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九届高等教育创新年会圆满举办,超过130000人次参与者线上线下共话未来教育的开放、融合与创新!

领导与教育前沿院 西浦ILEAD
2024-09-28


2024年5月16日至19日,第九届高等教育创新年会暨第十一届慧湖教育国际化论坛(以下简称“年会”)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隆重举办,吸引了近4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教育同仁和超过130000人次的线上参与者们打破时空的界限共聚西浦,一齐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


本届年会以《拥抱未来教育——开放、融合与创新》为主题,融合了主旨论坛、平行主题论坛、工作坊、第九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决赛、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理事大会等丰富精彩的活动和模块,结合微信视频号、网易直播、蔻享学术等线上直播平台的同步扩散,为全国的高等教育同仁、关注者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教育探索盛宴。


▼点击查看第九届高等教育创新年会现场盛况。


随着年会的开幕,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淼女士作为致辞嘉宾,对本次活动的举办表达了热烈的祝贺。“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引领’的理念,携手西交利物浦大学共同打造开放、融合、创新的教育新生态,助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陈淼女士表示,“祝愿本次会议圆满举办,各位参会老师收获启发与提升,与西浦共同开启教育创新的新征程!”



“在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与方式,从知识传授转向全面素养的培养”,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以独特的方式——和自己的两位“元宇宙数字分身”一起,共同邀请参会老师们体验西浦元宇宙空间并与“数字席校长”现场进行了对话,展示了AI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了支持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西浦构建了开放、融合、创新、开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们以兴趣为导向进行学习。”席酉民教授举例介绍了西浦在先进技术的探索与布局后谈道:“我们师生都应当学习AI、用AI学习、与AI一起学。”



美国万花筒学习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哥伦比亚大学教授David Guralnick随后带来了题为《面向无限未来:人工智能与新技术的学习体验设计》的精彩分享。


David教授生动展示了AI如何在音频和文本形式中与学习者进行互动、如何根据学习者的表现提供智能分析和评估、如何模拟真实情境提升学生体验的真实感、如何为学习者提供及时反馈等一系列人工智能与新技术的学习体验设计。


“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实时反馈以及沉浸式的学习环境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David教授认为:“随着AI和新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学习将更加灵活、个性化,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进行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按需学习。”



大连理工大学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
王开宇教授从建设背景、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设展望四方面入手,以《基于“智能+”教育理念的教学空间建设》为题展开了分享。


他详细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通过搭建智能知识图谱、使用大数据分析等人工智能技术来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探索实践。“我们在实验和实践的教学环节深度融入AI技术,借助数字化转型,协助教师系统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智能数字实践空间”,王开宇教授谈道。



王开宇教授还指出:新时代教育不仅要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教育实践的提升,更要注重“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贯彻和落实,教师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支持学生,构建更加细致、更加个性化、更加定制化的教学。


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行动2024年度候选人名单发布

精彩的主旨演讲环节中,作为本次主持人的西交利物浦大学首席教育官、西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创业与企业港院长张晓军博士正式发布了“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行动”2024年度候选人名单。



“当前教育处于全社会关注的最好时代,也处于全民反思教育初衷的时代。2021年,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发起了‘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行动’,旨在聚集教育工作者、家长及关心教育的社会人士共同对话,深入探讨新时代教育模式,最终通过这些讨论达成更广泛的共识,携手推动教育的改革”,张晓军院长与参会者们生动分享了“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行动”的愿景和历程。


经过六个月的社会参与和专家研判,2024年度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行动正式发布年度候选人、提名人和参与者名单!诚挚邀请全社会的教育从业者、关注者们参与2024年度的活动当中,在“寻找”之旅中共同讨论、探索、迎接教育的未来!



