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咨询师手记 | 谈谈诈骗背后的心理学

邓海波 靠谱心理 2023-05-25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很不幸,前几天小区群里又通报了本小区几例诈骗案,受骗金额从数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看到消息我还是很惊讶的,看来诈骗就在身边呀。
心中不禁浮现一个问题:骗案屡屡破获和反诈宣传如此积极的情况下,骗者为何仍然如此轻易上当
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心理学意义。


受骗者的心理分析


01. 时代变化、社会发展引发的自我焦虑

女性爱美、男人要面子、孩子要成绩要长高、老人要保健,而这些又都离不开钱,以上就是行骗者的主攻方向。
经济高速的发展下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人们的各方面需求都在加大,甚至盲目消费,焦虑时刻伴随。
行骗者的出现及时填补了空缺,焦虑暂时缓解,但结局却是更深刻的情绪体验。
02. 利益诱惑导致决策简单化
很多受骗者对诈骗者产生初始信任是源于诈骗者提供了可以获得“金钱报酬”的信息,即通过提供利益诱惑,使受骗者处于高动机的心理状态中。
从而,受骗者的决策和判断往往就呈现出简单化的特征,直接选择相信诈骗者。
03. 权威身份导致决策服从化
有的受骗者是受到了诈骗者所冒充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权威身份的误导,才选择了服从对方的要求,从而建立起了对诈骗者的初始信任。有关人际影响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服从权威是人们非常稳固的心理机制。
权威人物的身份或命令,会显著影响个体的行为决策。因此,在面对权威身份时,受骗者的决策会更加顺从权威的要求,导致决策的服从化。
04. 紧急事件导致决策避险化 
诈骗者在与受骗者首次沟通时,往往会制造一些紧急情境或事件,如“账户异常”“行为违规”“发生事故”等。
在紧急事件或情境中,个体能够利用的认知资源变少,因此更加依赖直觉和本能来进行决策。
而规避风险是人进化来的本能,因此,在电信诈骗的紧急情境中,受骗者为了规避风险而产生了决策偏差。


骗局的心理学原理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亚·康尼科娃在《信心游戏》一书中,分析了所有骗局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行骗过程一般是这样的:首先要确定目标。他是谁,他想得到什么,我如何利用他的欲求来实现我的目标?之后是逻辑和说服:抛出骗局(故事),展示它会对受骗人有利的证据。
到后来,受骗人就像被蜘蛛网困住的虫子一样,越是挣扎,越是无法脱身。有时候,因为已经投入了太多,以致于自己都会说服自己相信骗子。
在行骗中,编故事是很重要的一环。
康尼科娃用一个故事来证明故事的感染力。

有一天,法国诗人雅克·普莱维尔看到路边有个盲人在乞讨。盲人身边放着一个纸板,上面写着:“一个没有补助的盲人”。施舍的人并不多。普莱维尔问他:“我能借你的纸板用一下吗?”盲人点头同意。普莱维尔拿过纸板,翻到背面,在上面写了一句话,把纸板放了回去。

第二天,他又从那个盲人身边经过,问现在给钱的人多不多,盲人说:“不可思议,我从来没得到过这么多钱!”普莱维尔在纸板上写的是:“春天来了,而我却看不见。” 

康尼科娃解释说:“我们受骗是因为,如果他们说的会成真,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美好。他们给了我们目标感、价值感和方向感,赋予我们希望。如果我们总是怀疑,很小气地拿出信任,不愿意接受世界的可能性,我们就会感到绝望。为了过上好生活,我们必须接受某种信念。”

 骗局中的心理学效应

01

自证控制


被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受害者,在醒悟之后往往懊恼不已。其实,冒充公检法诈骗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诈骗剧本中应用了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学原理——自证控制。

所谓自证控制,其实非常简单,一共只有四步:
第一步,站在权威者的角度。骗子一般开门见山就说自己是警察、检察官,自然就站在了审判者的高度。
第二步,一个不能接受的标签。介绍完身份后,骗子必定会说你涉嫌某个犯罪,这当然是普通人不可能接受的。
第三步,对反驳视而不见或继续找茬。当受害者不承认犯罪时,会暗示你是否因为丢过身份证导致身份被冒用,会给你发来通缉令,就是要继续找茬。
第四步,引诱你自证清白,实现控制。当你想要自证清白的时候,马上告诉你办法,比如转钱到安全账户、下载木马软件等。

