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心理

其他

离开或原谅之前,请先了解“背叛创伤”

他们开始把虐待、不忠及其他形式的背叛视为正常的爱,他们这种变态的爱,甚至会去寻求这种不正常的关系。持有不正确恋爱观的人更容易将爱情视为狩猎游戏,成为情感虐待的操纵者或受害者。4.
2021年10月9日
其他

谷歌效应 | 电子时代的记忆迷思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你遇见过这种情况吗?经常路过的写字楼叫不上名字,刚看完时间可旁人问起却答不出来,简单的资料想凭回忆复述却有困难……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在电子信息化时代,我们的记忆力仿佛和常用书本的时期相差甚远。这真的是因为人们的记性普遍变差了吗?电子设备真的像某些“专家”所言会将人变傻吗?上述结论固然有些危言耸听,但电子设备对记忆也确有影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谷歌效应”。更博学
2021年9月22日
其他

如何应对操控型父母 | 当爱超出了尺度,便是一种操纵......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有一部俄罗斯短片动画,叫做《妈宝的一生》。顾名思义,六分钟的故事讲述了一位离不开孩子的母亲与离不开母亲的孩子的一生。动画的开始是一位妈妈喜迎她宝宝的出生。当宝宝呱呱落地,医生准备用手术剪刀将脐带剪断时,妈妈拒绝了。从此,他们过上了由脐带联结两人关系的生活。从小到大,孩子都需要在妈妈的可视范围内出现,一旦妈妈看不到孩子,手就会提拉一下脐带,让孩子回到她的身边。小时候,寻找朋友游玩时,如此;长大后,交女朋友时,亦是如此。无法承受与孩子分离的她,逐渐放弃了为自己创造新的生活;而孩子,也失去了独立成长的机会。直到自己垂垂老矣、离开人世,留下不知道一个人如何生活的“大孩子”。心理学中客体关系学派认为,剪断脐带是母婴的第一次分离,是孩子走向独立的第一个步骤。当动画中的母亲选择不剪断脐带时,也注定了她的一生必将和孩子成为互相依附的共生关系。而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又何尝少呢?父母与孩子之间被一根“隐形”的脐带捆绑在一起。通过这条隐形的脐带,父母操控着孩子的一生,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依托在孩子的人生上,使得双方无法走向独立与分离。01其实,负责任的父母到过度干涉孩子生活的父母之间是一个“度”的区别,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了解到这两者间的不同之处。孩子在开始学习走路时,并不懂得交通规则是什么,便会在马路上随意乱窜,没有对车辆危险的清晰意识。此时,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在外父母要牵着他们的手行走,并要跟他们讲诉有关于交通规则的知识。这是身为父母的义务和责任。十年后,孩子已经了解到交通规则,也能够保护自己的安全时。此时,父母还要管制他们的行动,在外面担心害怕孩子的安全,牢牢的将孩子牵在手中,这便是超出了父母的责任范围,变成了一种过度的控制模式。心理咨询师苏珊·福沃德将这样过度控制孩子的父母称为:操控型父母。生活中,操控性父母往往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分别是:01直接控制这是一种直接明了的控制形式。它会直接传输一种“威胁信号”作为要求你听话的条件,比如“按我说的做,否则我不会再理你!”、“按我说的做,否则我就再也不给你钱花!”这样的信息。面对着直接控制,孩子的感受和需求都要服从于父母的感受和需求。孩子的意见、需求、愿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父母的期望和人生价值。《原生家庭》一书中,有个叫做金的女孩,便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从小到大,父亲便用经济上的援助来操控她的生活,不管是学习的选择到长大后的婚姻、甚至丈夫的工作岗位,全部都在父亲的控制范围内。在父亲眼中,金永远都是一个能力不足、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小孩子——尽管这种认知与事实极其不符。02间接操纵这是一种细微而隐蔽的操纵方式,但同样极具破坏力。操纵者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无须承担遭到拒绝的风险。事实上,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操纵”别人的方式。比如,当朋友在家里待太久,我们想让他们离开时,我们不会直接开口赶走客人。而是通过打呵欠、抑或是漫不经心的说着“这么晚了”等含蓄的方式,让朋友意识到自己该回家了。人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这种间接的操纵模式,这是一种社会习得交际策略,并没有什么破坏性。但当操纵变成长期控制别人的工具时,就具有破坏性了。尤其它存在于亲子关系中时,作为子女的一方总能感受到一股被操控的不适感。但却无法清晰的了解到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这是因为,它总是以一种“成为孩子生活的帮手”的友好形式出现。间接操纵的父母,不会放手不管自己的成年子女,而是经常制造一些状况让子女需要他们的帮助,但对于孩子来说,往往却是不必要的帮助。男演员朱雨辰他的妈妈,便是如此。在一部综艺节目中,40岁未婚单身的朱雨辰,一直是由70岁的妈妈料理他的一日三餐。事实上,并非他本人不会做饭或者要求妈妈为他做饭,而是妈妈主动照顾他。每天凌晨四点,妈妈就起来给他熬梨汤。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果汁和中药,装满了瓶瓶罐罐。为了孩子不喝错汤药,妈妈会精细到将每种汤药按照不同的颜色区分开来,并以此为傲。
2021年9月22日
其他

咨询师手记 | 谈谈诈骗背后的心理学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很不幸,前几天小区群里又通报了本小区几例诈骗案,受骗金额从数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看到消息我还是很惊讶的,看来诈骗就在身边呀。心中不禁浮现一个问题:在诈骗案屡屡破获和反诈宣传如此积极的情况下,受骗者为何仍然如此轻易上当?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心理学意义。受骗者的心理分析01.
2021年9月15日
其他

你比自己想象中更有说服力? 我们能够影响谁?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当你遇到困难需要别人帮助,当你想喊上朋友去尝试新开的餐厅,当你为了毕业论文而给实验找被试,当你要完成KPI去和客户谈合同……生活中这些各式各样的场景都离不开一件事,那就是“说服”。不管是求助还是发起活动,那些需要别人协助或共同完成,花费了对方时间、精力、抑或金钱的任务,常常都需要通过说服来完成。但我们对自己影响力的判断往往比较模糊。一个人可以较为轻松地辨别出自己内向还是外向,有哪些喜好,是否爱犹豫,或者易怒等,但却很评价自己是否擅长说服别人。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能做出的影响有限,面对陌生人时尤其如此。但实际上,你比自己想象的更有说服力。谁能被你说服?假设你要劝说别人做某件事情,会提前考虑哪些影响因素?或许我们会想到和对方的关系远近,要进行的活动性质如何,这件事是否对他人有负担,说服需要采取的策略等等。这些考虑固然有其道理,但过度思考反而可能弄巧成拙。很多人在说服别人之前,反复权衡利弊,最终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成功,便在开始之前就放弃了。然而最新的研究显示,人们比你想象中更愿意配合,也就是说你的影响力范围比自以为的要大。1.
2021年9月15日
其他

“知道你过得好不好,才能让我评估自己”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浏览朋友圈,在社交媒体上查看身边亲朋好友的最新动态,几乎成了现代人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不管你是默默窥屏,还是看到更新就点赞,抑或热情洋溢地发表几句评价,这种“隔空”互动都在无形中让彼此熟悉起来。可以说,在虚拟网络上交流已经是现代人社交生活的重要手段。信息的发达让人们更了解彼此。以往我们要点对点地沟通,才能知道别人最近做了什么。可社交网络平台的诞生让一切变得更加容易,只要将信息发出,朋友就能在整合好的时间线上互相看到近况。这迅速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频繁浏览身边亲友的动态,却也容易让比较的情绪暗暗滋生。A今天下馆子,B买了新衣服,小王去省外旅游玩乐,老李在公司升职拿奖……情谊让我们替他人高兴,但对比之下又常使人黯然失落。人们往往爱在吸引力、财富、智力和成功等方面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估。部分研究显示,我们的思维有时会花费高达10%的精力去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较。这种“较劲”在生活中有利还是有弊?想要更好地理解,就不得不提到社会比较理论。01我们为何比较?1954年,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最先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2021年9月8日
其他

父母的“都是为了你好”,孩子为何不领情?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一天晚上,在小区的花园里乘凉儿,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儿子,妈妈花了很多钱,四处托人,开学后我会送你去上最好的寄宿小学,你可要给妈妈好争气啊!”“妈妈,我不想去那上学,因为那里的老师我不认识,没有朋友,我也不想离开家,我……”妈妈打断,“好了,不用说了,我都是为你好,你还不愿意了。”我的心为之一动,又是这句话“我都是为了你好。”孩子从小到大,不论是和小朋友玩、上兴趣班、升学、就业、择偶,做父母的是不是都说过这句话。每当孩子想要做自己时,一句看似平常的话语,却可能会让孩子的心情跌入谷底。父母为孩子好,可孩子却不开心,还常会出口顶上一句“我的事不用你们管。”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01孩子长大了,父母没长大孩子的成长速度之快有时让做父母的有点措手不及。当你发现孩子顶嘴、说不、有自己的判断时,孩子的思维已经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奔向自己的世界。但很多父母对此却毫无察觉。小雯的母亲陪着她去办身份证,一进大厅,墙上贴着清晰的办证流程,可是她就是不放心,追在孩子身后不断唠叨:“我告诉你,先填这个表。然后去照相……”小雯没好气的说:“知道啦,真烦!”“你这孩子,我都是为了你好。”在这样的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长不大,可小雯都上初中了,肯定能独立地做好这件事儿,母亲的好心会让她觉得自己就是个什么都不会的笨蛋,只会让周围人笑话,对于母亲的关心也就只会理解为:你不信任我。有的父母说,“我都是为了你好”,是怕孩子走弯路,难道不对吗?其实孩子在自主选择中经历一点小挫折,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试想,从不失败的孩子一旦失败,肯定会一蹶不振,因为他们从未学会如何从失败中调整自己的本领。而且,你不让孩子自己选,他就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只会等、靠、要。02时代变了,父母没有变现代社会可以说一天一个样儿,在你面对飞速变化的世界手足无措时,你的无奈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还想用“我都是为了你好”来约束孩子?其实,他不是不听你的话,是想听成功者、智慧者的话。可惜很多父母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倒觉得是孩子的错。父母要把“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时间,用在提高自己身上,努力开拓知识的新领域。如:学学微信编辑,听听流行歌曲,发个抖音…..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不做固步自封才好。针对这种情形,父母应该怎样调整自己呢?(1)
2021年9月8日
其他

重新定义成功 | 如何避免被“高目标”吞噬?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暑假一到,各大网站便布满了减肥、运动的帖子。看着别人制定的一个个完美的每日运动行程,你是否有一种:“完美身材都是别人的,长瞟的只有自己”的感觉呢?然后,你开始立志要奋发图强,为自己制定一个减10公斤、增八块腹肌的计划,以每天数十个俯卧撑加上几公里的运动计划。谁知第一天艰难的坚持完后,第二天就瘫倒在床上,之后又用更多的食物安慰自己。再顺便打开手机,继续翻看着各种属于别人的成功案例和帖子!01高目标后潜藏的“自我惩罚”事实上,除了“减肥”、“健身”之外,还有关于“研修”、“工作”、“读书”等等各大圈子都充斥了他人在网上发布的完美锻炼和学习计划。
2021年9月1日
其他

认知失调 | 为何粉丝总是无条件为偶像辩护?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2021年娱乐圈也是怪像丛生,明星塌房速度似乎比造星的速度还快。霍尊的聊天截图事件还没两天,又一顶流小生张哲瀚也跟着塌了房。霍尊宣布退出娱乐圈,张哲瀚则公开道歉。这些只能算是公关处理,至于他们是否真的知错我们也未可知。但他们粉丝肯定是相信他们的。无论外界对于他们有多大的抨击,哪怕已经涉及到了原则性问题,粉丝们任然维护他们的爱豆,觉得“自家哥哥并没有犯不可饶恕的错”。比道德日益下滑的娱乐圈更怪异的是粉丝们的言行,以至于很多网友戏称这为“饭圈文化”。今年陆陆续续塌房的娱乐圈人士真的不少:郑爽、刘浩存、吴亦凡……在人们被娱乐圈伤风败俗的风气震惊时,而他们粉丝的“饭圈文化”更是把人们的三观不断刷新。不管偶像犯了多大的错粉丝都能原谅,哪怕是已经身陷囹圄,粉丝还是不离不弃地热爱着偶像。这种执迷让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事情都发展成这样了,你为什么还爱他?你为什么还要帮他说话?你为什么就不肯相信他是个人渣?这些行为都来源两个社会学心理:选择性知觉与认知失调。其实这是人人都存在的心理行为,但有的人就会演变成失去对正常事物的判断,甚至对他人进行攻击。这种执迷不悟、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心理状态,不仅仅存在粉丝群体当中,还存在离不了糟糕恋人的男女、被骗子哄骗不肯相信警察的受骗者、回避吸烟致癌问题的烟瘾者等等。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这要先说一下什么是知觉。01什么是知觉?知觉在心理学上的概念为: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通俗点来说,就是我们对接收到、感受到事物而产生的心理活动。比如看到一瓶啤酒,有的人反应是觉得这是苦的,有的人觉得这是可口的,这就是由这瓶啤酒而反映的知觉;而觉得啤酒是苦的人,会把啤酒归为“不好喝的饮料”;而觉得啤酒好喝的人,会把啤酒归为“好喝的饮料”,这是知觉理解性。知觉是通过系统化的处理,进而对外界客观因素产生的信息状态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后是个体获取信息的过程。而知觉理解性即人们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理解和解释事物。说白了就是依照自己以往的经验、知识、情感来理解事物。这也是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对事物看法差异巨大的原因,因为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来源于经验与感受,而经验与感受都是非常不靠谱的东西,使得很多人在知觉上就会理解偏差,对事物产生错误评价。原创
2021年9月1日
其他

