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星耀运河 科管之星 | 章怡:27年,3次,从0到1的不懈求索

追求卓越的 浙工大科技 2024-05-19




 编者按

为进一步做强有组织科研,激发学校科研管理、成果转化等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通过评优激励,营造精心服务、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根据《浙江工业大学年度优秀科技管理工作者评选实施办法》(浙工大科研院〔2022〕6号)精神,理学院胡双丹、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徐敏、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章怡、科学技术研究院陈姝颐4位老师评为2023年度“科管之星”,机械工程学院袁媛老师评为2023年度“转化之星”。本号陆续推出系列报道,本期分享章怡老师的科研管理之路。



01

人物介绍


— 章怡 

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科研秘书


1997年到校工作。工作27年来,曾任宣传(统战)部干事,艺术学院教学(教务)秘书、科研秘书、研究生秘书、办公室副主任、实验室副主任,海洋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科研秘书、行政秘书、外事秘书等职。现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科研秘书、人事秘书、工会副主席。2007年开始担任科研秘书。先后主持浙江省教育厅项目1项,校级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厅局级项目9项,参与校级教改项目2项,发表相关论文多篇。获评校级先进工作者、校级工会积极分子荣誉,多次获得学院各类先进工作者称号。





颁奖词


爱校敬岗,一专多能,勤勉务实。做科研管理的垫脚石和好参谋,服务老师,潜心助力。但闻耕耘,不问收获,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精彩。



02

优秀事迹


新学院、新挑战,潜心助力科研起步


在校工作27年间,章怡老师先后辗转三个学院:艺术学院、海洋学院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有缘的是,这三个学院都是新成立的学院,有着各自不同的新形势、新问题。作为有经验的“新人”,每次面对“新学院”,都需要付出加倍的时间与精力去熟悉、摸索,并完成从0到1的突破,过程中不断应对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每次”开荒“的头一两年,如何在各方面条件非常有限的新学院高效开展科研工作,是章怡老师脑海中浮现最多的问题。


面对新学院、新挑战,章怡老师一路求索,以高度的责任心,脚踏实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她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领会学校科研管理文件精神,并做到有效落实。工作中,她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总能及时发现日常管理中的难点和漏洞,并与相关领导和兄弟学院同仁积极沟通,结合学院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管理办法。作为全省较早在理工科大学设立的艺术类学院,如何科学评价艺术学院教师的科研成果,是摆在科管人面前的首道难题,她多方探索,申报了《综合性大学艺术类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优化研究——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课题,积极探索科研管理新领域,为艺术学院后续科研评价打下了基础。


海洋学院涵盖多个交叉学科,面临“如何做大做强大项目、大平台”这一棘手难题,章怡老师与自己较劲,多少个日与夜,多少份苦与累,她都甘之若饴,参与制订并出台了《海洋学院“基础性建设指标达成”资助条例》、《海洋学院“重点建设目标培育计划”实施办法”》、《海洋学院岗位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等文件,力图政策引导发展,制度保障实施。


2023年,学校对科研进行绩效考核改革,她协助学院做好前期调研和意见收集,吃透文件,出台方案,参与拟订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绩效发放办法(试行)》文件,确保学院的科研绩效执行办法可以平衡保障老师、学院、学校的不同需求。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高校科管改革的步伐也越来越大,对科研秘书的要求和挑战亦水涨船高。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科管一线的老兵,要面临的挑战也很大。艺术类学院和理工类学院,其科研管理的重点和方法各有不同,章怡老师会认真钻研,把握要点,积极寻求更科学高效的方法,成为领导和老师们心中的“好参谋”。


