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1059个样本,直击律师刑事业务的痛点与难点
成都市律师刑事业务执业状况调研报告
壹
调研背景
近年来,成都市律师行业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4月,全市共有执业律师人数17010名、律师事务所968家,居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作为律师传统的基础性业务——刑事业务在全市律师中执业状况如何:究竟有多少律师只从事刑事业务,主要从事刑事业务或者刑民兼做,又有多少律师基本不从事刑事业务及为什么;在要从事刑事业务的律师中,年龄、学历结构如何,是否拥有法律教育背景;目前执业年限及分布情况,案件作业模式,年均承办刑事案件数量及占比,具体的刑事案件类型分布如何;业务推广、案件来源渠道及律所品牌对业务的影响如何;收费方式、标准及整体收入情况如何;参与刑事业务培训时间及方式,执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对律协组织的希望等等。如果能够比较深入准确地摸清成都市律师刑事业务执业状况这些“家底”,对市律师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党委、市律师协会进一步对焦律师刑事业务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升会员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做大做强成都刑事律师队伍提供有益的参考。基于此,在市律协主要领导的亲自关心和指导下,市律协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于2022年8月面向全市律师开展了本次“成都律师刑事业务执业状况”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获得了相关大数据和访谈记录,经过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贰
调研基本情况
(一)整体数据
(二)成都律师刑事业务执业状况相关数据
本次调研是“成都律师刑事业务执业状况”,不是“成都刑事律师执业状况”(何为“刑事律师”本身就难以界定)。故而在具有广泛代表性的1059名律师样本中,首先要厘清哪些是基本不做刑事业务的,才能在要从事刑事业务的律师中进一步调研,这才符合本次“成都律师刑事业务执业状况”调研的根本目的。大数据表明:在1059名参加问卷调查的律师样本中,要从事刑事业务的律师669人,占比63.17%;从不做刑事业务的律师390人,占比36.83%。凡是回答“从不做刑事业务”的律师在填写最后一道问题后即终止问卷。最后一道问题是“您从不做律师刑事业务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所学专业、兴趣的原因”146人,占比37.44%;“因为所在团队从不做刑事业务”148人,占比37.95%;“因为刑事业务风险太大”105人,占比26.92%;“因为不愿意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打交道”32人,占比8.21%;“因为不愿意与公检法机关打交道”23人,占比5.9%;“因为刑事业务没有稳定的案源和收入”43人,占比11.03%;“办理刑事业务需要经常跑看守所,太辛苦”17人,占比4.36%;其他原因51人,占比13.08%。因此,以下数据主要围绕要从事刑事业务的669人展开。01
刑事案件业务量占比
刑事案件业务量占总业务量百分之十以下的423人,占比63.23%;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五十的195人,占比29.15%;百分之五十以上的51人,占比7.62%。在669名要从事刑事业务的律师中,明确表明自己只做刑事业务的17人,占比为2.54%。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律师是兼做刑事业务,刑事业务量超过一半的不到10%,专注从事刑事业务的律师则更少。02
年均办理刑事案件数量
年均承办刑事案件1-5件的548人,占比81.91%;承办5-10件的84人,占比12.56%;承办10-20件的27人,占比4.04%;承办20件以上的10人,占比1.49%。03
每年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数量
330人从未办过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占比49.33%;每年办理1-3件的230人,占比34.38%;每年办理4-5件、6-10件、10件以上的分别占比7.17%、4.48%、4.63%。数据表明,刑事辩护全覆盖后,依然有近一半成都律师未做过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再结合“两高两部”最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意见》,刑事辩护全覆盖将向审查起诉阶段延伸试点,有理由相信,成都要从事刑事业务的律师资源基本能够满足审查起诉阶段全覆盖的数量要求。