985海外名校毕业,选择“躺平”,是输不起吗?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01前几天,河南中烟发布了一则招聘拟录用名单。一线生产操作岗位拟录用的人员中,有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985名校毕业生,也有海外留学生,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41人,约占30.73%,连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海归硕士都争抢着这个香饽饽!他们的工作内容,就是在流水线上“制丝”、“卷包”,将烟叶制作成那种可以在外面售卖的香烟。每天就是开机器、看机器、按按钮,盯着它正常运转,不费脑,出问题会有人来修。一天上班6小时,中间不休息,想去厕所就去厕所,也能玩手机。上班久了,很多人都产生这样的想法:工作枯燥乏味,自己就是一颗流水线上的螺丝钉。许多网友都表示非常不解:明明正是大有可为的年纪,他为什么选择了早早
2021年8月25日
其他

随时随刻都能发生催眠? 催眠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最近看了一个综艺节目叫做《萌探探探案》。有一期,宋亚轩和杨紫为了通关拿线索,他们必须通过了一个“催眠挑战”。挑战的内容是,一个原本轻易便能抬起来的盒子,在经过催眠师的暗示后,盒子抬不起来即为暗示成功,也为挑战成功。宋亚轩作为第一个挑战人。第一次,他轻而易举抬起盒子。放下盒子,催眠师对此进行了语言的心理暗示后,第二次成功的没有抬起箱子。这是否真实存在?或只是由节目的剧本流程演绎出来的效果?当然,节目是否有固定的剧本设置,我们无法知晓。但是,能够肯定的是,这样的“催眠”在现实中,真实的存在且可以发生。今天,让我们来聊一聊催眠。01什么是催眠?催眠的术语起源于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睡眠之神”修谱诺斯。然而催眠与睡眠并不是一回事。个体进入催眠状态后,身心会进入一种深层次的放松模式。但是意识并没有消失,反而更加集中注意力,以及进入一种更加容易接受“被暗示”的状态之中。被催眠者对催眠暗示的反应性增强——他们经常感到自身的行为是在无意中或者不需要任何意识努力就可以完成。举一个最经典的催眠例子:学者们为了研究催眠是否真实存在,便找了一群学生对他们进行暗示道:“你的手臂僵硬,像跟铁根一般。”被催眠成功的学生们,真实的产生了“手臂自动变得僵硬,举不起手”的效果。跟节目中,催眠师对宋亚轩从接受挑战时,便开始对他进行了接连的暗示话语,最后在一句,“你将无法抱起箱子”成功的达到了催眠效果。对此,学者们纷纷提出自己对“催眠为何能够成功运行”不同的见解。其中,目前被广泛认可和较为普遍的观点有其两个。01.
2021年8月25日
其他

远离“伪仪式感”,用心生活创造真实快乐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01不知何时开始,网红店频频冒出,它们变换花样做着营销,用一系列规矩增加噱头。似乎规矩越多越花哨,吃的时候仪式感才越强。奇怪的规矩和作秀般的包装让一群人宁愿花上几小时排队,也要追求一顿饭的“仪式感”。这充其量不过是戴上虚伪帽子的“伪仪式感”,早已经一点一点侵蚀我们的日常。这让我想起我有个同学,之前在学校时认识了一个女孩,没多久,两人就在一起了。可能是第一次谈恋爱的原因,他很快便化身“情圣”,全方位立体式照顾对方,恨不得人家上个厕所,他都要递个手纸。送早餐、来回接送、洗衣服、外出旅游……这都没什么,但为了在朋友圈显示他们的恩爱和甜蜜,他每次都做一些超出自己经济能力之外的事情。自己还是个穷学生,却给对方买AJ鞋、经常打卡网红店、礼物动不动几百上千,然后拍个照发圈:今天我给媳妇送了一双AJ……今天我们终于到这个店吃饭了……我不知道他女朋友那会儿有没有感动,却见他经常把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美其名曰——
2021年8月18日
其他

被长辈不断否定的我,如何找回自信?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知乎有一个提问:跟一群天天否定你,打击你的人一起生活,该怎么保持不生气,并且依然自信?题主在详细一栏中,特别指出这个打击自己的人是:“朝夕相处的公婆”。这并非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2021年8月1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我总是很在意别人的感受!” | 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01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别人聊天,别人一分钟没回,你就开始在大脑中迅速闪过:“怎么突然不回消息了,我是不是说错话了?”三分钟没回:“是不是我说的太多了,让他烦了?”五分钟没回:“怎么办他是不是生我的气了?”也许别人只是有事情耽误了一下,但你却总不由自主地觉得,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他才不回消息的。前几天,在刷微博时也看到了一个相关的热搜——
2021年8月11日
其他

班杜拉的遗产 | 社会学习和自我效能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2021年7月26日,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去世,享年95岁。这位学者在斯坦福大学工作近60年,创立了社会学习和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基础。他的学说影响深远,给心理学学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波波玩偶和社会学习提起班杜拉,心理学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他的“波波玩偶”,这项实验也成为他毕生研究课题的基础。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并不会每件事都通过反复试错才得知结果。假如有个口味和你相近的朋友,在餐厅尝试了某样新菜后,说味道太咸不合胃口。即使你没有亲自尝到,也可以根据对方的评价判断出自己不会喜欢这道菜。有时,我们甚至不需要他人明白地将结果说出来,也能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判断进行某项活动的可能后果。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经历,间接达到强化或者惩罚所起到的学习效果。针对这种观察学习现象,班杜拉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闻名遐迩的波波玩偶实验。在实验中,他安排儿童观察成年人和塑料波波玩偶之间的互动。那些看到大人对娃娃拳打脚踢的孩子,在和玩偶相处时,比没有看到这些暴力行为的孩子表现出了更多攻击行为。他们学着自己观察的成人的样子,对娃娃拳打脚踢。而对照组的儿童,则很少出现此类行为。后续的实验表明,即使不通过真人现场演示,而只是播放一段含有此类情节的卡通片,儿童也倾向于模仿这些攻击。这些实验为后人研究大众媒体对未成年的影响打下了基础。正是有了班杜拉的系列研究,更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探讨,电视等媒介中出现的暴力因素对儿童行为的负面作用,并呼吁限制未成年人大量接触含有暴力内容的作品。观察学习的过程人们如何通过观察进行学习,班杜拉认为这其中经历了四个过程。1.
2021年8月11日
其他

总是买买买,我们买的究竟是什么?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01前几天,有一则新闻突然登上热搜榜:#小年轻抢盲盒,有人四个月花掉20万#。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一类人群:包控、鞋控、化妆品控、文具控、文玩控、数码控……你是否也是其中一员呢?首先需要肯定的是,你确实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你是否曾经或正深陷其中,沦为数码奴、包奴、鞋奴、文玩奴、文具奴、化妆品奴……你是否希望改变这种“买买买”的行为,但又控制不住自己。不论是“控”还是“奴”,这意味着物品之于你都不再是单纯地被你使用或享受,而是会带给你一些心理上的负担。它们带来安抚和增加幸福感的同时,也伴随着得不到的饥渴感、冲动后的内疚感和焦虑感,以及现实经济方面的困境。当你“买买买”的行为,给你带来了以下1-2项状况时,你已经接近或成为了“购买上瘾者”:*
2021年8月5日
其他

“为什么我的建议,你不听” | 如何实施恰到好处的帮助?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帮助”二字。有时,我们在困境之中寻求他人的帮助;有时,我们也会成为帮助他人的人。在这样的“帮助关系”之中,我们遇到不少这样的情景:感情受挫或工作不顺利的好友向你求助,希望你能够提供建议。你各举不同例子替TA权衡利弊,条分缕析讲完自己的意见。谁知,好友口口说着懂了,可下次却依旧遇到相同的事情,垂头丧气地找你。你恨铁不成钢的模样质问TA原由,却得到这样的回答:“道理我都懂,但是......”你心想着自己明明提供了这么好的建议,但TA依旧无法使用,认为TA根本没有接受帮助的能力,不免也觉得懊恼。01隐藏在人际关系中的帮助为何我们好心给予好友的建议常常不被接受呢?这需要我们先了解一下隐藏在人际关系中帮助者与求助者的关系。随着社会文化的进展,人与人之间的帮助行为已成为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而人能够在生活、成长的道路中,能够顺利地通过每一个关卡,都脱离不开这些隐形的帮助。例如:我们迷路了,要问路时;拼车团购,需要小伙伴时;看到自己的亲人或朋友遇到问题或困难时,我们也会很自然地想提供建议或出手相助。这些隐藏在生活的每一个帮助关系,平时很少会被我们意识到。但是,当人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引起情绪上的不适,需要自己花费较大的精神和勇气去寻找帮助时,这种隐含在互动过程中的帮助关系,便会凸显出来。比如:好友失恋、失意时,这样的困惑便需要花费较大的勇气去寻找帮助;或者是生病而虚弱时,需要有人来照顾自己时,面对这样的情况,会更加的难以开口寻求帮助。这是因为:01帮助关系的成立便意味着关系之间的不对等当求助者在主动寻求帮助时,在人际和心理上,便将自己置于“下风”。这种内心的落差会由求助者需要对方提供多大程度上自己无能为力的帮助,而产生的落差感逐渐增强。在电子发达的时代下,我们接受了更多的“独立”教育,对自己有更多的获得独立时的掌控需求。寻求他人建议、让他人支持你、照顾你,都是减少自己的独立性为代价。当求助者开头寻求帮助时,无论对方是否能够帮得上忙。无形中,便将自己的权利和价值交给了对方。而正是这种权利和价值的交托,造成了彼此关系的不平衡。当帮助关系成立时,求助者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被动的、要依靠他人的观众角色上;而助人者则是一个拥有较大权利的强势主角。02帮助关系的建立,存在着模糊性人际关系能够持续维持的准则是“礼尚往来”。也即是说,在帮助关系中,助人者和求助者都希望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或者价值。在一段帮助关系的初期,不管是助人者还是求助者,两者之间对在关系之中获得什么和需要付出什么其实都是不清楚的。随着帮助双方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的递增,模糊性也会更加明显。但是,当两者进入帮助关系中,求助者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助人者产生依赖感,若双方对彼此的期望值还是模糊不清的,便会造成最初的权力失衡,使得双方都要面对焦虑和紧张。焦虑的表现形式会因关系的本质和所处情境的差异而不同。比如:当你需要身材塑形时,找一个被大家力捧的健身教练为自己指导,我们会很听话,甚至有点儿战战兢兢。而当同样的问题,求助于某个特定的朋友时,我们既会担心自己是否太强人所难,让他人承担了自己的烦恼而伤害了友谊,又希望朋友能很上心,且不要因此小看我们、敷衍我们。换句话说,一旦人们提出了请求,无论求助者和潜在助人者原来的关系如何,焦虑都会随着情境自然产生。就像最初的例子中,当好友开口寻求你的意见时,本身就交织着各种情绪。比如:希望得到你的关心、害怕你对自己问题的不耐烦......但这些期待往往都不会说出口,或者说他们也意识不到。而作为助人者的一方,一旦缺乏对帮助关系中不平衡性的洞察和应对能力,便会导致很多的帮助过程最后不欢而散。02助人者的陷阱因在帮助关系中存在着社交的不平等性和角色的模糊性,斯隆管理学院沙因教授特意在《恰到好处的帮助》提到,作为助人者很容易的陷入以下几个陷阱中。1.
2021年8月5日
其他

