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影响我生命与生活的几个关键人物 ​

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 2019-08-31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影响我生命与生活的几个关键人物

作者|朱永新


        《教师博览》方心田先生来函,约我撰写影响自己生命的几个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和关键图书,他称之为“三关”。尽管手头的事情很多,欠下的文债也不少,但是,因为《教师博览》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曾经给予许多帮助,也属于“关键杂志”,我还是尽可能挤出时间梳理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完成了他交办的任务,聊以交差。其实,写这些文字的过程,也是心潮澎湃的,温馨甜蜜的。



        一,父亲的礼物

 

        要说关键人物,我的父亲应该是第一人。这不是因为通常说的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更重要的是父亲在我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的印记。


        父亲是一个小学教师。一开始在家乡的小镇上教书,后来有到一所乡村的学校担任校长,只有周末才能够见到他。幼时的我们对他的印象还是模糊的。


        父亲是学师范的,那个时代的师范生,基本素质都很好。我曾看过他拉手风琴的照片,那是一个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年轻人。遗憾的是,他没有把音乐的才能遗传给我,也没能让音乐始终伴随他自己的人生。


        “文化大革命”期间,父亲曾经带我去他的乡村小学去。看到校园里贴满了批判他的“大字报”,我惊恐万分,他却不动声色。他那如山的静默沉稳,让我也不知不觉镇定下来。


        晚上,校园里就剩下我们父子俩,这时我听到了父亲的歌声。虽然他不再操琴,但开心时会情不自禁地唱歌。半夜里,我还听到了“猫叫”,我呼唤父亲,他却开心地笑了起来,说是他在吓唬房间里的老鼠。我从此也学会了这一招,在儿子出生以后,用在他的孙子身上。


        父亲在家的时候话不多,因而常害得我们兄妹久久地揣摩他的心思。在母亲打我们的时候,我们还天真地跑到父亲那里告状,他也耐心地、煞有介事地“倾听”。现在我们自己做父母了,才知道,他们其实是“穿一条裤子”的。


        父亲的敬业精神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做小学老师、做小学校长,还是后来当镇里的文教助理、县聋哑学校的校长,他都兢兢业业,全身心地投入。他曾自豪地对我说:“我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一位小镇上的普通教师,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这份荣誉或许就是对他多年追求的最好褒奖。


        大概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父亲每天早晨5:30 就会准时把我从床上拖起来,做一件我很讨厌的事:习字。无论是酷热难熬的夏日,还是滴水成冰的冬天,都要千篇一律地临摹柳公权帖。其实,我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自然没有练好字。尽管如今我的字还过得去,也有人说我的字有“风骨”,但终究没能成为书法家。


        只是歪打正着,有心练字字未练好,却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早晨睁眼即起,每天工作至少比一般人多两小时。当人们还在梦中酣睡时,我已经挑灯早读了;当人们起床洗漱时,我已经工作了两个多小时。


        小时候还经常埋怨父亲,甚至在心里把他比作《半夜鸡叫》里的“周扒皮”。现在看来,这是父亲给我人生最大的财富。如果每天比别人多工作2 小时,一年就多了730 小时,50 年就多了36 500 小时,也就是多了整整1 520 天,按照每条工作8小时时间来算,差不多延长了12 年的生命!而且这是每一分钟都有效的生命!


        2006 年2 月18 日,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当我每天早晨5 点左右起床,在写字台前伏案工作的时候,经常会浮现出他的身影。是他,给了我人生最重要的习惯——早起。



        二,同学的情谊

 

        1978 年初,我从江苏苏北的一个小镇,来到了苏州,来到了一所当时叫做江苏师范学院、后来叫做苏州大学的学校。从此,我的生活,我的命运,就与这个城市、这所大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刚进学校的时候,我读的是政史系,100 多人的班级。不久,政史系又分为政治教育与历史教育两个系,但是,班上的同学已经感情深笃,不再分离。同学中许多是老三届的,不仅社会经验丰富,而且知识基础扎实,外语能力卓越,我经常暗自感佩。而我们的老师,大部分也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循循善诱。如著名的哲学家、留苏的博士吴建国先生,著名的历史学家董蔡时、段本洛先生等。两代被耽误的师生,一起用心地在教室耕耘,演绎出许多感人的故事。


