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将“创造力”置于教育的核心

2016-07-27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教育大家谈]

 

发现保护与培养创新型人才同等重要

作者|钱颖一

 

        我讲有关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四点想法。

 

        第一,创新型人才的根本特征是创造力(creativity)。无论是科学发现,还是技术创新,或是人文思想突破,都是创造力的体现。在我看来,创造力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三种创造性:创造性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我称之为创造力“三要素”。

 

        这三要素有如下含义。创造性精神是一种心态或称心智模式(mindset),它是一种永不满足于现状,总想与众不同的渴望。爱因斯坦有创造性精神,他是科学家。体现在创业上,创造性精神就是企业家精神。创造性思维不是通常的思考,而是一种超越现有框架的思考,英文叫think out of the box,意思是跳出框子的思考。创造性能力是指能把创新事干成的能力,包括把创造性思维转换为创造性行动时必须应对的方法,比如面对失败的能力,学习的能力,调整自己的能力等。

 

        第二,由于我们熟悉和惯用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说不能培养创造性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培养具有创造力“三要素”的人才非先要改革教育,创新教育模式不可。比如,当我们的教育要激励创造性精神时,我们就不应该打击标新立异,而要鼓励勇敢。当我们的教育要鼓励创造性思维时,我们就不应该反对胡思乱想,而要鼓励想象力,鼓励批判性思考。当我们的教育要关注创造性能力时,就不应仅仅灌输知识,不管这些知识有多么前沿,多么基础,多么全面,而要注重能力培养。

 

        虽然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有利于创造力教育的最佳模式,但是它的必要条件是清楚的,那就是自由、宽松和容忍的教育环境。只有自由、宽松和容忍,创造性精神才得以存活,创造性思维才得以生根,创造性能力才得以发展。任何急功近利,指望灵丹妙药的快餐方式都是不利于创造力教育的。

 

        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是否就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呢?那可不一定。我要说的第三点想法并不显然易见:正规教育本身,无论是哪种,都很难避免造成降低创造力的效果。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忽视与培养过程共存的“副作用”。这是因为任何培养学生的过程,尤其是我们传统的、习惯的、熟悉的一套教学方法、评估方法、选才方法,只要对提高平均水平有效,就会让“极端”的人或人的“极端”想法变得更加的“正常”从而导致“趋同”现象。也就是说,正规教育过程本身有一种自然趋势,在提高“均值”的同时减少“方差”。

 

        这就形成了培养创新型人才上的一个“悖论”:尽管教育能够有助于提高创造性,但是这种帮助更多地体现在提高平均水平上。这种应用一旦有效,就可能使得真正的,无法预测的创造性减少。这并不是说创造性是天生的,不需要培养;而是说经过教育过程后,原来具有创造性的人也会变得没有创造性了。我们观察到,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没有读完大学本科,马斯克没有读过硕士博士,他们受到的正规教育都“不完整”。也许恰恰是这种不完整的正规教育,才使得他们的创造性得以幸存。

 

        这就提醒我们,正规人才培养过程都是有缺陷的,不管方法多么先进。如何对应呢?我要说的第四点想法是,在我们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候,我们要跳出这个固定的思维框子,去关注与“培养”同等重要,甚至是更重要的“发现”和“保护”那些不寻常的人,那些看上去“极端”的人和有“极端”想法的人。比培养更重要的是培育,是创造环境让杰出人才“冒”出来。当他们“冒”出来的时候,我们能够去发现,去欣赏,去保护。我们从事教育,从事培养人才,要谦卑一些,要善于去发现那些不符合已知标准但有创造力的人,要去给我们看不惯的人也有成长的空间。

 

        总结一下我的上述四点想法。第一,创新型人才的核心是创造力,创造性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是创造力的三要素。第二,培养人才的创造力必须先创新教育模式,自由、宽松和容忍的环境是必要条件。第三,正规的人才培养本身,不管多么先进,在增加平均水平的同时具有减少方差,减少创造性的趋势。第四,在致力于培养人才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那些在常规标准下不寻常但是有创造力的人。


        (本文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2016年3月19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发言)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话说创造力]


    学力就是创造力

    教育的本质是激发创造力

    创造力的源头是自主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怎样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爱、创造与教育