咨询师说 | 孩子喜欢问为什么的时期,如何合适引导?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身边的父母抱怨:“我家孩子就是个十万个为什么,每天都要缠着我问东问西的,烦死啦”,“我家也是,只要醒着,就要问个不停,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他都要问个遍”,“宝宝好奇心强,又好学,他问的问题,有时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问题也是五花八门,如:“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会亮?”、“小鸟为什么会飞?”、“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2021年7月28日
其他

《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 你被爱情操纵了吗?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是曾火爆全网的热词。同时,也极其形象的表现了一个“过度控制欲”的人的心理状态。何为过度控制欲的人呢?在关系之间,他们掌握一切主导权。与这样的人相处,你会发现,社交、经济全都在对方掌握,而且你需要事事以他为中心。事实上,这种人格特点的人并不少见,但只有熟稔的人才能够了解TA的掌控欲。前阵子,听阿姨的好友说,我姨夫就是这样一个“过度控制欲”的人。
2021年7月28日
其他

当代打工人必修课 | 反怼职场PUA神操作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01你经历过职场PUA时刻吗?比起霸凌,它是一种更隐形的精神控制:“996和007是为了你好。”“除了我们,没别的公司会要你。”“今天出100张设计图,我来选。”……我有一个朋友,211学校毕业,出过好几本书,文笔很好。毕业之后,她进入了一家全国知名的课外辅导机构,在三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带课老师,一路披荆斩棘到大区域主管还算比较顺利。当同龄人还在拿月薪的时候,她已经年薪三十万了,后来她结婚,变成了妈妈。休产假前,领导真切地承诺:我们等你回来。休完产假回去,她发现公司已经没有了她的位置了。为了弥补,领导安排了另外一个行政后勤的职位给她,并且伴随着一些“敲打”:“你现在刚生完孩子,金钱上的压力肯定变大了,所以还是尽快回到工作中。如果跳槽,按你现在的妈妈身份,想找到待遇跟我们差不多的工作,估计不太容易。”因为生活种种压力,她决定听取领导的安排,而此时的领导,却开始不断地挑剔她的工作。例如:指责她到点就下班,别的部门有事找她却找不到;笑话她生完孩子之后变笨了,跟之前的工作能力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批评她工作态度不如以前端正,不细心,没有拼劲了……由于害怕丢掉工作,她更加努力,每天等到别的同事都走完了,才离开。主动包揽公司里很多的杂活,拼命刷存在感,证明自己还有价值,还和以前一样。对于上级的一些决策,尽管心里觉得不妥,但是从来却不敢提意见。生活的压力,让她害怕被踢出局,再也没有之前意气风发的样子。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职场
2021年7月21日
其他

睡眠者效应 | “你以为自己对它嗤之以鼻,其实你早已入迷”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前段时间,“蜜雪冰城”作为一家奶茶店,以几句让人觉得“LOW”的歌词爆火。“我爱你,你爱我,蜜雪冰城甜蜜蜜...."这样的魔性音乐,听时闹心。关后,音符却自动在脑中波澜起伏。跟随在音乐后面,一些负面新闻也接踵而至。中国质量新闻网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蜜雪冰城个别门店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日期标签,违规使用隔夜冰淇淋奶浆、茶汤、奶茶等食材,柠檬表皮不清洗等卫生问题和食品安全隐患。对此,官方微博做出了致歉声明。奇妙的是,我们嫌弃他们的音乐、批评他们的食品安全问题。但只要你有喝糖水、奶茶的兴趣。假以时日,你便会忘记这些负面新闻,而只记得有一家奶茶店挺有名的,叫做“蜜雪冰城”。然后你就去他家买单了。01忘不掉的广告内容
2021年7月21日
其他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如何识别阿尔兹海默病?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不久前,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在国内上映。这部影片在今年获得了无数奖项的提名,并最终斩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主演安东尼·霍普金斯则因其精彩的表演,再次夺得奥斯卡影帝称号。电影的主角是名身患阿尔兹海默病的老人,通过他的视角,故事向我们生动地还原了患有这种病症的人眼中的世界。最初,大众还不熟悉“阿尔兹海默病”这个词,而是用“老年痴呆”来称呼这种病。在很多人看来,记忆力下降和时不时的记忆混乱,不过是年龄变大的自然结果。但实际上,它并非单纯由人变老导致,而是一种迄今病因难以阐明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因为阿尔兹海默病的很多症状会被视为年纪增大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所以对它的早期诊断总是困难。为了帮助人们尽早察觉阿尔兹海默病出现的征兆,有学者总结了10项需要注意的早期症状。我们结合影片里的部分例子,来和大家共同探讨这些外在表现。1.
2021年7月14日
其他

“诈尸式伴侣” | 干啥啥不行,指手画脚第一名!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01说到现代的畸形婚姻,我们听多了“丧偶式婚姻”,有些人结婚了,却过着丧偶式孤独的生活。其实还有一种“诈尸式伴侣”,也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种常见的夫妻相处模式。不过“诈尸式伴侣”和“丧偶式婚姻”不同的是,“丧偶式婚姻”中夫妻一方是完全消失的,他可以以各种理由晚归,不陪孩子,不理伴侣,不做家务。而“诈尸式伴侣”比较有趣了,它通常指男方在婚姻关系中经常缺位,却还要时不时露个面,甚至还要偶尔在某些看不惯的事情上指责女方,假装自己是一个称职的老公。我想起去年有一阵子,一向有“宠妻狂魔”之称的王祖蓝突然被骂上了热搜。原来,在一集《做家务的男人》中,面对怀孕还在厨房忙前忙后的妻子李亚男,王祖蓝不仅没有第一时间去搭把手,反而上来就是一个“否定三连”:“好脏啊,好恐怖,你看,这个一定要扔了!”“你这样不对,洗干净也没用,放进去都潮了!”“你还没弄好,你该刷一刷,怎么用水冲!”……这种不耐烦的语气和颐气指使的态度,连朱丹都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开口说:“你不要埋怨这个,埋怨那个,她要被吓到了。”不少网友看到这,也是火气值蹭蹭往上冲:这不就是典型的“诈尸式伴侣”吗!不少人在李亚男身上看到了自己母亲的影子,有一个人的评论令我印象深刻:“我妈妈就是这样子的,我爸比较大男子主义,家里油瓶倒了都不会扶的那种,但在外面很有人缘,经常会有人夸他是个热心肠。可他每次回到家还是会对我妈挑三拣四的,我妈妈受了委屈,只能一个人躲起来哭,但就因为我爸不打女人,别人都说我爸爸是个好老公。”事实上,这样的故事并不在少数。02如果你不幸遇到“诈尸式的伴侣”,他不仅不能给你带来任何滋养,反而让你心力憔悴。想要改变现状,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背后的原因:第一,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当今社会对女性的要求逐渐升高,在打拼事业的同时还要兼顾家庭。除了要分担养育家庭的责任,同时还要兼当保姆、育儿嫂和家教。而大多数男性只需要负责好好工作努力赚钱就可以了,他们缺席大部分应当分担的家务、教育子女的时间,以及体谅老婆的心。当家里出现一点小差错,他们就会立刻跳出来,对伴侣横加指责;孩子一旦有些小病小痛,他们瞬间幻化成权威大师,对妻子指指点点;平日不屑踏入油烟满天的厨房,对饭菜的挑剔程度却赛过美食专家……说到底,他们不过是不想付出实质性的努力,就可以直接享受一个人人羡慕的完美家庭。最终,所有的家务和育儿的压力全都压到妻子头上,他们不懂得考虑妻子的感受,只想着自己的利益。第二,付出不被看见大部分的女性在婚后需要承担大部分家务,如果成了全职太太更是要包揽一切:孩子半夜哭闹,为了不打扰丈夫,妻子可以自己哄孩子到天亮;为了让丈夫有个整洁干净的家,妻子可以弯着腰把地板擦得锃亮;为了丈夫回家能吃上热腾腾的饭,妻子可以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准备丰富的饭菜。……可这一切丈夫丝毫体会不到,他只看到妻子早上能睡到八九点,不用早出晚归不用风吹日晒。在他眼里,妻子什么都不干,只知道在享福。第三,家务虽小,却耗神耗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家务是一件非常琐碎的事,洗碗拖地洗衣服,每件事单独做所需的时间不多。但当这些任务由一个人完成的话,不仅要花大量的时间,连体力都会受到考验。原本属于两个人共同承担的责任,却落到一个人的肩上。长期以往,独自承担的一方必定会身心俱疲,内心难免不满,这时候争吵随即而来。03其实,想要改善“诈尸式伴侣”的相处模式很简单,归根结底是一句话:好的婚姻,男人参与越多,才会越美满。它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永远记得欣赏和夸赞对方在恋爱时,对方在你的眼里满满的闪光点,无论他做了什么,你都不忘说句:“太棒了”。结婚后,对方身上的种种优点变成了习以为常,缺点开始被无数倍的放大。所以要想婚姻的天平保持平衡,要永远记得欣赏对方,并时常彼此夸赞。第二,保持交流共同分享生活中无论多忙,夫妻两人都要相互交流,遇到了什么新鲜事,学到了什么新东西。因为只有相互交流,才能知道彼此所思所想,才能不断拉近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好的婚姻里,谨记保持良好的交流,既愿意和对方说,也愿意认真倾听对方。第三,敢于说出“对不起”夫妻之间有不同意见在所难免,出现矛盾和争吵并不可怕。但重要的是,找到矛盾的根源,发现问题并解决它。固执只会伤人伤己,诚恳地说出“对不起”,更能让对方感受到你为家庭的付出。一段完美的婚姻,不是随时随地浸泡在甜言蜜语中,更多的是柴米油盐下细碎的生活。但是无论生活是怎么样子,两个人携手共同付出,让整个家变成更好的样子,才是最美的爱情。作者:NightCaroline,央视春晚品宣负责人,江苏文艺出版社主编,签约干货帮、教育一读等20家大型公众号,写有多篇百万+爆文被视觉志,京东图书等大号转载。编辑:刘祎*
2021年7月14日
其他

抑郁情绪与抑郁症 | 12355青少年心理科普漫画

稿详情点击:诚邀各位“心理”同路人一起成为心理学内容的传播者投稿邮箱:contact@stresschina.com往期回顾/亲子关系爸爸去哪了
2021年7月7日
其他

心理学解释 | 为什么很多人越无知越自信?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01我们周围总能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只认自己的道理和经验,本能地抗拒不同声音,完全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明明是他们错了,你嘴皮说破可是他就是不听,简直无法沟通,固执的想法好像根深蒂固地长在他们脑子里。……新闻里经常能看见这样的人:有位老大爷不听民警苦劝,劝了三天都不管用,结果被骗了567万。有位丈夫不管医生怎么劝告,都拒绝在妻子的无痛分娩书上签字,因为他认为这样会影响孩子。导致忍受不了疼痛的妻子,愤怒地喊出了“我恨你一辈子!”还有位女士突发奇想,在家中将20余种水果混合榨汁,然后自己进行静脉输入,最终被送进ICU……被抢救过来后她后悔道:“本以为新鲜水果富含丰富营养,注入身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这样的言论:
2021年7月7日
其他

“求你别再夸我了” | 深怕“好评”来袭的我,怎么了?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下面的故事中有你的身影吗?工作上,团队携手完成了一个项目。开会时,老板特别表扬了你。你一听涨红了双颊,心里默念着:“我也没做多少,不要再夸我了。”邻居阿姨来到你家里,直夸你是一个聪明、乖巧的孩子。甚至抓着自己的孩子,让他好好跟你学习,你尴尬得想要逃离被当做榜样看的现场。你总是会听到很多积极的评价,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工作上。每个人对你都抱着高的期待值,以至于当你选择了一个“普通”的工作时,他们都会评价,你这个“大才”却“小用”了。而你内心只想恳求他们:“求你不要看好我。”很多人认为,被看好、被高评价是让人开心的事情,可对于你来说却避之不及。但是,一旦你将此说出来,却有人会将此挂上“凡尔赛”的名号。甚至你自己也开始怀疑是否自己太过“矫情”、“自恋”?而内心被人夸赞时而产生的焦虑却一直在提醒你,并非如此。是的,这不是你的自恋也不是凡尔赛,你感受到的对积极评价的恐惧,是确实存在的。有种恐惧,叫做“好评”Weeks
2021年7月7日
其他