04
办理案件的作业模式
单枪匹马、个人作业的346人,占比51.72%;一人领衔、师徒二人协作的116人,占比17.34%;三人以上团队分工协作的207人,占比30.94%。05
承办刑事案件主要类型
选择刑事辩护业务的633人,占比94.62%;刑事合规41人,占比6.13%;代理刑事控告、申诉等95人,占比14.2%;刑事案件咨询与专项191人,占比28.55%;其他占比4.48%。数据表明,刑事辩护业务依然在律师刑事业务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当然,随着刑事合规的兴起,这部分业务量也将增加。
06
所在律所品牌对刑事业务的帮助
选择“非常有帮助”的82人,占比12.26%;选择“有一定帮助”的340人,占比50.82%;选择“帮助不大”的247人,占比36.92%。律所品牌对律师刑事业务的帮助肯定是存在的,只是大与小的问题。律师拓展刑事业务,既需要律所品牌,同时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知名度也非常重要。
07
从事刑事业务的主要原因
选择“有助于律师业务全面发展”的406人,占比60.69%;选择“个人的专业、兴趣所在”的346人,占比51.72%;选择“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义务”的377人,占比56.35%;选择“刑事案件影响力大”的93人,占比13.90%。数据表明,律师选择从事刑事业务的原因是多元的综合。
08
成功案例的主要类型
有无罪案例的80人,占比11.96%;有不起诉和免予刑事处罚的433人,占比64.73%;有变更轻罪案例的211人,占比31.54%;有从轻、减轻处罚案例的466人,占比69.66%。09
办理刑事案件是否进行过调查取证
有251人选择进行过调查取证,占比37.52%;另外418人没有进行过调查取证,占比62.48%。10
是否参加过刑事业务相关培训课程
选择“参加过”的351人,占比52.47%;没有参加过的318人,占比47.53%。数据表明,要从事刑事业务但又没有参加过相关业务培训的律师还是有近一半,对律师“刑事业务培训全覆盖”仍然有较大的拓展空间。11
是否了解和办理过刑事合规业务
了解刑事合规业务的336人,占比50.22%;不了解的333人,占比49.78%;办理过刑事合规业务的89人,占比13.3%;没有办理过该业务的580人,占比86.7%。说明刑事合规业务仍然方兴未艾。12
主要采用哪种渠道进行业务推广
选择“线下社会活动”的424人,占比63.38%;选择“微信朋友圈”的242人,占比36.17%;选择“短视频平台”的34人,占比5.08%;其他方式232人,占比34.68%。调研表明,采用传统线下社会活动拓展业务仍然是主要方式,但采用新媒体等其他方式拓展业务正在兴起。13
办理刑事案件收费主要考虑因素
选择案件难易程度的605人,占比90.43%;选择案件诉讼阶段的467人,占比69.81%;选择客户支付能力的370人,占比55.31%;选择是否异地、跨省的428人,占比63.98%;选择案件罪名数量的267人,占比39.91%;另还有200人要考虑对自己业务能力与知名度的判断,占比29.9%。数据表明,办理刑事案件收费主要考虑因素居第一位的是案件难易程度,但其他因素也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14
刑事业务来源主要渠道
亲友介绍的有458人,占比68.46%;老客户推荐439人,占比65.62%;律所或同行律师提供的314人,占比46.94%;指导律师或团队负责律师提供的122人,占比18.24%;社会交际自寻客户的270人,占比40.36%;等待潜在客户主动联系的323人,占比48.28%;网络平台推荐客户的63人,占比9.42%。数据表明,刑事业务来源渠道呈多元化趋势。
15
刑事业务的主要收费方式
选择“按诉讼阶段收费”的349人,占比52.17%;选择一次性收费(按三阶段)的233人,占比34.83%;选择按委托事项收费的80人,占比11.96%。16
若按阶段收费,一个阶段费用大致区间
1万元以下231人,占比34.53%;1-3万382人,占比57.1%;3-5万43人,占比6.43%;5-10万9人,占比1.35%;10万以上4人,占比0.6%。17
若一次性收费,一般所收费用的区间
1万元以下39人,占比5.83%;1-5万元507人,占比75.78%;5-10万元105人,占比15.7%;10-20万元14人,占比2.09%;20万元以上4人,占比0.6%。18
刑事业务缴纳税费前年总收入
10万元以下的554人,占比82.81%;10-30万元的93人,占比13.9%;30-70万元的18人,占比2.69%;70-100万元的1人,占比0.15%;100万元以上的3人,占比0.45%。19
办理刑事业务收入满意程度
满意或者基本满意的共421人,占比62.93%;不太满意的有248人,占比37.07%。需要注意的是,本题目针对委托辩护情形,不包含刑事法律援助指定辩护情形。20