作者|陈玉琨


    中国先哲孔夫子有句话“仁者爱人,智者不惑”。本次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的《教育:爱与创造》中外名校长论坛,汇聚了世界各地的教育专家和校长,他们是仁者,他们是智者,所以这一次会议是仁者和智者的对话。


  爱究竟是不是人的本性?有人说爱是人的本性,动物也知道爱,人来自动物,老鸡会爱小鸡,老鹰会爱小鹰,这是天性,所以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自然界还存在一个法则,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老鹰吃小鸡,似乎爱并非是动物的本性,那么也就不是人的本性。人不同于动物,人的进化史称为文明史,就是一个不断摆脱野性、摆脱兽性的历史。人希望世界更加和谐,所以我们需要爱。那么什么是爱呢?从中外校长的对话中可以概括出一点:爱就是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保护环境。


  本次论坛,中外校长对于创造都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为什么教育要把创造作为自身的目标?无疑,创造是人的需要,是人自我实现的需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对人本质特征的确定。只有自我实现,人活着才有意义,否则人和动物没有多大区别。值得欣慰的是,与会者都认同这个观点:享受生活首先要学会享受创造,创造的过程使人聪明,创造的结果使人愉悦。


  “为创造的教育”决定了教育本质是传递智慧的过程,教育借助于传递这样一种载体,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上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天的教育过程中,创造性精神普遍缺失。人们总是在关注昨天的、现成的知识,仍然没有找到一个途径,在课堂上能够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得以有效提升。所幸,今天有这样一种中外校长的对话方式,在研究和探讨这样的话题,从而使我们的学校和教育一方面充满爱,另一方面又使学校培养的学生充满着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研究院院长)



将“创造力”置于教育的核心 

作者|顾远


       我们怎样才能设计一个有创造力的学习环境和教育体系,以培养有创造力的学习者呢?我在这里分享九个观点。

       同时,有必要指出的是,我一直认为学习的场域绝不仅止于学校,所以我这里谈的建议并非仅针对学校和老师,对于家庭和家长,以及社会中各类教育和学习的参与者都具有同样的意义。下面我就逐一说明一下这些观点。


         1、教育工作者应该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有一个故事是二十多年前我在大学英语课本上读到的,印象非常深刻。一个小男孩拿着物理试卷去找老师,说有一道题目他答对了,但老师没给他分。这道题是问如何用气压计测量一栋大楼的高度。显然题目的本意是为了看学生是不是掌握了气压公式,但是这个学生用的方法是找根绳子把气压计吊下来垂到地面,然后测量绳子的长度。老师当然不能给分,但是老师答应这个孩子说:“只要你再能想出一种方法测出大楼的高度,我还是可以给你算分的。”

       结果这个孩子说:“我还能想出好几种方法呢。我可以拿着气压计从一楼走到楼顶,把气压计贴在墙上,一次一次地往上比着,看比了多少次,乘以气压计的长度,就是大楼的高度。还可以把气压计从楼顶扔下来,看用了多少时间,就可以根据加速度公式算出大楼高度。不过我最喜欢的方法是,拿着气压计跑到大楼管理员那里,对他说:´如果你告诉我这个大楼有多高,我就把这个气压计送给你。´”老师果然就给了这个孩子分数。

       这是一个真人真事。这个孩子名叫莱纳斯·鲍林。1954年,他因为发现了分子的化学键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又因为反对核武器试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这样的成就背后,我想当年的那位老师功不可没。

       不在于他当时交给这个孩子多少知识,而在于他认可和鼓励了这个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他的另类的举动。创造力意味着好奇心,意味着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意味着把看似不相关的东西连接并产生意义。创造性思维需要一系列的‘心智习惯’:好问、执着、爱想象、协作、自律。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成为这些思维习惯的培训师和教练,发现并赏识孩子的这些特质。


        2、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和失误保持宽容。


       没有试错就没有创新,要想创新一定要具有冒险精神,勇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东西,承认错误,从错误中学习不时地做出一些小小的变化。硅谷之所以能成为硅谷,用我在硅谷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因为这里是世界上最宽容失败的地方。反观我们的学校,却充满厌恶风险、惧怕失败的文化。

       2014年的世界教育创新大会曾做过调查,有66%的受访者认为学校扼杀创造力,其中28%的人认为,“厌恶风险的学校文化”是最大“杀手”。所以在那届大会上有人倡议设立一个“国际失败日”,提醒教育工作者宽容失败在鼓励创造力中的作用。