心理科普 | 你的人格是什么颜色?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不久前,某款音乐软件推出了一项趣味测试,声称可以测出你的“人格主导色”。霎时间,朋友圈就遍布了五颜六色的测验结果:魅力超凡的艺术家蓝色、云隙射下的阳光橙色、智慧非凡的开拓者绿色、世间美好收藏家粉色……尽管理智告诉我们,这些没有科学理论依据和编制流程的测试,仅供娱乐。但身体很诚实,大部分人还是会忍不住做几道题,看看自己究竟是什么颜色。笔者的测试结果是金绿色什么是人格?“人格(personality)”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从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格是独特的,它是我们和他人区别开来的重要的内在品质。另外,它又是相对稳定的,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就揭示了人格很少发生巨大改变。在人格当中,既包含我们常说的性格,也具有许多其他成分,比如人的脾气、认知风格、自我体验等。人格英文单词的源头是persona,本意是指古希腊戏剧中演员佩戴的面具。舞台之上,表演者通过面具来表明自己的角色身份。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有自己的社会角色。久而久之,面具一词,便幻化成了如今的人格。荣格提出的人格面具理论,便认为人们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会表现出不同的形象,就像是戴上了不同的面具。它的存在是为了留给别人特定的印象,并隐藏真正的自我,而这都是为了表现出符合社会期待的模样。人格的分类人格反映出个体的心理差异。若要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人们自然会想从这里切入。而将人格分门别类则是最直观的方式。类型理论类型理论认为人格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别,这也是我们日常的趣味测试中经常遇到的。比如色彩人格测试中,我们会被分为不同的颜色。早在古希腊时期,名医希波克拉底就认为根据人体内4种液体的配比,可以将人分成4种不同类型。医生盖伦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学说,提出了气质类型说。他认为人们的气质可以分4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胆汁质的人充满活力但为人浮躁,抑郁质的人则小心谨慎,比较敏感。又比如,荣格根据内—外向,辅以思维、感情、感觉和直觉这几种心理活动功能,将人格分为8个类型。例如,外向感情型对事物评价往往感情用事,主观性强。而内向感情型则情绪稳定,不露声色。类型理论是出现较早的一种人格分类方式,它的结果容易简单明了,容易理解。但这类理论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将人格特点看作“全或无”,而不考虑程度。如果某人隶属于一种类型,他就不应该拥有其他类型的人格特点。这显然和复杂的现实情况不相吻合。特质理论特质理论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这种理论认为,特质是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每种特质或维度都是个连续体。比如在友善度方面,有的人非常热情友好,而有的人相比则较为冷漠,但这不代表后者身上完全没有友善这种特点。两人相比,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卡特尔编制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16PF)”是特质理论中的代表性人格量表。他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些特质,只是表现程度有所差异。现代特质理论中比较著名的有大五因素模型。这5个因素分别为: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和开放性。如果取每个特质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恰好可以拼成OCEAN一词。因此,我们也常说这几种因素代表了“人格的海洋”。整合理论类型理论强调了人格“质”的差,特质理论强调了人格“量”的差异,而整合理论则综合了两者的特点,更全面地对人格进行描述。艾森克提出的人格结构的四层次理论便是其中的代表。他认为人格包含了四个层次,分别是类型水平、特质水平、习惯性反应水平和特殊反应水平。模型最上层的类型水平,由特质(如内倾性)形成,是人格中的一般因子。最下层的特殊反应水平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直接观察到,属于误差因子。此外,他还用内外向和神经质倾向两个维度描述人格,认为每种人格特质都可以在这个维度图中得到表示。了解人格的用途希腊的德尔菲神庙里,在阿波罗太阳神庙入口处的上方刻着几个字:认识你自己。从古至今,人们探寻内心的脚步就未曾停下。了解自己的人格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身,同时,它在社会生活中也非常实用。比如,现在有很多量表结合了人格测试和胜任不同职业所需的特质,指导人们寻找符合兴趣,同时又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有些公司在筛选应聘人员时,也会使用人格量表考察个体的性格特点和强弱项。此外,根据人格特征的不同,我们也能以此指导自己的日常安排。蒙特利尔康考迪亚大学的研究者,在帮助客户制定健身计划前,便会从竞争性、社交性、动机等7个维度对人格进行考察,再推荐最匹配他们的活动。当然,了解人格并不代表把自己限制在既有的条条框框中,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每个人的人格虽然相对稳定,但它也是多维度的。在不同的场景下,在不同的人面前,你会展现出个性的不同侧面。这听起来像是在戴着假面,但实际上反映的却是人格和行为之间复杂的关系。认识自我不等于将自己简单地划归到某个特定类别中。毕竟,人生本就该丰富多彩。参考文献1.
2021年6月23日
其他

可爱的诅咒 | 照顾了所有人,却忘了照顾自己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你是这样的人吗?周末,慵懒的赖在家里,堡着剧吃着零食。突然,朋友来电,让你一定要去聚会。你真心享受着一个人的周末,但你还是赴约了。下班时间到,你完成了当天的工作正想着准点下班,旁边工作还没有做完的同事,请求你的帮忙。你觉得很疲惫,但还是答应了同事的请求,延迟了下班时间。心情不好,正想着找人倾诉、找场娱乐活动缓解不悦的情绪。你却接到电话,说某某失恋、很难过,想让你陪TA聊聊天。你将自己的情绪抛之脑后,成为他人善解人意的倾听者。......你是否做着类似或者一致的事情?你总是满足周围人的需求,给予他人关怀和照顾,却忘了照顾自己。01只有让人满意,才能够被爱心理学里,将这样的你称为“讨好型人格”。
2021年6月23日
其他

认识自我,先要了解阴影自我 | 光与暗,都是你!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最近,罗翔老师因“伪善的道德优越感”上了热搜。当年,读博期间的罗翔,在街上遇到了一个衣衫褴褛、四处问人却无人理睬的老人家。他前去问询,了解到老人家想去援助中心。因路途遥远,罗翔便打车送她过去。一路上,因为害怕惹麻烦,所以他并未表露自己的“律师”身份,而是沉默一路。到了援助中心后,老人家感谢他并说道:“你就不用陪我上去了,别影响你的前途”。瞬间,罗翔内心正因“自己在众人面前作为唯一一个伸手帮助她的人”而燃起的道德优越感被戳破。时光荏苒,回首往事时,他依旧无法忘怀,而感到羞愧难安。而对于不停进行“自我审视”内心的罗翔老师,让我心有戚戚。善良与邪恶,真实与虚伪,懦弱与勇气......这些看似对立面的反义词,不都存在我们内心之中吗?当他正为懦弱的自己而感到羞愧时,何尝不是一种直面自己“阴影”的勇气呢?01无关好坏的“阴影”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过一个“阴影”的概念。定义很简单,就是:你不愿意成为的那种人。当我们身上的“某个特质”与社会、群体所崇尚的信念发生冲突时,我们便会压抑此特质,并当它不存在。被压抑的那一部分,就是我们的阴影。本质上,阴影并无好坏之分,比如:如果你害怕自己太懦弱,那么懦弱就会成为阴影,而假装自己很有力量;如果你觉得勇敢意味着“失去他人的保护”,那么勇敢就会成为阴影,而维持一个弱小需要被保护的形象。......在这两个相反词汇的例子可以看出,“勇敢”与“懦弱”都可能成为我们的阴影。所以,勇敢是我,懦弱亦是我。它们都存活在一个“完整的我”的体内,谁被我们忽视,谁便被压抑。02压抑的阴影,被“投射”激活这些不被自己识别、压抑的“阴影”,不会消失,而是通过“投射”的方式被激活。心理学中,“投射”是指我们会不自觉地用无意识去影响周围的人,让他们表现出被我们所压抑的特质和情感,或是容易被表现出这些特质和情感的人所吸引。因为它充满了情感负荷,又存活于人的无意识之中。往往不受我们意识所控制,而是通过身体、感觉诉诸到他人和外物之中。一方面,我们会将自己“不被接纳”的特质,通过“讨厌”他人的方式而投射出去。譬如:作家黛比·福特在《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一文中,记录了自己的经历。有一次,她坐在地铁上,跟她同车厢的一个女人不知何故,对她的孩子破口大骂。瞬间,她便对女人的做法产生了内在反应:“我绝对不会像她那样对待我自己的孩子。”随之,她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假如我的孩子不小心把巧克力饮料洒在了我的新裙子上,那我会怎么样呢?我肯定会对孩子大发雷霆的!”那一刻,她感悟到,自己当然有可能像那个女人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只不过不愿意承认罢了。尽管,她并不是一个打骂孩子的女人,但她身上同样具备着缺少耐心、不宽容的特质。不同的是,她只是将这些情绪和态度隐忍了起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只是,当我们发现自己“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这种特质时,我们会理解自己更深刻。我们不再随意的给他人的行为贴上“好”与“坏”的标签,也用不着再生活在虚伪的面具下,靠伪装和掩饰来保护自己。我们可以走下“道德的制高点”,理解“不完美”是人性。另一方面,我们也有一个“潜在的更好的自己”被投射到自己敬佩的人或偶像身上。正如一次颁奖时,罗翔老师感言:“大家被自己心中的正义感所感动,将不配有的荣光投射给我”。这一份“正义感”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特质,只不过被自己潜藏在一个秘密的角落中,通过投射到“崇拜、喜爱”的别人身上而被激活。我们崇拜的必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这个人身上的某些特质。而这个特质,都潜藏在我们身上——我们同样拥有。03走向完整的自己阴影之所以为阴影,是为了让我们的意识注意到它的存在。它借助着我们投射到别人的情感,在告诉我们:“我就在你体内,你快来看到我!”当我们希望被人关注时,我们身上的每一个特质也希望被自己所看到。看到它们,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克服心中的恐惧、勇敢的走向内在自我、去突破压抑自己的每一个阻碍。接下来,深呼吸,我们去了解它吧!1.
2021年6月16日
其他

“爸爸去哪了” | 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为何至关重要?

在一个针对青少年的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教育责任?调查中46.9%的人选择了母亲,28.7%的人表示“父母均担”,11.4%的人选择其他,仅有
2021年6月16日
其他

青春期 | 父母要给孩子一条情感成长的红线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前两天在一个高中孩子的朋友圈里看到这样一句话:“我想和你从校服到婚纱想陪你从青春到白发!”“非常执着、浪漫的情感表达!”可这却成了许多父母最挠头的事情。强力制止,怕把握不好分寸;放任自流,怕孩子受到伤害。可咋办呀?最近,一位母亲找我咨询,向我倾诉她的苦衷。女儿今年上初二,以前一直很听话,和父母的关系也很好。可是,最近发现女儿不愿和母亲沟通了。经了解才知道女儿现在和班里的一个男同学交往过密,母亲还看到女儿手机微信聊天记录中有“老婆,祝你生日快乐”等语言;再一看收件箱,里面还有很多称呼“老婆”的亲热邮件!问女儿,她居然理直气壮:“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们只不过是好朋友,班里好多男女生都这样称呼。”父亲也曾经试图强力劝阻,可是好几次都被拒之门外。马上就要考高中了,真是急死人。听完母亲的叙述,我的第一判断是:她的苦恼源于不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变化规律。其实,这时的孩子开始渴望独立与自主,不希望被别人打扰,更不允许别人干涉其隐私。母亲偷看了女儿的手机和邮箱,爸爸又急于逼问,从而引起了女儿的反感,致使他们好几次想解决问题都遭到冷遇。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和异性交往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这一点应该得到父母理解和尊重。同时父母也要让孩子明白:你爱她,所以担心她,要和孩子坦诚交流,相信孩子,向孩子敞开接纳的胸怀。经过梳理和思考,我和这位母亲做了如下的沟通:01.
2021年6月9日
其他