        听同学们谈笑风生,说古论今,我内心深处经常有强烈的自卑感。于是,开始拼命恶补。中学基本上没有学过外语的我,有一段时间疯狂地学习英语。把薄冰的英语语法书、张道真的教材翻了又翻,读了又读。嫌枯燥,于是找原版书翻译来学习。记得当时翻译了一本《东方故事集》,还兴致勃勃地投稿到出版社。尽管没有出版,但是,从此不惧怕学习外语,后来到日本学日语,也是如法炮制。


        我的同桌刘晓东是一个高干子弟,他喜欢读书,经常逃课泡图书馆。他告诉我,读书比听课效率高,而且收获大。我不敢逃课,但是经常读他借来的书,从福泽谕吉的《文明论》,到《第三帝国的兴亡》;从《林肯传》到《光荣与梦想》。后来自己去图书馆借书,几乎两三天换一批书,与图书馆的老师们混得很熟,经常多借几本回去。


        那是我一生最充实、最幸福的时光,我给在大学读书的儿子写过一封信《大学是读书的天堂》,就是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我不敢说,自己那个时候真正读懂了多少,但是,我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从此养成。今天,我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全民阅读的推动者,应该说,与当时的阅读经历,是分不开的。刘晓东同学对我阅读兴趣的影响,的确是至为关键的。他让我从对课堂学习的关注,对分数考试的兴趣,转移到浩瀚无边的书籍中。


        书读多了,就有写作的冲动。记得当时许多同学对作业怨声载道,我却并不介意。我把每次的作业作为挑战,力图写成有一定水准的文章。


        那个时候,有一段为文学疯狂的日子。卢新华的伤痕小说,点燃了许多大学生的文学梦想。不仅中文系的同学热情高涨,我们文科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如痴如醉。现任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的范小青当年与我们同在钟楼前的老文科楼学习,那个时候还不认识她,只听说中文系有个才女发表小说了。文科楼下经常有他们的作品展示,我们班级的荀德麟也经常与中文系的学生唱和。我也开始大量读文学作品,读中外诗词,也悄悄写了不少诗歌。当然,大部分是不能够登大雅之堂的。但是,从此喜欢读诗、喜欢诗意与激情的生活。


        1980年上半年,学校急需补充教育心理学教师,决定在大三学生中选拔5 人送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研修班打造。一下子几百名同学报名。我有机会过关斩将,成为其中一员。


        同年9月,在新的大学,我又交到了新的朋友,其中袁振国是最特殊的一位,堪称我学术朋友中的“青梅竹马”。


        振国比我小一岁,应该是我的老弟了。我们在大学三年级分别从苏州和扬州来到上海师范大学,振国最初给大家的印象是扬州才子。到底是中文系出身,那优美的文笔让我们羡慕不已。学习的时间不长,他的一篇关于灵感研究的论文就在上海师范大学的学报上发表了。我不太同意其中的一些观点,于是,有了我们频繁的讨论和“争吵”,有了我的商榷文章。而我们的友谊,也就在这讨论和“争吵”中萌芽与成长。


        那时,我们可以说是无所畏惧,豪气满怀。记得有一次,我对振国说,总有一天,我们要让自己的著作像弗洛伊德的著作一样,走进每个人的书架!于是,我们疯狂地读书,疯狂地写作。我们以两个人的名义在《中国青年报》和《南京日报》等报刊开设了专栏,我们在《心理学探新》《苏州大学学报》等刊物联合发表论文,我们的第一本书《心理世界窥探》也由江苏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我们合作的第一本书,当时我们还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为能赶上振国这位中文系的才子,我也只好在遣词造句上下工夫,精雕细琢,用心打磨。通过一系列“小文章”的撰写,大大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现在很多朋友说喜欢我的文字,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个时期的训练。