       宽容失败也意味着培养了学习者的勇气和乐观精神。就像爱迪生一样,他试验了一千种材料后才发现了钨丝是灯泡里的灯丝的最合适的材料。有人问他试验了那么多种材料都不成功是什么感受,爱迪生说:“我至少知道那一千种材料都不合适。”


        3、有利于培养创造力的学习环境必须鼓励学习者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学习,而非一味的个人竞争。

   

        团队合作式的学习是一种“社交化学习”,通过社交互动的方式促进个人、团队和组织的知识获取、共享以及行为改善。这种学习方式强调的重点不是我们正在学习什么,而是我们如何开展学习。社交化不一定非得用上社交媒体,或者在线。社交化强调的其实是一种同伴学习的状态。

       现在越来越流行的“以项目/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就是一种典型的社交化学习。学习者组成一个团队,通过完成一个共同的项目,或是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来掌握技能。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彼此间的交流、分享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会对学习效果起到极大的影响。这种学习过程特别强调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等软技能,而这些技能对于创造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4、有利于培养创造力的学习方式应该鼓励跨学科式的学习。


       当今的创新往往发生在不同学科的交界点,比如汽车领域的发展可能来自纳米技术,而不是器械制造;医药的发展必须关注生物和基因工程,而不仅仅是化学和医学。与此同时,我们的学校却在将原本有着内在联系的知识做了条块分割,并与实际生活脱离关系。

        试想一下,面对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我们的第一反应难道会去考虑这个问题属于哪个学科吗?跨学科式的学习除了有利于整体性地理解知识,应对问题,也有助于connecting the dots,联结不同的点。这是乔布斯提到过的,把看似无用无关的知识联结在一起,产生创意和创新。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学习方式意味着我们应该主动地跳出个人舒适区,不时的来点新花样——去尝试一些新事物,和不同背景、观点、兴趣爱好的人交流,结识新朋友特别是性格不一的朋友,并试着去了解一些新的观点,试着去冒个险,不一定要去登山涉海,但一定要尝试以前不敢去做的事,例如黑夜出来散步。甚至只是今晚换一只手刷牙、明早换一条路去上班、周末把房间重新布置一下,都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培养和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5、有利于培养创造力的学习环境应该是有趣的,鼓励玩耍、鼓励游戏的。


        我们的教育太强调外在的学习动机,强调人生的长远目标,把学习比作“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差事,这样的氛围怎么可能激发创造力?学校不该是一个你被强迫着去的地方,而应该是一个你自己想去的地方。

       现在有一些教育创新者正在尝试像设计游戏一样的设计学习!想象一下什么样的课堂能让学生“欲罢不能”?从游戏设计师那里我们可以学习到这样一些技巧:学习应该是任务或者问题导向的;学习环境是低风险的,让学生早失败,常失败,但不怕失败;学习的路径是多样的和渐进性的,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会得到支持和认可;学习是以团队的方式进行的,学生们感觉自己是在共同创造有意义的东西,是在创造一种团体共同的学习经历和体验。


        6、激发创造力还必须鼓励学习者采用多元的表达方式。


       我们的左右两半大脑分别对应着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现在的教育重点培养了学习者逻辑的、理性的那一面,但是对于另一半大脑的开发却远远不够,对感性的、发散的表达方式重视不够。这种情况对于激发创造力非常不利。要知道,逻辑的语言天然的具有线性的、抽象的特征,并不足以充分表达一个多维度的、全息的世界和一个人丰富的感知和下意识。

       举个例子,有两家机构都是做儿童性教育的,都声称自己的机构尊重和保护儿童,这是理性的语言表达。现在换一个表达方式,我让他们各自用“未婚先孕的少女就像XXX”这个句型来造句。第一家的回答是“未婚先孕的少女就像过早开放的花朵”,另一家的回答是“未婚先孕的少女就像堕落的天使”。听出来区别了吗?感性的表达反映了更深层次的和下意识的想法。