短暂的愉悦很多,持久的幸福却消失了?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01夏日,一杯清爽可口的饮料会给予我们愉悦感。看娱乐新闻、笑话,能够为我们在辛勤工作后的大脑带来放松的愉悦感。......客观上,能够给予我们幸福的物质逐渐地上升:提升的购买力、更高的教育程度、有更好的营养和医疗设备、更普及的文艺娱乐等。但是,这些看似唾手可得的快乐,给予了我们愉悦,却未能给予我们获得持久的幸福感。抑郁、焦虑的现象却是逐渐地上升。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抑郁症患者,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而且,逐渐于低龄化。为何呢?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赛格里曼对此进行了解答,他在研究人们的幸福感中发现,影响到抑郁流行的原因之一是:过度依赖暂时快乐。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别人都替我们做好了,不需要付出努力和思考。吃饭,有外卖;拿快递,有代步;家务,有家政.......看起来,这些都是一些琐碎的能够节约我们“时间”的事情。它能够让我们花心思在自己更加重视的事情之中。但事实上,这些被节约下来的时间,我们将其用在哪里了?手机、娱乐、短视频.......现代生活的节奏快速、内卷造成的焦虑感,使得工作、学习成为了人的负担。所以,人们更容易在工作、学习后通过“刷手机”“食物”等方式,来松弛紧绷的神经。而这些休闲方式,却使得人陷入了消极被动的处境。我们不再需要思考,只是享受纯粹的感官需求。沉溺于其中的自己,而不再寻找自己的优势、潜能,突破自我....02如果愉悦是短暂的快乐,那么什么才是持久的幸福呢?赛格里曼回答道:“满意感”。当你需要使用“认知”去思考,“用心”去感受的时候,例如跟一群好朋友聊天、攀岩、看一本好书、跳舞等。这些能够让你主动参与进去的活动,都会使得你感受到“满意感”,而能够获得满意感达到最高程度的就是进入“心流状态”之中。“心流”是由心理学家希斯赞特米哈伊提出来的概念。他发现,一些能够让自己获得持久幸福感的人都能够进入一种“无意识、无情绪”的状态,那是“身”、“心”、“意志”汇集一块,专注于一件事情时的“忘我状态”。它不会让你获得“即时”的获得愉悦感。甚至,你可能说不出来为什么做这些事情也会有积极的情绪。但是,这种感觉比愉悦更长久,因为它是思考和诠释的结果,不容易习以为常。《发现心流》一书中,有这样的一个例子:有一个住院十年的精神病患者,偶然一次,医务人员发现她在修剪指甲时,出现了情绪高亢的时刻。于是,他们找来了专业人员教她修剪指甲的相关技巧。她十分热衷进入了学习状态,而且在学习后为病友修剪指甲,病情也逐渐康复。出院后开了自己的指甲店。上述例子,对于这个患者来说,修指甲便能够让她进入“心流状态”的过程中,产生专注、心无旁骛之感。我们可以试图去回忆下,去想自己最难以忘怀,最珍贵的画面。这一份记忆不是某个时间点吃食物、洗个热水澡的愉悦,而是我们为了某个目标付出奋斗,最投入的时光。这种持久的幸福感,是一种人们在自己生命中获得的主动权,而不是消极被动的状态。
2021年6月9日
其他

假性亲密关系 | 你们的恋爱,好像只是进行着角色扮演!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01经常听到周围很多单身的姐妹都想尽快脱单积极寻爱。但据我观察,有种恋爱谈的,还不如单身来得痛快。比如现实生活中有种情侣,每天无时无刻不在聊天,一起过周末,假期一同去旅行……相互陪伴,关系十分稳定。他们表面上看起来虽然非常亲密,但其实所做的一切都充满着一种“例行公事”的感觉。关系只停留在了一起吃喝玩乐这种表面的事,而没有对对方敞开心扉,表达自己或者关注对方的需求,探索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两个人就像是“酒肉情侣”,而不是有精神共鸣的灵魂伴侣。在心理学中,这种关系被称之为“假性亲密关系”,可以理解为两个人只是形式上的在一起,逃避问题和矛盾,没有认真的吵架、冲突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像是合伙生活一样。关系看似很亲密,实际上总觉得哪里好像不太对劲。02比起假性恋爱,假性婚姻更让人无法忍受。我之前看到过一个挺火的视频:一对天津的老夫妻,他们结婚三十多年还是坚持AA制。大到各种家用电器、小到一个鸡蛋,都区分的清清楚楚。他们从来不会一起吃饭,厨房是轮流使用,自己做完饭自己吃。打开他们的冰箱,也可以说是泾渭分明,夸张到就连鸡蛋都有标号,防止对方用了自己的。就连晚上睡觉他们也不会睡在同一张床上,大爷只能睡在地上。大妈也抱怨说:大爷对她关照甚少,别人给的东西大爷都留着自己吃。这样的婚姻,没想到竟然经过了三十多年!很多婚姻可能不会到这样“泾渭分明”的程度,却也大同小异。有朋友之前跟我说,因为丈夫的一次出轨两个人已经分房而睡了。但为了孩子她选择了不离婚,但是已经对老公没有了感情。虽然他的认错态度一直很好,也确实回归了家庭,但她就是不会再有恋爱的感觉了。对于她而言,就好像是为了维持最后的体面,而撑着这段婚姻。她害怕离婚会让身边的人,都会对她产生同情。同时,她也害怕离婚会给孩子一个不完整的家庭。所以在外人眼里,这段婚姻并没有任何的问题,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的亲密关系早已“离了婚”。有多少婚姻,早都失去了婚姻的意义。打着婚姻的名义,却过着各自的日子。假性婚姻相处的越久,两个人之间只会积累更多无法沟通的矛盾,还有日益消退的情感。03那么,究竟为什么真的有人想要回避真正的亲密状态,而保持“假性亲密关系”呢?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真的在乎一个人,或者让一个人对我们来说变得重要。因为真正的亲密关系代表着相互关心,彼此共情及情感付出。但这些是需要承担情感投入的风险的,在乎一个人,我们就有可能因此受伤。“假性亲密关系”就是这样一种防御机制,帮助我们抵抗这样的恐惧和焦虑,让我们觉得待在这么一段关系里是“安全”的,是不会“失控”的。因为在这段关系中,双方从情绪到行为反应都是在完全可以预测的,使我们从真正的亲密关系带来的复杂性中得以解脱。因此,有心理学家认为,在“假性亲密关系”中,我们处于一种“情感禁闭”的状态,即双方不自觉地达成了协议——共同保持情感上的麻木。这种禁闭的状态,看起来双方是在一起,但却拒绝进行深刻的情感联结,在实质上却是一种分离。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人虽然嘴上说着爱你,并对你进行着无可挑剔的关心,但实际上他或她对于了解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毫无兴趣,你们的亲密,每一步关系的进展,好像只是在进行着角色扮演。两者无法分开,但永远警惕着不进入对方的内心。“假性亲密关系”有多种形式:有时候可能一方的行为取决于另一方的需求(索取方为主导);有时候一方接受什么取决于另一方给予什么(付出方为主导);有时候一方负责表演而另一方负责赞赏(表象上的完美情侣)。但无论哪一种,关系中的双方都是平等地被束缚着,他们自愿被束缚去感受到世界是安全的。
2021年6月2日
其他

昨日重现 | 青少年时期的音乐对记忆的影响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当你回顾十几岁的青少年时期,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或许是忙碌而充实的校园生活,抑或是家乡美食那令人怀念的味道,也许有懵懂时期的怦然心动,还有对未来无忧无虑的憧憬。对成年人来说,青少年时的许多回忆都是那么鲜活,一切历历在目。在这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我们也常常遇到很多令人难忘的文艺作品。这其中,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形式之一莫过于音乐。电影《银河护卫队》里,主角星爵有一部极其复古的索尼随身听。他平时听的歌曲,都是母亲当年用磁带自录的混合歌集,其中充斥着70、80年带的流行金曲,这是他从小听到大的最熟悉的旋律。在充满了前沿科技、外星人、超能力者的背景设定下,星爵的《劲歌金曲》合辑迅速拉近了主角和观众的距离,让不少人露出了怀念的笑容。而在现实中,青春期时爱听的歌曲确实能对人产生持续影响。即使事隔多年,我们也往往能哼出十几岁时学过的旋律,准确地唱出记忆中的歌词。研究者们发现,青少年时期听过的歌曲最能勾起成年人的怀旧性记忆。这其中,被试在14岁左右的流行金曲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昔日之歌勾起最多回忆去年,几位研究音乐和怀旧性记忆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大规模实验。他们招募了470名被试,这些人的年龄从18-82岁不等。在面对百余首1950年-2015年间的上榜流行歌曲时,被试要评估这些歌在多大程度上勾起了他们的自传式回忆,对歌曲的熟悉程度,以及喜爱程度。调查结果表明,被试青春期时流行的歌曲最能勾起他们对往事的回忆,他们对这段时期的歌曲熟悉度也最高,而该效应在14岁的年龄段达到峰值。于此相对,在对歌曲喜爱度的考察中,不同年龄段的回答不尽相同。在年纪相对偏大的组别中,被试对音乐的喜爱程度和他们的熟悉度,记忆唤醒程度的曲线变化类似;但在较年轻的组别中,这种趋势则不明显。令人意外的是,部分年轻人最喜欢的歌曲,恰巧是在他们父母青春期时流行的,这要远早于他们出生的时间。最后,研究者将由音乐引发的怀旧性记忆,和过往实验中由词语引发的怀旧性记忆相比较,发现两者有着相似的分布特征,语词相关记忆的高峰也在14岁左右。但在人们评估自己人生中重要回忆的发生时间时,这个年龄峰值则在22岁左右。可见,青春期时的音乐最能引起我们的怀旧记忆,但人们主观评估的重要记忆则多发生在成年早期。回忆缘何起为什么青少年时期流行的歌曲能对成年人产生如此持久的影响力?这或许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音乐和个人生活的联系强度。实验中,年纪最轻的组别里,被试在听音乐时产生的怀旧性记忆相对其他年龄段较少。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收听自己喜欢的歌曲的次数逐渐累积,强化了音乐和个体生活的互动性。这使我们在听到歌曲旋律时,能回忆起更多往事。同时,它也印证了我们的日常认知,即年纪偏大的人更容易怀念过去。其次,青春期本身是个特殊的年龄段,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成年人对当时的歌曲印象深刻,并会因此产生更多怀旧性记忆。今年2月,研究者在
2021年6月2日
其他

让负面情绪恢复自己的位置,每个存在都有意义

稿详情点击:诚邀各位“心理”同路人一起成为心理学内容的传播者投稿邮箱:contact@stresschina.com往期回顾/亲子关系“妈妈,能不能让我做我喜欢的事”
2021年5月26日
其他

"该睡觉了可我还在玩手机..." | 聊聊报复性熬夜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天色已晚,你躺在床上刷着手机。瞟一眼时间,已经快12点了。再看一会儿,我就睡觉。你在心里默默地作保证。但微博上总有刷不完的新闻,朋友圈里还有那么多精彩动态没去点赞,短视频的同类推荐一个接着一个……白天没时间,晚上不把这些都看完,怎能安心睡觉。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你依然没能早睡。第二天早上,当你揉着眼睛按掉闹钟,昏昏沉沉地准备上班时,心里不免为凌晨的熬夜感到后悔。今天一定要早睡。你不知道第几次下定了决心。但当夜晚来临,一切仿佛又昨日重现。......假如上面的场景令你万分熟悉,那么毫无疑问,你也是熬夜“修仙”大军中的一员。睡眠拖延的原因多种多样:为了赶制工作方案而临时加班,和朋友开生日趴嗨过头,因为心事焦虑不安难以平静等,都会导致晚睡。但对多数人来说,还有种更为常见,也最令我们懊悔的熬夜,那就是因日常工作繁忙,睡前为了获得片刻休闲,而导致的“报复性熬夜”。01什么是“报复性熬夜”“报复性熬夜
2021年5月26日
其他