刑事业务收费和个人情况的联系
选择“学历、教育背景”的316人,占比47.23%;选择“所在律所品牌度”的343人,占比51.27%;选择“业务能力”的541人,占比80.87%;选择“宣传推广”的289人,占比43.2%;选择“人脉资源”的446人,占比66.67%;其他占比8.52%。尽管刑事业务收费与个人关系也呈现多元形态,但绝大多数律师都选择了“业务能力”,说明广大律师对这一点还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21
每年刑事业务学习与培训时间(含自我提升)
50小时以下的520人,占比77.73%;50-100小时的119人,占比17.79%;100小时以上的30人,占比4.48%。每年刑事业务学习与培训时间在50小时以下的占了77.73%,说明律师业务学习和培训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22
刑事业务学习与培训主要方式
所在律所组织的学习培训有330人,占比49.33%;参与各级律协组织的学习培训有324人,占比48.43%;参与各种商业培训机构的有113人,占比16.89%;选择自学的534人,占比79.82%。23
目前办理刑事业务面临的最大压力
选择“司法机关对律师辩护意见采纳率低”的484人,占比72.35%;选择“案源不稳定”的417人,占比62.33%;选择“办案风险大”的366人,占比54.71%;选择“当事人对案件结果不满意”的293人,占比43.8%;选择“付出与收入不匹配”的277人,占比41.41%;其他3.89%。数据表明,律师办理刑事业务面临的压力也是多元的。24
办理刑事业务过程中的最大风险
选择“当事人及其亲属不满意结果”的449人,占比67.12%;选择“被害人及其亲属攻击”250人,占比37.37%;选择“社会舆论攻击”的247人,占比36.92%;选择“自身对法律风险认识不足”的269人,占比40.21%;其他14.5%。25
目前会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选择“疫情期间会见限制多”的556人,占比83.11%;选择“看守所会见政策不统一”的515人,占比76.98%;选择“会见时间有限”的369人,占比55.16%;选择“视频会见效果不佳”的410人,占比61.29;选择“会见室或视频会见设备不足,预约、等待时间过长”的403人,占比60.24%。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律师会见依然是个大问题。
26
办理刑事业务中遇到问题的救济途径
选择“向律协和所在律所报告”的503人,占比75.19%;选择“向有关国家机关控申”的230人,占比34.38%;选择“用自媒体发声”的28人,占比4.19%;选择“向新闻媒体寻求帮助”的22人,占比3.29%;其他18.39%。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律师在办理刑事业务中遇到问题采取的还是比较理智的态度。
27
希望从各级律协得到的帮助
选择“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526人,占比78.62%;选择“加强行业交流和分享”的448人,占比66.97%;选择“为争取律师执业权利提供帮助”的548人,占比81.91%;选择“加强执业风险防范培训”的449人,占比67.12%;其他6.28%。28
今后执业方向的打算
选择“继续主要从事刑事业务”的109人,占比16.29%;选择“保持一定的刑事业务量”的508人,占比75.93%;选择“转行主要做其他业务方向”的52人,占比7.77%。数据表明,“刑民兼做”依然是未来多数律师的选择。
叁
访谈意见整理分析
调研组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三位40岁以下青年律师,三位执业五年以上的成熟律师,三位主要从事刑事业务律师和三位兼做刑事业务律师个别访谈,对成都律师刑事业务执业状况存在的现实性问题梳理如下。
(一)疫情(包括常态化疫情防控)防控背景下律师会见难
(二)刑事业务数量偏低且来源渠道单一
(三)刑事业务办理过程中风险因素较多
(四)刑辩律师发挥作用空间较小
(五)律师的刑事业务学习和自我提升仍待加强
肆
对策与建议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同时很多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调研组总结出最集中、最突出的刑事业务执业困惑及困难,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律师刑事业务培训
(二)建立刑事业务新老律师帮扶机制
(三)进一步发挥律协组织“严管厚爱、服务会员”作用
2万余字 | 《南京律师执业便利手册(2022版)》发布
法院公开275名审执人员手机号码,这是畅通诉求渠道的“最优解”吗?
深圳律师行业发展观察团名单公示,“律媒智库”入选
滥用“百度推广”,一家律所涉“不正当竞争”被罚款3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