        后来,袁振国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从硕士一直念到博士,并且担任了教育系系主任。再后来,他又通过公选来到教育部工作,先后担任社会科学司与师范教育司的副司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我也来到了北京工作,担任民进中央副主席。我们共同发起了中国教育30人论坛,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谋策。


        刘晓东和袁振国,一个从阅读,一个从写作,给了我关键的影响。我一直认为,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写作在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阅读和写作,是一个学者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两位同学一直与我情同手足,我一直把我们的友谊珍藏在心中。



        三,恩师的教诲

 

        1980 年9 月,我通过考试被选送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班学习。那是“文革”后心理学科首次在该校重新开课,学校派出了最强阵容的师资队伍。当时“四人帮”刚刚粉碎,教育科学元气尚未复苏,但一批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已经张开双臂拥抱即将到来的“科学的春天。其中给我影响最大的是恩师燕国材先生。


        一天,教室里来了一位个子不高,但气度不凡的中年人,上课铃一响,他就健步登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标新立异,自圆其说”八个大字。后来,我们知道,这就是学术界一位传奇式的人物——燕国材教授。燕先生博学多才,这八个大字就是他倡导的治学方法,激起我们的创造冲动;他反对“言必称希腊,言必称西方”的心理学教学与研究,主张系统整理中国古代心理思想的遗产,并身体力行,出版了《先秦心理学思想研究》等一批专著,引发我研究中国心理学史的激情。他把“创新”作为治学的灵魂,也作为对弟子们的期待,后来,他确实用这种精神把我们带进了心理学的世界。


        燕师给我们开设《心理学概论》《教育心理学》和《中国心理学史》三门课。有一次,他用“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去邻家”开始了他对中国心理学史课程的讲授。这句也许不太经典的诗,却激起了一个年轻学子的强烈冲动——研究中国心理学史,破译中国人心灵的密码!于是,有了我们师徒间的长期合作,有了中国心理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我的第一篇习作《朱熹心理思想研究》,被燕师带到一个重要的学术会议上,向潘菽、高觉敷教授等大力推荐,很快收录在两老主编的《中国心理学史》文集中。我的第二篇习作《二程心理思想研究》被燕师推荐到权威核心期刊《心理学报》,很快变成了铅字。


        我被破格推荐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的编纂工作,没想到撰写的条目被出版社编辑作为“样板”条目供其他作者参考,还闹出了责任编辑张人骏教授到苏州大学来寻找“朱老先生”的笑话……


        在燕师的指导下,我们合作撰写了一些著作与论文,如《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心理学纵横论》《现代视野内的中国教育心理学史》《刘邵〈天才性理〉对于大脑研究的贡献》《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等,他从不以先生的口吻教训我,而总是以朋友的方式进行沟通。


        后来,燕师又鼓励我独自放飞,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如中国犯罪心理学史、中国管理心理学史,当我有新著出版的时候,当我获得一个个国内外科学研究基金时,他总是为我喝彩,为我加油。


        从1982 年起,在燕师的推荐下,我先后参加了全国统编教材《中国心理学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的编写工作,受到比较系统的中国心理学史研究方法的训练。而《心理学人物辞典》和《心理学著作辞典》的正式出版,则可视为是我单独开展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标志。此外,我还发表了《张载的学习心理思想》《王廷相心理思想初探》《刘智〈天方性理〉对大脑研究的贡献》《十年来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进展与反思》等40 余篇论文,大多在国内有影响的《心理学报》《心理科学通讯》《心理学探新》《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其中在美国《大脑与认知》杂志上发表的《中国古代学者对于大脑研究的贡献》一文,把世界上关于大脑功能定位的学说提前了近100 年,为我国心理学界争得了荣誉,引起国际心理学界广泛关注,20 多个国家的30 多位学者来函祝贺,并索要论文。这一系列的研究使我初步完成“探矿”工作,形成对中国心理学史的框架性把握,也初步掌握了中国心理学史的研究方法。