两天的会议中,参与者们不仅在主旨演讲环节与行业前沿的实践者、研究者们展开了零距离的互动和交流,更在年会主题丰富的工作坊、平行论坛、分会场活动中体验了精彩的活动,收获了可观的新启发、新思路。您可通过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本次年会各分支版块精彩活动的详细回顾。


在年会后续的5月18日-19日两天里,第九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决赛正在持续进行中。49组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优秀教学创新探索者、实践者团队绽放于大赛和年会的舞台,在这场全国性的前沿教创赛事中精彩展示自身的创新热忱、理念探索与丰富实践。欢迎您通过文末的线上参与方式实时参与到精彩赛程之中,观摩跨越多属性高校、多元学科、多类理念与方式的优秀教学创新实践案例。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年会各版块详情




新时代和平教育探讨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主持人刘成教授以“联合国为世界儿童建设和平与非暴力文化国际十年项目”为例展开了分享,指出和平的重要体现是“非暴力”,即“用创造性、创新性、非暴力的方式完成冲突的转化”,而和平教育正是旨在为和平的社会培养和平的人。



刘成教授用“消极和平”“积极和平”两个概念解读了“和平是没有战争的状态”这一观点的局限性。他认为战争的形式只是人际暴力中比较小的一部分,还有更多暴力人们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而正是因为这些暴力的存在才会发生战争。和平则意味着更多,意味着消除了极端的不平等,意味着种族、性别之间的平等,意味着对人权的保护,意味着创建一个更好的社会。刘成教授指出:“和平教育则可以帮助人们树立和平、合作和相互尊重的价值观,从而学会以和平的方式进行沟通和解决冲突。”



圆桌论坛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主持人刘成教授,西浦未来教育学院教育研究系任丽欣副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学习中心霍岩助理教授作为论坛嘉宾,在西浦未来学习中心的宋哲娴老师的主持下,围绕“如何开展和推动和平教育”展开了讨论。



刘成教授:和平与教育是基础,所有学科都应该融入和平。南京的一些小学已经在道德法制课上巧妙融合了和平教育的元素。我们相信:一个恪守道德规范的人,必然也是和平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好的和平教育是跨文化教育,能让学生超越狭隘的自我认同,拓宽他们的社会情感视野。



任丽欣:我们要多关注心理健康,解决好心理健康问题也是通向和平的途径。虽然像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并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但这并不意味着和平,因为它是一种“对自我的暴力”。所以,对社会情绪的学习、学会如何识别他人情绪以及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都非常重要。



霍岩:道德教育和和平教育可以是两个“圆”,重叠的部分即是“正义”。一个和平的人有美德,一个道德的人也有美德。在和平学、和平教育和道德教育之间有基石,美德正是那一块块砖。




互动问答


参与本场圆桌论坛的老师们围绕和平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延伸问题,刘成教授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请滑动下方查看问答详情。


在幼、小、中、大的教育过程中,和平教育如何衔接,如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落实?

刘成教授:和平学在南京的中小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会根据不同年龄的对象设计对应的学习内容。

比如小学主要以活动课形式为主,通过绘本传输对和平和爱的感知;初中阶段会通过课本学习让学生认知和平;高中会以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有社会责任感;大学的和平教育则是希望学生走上工作后心里有一份为了和平的光。

如何推动和平教育,南京大学做了哪些向外推广的措施?

刘成教授:和平教育的推动是自下而上的、是很多星星之火的汇集,而我们只是点燃了它去燎原。

和平学虽然不是一个大众的学科,但代表了方向。我刚开始推广和平学的时候遇到了很多挑战,但一直坚持做,现在辐射到南京很多中小学,也吸引了其他省份的教师团队来观摩学习。

中国的应试教育充满了竞争性,例如在高考中“一分就可以干掉很多人”。这种竞争意识会与和平理念冲突吗?

刘成教授:我在实践初期也有这种“非暴力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吗?”的疑惑。但我们要知道,国家体制是维护和平的,我们在不改变竞争体制的前提下仍有变革的空间,可以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学校没有和平课程,我们老师可以做出对应的尝试,例如在课程中设计和平教育的内容。我们需要先改变而不是被动的等待,和平不能等。



闪电约会丨近距离互动交流


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头部科技企业精英们开设了18个展台,生动展示Ai在课堂应用、教育游戏设计以及AI引领数字化教学等方面的前沿探索。


参会老师们依次参观各展台,并选择在感兴趣的展台处交流。每20分钟进行一轮“约会”,演讲者需要在20分钟内向参会者展示研究成果、前沿技术或教学实践等,并进行互动答疑。