“妈妈,能不能让我做我喜欢的事” | 别让控制成为压在孩子头上的大山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最近刚刚结束的热播剧《小舍得》引来网友热议不断。剧中的男孩颜子悠站在讲台上,流着泪说:“我觉得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子悠热爱足球,一次足球比赛没有替补,自己不想缺席,便恳求妈妈。可换来的不是理解,而是一句:“你们是冲刺世界杯还是为国出征啊,多一个少一个能有什么关系。”剧中蒋欣所饰演的母亲望子成龙,给子悠报了很多培训班,时刻监督孩子学习,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都不要做,哪怕是子悠最喜欢的足球和生物,认为只要是与学习无关的就都是浪费时间。为了辅导孩子学习,她可以做到亲自把知识学习一遍,笔记做得比孩子还细致。为了让孩子进金牌奥数班,托关系,用尽办法,总之能给孩子的简历加分,她什么苦都能吃,什么伎俩都愿意使,哪怕不正当的手段。但当发现子悠的数学考试竟然只考了86分,不再是全班第一时,她心态崩了。她说:“如果不是为了孩子,谁愿意急赤白脸的挣命一样。”可在孩子眼里看来,每次的“为了我好”,其实都是为了母亲自己的面子,从来不在乎孩子是否开心。这不禁让人感叹,这种“鸡娃”教育,这种来自妈妈的全力以赴的爱,让孩子窒息。爱的太满是种压力,越是用力付出的爱,期待所求的回报也越高,仅仅因为孩子输了一次,她就如临大敌反应过激,奋力地让孩子站在金字塔尖,孩子的奖状是她的功劳簿,是她辛苦付出的勋章,靠孩子的成绩体现自我价值,后来子悠因为母亲不许他落后于人后,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一双手被扣地稀烂,甚至有了抑郁倾向。如此沉重的关心和控制欲已经变成了一种枷锁,自我感动式付出让孩子一次次倍感愧疚,不得不接受家长的操纵,父母选择生下孩子是为了传递爱和幸福,还是像玩养成游戏一样,要把下一代捏成符合自己预期的样子呢?或许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孩子并不是谁的附属品,而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人,无论是什么关系,最健康的状态是彼此人格平等。其实同样作为父母,特别能理解怕孩子输的心情,可孩子的成长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可以为孩子付出一切,却无法给予孩子预定的结局,被父母“逼着跑,赶着赢”的孩子;一个时刻保持冲锋陷阵,被“不能输”牢牢绑架的孩子,最终输了整个人生。讲到这里,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家庭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应该如何培养人,如何运转良性的亲子关系,如何在关系中更好地“控制”孩子?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关系中的控制,它是指依据自己的意志,通过身体或口头上对他人或周围的环境进行限制,以得到一定结果的行为。控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培育性控制,是指通过支持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的自由,承担各自的责任,使我们成为我们自己,使别人成为他们自己。另一种是压制性控制,与培育性控制相反,它是由某些处在失控状态或担心失控的人建立的,他们渴望抓住些什么,只有这样他们能体会到某种亲近感和掌控感,往往引起对抗的往往是压制性控制,亲子关系中的对抗实质是关系中的反控制。压制性控制易形成纠缠而不通心的亲子关系,在心理方面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绝望等情绪,也易破坏亲子关系,使青少年更加逆反,和父母及老师对抗,甚至形成习得性无助感。同时,在生理方面会产生疲惫不堪和免疫功能的失调,这包括浑身乏力、消化系统失调、慢性疲劳症,甚至会引发癌症,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控制。大多数人一生中都在实施培育性控制,他们通过自我选择和采取行动,来保证他们自己和他人的生存和生活,这才是健康的控制。那么,如何进行培育性控制,如何更健康地控制孩子?首先,接纳是前提。有一个短片,讲的是一位妈妈,本来对儿子报了很大的期望,可儿子却总也不开窍,简单的拼音总拼错,数学也在及格线上徘徊,妈妈非常着急,儿子现在这么差,未来肯定更惨,可是任由她怎么努力,儿子就是成不了学霸,精疲力竭的妈妈最后终于选择接纳孩子的普通,并用鼓励和陪伴代替指责和催促,孩子反而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兴趣,成为了一名作家。其实世上99%的人,终将归于平凡,接纳孩子是一名普通人,不给她施加过大的压力,无条件接纳并爱着孩子,他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孩子反而会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所以如果真的为了孩子好,调整心态最重要,与其揪着孩子的短板不放,还不如用心发掘孩子的闪光点,孩子奋斗的路径或许不一样,但被父母看见和接纳的孩子,一定能到达最适合的终点,父母拥有怎样的心态,践行怎样的教育理念,将会影响孩子一生。除接纳外,父母还应做到:1.
2021年5月19日
其他

时间都去哪儿了?| 年龄对时间感知的影响

学会任务过滤。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高效利用时间,首先要限制自己的任务数量,不能不切实际地安排过多工作。除了自己订立的任务外,对于别人拜托的工作,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勇于拒绝。2.
2021年5月19日
其他

“开个玩笑而已,不要那么当真啊!”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01有多少人曾被打着友谊的旗号伤害过呢?“别看她现在这么瘦,当年她可是个死胖子。”“她现在这么美,可你一定想不到吧,小时候她可是丑到没有人喜欢。”......也许你觉得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可话题接受者内心早已雷霆万钧。也许你认为不过是朋友间从小说到大的梗,殊不知这早就成为对方心底无法愈合的伤痕。包裹在友谊糖衣下的这些“无心之失”,带来的伤害才最铭心刻骨。生活中,有些人喜欢用“戏弄”作为一种好玩的方式,来表现出和另一个人更亲密的关系。换句话说,他们会通过戏弄那些让他们感到舒服的人,而且通常会取笑他们之间共有的事情,比如一个鲜为人知的怪癖或行为等。同时,有些人会擅长用“调侃”的方式引出一些难题。但有时开玩笑地取笑某人或取笑他们并不是那么有趣,尤其是当接受方并不觉得有趣的时候。一旦这种情况发生时,这就是隐蔽的欺凌,或者是一种微妙的欺凌形式。事实上,研究表明,虽然人们经常互相取笑,但被取笑的人往往误解取笑他们的人的意图。他们忽略了这样的暗示:戏弄是出于感情,因为戏弄者喜欢他们。相反,逗笑者的善意并不明显,被逗笑的人通常会觉得这些评论是刻薄和烦人的。这样,真的会让每个人经历的人,都感到不舒服。02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没有所谓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我有个朋友阿华最近跟一个交往7年的朋友绝交了。事情发生在上个月底,他们一起打篮球的时候,朋友崴了脚,阿华关心地问他有没有受伤。朋友一边拖着腿,一边说:“你说我这副样子像不像你爸。”原来,阿华的爸爸早年在工地受伤,落下腿疾,现在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阿华听完皱着眉头,严肃地说了一句:“别拿我的家人打趣。”可他的朋友不以为意,反而真的把它当成一件好玩的事,还故意模仿阿华爸爸的口气教训他:“小华生气了,爸爸走不动了,快过来搀扶一下。”阿华直接冷着脸把他推开,怒骂了一句。朋友之间的相处,最忌玩笑及家人,无论是谁,都不希望自己在乎的人被拿来开涮。知乎上有过这样一个提问:“如何判断朋友到底是开玩笑还是嘲讽?”点赞最高的回答是:如果这个玩笑你自己觉得也很有意思那就是玩笑,但是如果这个玩笑让你觉得心里别扭甚至不想再提的时候,那就是嘲讽。很多人被朋友开玩笑,明明心里很难受却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开口,一味地忍让。终于有一天你忍不住爆发了,对方却又觉得你只是因为心情不好,所以这次生气了,下次他还肆无忌惮地开你玩笑。遇见这种事情,最正确的方法就是第一时间和朋友说清楚,让他知道你因此感到不适。而不是一个人毫无负担地开玩笑,一个人艰难地承受痛苦。不要担心你们的友谊会因为你的坦白而闹僵,真正的好朋友是会考虑你的感受,对事情进行自省。如果没有谈好,那也算是看清了一段关系,及时止损,为未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03我一直很喜欢演员黄渤,因为他懂得把握“玩笑”的分寸。比如,他开的玩笑都是从自己身上找乐子。在《亲爱的》的海报上,别人都睁眼,只有黄渤是闭着眼的,黄渤却自黑说:“我眼睛小,我睁着眼和闭着眼,也没什么区别……”比如,他就算以别人为段子时,也拿捏得当。我记得有一次演讲,黄渤一上台就向观众吐槽了一下其他嘉宾:“感谢大家那么有耐心,前面听了那么多无聊的谈话。”说完这句话,又马上把自己拉下水:“请大家忍耐,下面还有十多分钟的无聊时光。”台下的观众和嘉宾,都不禁会心一笑。黄渤说:“幽默是为了化解尴尬,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不让人感到尴尬。”的确如此,玩笑开得好,可以活跃气氛、增进感情。玩笑过度了,会给别人留下坏印象,甚至摧毁一段关系。然而,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说出“只是戏弄”或“只是开玩笑”时,他们的实际意义是恶意的。他们会躲在“只是开玩笑”的字眼后面,以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这些情况下,戏弄就越界了,变成了欺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究竟该如何把握玩笑的度呢?1.
2021年5月12日
其他

如何走出困住自己的“无助”牢笼?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最近,看到了一个视频。一只叫Ina的熊,曾被困在罗马尼亚某动物园的笼子里,长达20年。如今,它已被放归到熊保护区。不过,它的活动区域却依旧是在“笼子”之中。这让我想到了一种驯兽师训练大象变乖巧的方法:在大象很小的时候,驯兽师把大象的脖子用铁链绑在树桩上。一开始,大象会竭尽全力的挣扎。但是它还太小,没有足够的力量让自己挣脱掉铁链。多次以后,挣脱不掉铁链的它便放弃了挣扎。几年后,它长大了,树桩再也困不了它。但是,它也不再尝试去挣脱。曾经锁住熊或大象的笼子或铁链,已经变成了心灵的枷锁,把它们困住。想了想,人又何尝不是呢?小时候,因做错事情接二连三被谴责。长大后,做任何事情都要畏首畏尾。小时候,因性格内敛被群体排挤。长大后,便产生了社会恐惧的心理。......小时候的挫折变为阻碍长大后的自己前进的牢笼,把你禁锢在原地。就算,他人劝说:“没事,走出来吧!”你都会听到内心深处的低吟:“你不懂的,算了吧!”01
2021年5月12日
其他

很多好的关系,都毁在不经意间的“贴标签”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01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欢给人贴标签。有的标签是基于性别,比如直男,剩女等;有的标签是基于地域,比如河南人,东北人等;有的标签是基于个人的一些情况,比如白富美,高大帅等等。《欢乐颂》里,曲筱绡在车库看到安迪开的保时捷跑车,下意识让姚滨查一下这个跑车是谁的,当她知道这辆跑车不归安迪所有的时候,她就马上对22楼其他人说,安迪一定是个“小三”。但事实上我们知道安迪是一位华尔街精英,重金聘来的首席财务官。可是为什么曲筱绡的第一反应不是猜测安迪是一个很有才华、很有能力的女性,偏偏猜测她是一个依附于其他人的第三者?所以,当人们以貌取人的时候,到底取的是什么?不是基于对他的了解,而是基于自己的揣测。02加诸于人身上的标签种类繁多,以至于我们对这些早已经见怪不怪。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这么喜欢给人标签呢?这是有现实性原因的。第一,我们所选择的标签都有一个共性:形象生动,容易被人接受和传播。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过剩的年代,每天都会发生无数件事,我们也会关注到非常多的人,除了和自己切身相关的重要的事,其它的我们一般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详细探究。借助标签,我们可以迅速得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这是一种最省力,也最讨巧的认知方式。所以,通过标签看待人和事,与其说它对,不如说它满足了人们走捷径的心理需求。其次,贴标签行为也和这个人的文化素质有关。总体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待人接物更容易理性判断。理性的最大的特点是,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更多是基于事实,而非自己的喜恶。反之,非理性的人更多是被自己的喜恶感觉驱使,很少去关注事实本身是怎样的,就更容易做出给别人贴标签的行为。03《杀死一只知更鸟》一书中说:“你永远不可能真的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你以为自己完全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考虑,其实只不过是你自以为是的想象而已。《人类实验室》曾做过一个测试,邀请了20位匿名观众来评价3名嘉宾。结果不堪入目。看到满身纹身的纹身师,张口便骂“没文化”“很社会”,并进一步揣测他一定是“瘾君子”“暴力狂”。看到爱好cosplay的小学教师,马上意淫她“潜规则”“和摄影师睡过”“不便宜”。还有一位长得好看的护士小姐姐呢?一定是个“交际花”“夜场女王”“拜金的整容女”吧。虽然知道是一场实验,但所有的侮辱,字字扎在他们的心口,三人都忍不住红了眼眶。我们对一个人的判断,太容易受到偏见的影响。仅仅听到对方的职业或爱好,就马上在心里为ta勾勒出一个轮廓,并凭空产生出欣赏或厌恶的情绪。之后,无论ta怎么表现,你都会觉得ta的行为是在印证你的观点。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证实性偏见”。就是先给某人贴上一个标签,之后无论ta怎么表现,你都会觉得ta的行为是在印证你贴的这个标签。比如泰国拍的一支广告片里,在菜场收租的老板娘看起来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扯着嗓子让小贩交租,还收走小贩的秤,搬走小贩的商品……这一幕幕被有心人拍了下来发布到网上,网民义愤填膺,大骂这个包租婆不是人,号召大家一起抵制她的菜市场,让她的生意做不下去。但背后的真相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老板娘非但不是恶霸,反而平时对摊贩们很是照顾。收秤,是因为那个摊贩的秤不准,欺骗消费者;搬走摊贩的商品,是为了照顾她的生意买下了她的商品……因为这个老板娘看起来凶神恶煞,符合恶人的形象,于是大家对她有了偏见。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即使她是在做好事,我们也觉得她是在做坏事。偏见就是这样,会让我们刻板地对一些人和事进行褒贬,然后上升至整个群体。它无处不在:职业、地域、性别、爱好......自以为是的偏见,其实比无知更可怕。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的被人贴过标签,也给别人贴过标签。这些标签让我们可以迅速找到同类,也同样让我们承受一些误解。有些时候,我们不妨把这些标签都打破——谁规定你必须活成某种样子?不要让这些标签束缚了自己,也不要让这些标签伤害了你。人生不是个非对即错的单选题,而是海纳百川的多选题。三观不同,也应该相互尊重。愿你我能够尊重世间的每一种不同,不带着偏见的眼光去评价他人。也愿你我不被他人轻易定下标签,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与之共勉。作者:NightCaroline,央视春晚品宣负责人,江苏文艺出版社主编,签约干货帮、教育一读等20家大型公众号,写有多篇百万+爆文被视觉志,京东图书等大号转载。编辑:刘祎*
2021年5月4日
其他

