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保胃健康|清凉一夏,试一试这种清甜的水果

最关注您健康的 广东省中医院 2023-05-24


民间有俗语:“暑天几块瓜,药剂不用抓”,酷暑天气,炎热难耐,不少人都想要吃上一口又清爽又清甜的西瓜,清热消暑。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西瓜的功效和西瓜怎么吃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关于西瓜的由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西瓜并非源于中国,而是产自于非洲,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另一种说法源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相传西瓜在神农尝百草时被发现,原名叫稀瓜,意思是水多肉稀的瓜,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

西瓜被称为“天然白虎汤”

西瓜性寒,味甘,入心、肝、肺三经,有清暑解热、除烦止渴、清利小便的功效。

清热解暑

“清暑解渴西瓜王,此乃天然白虎汤。清热解暑利小便,生津止渴除烦伤。”这首描绘西瓜药用的小诗中提到了“白虎汤”,此方出自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编写的《伤寒论》,主治高热、大汗、烦渴、脉洪的病证。中医学认为“白虎”乃西方金神,对应着秋天的凉爽与干燥之气,从而用以比喻本方的解热作用就如同秋季凉爽干燥的气候降临大地一样迅速,一扫炎炎酷暑。西瓜被中医认为是“天然白虎汤”,正是因为西瓜的清热作用与白虎汤类似。

除烦止渴

《本草汇言》:“治阳明热甚,舌燥烦渴者,或神情昏冒、不寐、语言懒出者:好红瓤西瓜剖开,取汁一碗,徐徐饮之。”西瓜是除烦止渴的佳品,因为它含有丰富的水分,炎炎夏日,汗出过多,不少户外工作者会出现发热、口渴、汗多、烦躁等不适,这时候吃一块又甜又沙、水分十足的西瓜,烦热口渴的症状可马上得到缓解。

清利小便

夏季炎热,汗出过多,就会出现热盛津伤的表现,小便又黄又少,西瓜有清利小便的作用。《本经逢原》:“西瓜,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泄。”现代研究认为西瓜的含糖以及含水量都比较高,人体食用西瓜后就会出现渗透性利尿,从而使尿量增多。

西瓜还有很多药用价值

西瓜皮

不少人吃西瓜时都把皮给丢了,可大家往往忽略了,西瓜皮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中医学称西瓜皮为西瓜翠衣。西瓜翠衣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果皮,夏季收集西瓜皮,削去内层柔软部分,洗净,晒干而成;也有将外面青皮削去,仅取其中间部分者。西瓜翠衣性凉,味甘,入脾、胃二经,可清热解暑,止渴,利小便。西瓜翠衣可以治疗暑热口干、口渴、心烦多汗,小便黄、尿少等症,如《温病经纬》中的清暑益气汤,西瓜翠衣配合西洋参清热解暑,益气生津,还配伍石斛、麦冬、黄连、知母等,养阴生津清热;可以配合白茅根、芦根等煎水清热利尿消肿,生津止渴,可以治疗肾炎水肿,还可以解酒。如《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剂。治肾脏炎浮肿,糖尿病,黄疸。并能解酒毒。”

西瓜籽

西瓜籽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种仁,夏季食用西瓜时,收集瓜子,洗净晒干,去壳取仁用。

中医学认为西瓜籽性平,味甘,归肺、大肠经,能清肺化痰、和中润肠,主治咯血、便秘,如《本草纲目》:“清肺润肠,和中止渴。”《随息居饮食谱》:“生食化痰涤垢,下气清营;一味浓煎,治吐血,久嗽。”

西瓜霜

西瓜霜的炮制方法较为复杂,《全国中草药汇编》:“将较生的西瓜切开一小口,挖出部分瓜瓤,芒硝放入,然后将瓜皮盖好,用绳吊在南边朝北的方向风干,待皮硝往西瓜外面渗出时,刮下此霜即成西瓜霜。”西瓜霜是喉科要药,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之力,多用于疮疡肿毒、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本草再新》:“治喉痹久嗽”。

吃西瓜的注意事项

西瓜性寒,适合脸红、烦热、口渴、小便黄短、舌红等热性体质食用。

西瓜是属于生冷之品,西瓜吃多了是容易伤脾胃的,所以脾胃虚寒的人、经常大便溏烂的人一定要少吃西瓜,多吃就会导致胃脘冷痛、腹泻等症状,甚至还会积寒助湿,导致疾病。

夏季易发腹泻,切西瓜时要先把刀具、案板清洗干净,最好现切现吃。没吃完的西瓜不宜久放,常温下一般最多放置4个小时,冷藏勿要超过12个小时。

推荐药膳——西瓜皮绿豆糖水

原料:西瓜皮(鲜品)250克,绿豆100克,冰糖适量。(2~3人份)

做法:西瓜去肉取皮,洗净,切成块状;将绿豆洗净备用。在冷水锅中加入西瓜皮、绿豆,同煮半小时,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清热消暑解渴

适合人群:适合夏季汗出过多,烦热、口渴、舌红苔燥者。



保胃健康|清热解暑的绿豆沙,这类人群莫多吃

保胃健康|高温酷热易中暑,来一碗清热解暑汤

保胃健康|7月岭南佳果,消食化痰还理气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

黄穗平

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现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学科(消化系统疾病方向)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整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专科专病合作发展平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岭南(华南)中西医结合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学术联盟主席、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岭南梁氏流派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名老中医余绍源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辨治慢性胃病研究团队负责人,专攻中医优势病种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及胃早癌。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疾病及消化内镜诊治技术,培养硕士生、博士生80多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科技厅等各级科研课题20多项。曾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和著作奖。主编著作7本,副主编著作8本,发表医学论文180多篇。获得“首届岭南名医”“首届羊城好医生”“2017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称号。

广东省中医院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

供稿:黄穗平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广东省中医院梁氏流派传承工作室

执行编辑:卢悦明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