他所收到的,也依然是工友们冷眼与恨意。



这怪不得他,也怪不得那些工人。


残酷的时代洪流席卷而来,没有人能够逃得掉,他们和他们的后代,都必须想办法找到出路,顽强地活下去。



在后续的剧情中,那些留在大山的人,在顾长山带领下搞起了“家庭生态林”,暂时解决了生计危机。


此后,在2007年、2014年、2015年,这些关于我国林业改革的重大阶段中,他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活也更加美好。


不可否认,这部《父辈的荣耀》是一部主旋律电视剧,乍一看简介的话,你还会觉得有点假大空。



但是,从前五集的质量来看,该剧还真不是那种空喊口号的糊弄之作。


相反,它在方方面面都表现出了十足的诚意。


首先,这是部以小见大的作品,聚焦时代但没有采用所谓的宏大叙事,而是将视角瞄定在一个个具体的人上。


剧中的那些工人和他们的家属,都是鲜活的,看着他们的对话、表情、行为,东北长大的孩子都会倍感亲切,一秒穿越回小时候。


随便举几个例子。


俩大老爷们喝酒讨论工作,女人忍不住说上几句,男人一脸不耐烦:


你老娘们儿,瞎掺和啥。



两口子吵架,女人看上去很强势,指着男人又打又掐,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男人表面上不愿跟女人计较,能敷衍就敷衍,嘴上一口一个“你个老娘们懂啥”,等逼到不耐烦了,那也是不会手软,主打一个口不服心也不服。



面对停薪留职,火爆脾气说上来就上来。


那边领导还没讲完话,这边底下立马不忍了,一个个纷纷站出来——


啥玩意儿?你啥意思啊,咋的啊,让咱下岗啊,凭啥你说停薪留职就停薪留职,我们可是国家的正式工人,你是谁啊!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剧中对东北话的重视。


全东北话语境不说,每一次出现你可能看不懂的东北词汇,还都给出了相应的标注,似乎有一种奔着做东北话教科书去的感觉。


如:欠儿登、吵吵巴火、十个头的等等。



这些日常化的语言、生活化的人物,让人在观剧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强的代入感,仿佛一切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眼前。


与之对应的,相信小伙伴们单看截图也看出来,这部剧的服化道和布景,真的就是地地道道的东北。


茶缸、柜子、布帘、粘豆包、手闷子、狗皮帽、铁饭盒……每一处都能勾起观众的回忆。



叙事层面,《父辈》给人的感觉不缓不慢,娓娓道来,但效率却又非常高。


下岗、改革这些严肃而沉重的主题,被贯穿在了家长里短的生活流当中,接地气的同时,真切地呈现出了工人的痛苦与无奈。



演技层面,老一辈的表现不用多说都稳得一批,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小演员,一个个太有灵气了。


比如顾长山的小儿子兆喜,人不大,嗑倒是一套一套的。


教人写检讨书,还不忘“埋汰”对方两句:


你这承认错误,你得诚恳……还不如我们小孩呢,这都不会。



再比如马晓云的小女儿凤菊,一天天老霸道了。


凤勤刚出现时,大姐夸凤勤说话好听,她叉着个小腰,立马不乐意了:


一点都不好听,她不是我二姐!



没经允许就翻凤勤的包,然后还瞪着眼睛理直气壮:


我看看咋了?



总而言之,明明都是熊孩子,但是你看剧的时候,会觉得非常好笑,一点也不讨厌他们。


至于年轻一代的演员,前五集中的戏份相对少一些,确实不如老戏骨,但也算能接受,只希望后续剧情中他们千万不要拉胯吧。



总的来说,从前五集来看,这是一部非常真诚的剧。


它的整体基调是温暖的,着眼点都在一个个的小人物身上,有笑有泪,让人悲叹而又令人感动,基本没啥大的短板。



唯一的问题可能是,顾长山的人设多少有那么点圣人化。


就比方说关于收养凤勤这件事,存花就有过纠结,表现出了不情愿的挣扎,但顾长山似乎就没有。



当然,现实中也确实有这样的人,也正因为这些人,社会才没有丧失温度,变成黑暗森林。


特别是在大变动的艰难环境下,这样的温度更显得弥足珍贵。


趋利避害是人性,舍生取义也是人性,我们至少不能自己做不到,就去嘲笑和否定光的存在。


认同我说的,那就点赞在看支持一下吧。

— THE END —

☀作者:片片,本文选自小片片说大片。灼见经授权发布。


MORE
灼见热文 
◐◑相恋8年的兵哥哥突然失联,女友跨越2000公里寻找却被拒绝见面,9年后,他们怎么样了?
◐◑如何让30套闲置农房蝶变成高端民宿和自然森林体验项目?这位90后第一书记用两年时间做到了!
◐◑精准刺痛今日中国高知群体的一篇精悍实话:学问要有生死感
◐◑为了省成本敢排核污染水的日本,什么偷工减料的劣质产品不敢生产?
◐◑“人都死了,药还没停?”168个医院院长被查,这场医疗反腐风暴,早该来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