为何一句恶评能够轻易戳倒你?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一位做自媒体的朋友,每天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评论。刚开始,她会陷入评论区出现的抨击性留言中,谴责自己。她内心循环着一句话,“为什么我总做得不好。”以至于,时常随着不同的评论不停改变自己的写文风格。但是,她无法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也无法消除一些人无故的抨击。索性,她把自媒体关闭一段时间。回归到生活中,重新调整自己心态。正好那段空白期,让她离自己内心近了些,离无故的恶评远了些。她说:“有些人只是单纯想发泄而已,我又何必自作多情的接招,认为是在骂我呢!”其实,用他人的恶评去抨击自己的人,并不仅仅只是她。很多人,都会陷入到他人的恶评中,为自己贴上“没用、无能”的标签。为什么呢?如果只是“此刻”的恶评,是不会导致你给自己贴上负面标签。除非,这个恶评,一直都存在你的内心之中。这个声音,曾经在你内心里无数次的循环,才会使得自己无法承受。01《自尊》的作者麦凯和范宁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批评者”。在一定范围内,批评者能够通过约束你的行为,让你避免危险,也会促进你不断追求完善。但是,一旦超出范围,批评者的声音就会变成一种“病态批评”。你不再是用“批评之声”去修缮自己的行为方式、保护自己,而是用TA的声音去审判自己、打击自己。就像,我朋友看到恶评时,她内心的批评者就会跑出来煽风点火。TA会说,“瞧,你做的这件事多蠢,大家都在看你笑话。”TA会说:“你永远都无法做得好,你这个笨蛋。”......TA会让你听到所有“否定”你的声音,却从不愿意纪录你的优点或成就。甚至,你无法意识到TA的存在,认为这些“批评之声”就是你的正确认知。你任由TA对你全盘否定,对此确信不疑,却看不到TA毁灭性的恶果。你借助“批评之声”不断暗示自己:“没用、无能...”,久而久之,你的“自我价值”遭到严重的打击,完全否定自己。02没有无因之果,内在的批评者并不会凭空出现,而是在社会化前期由父母植入。你可以回想一下:当你学习爬行,开始四处探寻充满新奇的世界时,幼小的你还不懂得“安全”与“危险”之间的边界。父母便会在这个过程中,给你制定规则:什么行为是危险的;什么做法是不道德......当你做出“符合”父母期待的行为,会得到赞扬;做出“不符合”父母期待的行为,便会被批评。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成长过程,每个人内心中都会有一个“批评者”为自己设定边界。但是,当父母在你犯错误的时候,将“行为”与“人格”等同起来,便会导致你形成“如果我做错了,就不配存在”的观念。比如:你在大马路横冲直撞。父母一把抓住你,指责说:“你这么没规矩,真是坏小孩。”这样的批评,不仅指责了行为,也攻击了人格。导致你内在批评者的声音特别的“凶”,极具有杀伤力。如果,父母只是教导你要遵守交通的规则,避免危险。或者,带着愤怒的情绪去表达“你当前的行为会导致危险性”。只要你能够清楚的听到,父母教的规则是为了保护你的安全,父母的情绪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么,你内在的批评者都会比较温柔。父母将行为与人格区分开,所以也不会导致你的自我价值感受损。
2021年5月4日
其他

反“玻璃心”的职场“钝感力”,究竟有多重要?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01你经常被说是玻璃心吗?在旁人眼中正常的事情,你却一下情绪燃到极点。不能说是你的错,但至少可以证明,你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人。换句话说,就是缺乏一定的钝感力。“钝感力”这个听上去充满文艺范的词,是由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提出,包括生理的钝感力和心理的钝感力。就拿两种不同性格的人来说,一个人总是大大咧咧,从不惧怕上司,觉得工作就是工作,人也没有高低之分。做错事情被上司批评,还要厚着脸皮地笑着,随即就做出了改正,第二天却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开开心心上班。另一个人在工作上谨小慎微,生怕除了错,但是依然免不了偶尔失误被领导骂得狗血淋头。于是她见了领导就害怕,做事情也更加畏手畏脚,情绪越来越不好,直到在公司呆不下去。其实这多少还是能反映出两个人的钝感力差异:后者总是把事情看得过于严重了,反倒使自己过得无比压抑。02这些年,很多人对老板的好态度有一种执念。可几年看下来,发现评价一个老板,和颜悦色未必是个合适的标准。以前,我的一个客户有个创业公司,他做事雷厉风行,对下属要求严苛,对自己同样如此。但凡工作中有点疏漏或者不符合他要求,他二话不说就是一顿训,骂得你恨不得回炉去改造。有一次,我撞见他在会议室骂人,作为旁观者都觉得脸上挂不住,那个被骂的姑娘却特别淡定地听着。后来,我私下和她吃饭的时候,聊起这个奇葩老板,姑娘没有半句怨言,反而替老板说话。领导还愿意骂你,证明你还有发展空间,如果你无药可救,他分分钟就把你换掉。更何况如果不是老板这种强硬的性格,公司也不可能在行业里脱颖而出,几年间,营业额翻了几番,她的工资涨了几倍。更何况,骂你两句,死不了。在职场,有时候,人就是把自己看太重了。最后这句,我特别喜欢。这些年看下来,那些能不带情绪做事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把别人的话放在心上。在职场,最怕的就是情绪不稳定的同事。有时候,职场如战场,大家都忙着打仗,没时间顾及每个人的情绪。刻薄的老板的确不值得跟,但有时候,你得认清是不是自己太玻璃心。有句话说得好,放下虚妄的自尊,才能做到从挫折和责难中,过滤掉无用的信息,捞出你想要的干货。所谓内心强大,并不是说没有脆弱的时候,而是能够把情绪转化为力量,拒绝玻璃心,修持钝感力,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03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成为上述这个姑娘一样,可以慢慢学着对烦心事不那么敏感,做一个能在人前人后都平和乐观、让别人感到舒服的人。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钝感力呢?1.
2021年4月23日
其他

离不开的恋人 | “自残、割腕、喝农药...”是源于“我爱你”?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朋友结婚了,和他曾想要分手的女朋友。本来,他们是异地恋人,女生在老家当教师,男生在城市中跑业务。异地的原因,让女生产生很多焦虑,她需要朋友时刻的定位、信息的及时回复、每天必备的甜言蜜语...渐渐地,朋友觉得疲惫,希望结束这段恋情。但是,女生并不允许“分手”二字的提及。她自残,把割伤的手腕拍成照片给朋友看。吓到的朋友,害怕恋人真的想不开,不再敢提分手之事。最终,经过多次挣扎和思量,他选择回到老家,与她结婚。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恋人选择“自伤”的行为,挽留另一半。被留住的爱情,就算进入婚姻,也不会留出让人喘息的空间。这已经不再是“爱”,而是生命的依附。01知乎有不少帖子,用自残、喝农药等方式去留住恋人,并且是真的实施“自我伤害”行为的人。“分手”太让他们恐惧了!《执迷》一书的作者苏珊·福沃德说,将自己和对方囚禁在爱情牢笼里,如果对方想要逃出,便做出自我伤害或伤害对方事情的人,叫做执迷者。往往,执迷者并不自知,TA只觉得自己深爱着另一个人,却排除了对方“不爱自己”的可能,或者说,TA拒绝承认这种可能性。使之在这场恋爱的双方,陷入了你退我进的局面。我们对这样的局面或多或少有些熟悉感,它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人之中或者自身便是参与者。他们在爱情中,会呈现以下四种特征:1.
2021年4月23日
其他

习惯性思维 | 走出思维“围城”,跳出问题“漩涡”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曾经看到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位家长,因为孩子学习的事去学校拜访老师。见面后,他很有礼貌地问:“老师,怎么称呼您呢?“老师回答:我叫王金莲。”家长马上热情地紧紧握着老师的手说:“潘老师,孩子的事,给您添麻烦了!”老师:“
2021年4月16日
其他

“没有爱情,我的人生就没了意义” | 爱情不是全部,生活才是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01我周围很多失恋的女孩都会说一句话:“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我感觉我的人生都没有光了。”就好像失去了爱情的人生都失去了意义。我身边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她就是那种很典型的小女生,一旦陷入一段恋爱,就会全身心地投入、无法自拔。但是这样的她也逃不过被分手的结果,那段时间她每天都要哭这给我打电话,说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好好生活了,把他们过去甜蜜的经历不断重复着。事实证明,这样的状态也只是持续到下一任的出现。她很快忘记了前任给她带来的痛苦,并且当前任回头找她复合的时候,她表现得不屑一顾。重新开始恋爱后的她恢复了对生活的激情和动力,也在工作上变得异常积极。很多女生之所以会对一段感情的失去感到撕心裂肺,并不是因为爱情是她们的全部,而是在她们恋爱的过程中,她们把爱情和自己的生活融合在了一起。当一个人非要将爱情从她的生活中抽离的时候,她自然会感到痛苦。这让我想起了最近火爆全网的电视剧《司藤》,剧中司藤和白英是爱情中非常典型的两种女人,一个冷静清醒,一个盲目糊涂。前者懂得爱自己,后者把爱别人放在第一位。白英爱邵琰宽爱的失去理智,为了和他结婚,她甚至杀了一直阻止她的司藤。可她义无反顾去爱邵琰宽,最终的结果又如何?并不是促成了白首偕老的佳话,而是中途惨遭抛弃后,崩溃绝望到易了颜,冷了心,变成了一个毫无温度的人。其实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它只能称得上是生活的一种调味料,或酸甜、或苦咸。如果你真的想从一段亲密关系中得到收获、有所成长,只有当你具备情感独立的能力时,才能在遇到最困难的情况下,合理管理你的生活和情绪。02有人会问,真正的情感独立是什么?在亲密关系中,真正的情感独立就是意识到:你的伴侣不应该是爱与幸福的唯一来源。满足你的期待、讨你开心并不是他们的职责。如果没法把这点作为基本架设,亲密关系就很难长久维护。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总要求父母无条件符合我们的需求,不然就会通过哭闹、抱怨、撒娇、发脾气来反抗。很多人长大以后对待伴侣用的是同样的办法,期待以此获得安全感和陪伴。这说明一个事实:我们的情绪往往不如身体上以及智力上来得成熟。到现在为止,我们还在使用小时候的方法来处理情感和需求问题。期待从伴侣身上获得快乐和亲密感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我们所需的快乐、安全感、自尊或者其他的很多事物,如果都需要经由别人来实现的话,这就成为一个大问题了。真正的情感独立来自于真正而充分的悦己——充分关注自我需求,并且具备满足自我需求的能力。举个例子,如果你因为对方没有在假期陪你而大发雷霆,指责他没有照顾你的情绪和感受,那么,你并没有在真正关注自我或者真正实现“悦己”。因为一旦你达到关注自我的境界,你会发现,他未能满足你的愿望和需求,你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满足。比如,一心寻找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可能是绘画,可能是舞蹈,而不是把注意力只停留在抱怨伴侣的行为上。当你把全部注意力全情投入于这些让你能够快乐的事情上时,你会让自己愉快地度过这段时间,也让对方少了负罪感。这就是在情感上的成熟——有足够的能力构建一个独立的生活。03那究竟怎样才能实现情感独立呢?第一,坚信你才是一切选择的总和。这个观点似乎对自己过于苛刻。你现在可能不满于当下的感情,这并不意味着你要为发生在感情中的每一件“坏事情”负责。其实感情生活中某些选择并非你的错,我们从原生家庭中学会的很多处事方式会不自觉地惯用于长大后的生活中。那么最首要的事情便是更多地觉察自己,感受自己是怎样自动化地应对感情状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一些选择,并过上更有目的性和自主性的生活。第二,跟“应该”说Bye-Bye。我们在感情中学会了很多“应该”的事情。比如“我应该一直对他好”,或者“我做任何事都应该让他开心。”这种自然而然的观念支配着我们的想法,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了将这种“应该”从自己本身的需求中区分出来,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有意识地倾听内心的声音。首要的是将自己从别人的期待中解脱出来,要不然,你将永远受困于充满失望和挫败感的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无意识把别人的期望当成自己的,可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感到焦虑、无力、挫败甚至于空虚。这些情绪都是危险信号,提醒着你真相并非如此,你正被困于“应该”之中。第三,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当我们因为自己的问题而责难于他人,其实是在将责任100%地推卸出去。这样做就可以让他人全权负责来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而这给我们带来的只能是情感上无法忍受的依赖和脆弱感。为了更好地管理情绪,你必须自己对所面临的问题负责。你需要掌控自己的生活,而非被情绪所驱使。承担责任可以帮你思考并做出选择以改善处境,平息不安,并更好地控制你的情绪反应。我一直相信,成熟的爱,是精神上的各自独立,情感上的相互依赖。我们必须首先要学会好好爱自己,保持自我人格的独立与完整性,将自己的生活照顾好。不给别人惹麻烦,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才有能力与对方长久相爱。作者:NightCaroline,央视春晚品宣负责人,江苏文艺出版社主编,签约干货帮、教育一读等20家大型公众号,写有多篇百万+爆文被视觉志,京东图书等大号转载。编辑:刘祎*
2021年4月16日
其他