各个展区人头攒动,参会老师们热情高涨,或兴奋体验前沿的AI设备,或聚精会神地观看演示案例,或与展示的专家们进行热烈探讨。整个会场讨论声、交流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圆桌讨论与互动问答


美国万花筒学习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哥伦比亚大学教授David Guralnick、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廖睿智博士、周大福教育集团首席策略官马贤慧、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郭奕龙博士作为嘉宾,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教学主任兼教育研究系主任Tim London博士的主持下,共同围绕“AI+元宇宙+数字游戏化学习”的发展现状和对未来教育的影响开展了圆桌讨论。



David Guralnick:合适的游戏和元宇宙体验结合AI,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学习和提升技能,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经验和游戏经历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个人成长。


在选择和应用技术时,需要审慎考虑技术适用的领域和方式,以确保实现预期目标、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的优势。同时,我们也需要在技术创新和应用中时刻保持思辨,以实现更加智能、可持续和有意义的发展。


廖睿智:“兴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通过基于游戏的学习方法,学生们能够更轻松地吸收知识和技能。这种互动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习变得更有趣和吸引人。



马贤慧:现在很多学校引入了AI、元宇宙和游戏化等元素,教师借助AI进行教学,也在实验中加入了VR和AR技术,游戏化教学也走进了课堂。


在使用这些新技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平衡,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而忽略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重要性。学校在鼓励学生在使用技术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沟通能力等。只有在技术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郭奕龙:近几年,教育届充满了关于AI 和教学的讨论。我认为整合VR和AI等新技术到教学中时,“确保公平和包容性”这一点至关重要。教育资源和技术应该普惠所有学生和教职员工,避免因成本或其他因素造成差异。教师和学生也需要充分了解和接受新技术的应用,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秘书长、西交利物浦大学首席教育官、未来教育学院院长张晓军博士向参会者详细阐述了联盟的发展历程,“起初,联盟受到‘四无’问题的困扰,即缺少人手、资金、项目和支持。经过七年的持续探索和调研,联盟各成员单位创新理念,团结力量,突破重重困难,不断扩大联盟影响力,目前,联盟已有109所高校加入,涵盖985/211、双一流、地方院校、民办高校等各属性高等院校。”



结合新时代下高校教师发展现状,张晓军秘书长表示,“新形势下,教师发展中心面临了新的挑战和反思、调整的需求,这也引发了对高校可持续发展联盟的价值和意义的再思考。‘如何构建和教师发展中心的团队’‘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是否应设立独立部门’‘如何合理规划独立部门的归属和人员配置’,这些问题目前仍在探索中,尚未找到最终解决方案。鉴于目前存在的挑战,联盟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可持续性,即在解决短期问题的同时,也考虑到教师和项目的长期发展。通过建立共同体,共同探讨和建设具有长远效益的发展模式,以应对这一系列挑战。”



基于联盟三大核心目标,推动联盟可持续发展


高校教发中心的建设方式,主要通过教发中心体系项目、教师发展战略、以及教发主任工作坊来支撑整个教师培训体系的运作。张晓军秘书长与各位理事单位代表讨论了“行业标准与认证体系的开发”与“新教师、骨干教师、教师发展师的能力体系框架”。张晓军秘书长强调,“目前,教师发展领域仍缺乏统一的标准,例如‘如何定义新教师’‘如何评价新教师项目的效果’‘如何与整个教育行业的标准相契合’等问题。西交利物浦大学一直在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特色解决方案,通过联盟社群活动、校长直通车、校长高峰论坛等活动,不断提升探教发中心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数字素养,促进教发中心人员能够在工作中持续改进,从而更好地执行职责。”





 2024年度联盟工作重点





●认证一批具备教师发展师能力标准的老师,通过认证来确保教育质量。

●制定行业标准,通过研究和讨论优秀项目案例,从优秀项目出发,基于联盟成员单位共识,开发并总结出行业标准,为认证提供基础。

●调整教师发展中心的体系框架,探讨如何构建教发中心,包括机构设计、人员配置等。

●通过社群互动聚焦高校教师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并设计特色解决方案,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教师发展师认证项目

