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美女单奕:一年前,我成为了律所主任
2017年9月25日,90后的美女律师单 奕作为负责人,领到了江苏湃亭律师事务所的执业许可证。
年纪尚轻的她,为什么想拥有一家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身材瘦小的她,能给客户带来足够的气场吗?
初生牛犊的她,除了“胆子大”,还有怎样的特质?
……
在江苏湃亭律师事务所获批成立一周年之际,我们一起听单 奕聊初衷、谈经历,话未来。
“介绍人和我说,让我做好心理准备,这个所的主任很年轻。果然是。”一名执业五年的女律师来面试时笑着说。
对于这话,我一点不讶异,回以微笑,因为事实如此,没必要刻意去回避或掩饰,我更期待接下来实质性的谈话。
幸运的是,开所近一年来,没有听到诸如“你这律师太年轻,我要年纪大的或我要找你们主任!”之类的话。
我觉得,听到也是好事。
年轻,正是积累挫折困难和经验教训的时候。
毕竟自去年决定设立律师事务所以来,赞成与反对者各半,而赞成者中不乏纯粹友情鼓励和观望的。
无论是质疑,还是支持,我们都非常感激,中肯的建议一定程度上能弥补我们经验的不足。
除了对事务所机制、案件办理、案源客户等方面的建议,还有对我个人形象的建议,也挺抱歉让大家伙为我操这么多心的。
比如,有人说,“你太瘦小且气场不足,怎么和那些高大的男主任们比第一印象的可信度?必须先增肥增气场。”
虽然是半开玩笑的,但也反映出律师给当事人朴素的第一印象之重要。当然,气场也源于对自己所说内容有底气。
就像“高大的男主任”是被标签化的一样,“年轻的90后“也不过是带上了年代特质的标签而已。
现今各行各业90后创业的不在少数,前几年85后开所的也不少。只是年轻人在法律行业这个需要经验和资历的行业创业,更会受到关注。
开业初期,我们借助于媒体广播,一方面做普法咨询,一方面扩大知名度,开始慢慢地有人知道“湃亭所”了。
深刻记得当时一位前辈给我发信息:“年轻人胆子挺大啊!”
彼时,我才意识到,原来年轻人开律所在老一辈看来甚至是有些“叛逆”的,感觉肩上的担子和责任感更重了些。
这份“叛逆”可能部分源于我在荷兰留学的经历。
南京大学本科毕业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获得了申请荷兰蒂尔堡大学法学院的资格。
那届法学院包括我在内只有两名中国学生,和欧洲同学的朝夕相处让我欣赏并学习他们身上既非常刻苦又敢于表达自我的特质:你想做就要去争取,前提是你必须十分认真努力。
研究生毕业时,我拿到了前5%成绩的优等毕业,同时申请到了飞利浦总部的实习职位,但我觉得能有这样的一段经历已十分满足,我想做的还是回家乡做律师。
Facebook上,同学和我说,Follow your heart.
我的导师也鼓励我,想做什么就大胆去做吧!
回家乡后,我进入了当地一家非常好的律所实习。
执业第三年,我发现自己的成长速度开始缓慢了,虽然另一个角度而言是步入了类案积累的时期,但我希望接受更新的挑战,哪怕会摔得痛。
既然不满足于现在的成长速度,那就把自己扔入大熔炉中去锻造,去努力一试吧。
特别是当事务所既新又小时,新承接传统项目或大客户时,得调整思路,不一定要去挤独木桥。
我便思考——我们有什么专长最适宜发展成特色专业,最好是细分领域的。
不进行差异化发展等于没有竞争力,一家普通的新所发展会很困难,即使想规模化或与第三方合作,别人凭什么与你合作,连坐上谈判桌的资格都没有。
其实,新事物在其他行业层出不穷,必然有法律需求的空间。
年轻的团队投入时间、投入成本去研究,十个里总能有一两个攻破而转化为新业务增长点的。
差异化的业务精深了,便会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
确实,作为合伙人开所后,思考的问题比仅做业务时多了,角色的转变也使我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结论发生了变化,以前没想通的问题也豁然开朗。
站在律所管理合伙人的角度看,例如有些业务虽然看上去很美且赚钱,但风险管控要求非常高,万一发生风险对律师对律所都将是莫大的损害,故在暂时达不到风险管控水平的时候宁可舍弃。
角色转变了,不变的仍是年轻的青年律师,深知青年律师需要的是被重视、拥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能感受到自己是社会法治进程中的一员,而青年律师也有精力、敢拼搏。所以我鼓励所里青年律师多运用互联网工具自我学习、辅助案件、研发产品。
年轻的律所好比一条小船,船小好行动,但小船会不稳,所以很感谢近一年来在一些细分领域给我们强大支持的合作方,例如互联网法律服务共享平台、知识产权方面的两家专业事务所、涉外方面的美国犹他州的律所,在传统业务方面,我们也有了专家顾问团队,高校层面也获得了南大若干教授的支持,等等。
湃亭,是我们想到的英文binding(具有约束力的、遵守的)的近音,而“亭”通“停”,亦有“停止波涛澎湃”的意思。正如我们的所训“立诚息湃、守正匀亭”,我们将在“诚信真诚、化解纷争、守文持正、尽职妥帖”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相关链接】
公众号指导单位:江苏省律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