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集锦 | 华中大社科学报“国家治理与制度创新”专题文章

华中大社科学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09-24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国家治理与制度创新”专题文章

点击文章标题查看全文



协商议事:基层治理共同体的生成路径及行动逻辑——基于Q村“院坝会”的个案扩展分析

杨磊 刘建平


基层治理需要由行政主导向共同治理转变,解决“行政有效、治理无效”的实践困境。通过对Q村“院坝会”的扩展案例分析,发现基层治理共同体生成的一条协商共治路径,即协商议事能将多元主体凝结成稳定的治理共同体,从而实现“行政有效、治理有效”的良性互动局面。研究表明,协商议事隐含的治理过程是基层治理共同体形成的关键,包含“有事要做”的公共利益塑造机制、“要怎么做”的共识凝聚机制和“一起来做”的共同行动机制;与党建引领和发挥基层自组织作用两种路径相比,通过协商议事路径生成的治理共同体更具粘连性、适应性和行动性,呈现出行政和自治双向嵌入、激活村落共同体传统、规则秩序共同生产和治理载体形态化的行动逻辑。建设治理共同体必须符合基层社会的特征和规律,在实践中平衡好行政嵌入和基层自治之间的关系,以协商共治的柔性方式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力量。


过渡型社区治理转型中的行政扶持及其限度——基于成都市L街道的调查

叶娟丽 周泽龙


在新的治理背景下,过渡型社区治理由于其复杂性和多元特征而成为国家、社会和市场等多元主体的博弈场域,并构成当下从理论上审视中国基层治理的重要窗口。对成都市L街道过渡型社区治理转型的经验调查发现,以“行政扶持”始、以“兜底型秩序”终的过渡型社区治理转型实践反映了这一转型模式内在的逻辑悖论,即通过国家力量扶持社会力量的成长以塑造基层治理必要的社会基础,但最终却导致了社区治理对地方政府的全面依赖。因而,要真正实现过渡型社区的治理转型,一方面需要厘清过渡型社区的结构与定位,实现对基层治理“现代化想象”的祛魅;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国家与行政权力行使的条件与限度,从而真正实现基层社区的治理有效。


空间叠加与社区治理机制适配性研究

冷向明 吴旦魁


社区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是政治、经济、行政、社会、文化和物理等多维空间叠加的复合体,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的高度交织使得社区空间形态愈发多元。社区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来源于其空间适配性,行政机制、社会机制以及市场机制等社区治理的核心机制有效与否,在于其同治理空间的行动主体、内部关系、互动方式和治理目标的契合度,治理机制同社区多维空间的错配会导致社区治理失灵。空间叠加视角有助于揭示社区治理机制适配性的深层逻辑和一般规律,为社区治理机制适配性研究提供更为系统和科学的分析工具。实践中,应对空间叠加带来的治理挑战,需要实现治理机制的空间场域、任务流程以及互动过程的三重嵌套与适配。


治理重心下移中的反向调适:城市街区治理的实现及其逻辑——以上海市F街区为例

张振洋 付建军


在城市治理重心下移的背景下,在街道与居民区之间设置街区这一反向调适何以出现?现有城市基层治理文献对其关注还不够。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基于上海市X区F街区的田野资料,展示了城市街区治理的实现过程与逻辑。研究发现,辖区党委和政府对上级政策的识别、回应与对民意诉求的回应相互交织,推动了街区治理方案进入政策议程;而街区治理方案落地后,包括党建联盟机制、协商议事机制、资源共享机制、集体行动机制在内的治理规模做大机制促进了街区治理的实现。这一过程贯穿着两个逻辑:一是地方党委和政府在识别和回应上级政策信号的同时利用政策之窗将民意诉求整合进政策方案;二是地方党委和政府适度扩大治理规模,设计出街区这一层级,低成本地解决了一系列跨居民区的棘手问题,实现有效治理。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城市治理重心下移背景下地方党委和政府需要根据事务设置合适的治理层级以形成恰当的治理规模。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