基于新时代下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立高质量的校本化教师发展师团队的需求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推出教师发展师认证项目。


教师发展师认证项目将通过标准化的评估和认证制度,认可具备教师发展素养标准的教师,并从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学术研究、数字素养、教育创新等多个维度,为教师发展师提供明确的成长路径和发展支持。








在第七届联盟理事大会中,张晓军秘书长向各联盟理事单位从多维角度阐述了教师发展师认证项目内容和框架体系并和联盟理事单位代表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了探讨交流。


 


张晓军秘书长表示,“教师发展师被界定为能够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人士,他们不仅能够提供培训,还能提供咨询,并根据个别教师的发展需求设计支持方案。这样的人才在能力上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群体,并处于更高的层面。教师发展师的工作应当是系统化的,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框架,而是能够提供整体性培训与个性化引导的综合服务。因此,联盟应该设定一个明确的标准,无论任何人,只要能在教育领域发挥实质性作用,无论是来自教师发展中心的专职人员还是学院的教师,都应予以考虑成为教师发展师。如果有老师表达了想要参与认证的愿望,但尚未达到要求,联盟应当组建工作小组来具体解决问题并执行整个过程,包括评审和监督等多个环节,希望所有联盟成员都能参与其中,共同支持并帮助教师们努力达到教师发展师认证标准,促进项目的健康发展。”


联盟优秀单位表彰仪式

为了推动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联盟秘书处基于参与重大项目研讨、积极承办与支持联盟活动、参与新项目立项与反馈以及对联盟项目提出建设性意见等评审标准,联盟秘书处评选出了十四家优秀联盟单位并在高校 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第七届理事大 会现场对优秀联盟单位予以表彰。










向上滑动查看联盟优秀单位名单

联盟优秀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成都医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

广东科技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

南宁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延安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点击这里了解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加入联盟或了解更多详情,请联系秘书处孙老师:0512-81884766


     





本次教发主任工作坊由东北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凌冰教授主持,邀请了中央民族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首席培训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团队负责人林旺教授与上海师范大学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长三角民办高校教学发展联盟秘书长徐雄伟博士深入分析了高校新教师培养、项目管理、资源整合等领域的创新实践经验。在此次工作坊中,参会者们通过交流学习、碰撞思想,共同为推动高校新教师项目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新教师项目专业发展计划

中央民族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首席培训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团队负责人林旺教授认为:新教师项目的专业发展计划应当“经”“纬”覆盖、点面结合。



“根据教师发展周期,在不同阶段设置不同内容来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师能力提升服务体系,既有总体的培训安排,也有针对个别老师特殊需求的‘点对点’帮助。希望能够以此辅助教师们从站上讲台、走近学生的‘新手型教师’成长为站稳讲台、走进学生的‘骨干型教师’,再到站好讲台、点燃学生的‘专家型教师’。”



高校新教师混合式培训模式的探索—以上海市属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项目为例


上海师范大学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长三角民办高校教学发展联盟秘书长徐雄伟博士以上海市属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项目为例,与参会者们共同探讨并分享了对高校新教师混合式培训模式的探索之旅。



“新教师培训项目设计应当遵循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高校教师成人学习的规律和高校教发者有效引导的规律,重点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身份认同、理解学生与教学的关系等方面,全面构建“认同-知识-实践-发展”课程模块”,徐雄伟博士分享道:“此外,新教师培训项目也应当关照高校教师的终身学习与发展,通过建设探究性学习社群、帮助教师融入专业发展学术圈等方式来全方位支持高校教师主动学习并提高数字素养,激发新教师教学的热情与活力,打造强交互、深研究、高体验的教师可持续发展生态。”


 


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秘书长、西交利物浦大学首席教育官、未来教育学院院长张晓军博士还与分享嘉宾和参会者们就“新教师‘抬头率’ ”“如何集中新教师培训时间”“如何激励新教师参加培训”“什么是混合式培训”等问题展开了互动交流。


向上滑动预览互动问答精彩回顾

 

“怎样看待许多新教师没接受培训就上岗的问题?”