02

晕轮效应

很多陷入冒充高官(子女)、企业家、教授、军官、网恋美女等骗钱或骗色的受害者,清醒之后都会自责:我连对方本人或对方家人、朋友都没见过,就能相信他(她)能给我幸福生活?这是是因为设计这个骗术剧本的人,用了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方的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就会掩盖人们对对方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就是俗话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例如对方加你为好友后,先发来几张高光图片,几句好言好语,已经让你沉迷,在没有去了解他其他方面的情况时,就已经把所有完美想象都强加在这个骗子身上,之后便是任凭摆布。

03

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1927 年发表的《无声的中国》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就被称为“ 拆屋效应”。
“拆屋效应”目前正广泛应用于杀猪盘的“切入”环节。杀猪盘的套路大家都很清楚,无论前面如何铺垫,最后必定是要把受害人引到一个投资项目,比如股票、彩票平台等,这个引导的过程,骗子一般叫做“切入”。
因为,随后骗子就会通过后台来控制输赢,让自己投资的东西一直盈利,注意让旁观者心动。在心动之后自然就会掉入他们的下一环节,而下一个环节利用的则是登门槛效应。

04

登门槛效应

所谓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登门槛效应一般用于杀猪盘诈骗的“钓大”环节,就是受害人接受投资彩票、股票平台之后,嫌疑人指使起由小往大开始投资,慢慢钓大鱼。

05

暴露缺点效应

诈骗者在为自己打造人设的时候,并不是把自己打造得完美无缺,反而会故意说自己有几个明显的缺点。
比如,如果骗子设定为一个白富美,那她可能会说自己从小父母离异,童年有阴影,比较怕黑怕陌生人;如果骗子设定为一个高富帅,他会告诉你其实他是一个有点懒的人,衣服经常忘记洗,为了打游戏经常吃外卖。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暴露缺点效应”,是指一个人适当地暴露自己一些小的缺点,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比较容易相处的普通人,是一个真诚可爱的人,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和“完美”的人相处,那样会压抑、恐慌和自卑。
编写诈骗剧本的人相信,勇于将自己的缺点暴露,可能会使人失望,难受一阵子,但经过这“阵痛”之后,人们就会遗忘他的缺点,反而更多地注意他的优点,感受他的魅力。

06

沉没成本效应

沉没成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在《经济学》一书中说:“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并且不管作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一个理性的人就会忽略它。这类支出称为沉没成本。
对沉没成本处理不好,很容易陷入两个误区,一是害怕走向没有效益产出的“沉淀成本”而不敢投入,也就是放弃之前的付出;二是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而大部分人往往会选择第二种,因为很多人都是非理性的,都会厌恶沉没成本带来损失。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刷单诈骗、贷款诈骗会给一个缺钱的人造成那么大的损失。

比如:在刷单诈骗中,第一单会让你刷100元返105元,用5块钱吸引住你。第二单会让你刷500元,但却不会返你钱,而是要求你必须再连刷三单。之后,骗子又告诉你系统错误,必须连续刷满10单后才会把之前的全部返回给你。

这个时候,就面临沉没成本的决策了。如果不继续刷,那么之前投入的1500块就会连毛都不剩,而再刷10单还有拿回来的希望,因此,很多人便选择了继续刷单,直至钱财耗尽方才醒悟。


了解了这些骗局中的心理学知识,大家是否对应对诈骗有了更新的认识呢?

在12355热线案例和本人的个案咨询中就有不少是诈骗受害者,他们有的被骗后不能被家人朋友谅解;有的被骗了却不敢声张,独自背负经济和心理双重压力,痛苦不堪;有的身负重债,生无可恋。这种情况下,建议还是寻求专业帮助,缓解内心情绪困扰。
骗子虽然很可恶,但还是希望大家乐观一些。正如康尼科娃所说:“如果我们不再彼此信任,如果我们把时间都用来质问他人的动机,我们的生活就很悲惨,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行”。
最后,记得有心理困惑拨打010-12355-3,心理老师全年陪伴!


作者:邓海波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国家注册执业医师(内科、心身医学),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心理治疗(中级),沙盘游戏治疗师
编辑:刘祎
*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靠谱心理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微信号:stesschina)联系以获得许可,欢迎分享。




往期回顾

/社会热点为何粉丝总是无条件为偶像辩护?

/亲子教育父母的“都是为了你好”,孩子为何不领情?


/自我成长

重新定义成功  | 如何避免被“高目标”吞噬?

/心理科普

“知道你过得好不好,才能让我评估自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