帮申报,帮立项,时时处处为老师着想


艺术学院成立初期,不同的教师群体有着不一样的困惑:不少年长的老师,数字鸿沟问题凸显,难以适应现代化的科研管理模式;年轻老师们,普遍一时较难找到科研的突破口,这些都导致学院科研管理工作一度难以顺利开展,工作安排推进缓慢。对此,章老师热心为每一位遇到困难的教师服务:不会打字,帮着打;不会填表,教着填……一点点、一步步,尽可能帮助老师们逐步适应科研规范、树立科研信心。在她的耐心帮助下,不少老师文章发表了,项目立项了,成果认可了,职称升级了,突破了暂时的科研瓶颈。多年以后,这些老师仍经常念叨和感谢她当年的热心帮助。


以人为本是章老师从事科研管理工作以来一贯秉持的原则。心怀科研管理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她始终设身处地为老师们着想,不惧困难、不怕麻烦,用自己的点滴之力,助力教师科研进步,助推学院科研发展。


科研管理千头万绪,往往阶段性时间紧,因涉及到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务必要把每一项工作做到位,这并非易事。17年科研管理工作,章老师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除了确保学校每一项科研任务上情下达,老师们能及时把握申报要领,她还会针对不同的申报任务,及时建群并24小时在线,如国家基金申报群、省基金申报群、省重点研发项目申报群等等,精准服务到每一位申报教师,并做好后续过程管理。在各类科研项目申报时,做到不偏不倚,不仅关注学院科研发展的重点目标,还会关注青年教师的科研发展,乐意做青年教师科研成长路上的垫脚石。


少假期,少自由,敢于奉献不求回报


科研无假期,科管不打烊。大众放松休闲的假期,对于科研人,是潜心科研、精进学术的黄金时期;对于科管人,是沟通协调、审核确认的服务关键期。每年寒假正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期,而暑假则是省自然基金、省公益项目和省重点研发计划申报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项目申报截止前的一段时间,“5+2”、“白加黑”都是工作常态。章老师习以为常地回应:“大家都是一样的,我们的工作就是在老师科研工作上扶上马、送一程,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2023年初,疫情肆虐,恰逢年底科研统计的关键节点。那段时间,孩子“阳”了在家休养,为了避免被传染继而影响工作,章怡老师不得不住在莫干山校区招待所加班,远程安顿孩子吃药和一日三餐。自己后来不可避免“阳”了之后,又自费在市区住宾馆一周,每天头昏眼花仍坚持完成年底统计工作。2023年暑假,为了确保几类省部级项目顺利申报,章怡老师毅然放弃疗休养机会,除常规申报环节,还沉下心来主动检查每一位老师的申报书,一一联系修改,确保申报书质量。


每年2-3月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黄金时段,也是科研秘书最忙碌的时候。为最大规模调动全院老师的申报积极性,章老师及时把握申报指南和政策变化,做好全院的调研工作,及时与科研院对接申报情况,配合学院安排做好院内基金评审工作。在国家基金形审阶段,除了要及时把关学院教师基金申报书的质量,还要全身心投入到全校国家基金审核的工作中,往往都是全天无休审核本子,近20天连轴转。2022年3月,国家基金形审的关键时期,章怡老师父亲病逝,她忍住悲恸,办完丧事后立马再次投身形审工作,毫无怨言。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工作27年来,接触的三个新学院都是体量小、编制少,一直以来,章怡老师都是同时兼任多项不同类型的秘书工作,工作内容繁杂琐碎,可以用“时时处处都是工作”来形容。她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团结友爱,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成为领导和老师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好帮手。17年来,这三个学院科研发展日益壮大,实现很多零的突破,这些都离不开章怡老师始终如一的奉献精神,严谨到位的责任心和科学高效的管理能力。



往期回顾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 浙工大陶新永教授团队在高比能锂金属电池方面取得新进展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 浙工大青年学者侯卫小组发展了一种生物兼容的Se-N交换点击化学

星耀运河 科管之星 | 胡双丹:匠心以待,成就科研 “金牌管家”




—————————END—————————
来源 | 食品学院排版 | 陈珺怿编辑 | 许维婷审核 | 陈微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