—浙江中医药大学

龚婕老师

 

“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理念是教师上岗后才可以接受培训,因为新教师培训核心意图是‘通过培训来解决教师在课堂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因此上过课的老师能够快速进入角色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并且,西浦也会开展多次主题性较强的培训,让新教师能够持续性训练教学能力。”


—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秘书长、西交利物浦大学首席教育官

未来教育学院院长张晓军博士

 

怎样平衡新老师技术习得和创新性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求新老师要有意识地运用当下学校主导的技术平台和技术手段,并将其融合进自身的教学实践中。这是希望老师们能够在教学设计中加入数智技术并结合自己的表达,而不是完全拘泥于一个固定的结构、刻板地使用数智技术。”


—中央民族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首席培训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团队负责人

林旺教授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专业建设能力和教学质量已然成为高校发展的核心支柱,承载着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重大使命。而研究导向型教学更是引领高等教育走向创新前沿的风向标。本次高等教育研修体验课,旨为参与者们提供了一系列前沿的教育理念和实用的教学方法,通过深入探讨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之道以及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奥秘,点燃参会者们对教学创新的热情,助力参会者们开启教学创新的新篇章。


专业建设能力及教学质量提升研修体验课

“融合式教育的定位是着眼于培养行业精英,通过将教育与行业融合,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需求的教育”,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智造生态学院代理院长朱雨逸博士与参与者们分享道:“在融合方面,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课程体系建设复采用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老师们积极与企业合作,融合校内资源与前沿企业技术资源为学生设计独具特色的校外导师课程,并打造真实环境驱动下的数智化实验室;在共生方面,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重视成果反馈和行业实习,确保教育体系与行业需求保持同步,从而促进学生逐步深入学习专业课程,拓展实践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结合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智造生态学院的创新探索历程,朱雨逸博士表示:“在未来,西浦创业家学院 (太仓)智造生态学院也将不断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保持课程的行业敏感度,不断探索新型校企合作方式和融合式课程案例,不断迭代教学方案,从多维角度构建课程体系,推动‘产教融合 ’的创新发展。”



研究导向型教学研修体验课


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商学院会计系的卢祥匀博士生动分享了“如何在课堂中巧用人工智能的实践经验”,并和参与者们共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不同的教学场景。



“从人工智能的概念上来分析,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子集,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子集,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深度学习的子集,它们都是矩阵运算的结果,不是百分百正确的,只是一种情况的预测”,卢祥匀博士阐述道:“因此,教师们在使用人工智能进行教学实践时,要多重验证人工智能生成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设计能够符合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使用AI协助编程学习,例如在学术阅读、学术写作及演讲形式等方面融合AI技术,提升学习效率。而在学生使用AI时,教师们也要协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伦理和风险问题,让学生能够在相对透明的环境下使用AI,提升自身学习效率。”













会议终有闭幕时,创新永无休止线。在面向未来的教育探索之路上,西浦ILEAD将持续组织开展以高等教育创新年会为例的丰富活动,用心营造广阔丰富的未来教育生态。


西浦ILEAD诚挚邀请更多的教育创新探索者们一路同行,立足数智化时代,践行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教学,共同推动中国教育的改革与转型,共同寻找、探索、迎接教育的未来!



第九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决赛线上直播


2024年5月18日-19日,第九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决赛精彩进行中。


欢迎识别以下二维码,关注“西浦ILEAD”视频号,回看5月18日前半场决赛中的优秀教学创新案例,并观看5月19日的后半场决赛展示。



西浦ILEAD诚挚邀请您关注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创新者说活动、我是老师以及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联盟等系列丰富活动,加入西浦ILEAD教育创新者社群,携手共创教育的新篇章。


推荐阅读

第十二届研究导向型教学公开研修项目将于5月31号正式开启,诚邀各高校教育同仁共同探索“研究导向型”的教学创新


一文带您读懂西浦ILEAD特色“三阶段”研修设计!


文字:邹佳一、田嘉萱、张译之、许云苗、卫汀轩、李璇

照片:邢维维、卞佳艺、陈辛迪、朱凯悦、赵梓佟

视频:黄颖临、杨雪晴、叶淼、石泰安、刘涛

新媒体:张晓彤、王珍

监制:任毅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浦ILEAD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