“双标” | 人生不可避免之习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美国当地时间3月18日至19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安克雷奇举行。会谈结束后,在第一场会谈开始阶段的“美式双标”又一次刷新了人们对美国的认知,也让“双标”一词再一次成为“热词”。“双标”是双重标准的简称,形容人们在对待性质相同的事物(件)时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评判标准,一般被认为象征缺乏公允性。但就人来说,“双标”一直作为一种习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比如我们都熟悉的这个段子:老师正在讲课,看到两个学生枕着书睡觉,其中一个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一个是差生。教师把那个差生拉起来骂道:“你这个不思上进的家伙,一看书就睡觉,你看人家连睡觉也在看书。”还有我们熟悉的“爱屋及乌”、“恶其余胥”,都能明显的看到“双标”的存在,乌鸦通常被看做“不详”,但因为喜欢这个人,连屋上的乌鸦都会喜爱,古人的“双标”也是赤裸裸的了。以上这些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等,指人们在交往认知中,对方的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就会掩盖人们对对方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这种效应在“追星族”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对一些所谓“脑残粉”来说,只要是自己“爱豆”相关的,都是“美好”的,只要是对立的,都是“邪恶”的。除了“晕轮效应”引起的“归因偏差”会造成“常规性双标”,“利己主义归因偏差”也是造成“双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利己主义归因偏差指人们有一种居功自赏而避免对失败负责的倾向。人们一般对良好的行为或成功归因于自身,而将不良的行为或失败归因于外部情境或他人。说白了,就是“宽以律己、严以待人”,就像西方媒体对冲击政府机构的报道,在香港评价为“一条美丽的风景线”,在美国就变成了“暴动”,同相似的事项、相同的性质、同样的人来评价,确是截然不同的评论。对个人来讲也是一样,就像《阅微草堂笔记》里记录的这个故事:“天津某孝廉,与数友郊外踏青。皆少年轻薄。见柳荫中少妇骑驴过,欺其无伴,邀众逐其后,嫚语调谑。少妇殊不答,鞭驴疾行。有两三人先追及,少妇忽下驴软语,意似相悦。俄某与三四人追及,审视,正其妻也。但妻不解骑,是日亦无由至郊外。且疑且怒,近前诃之,妻嬉笑如故。某愤气潮涌,奋掌欲掴其面。妻忽飞跨驴背,别换一形,以鞭指某数曰:“见他人之妇,则狎亵百端;见是己妇,则恚恨如是。尔读圣贤书,一恕字尚不能解,何以挂名桂籍耶?”数讫,径行。某色如死灰,殆僵立道左,不能去。竟不知是何魅也。”“见他人之妇,则狎亵百端;见是己妇,则恚恨如是。”就像我们日常碰到的,只要“事不关己”,就会“高高挂起”,但当碰触到自己的利益时,则马上变换另一幅嘴脸,如此种种并不鲜见,“双标”因“利己”而如此如常。就像“键盘侠”,习惯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怼天怼地怼空气”,好像自己是“十全十美”的完人,但实际情况呢,我想大部分应该都是“见光死”吧。“双标”除了让别人觉得讨厌外,“双标”会导致人格发展失衡,在“双标”之间产生冲突,进而影响个人成长。“双标”是个体子人格冲突的表现,就像高晓松在《奇葩大会》上说的“一个人要有一以贯之的世界观。”而“双标”会直接让我们在主人格之外形成新的子人格,若与主人格的认知偏差过大,就会形成冲突、导致人格发展失衡,进而影响个人成长。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双标”:对评价客体进行评价之前要尽量全面掌握客体信息,不要人云亦云,也应避免道听途说;正确认知自己原有经验,评估旧有经验对当前评价的影响,去除倾向性经验影响;客观认识他人评价信息,避免义气性争论。总而言之,“双标”很常见,也很难彻底避免,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我们有其他物种所不具备的情感判断、价值趋向;人与人之不同多归结于不同的体检、经验造成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知,这也是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源泉。所以,“双标”并不可怕,也无需过度解读,只要不触犯法律、不妨碍他人,还能让你心情愉快、不断完善主人格,双标就“双标”好了,毕竟它是“人生不可避免之习”,习惯就好了。作者:三仚儿编辑:刘祎*
2021年4月9日
其他

《家长心理修炼指南》| 优质亲子陪伴,从学习陪孩子做游戏开始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为什么要跟孩子玩耍?喜欢玩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孩子。每个人都喜欢玩具,不仅仅是孩子。玩耍不是简单的消磨时间,对于孩子来讲,他们会通过玩儿来学习和实践在生活中的各项技能,进而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变得更加灵活。游戏对孩子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方式。Baylor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不玩耍、不常接触人和物的孩子,其大脑比同龄的儿童小20%-30%;伊利诺伊州大学的专家发现,玩具可以刺激每个脑神经元多生长25%的突触。而父母作为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玩具”,是陪伴最久、多种功能兼备的特别存在。父母们不仅要照顾好孩子的生理需求,更是要承担起陪孩子好好玩的重任。那么,如何与孩子科学有效地玩呢?怎样在玩中既感受到快乐和享受,又能促进孩子大脑发育呢?关系游戏治疗理论认为:在游戏中完成情感联结和身体互动,能更好地实现关系的改变。这些情感和身体的互动时刻,可转化为兴奋瞬间激活孩子的神经系统,就像电火花一样,不断“点亮”大脑,进而改变他们原有的社交互动模式,促进其产生良好的自我感受。当然,这种感受需要持续不断的提供,才能起到“量变到质变”的效果。而创造兴奋时刻,父母们可以在家中通过亲子游戏的方式,和孩子一起high起来,这不仅仅是单方面的配合孩子,也可以让父母们忘记工作的疲惫,享受在玩儿中学,在学中玩儿的乐趣。怎么玩儿?健康的亲子关系需要一个稳定、懂得关心照顾孩子的成人存在。这个人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祖父母,或其他看护者。她/他的存在能够保证孩子的安全,让孩子感受到支持和肯定。在游戏的过程中,父母明确清晰的期待和限制,同时运用温暖和坚定的态度去沟通这些规则,再加上非语言信息,比如眼神接触、触摸、运动、幽默的互动等,这些都可以促进大脑发育,让孩子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那么,父母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和孩子一起玩儿呢?下面我们将从玩耍的四个维度中,找到适合孩子的游戏,全家人都动起来哦!01.
2021年4月9日
其他

双相情感障碍是“天才病”吗?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01我有一个朋友阿林,是一名22岁的姑娘,在一家新媒体公司从事设计工作,可是最近公司的人都发现她变了个人:原来节俭的她突然变的大方起来,买了很多超出她消费水平的东西。奢侈品牌的化妆品、衣服一个接一个的下单。更夸张的是,她刚买来数万块的名牌包随手就要送给同事;之前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她,现在嘴巴一刻不歇,总是拉着隔壁桌子的同事甚至是领导聊个不停。聊的东西也都很奇怪,总是说一些“大的计划、夸张的理想”。她还自称是下一个“马云”,脑子里装了很多想法和计划,她跟领导夸下海口说,这些计划可以让公司几周内就赚到上千万。同事听了她的话都发现,这些所谓的“计划”是非常荒谬而没有可实施性的,公司领导自然否定了阿林的计划。这时候阿林做了让全公司同事大跌眼镜的事,她当着整个公司同事的面对领导破口大骂,并将公司的电脑、文件砸在地上。最后,公司的人只好报警,才平息了难以控制的局面。有经验的警官在耐心询问下,发现阿林已经3天没有睡觉了,嗓子也因为说话太多喊哑了。警察马上联系她的家人,将其送至精神专科医院。医生详细询问了阿林近期的情绪变化。原来,1个月前,她曾有过情绪低落的状态。那时的她没有任何原因的整天开心不起来,觉得自己注意力、记忆力都很差,脑子像锈掉一样,连以前喜欢的“海贼王”动漫,现在也都没兴趣看了。整天觉得自己很没用,打心底里觉得自己就是个“废人”、活着就是“累赘”,走到湖边,总是想跳下去一了百了。好在她还对家人、朋友充满不舍,没有真的做出傻事,她只是默默隐藏自己的情绪,不敢让别人发现。这种低落的状态持续了有1个月的时间,慢慢的转为现在的躁动和兴奋。其实,阿林这种表现,就是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俗称躁郁症。一般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的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情绪障碍。它的本质是情感的不稳定,忽高忽低:高的时候特别高兴,精力特别充沛,觉得自己的能力特别强,活动也增多;但有时候又表现出另一极:情绪低落、活动减少、产生消极的念头等。由于大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都以抑郁发作起病,而早期识别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所以很容易与抑郁症混淆。据统计,约6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曾被误诊为抑郁症,超过1/3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需要至少10年才得以确诊。所以,早期正确识别双相情感障碍,并进行对症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02在我印象中,2018年,一个名叫刘可乐的年轻女孩在综艺节目《奇葩说》里分享了自己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真实经历,又一次将双相情感障碍拉入大众的视野。有人说,只有智商是150以上的人才会得这个病,比如丘吉尔、梵高、诗人海子,他们都是天才,然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都智商高”的说法很大程度上是幸存者偏差。事实上大多数艺术家、作曲家和作家,精神完全正常。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伟大而伟大,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就如同上文提到的刘可乐一样,在大多数情况下,得了“躁郁症”的都是如同你我一般的普通人。双相情感障碍通常从成年早期开始,多在25岁以前发病,好发年龄层在15-19岁之间。据国外的临床研究,14岁以前出现抑郁症症状,有50%-70%的人最后会诊断双相抑郁障碍。13-19岁之间患上抑郁症,其患双相障碍的概率大约50%左右。而15-19岁正是个人规划其职业生涯及建立长期人际关系的关键阶段。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我曾在知乎上,看到高三一名学生小秦就处于这一高危时间段内。他早期成绩垫底,也许并不是因为他不够努力,而是抑郁的表现,后期在高三升学压力的刺激下,躁狂发作,成绩开始突飞猛进。虽然,小秦的症状引起母亲关注是因为躁狂发作,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双相情感障碍会被认为是抑郁症。因为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症难以和抑郁症区分,所以我们需要极度重视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症状。它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这种高涨和低落常常是以交替或混合的方式出现的。一般躁狂发作时会出现以下几种常见症状:认为自己是非常重要且特别的存在比平时更健谈思维奔逸,脑中同时会出现多个想法
2021年4月9日
其他

过度内疚竟然是自恋的一种表现?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01提起自恋,你也许会想到一张趾高气扬的面孔、和居高临下的语气。有些人的自恋很明显,是把所有的好都指向自我。比如我有一个朋友,三十岁,不论谈什么事情,瞬间都能转移在她身上。吃饭聊创业,她能立刻转移话题,开始讲自己创业上的业绩。如果谈业务,她总是说自己在视听语言领域里做出的突出贡献。口气真的丝毫不夸张地说,像是按照获得诺奖的领奖词准备的。我们都说她是典型的“高度自恋型人格”,他们总是有一种全世界就他最厉害,没了他地球就不转了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也可能以另一种相反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他们会把不好的品质、所有的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我们的项目没有成功,肯定是因为我的提案不够好。”“一切都是因为我搞砸了,我拖后腿了。”……可能一开始你会想安慰他,照顾他的感受,甚至觉得这个人非常有责任感,照顾团队里的每个人。但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他在揽过所有过错的同时,也夺取了其他所有人的努力和价值。比如,项目失败可能有许多原因,也许是一个团队的责任,但他却全都怪到自己身上,完全无视其他人的付出,也剥夺了其他人的独立性。这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没有我,你们什么都不是,你们的付出都是没有意义的,我才是最重要的,我才是决定整个事情走向的关键。”表面上,他对自己的要求很严苛,经常自责,鞭策自己。但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种反向双标的背后,是一种傲慢。类似于:“你考60就不错啦……但是我?哦我不行,我得考90”的傲慢。这种自恋者认为自己其实优于别人,所以对自己预期更高,要求也更加严格。而其他人并没有我这么重要,所以做的差不多就可以了。02早在1991年,Paul
2021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