        这一时期,我还参加了全国统编教材《中国心理学史》和《中国心理学史资料选编》的编写工作,前者作为主要作者和统稿人,后者作为副主编和主要作者。在我的心理学研究生涯中,最感幸福的是和许多前辈学者一起参加了中国心理学史学科建设,为这门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果不是后来工作岗位发生变化,也许,我一辈子就会以心理学作为研究方向了。虽然现在不再从事心理学历史研究,但是跟随燕老师研究中国心理学史的这段时间,无论是学术态度、学术情怀、学术方法,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终身受益。


        1987年,我破格从助教晋升为副教授,成为苏州大学和江苏省最年轻的副教授。1990年,我应邀赴日本从事学术研究。1993 年,我又成为全国综合性大学最年轻的教务处长。上万人的大学,又面临与苏州医学院和丝绸工学院的合并,教学管理的担子压在肩上,沉甸甸的。


        于是,想到了学习。求学当找名师,弄斧要到班门。有专家告诉我,最近距离的管理学名家应数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教授沈荣芳先生。他曾担任过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人类工效学会首任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评议组成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运筹学会、中国基建优化研究会、上海系统工程学会、上海土木工程学会、上海固定资产投资研究会等理事或副理事长。


        沈老师也是在我国工科院校的管理专业最早开设运筹学、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师,写过《现代管理科学基础知识》《应用数理统计学》《管理数学》《运筹学高级教程》《现代管理方法》等多部著作与教材,是国内著名管理工程和系统工程专家,在城市发展与系统管理的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看他的简历,觉得与自己的专业背景有联系,所以就大胆地请教联系了。


        第一次见面,我就提出把《高校教学管理系统》作为我博士学位的主要方向,沈老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他一贯主张博士生不是为了写一篇论文,应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真正地学以致用。他的一席话,让我如释重负。因为大部分博士生导师,是希望学生能够为自己的研究“打工”的,我自己在成为博士生导师以后,也往往要求学生以新教育实验为主要研究方向。


        读博期间,我多次往来于上海苏州两地。因学校事务繁多,有时候我不能去上海,沈老师就乘火车到苏州“送教上门”。尤其是博士论文的攻坚阶段,我为用数理模型解决系统问题一筹莫展,沈老师就每周一次来到苏州大学,与我面对面讨论研究。他不让我用汽车接,要我给他找了一辆自行车。当我推着自行车和老师在大学校园里边走边谈时,我早已忘记他是一位年过花甲的长者。


        在他和吴启迪教授的指导下,我顺利完成博士论文,提前半年被授予博士学位。一年以后,以博士论文为基础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研究》一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书首次比较全面地将系统管理理论和分析方法用于高校教学管理研究,提出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理论体系,在理性的视野下重新梳理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流程等重要问题。这本书注重历史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回顾高校教学管理的历史演变过程,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示各种模式的特点与优劣,研究各国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机构等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高校教学管理系统提供了多维参照系。


        同时,这本书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坚持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平衡相结合,局部合理与整体优化相结合的原则,对高校教学管理系统进行详细分析,构建了包括目标子系统、制约条件子系统、动作与优化子系统、成果输出子系统和评估子系统在内的完整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对系统建立了评估模型。在教学管理动作系统的优化,尤其是教学环节的优化和专业教学计划的优化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这本书还将系统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用于剖析我国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的若干重要现实问题,对教育管理中的许多重点与难点问题,如教学目标(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两难选择)、教学组织(学院制与学分制的积极探索)、教学效率(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学内容(陈旧的课程内容体系与现代培养目标的内在冲突)以及教学评价(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等进行了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分析。


        这本书以苏州大学为案例,提出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激励性主副修制、必读书目制度等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教学改革措施,提出面向21 世纪教学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对于高校教学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时任分管高等教育的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教授,亲自为本书作序,给予了较好评价。


        博士论文完成以后,我的工作岗位又一次发生变动。1997年12月,我当选为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我决定乘胜追击,继续做博士后研究,再拜一位名师。于是,有缘遇到苏东水教授。