       除了语言文字,人类的表达方式还有很多:音乐、舞蹈、绘画、建筑、模型设计等。这些表达方式对于培养和激发创造力至关重要。

        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过著名的八种智能说,认为人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这八种智能,此消彼长,每个学生的智能都不相同,而当前学校衡量的只是学生的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换句话来说,我们目前对学生的评价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公正的,对学生的创造力更是抑制性的。


        7、培养创造力需要在创造中去培养。


       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样一组比例:通过讲座和阅读,仅仅能掌握5%和10%的知识;亲眼见,亲耳闻,学生能领会50%的内容;参与讨论,比率上升到70%;亲自实践,继续升至80%;如果教给别人,则能达到95%。可见对于任何技能而言,做中学都是关键。培养创造力当然也不例外。

       如今越来越流行的“以项目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服务式学习、创客教育等,都是在帮助学习者与真实世界产生联结,通过激发学习者主动创造的热情,在创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建立一个能够激发创造力的学习环境应该鼓励学习者参与设计学习的体验、学习的场所、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Tony Wagner曾经发问: “每一家公司都有研发部。学校和教育系统的‘研发部’在哪里?” 我想即便有了这个研发部,恐怕很多教育工作者也不会想到让学生参与其中。如果是商家卖东西,一定不敢说不考虑顾客的需求;而到了教育领域,我们的教学研发却并不理睬学生作为用户的需求,然后再指责学生为什么不爱学习,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8、只有伴随了责任感和价值塑造的创造力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创造力。


       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没有哪个教育工作者希望培养出的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大屠杀刽子手。创造力究其本源,起源于问题意识,也就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创新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能不能对现状、对某个事情、对某个理论、对某个解决方案提出自己的问题,产生疑惑,我们觉得这件事情还是可以进一步发展的,还可以完善。所以鼓励和培养创造力可以从鼓励学习者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发现问题入手,鼓励学习者动手去解决这些真实的问题。

       培养创造力不妨鼓励学习者多问这样三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吗?还可以怎么样?习惯于问这三个问题的人,都会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不拘泥于现状,勇于挑战假设,并动手去创造去带来改变。


        9、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育工作者自身也需要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创造力。


       我想很多人一定都知道一个“一笔三线连九点”的练习,就是九个点排成三排,每排三个,你能不能一笔——就是笔画不断开,用不超过三条线把这九个点都连起来。

       我在很多场合做过这个练习,现场一般会出现两种反应。一种人不知道答案,坐在那里皱着眉头冥思苦想,可是就是不动手去尝试,不肯拿出一支笔在纸上画一画。这种情况很典型的是“反创造力”的,因为创造力鼓励不断试错,通过创造来学习创造力。另一种人则是早就知道答案,毕竟这个练习流传很广,于是脸上带着“我早就知道答案”的表情,再也不做他想。

       这真是一个很讽刺的反应。这个练习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告诉大家要“跳出盒子思考”,因为你只有把线画出九点之外才可能把九个点都连上。没做过这个练习的朋友可以自己等一会在网上搜一搜。有意思的是,这道练习的答案根本不止一个。可是那些知道“标准”答案的人却已经停止了思考。那个标准答案成了这些人心里的“盒子”,他们根本就没有跳出来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那种“君子动口不动手”型的,或是那种“一招鲜,走遍天”类型的。这两种类型都不是有创造力的表现,更何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于这道练习,我见过的最妙的答案来自一个孩子。那一年我在张家口张北县——那里是国家级贫困县——的一所小学带孩子们做假期活动。我在黑板上画下了那九个点,然后跟孩子们说了“一笔三线连九点”的要求。刚说完,一个孩子就大声地笑起来。他说:“老师,这个太简单了!我拿一个大粗笔,一笔画过去就行了!”我假装不服气,说:“那上哪儿去找这么粗的笔呢?”那个孩子不假思索地说:“我把好多笔捆在一起就行啦!”哈哈,这个法子真是妙啊!

       我觉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把这个孩子记在心里。因为将“创造力”置于教育的核心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保持这些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快乐和勇气,帮助他们实现属于自己的更好的未来。

        (文章来源:AHa社会创新学院)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大家谈]

    新教育在哪里?

    新教育是什么?    

    如果没有遇见你

    新教育之光

    为新教育实验者点赞

    风起云涌新教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汇聚新教育的创造,探寻好教育的真谛,分享追寻者美好,助力有缘人的梦想。守望新教育,追寻真教育。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哪里?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