        认识苏老师,是因为先知道他的《管理心理学》。有一次看上海的报纸,发现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奖项被苏东水先生的《管理心理学》获得。我研究心理学多年,怎么没有听说过苏先生?这是哪里杀出来的一匹心理学的“黑马”?后来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复旦大学首席教授、著名经济学家苏东水先生。


        一个经济学家怎么会写管理心理学的著作?他的书究竟与我们心理学家的管理心理学有什么不同?我决定走进苏老师的世界。


        真正走进去,才发现这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宝藏,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苏老师的研究领域非常广阔,从宏观的国民经济管理学,到微观的管理心理学;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到东方的管理学思想,涉猎的学科有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同时,他还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家,不仅为地方政府做经济发展的顾问,还创办了东亚管理学院等教育培训机构。他的学生也是三教九流,来自五湖四海,从政府高官到企业名家,从学界精英到社会名流,还有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几乎所有的人都以成为苏东水老师的学生而自豪,每年的东方管理学术研讨会,几乎成为苏门弟子的大聚会。


        苏老师是一位具有大智慧的学者。他对于学问的把握,往往是宏观、整体的,国民经济问题,东方管理问题,一般的学者不敢问津,但他做得有声有色。管理心理学这样相对微观的问题,他也是用宏观的方法去研究,所以从文化、人性的角度,使他的分析比心理学家的管理心理学就高了一个层次。


        苏老师对学生非常关心。凡是能够帮助的事情,他一定会尽力。1999 年,我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成果《中华管理智慧——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研究》即将出版,邀请苏老师为书写一篇序言。在那个炎热的夏天,苏老师及时寄来亲笔签名的长序。他热情洋溢地写道:“阅读此书,能够从中领略五千年管理文化的苍劲与淳朴,体验古老文明活力的悠久与蓬勃,感悟古代先贤管理智慧的深邃与高远,这对现代企业管理者和管理理论研究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对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充满着期待与信心。


        本来,我可以把《中华管理智慧》一书作为博士后的研究成果,这样就非常轻松,与苏先生研究的方向也非常吻合。但是,就在此时,我担任了苏州市副市长的职务。苏老师建议我结合自己的工作重新写博士后的报告。因此,我重新选择以《中国开发区组织管理体制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为研究课题,并在苏老师等复旦大学教授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论文的写作。记得苏老师对我说,你们行政管理干部的研究,不仅要有学术意义,更应该对自己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这对于我今后研究教育问题,也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我现在之所以能够走出象牙塔,能够与火热的教育生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与第一线的老师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与苏老师当时的教诲有密切关系。


        师恩如山。我的人生中有许多让我刻骨铭心的老师。虽然每一位老师有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处世风格,但他们对待学生的热情相同,对待人生的态度一致。从他们身上,我能够呼吸到崇高,感受到慈爱,体验到责任;从他们的身上,我也学会了怎么去做老师,去影响自己的学生。燕国材、沈荣芳、苏东水,这三位在我学习不同时期的老师,从做学问到做人,都给我非常深刻的关键性影响。


        写到这里,记忆的闸门被打开了。一个个名字浮现在眼前。真的,在我生命的历程中有太多的关键人物,如一些报刊、出版社的编辑朋友,如我不同时期工作单位的领导,如我新教育的同仁,我想,再用10个8000字的篇幅,也是难以写完的。但是,我会永远记住他们对我的帮助、关心、提携,我会用我的努力,回报他们。


    (文章转自朱永新新浪博客,版权归个人所所有,发表需经本人同意。)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实验百问百答]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如何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新教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新教育的家教主张有哪些?

        新教育的奥秘何在?

        新教育如何在一个学校起步?

        新教育如何养成好习惯?

        新教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如何开展区域新教育实验?    

        如何评价新教育?

        新教育实验从哪里起步?

        如何缔造一间完美的教室?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我是一个行动着的理想主义者

       用生命叙事——新教育故事汇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