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的最终结果是让每个人都不一样——教育是帮助他人成为他自己

2017-08-22 王嘉毅 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真正的教育应该扬长避短。人什么时候最幸福?发现自己才华,找到自己值得为之付出一生努力,能够痴迷一件事情,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人在这些时候,才是最幸福和快乐的。——《新教育2017年度主报告》


        这就是新教育说的完整的幸福。所以,新教育实验提出应该让我们的家庭和学校,让我们的社区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让所有的人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


教育的最终结果

是让每个人都不一样 

作者|王嘉毅


        1、

        真正的教育公平

        不是营造统一的模式和标准


        我来自西部地区,更确切的说是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公平在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问题更多,也是当前最迫切的话题。未来的教育围绕着公平应该怎么样做?


        我更关心教育公平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如何确定。方向错了,很多问题都没有办法谈论,我想未来从整个的教育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发展,首先需要重新构建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以前我们过于注重知识,升学,考试;未来的方向我想更多应该是关注好奇心,学习的兴趣,儿童全面发展的素质问题。


        第二,是公平的内涵和公平的方向。现在讲公平是标准化,很大的活动是建标准化学校,似乎这主要是公平,包括城乡一体化。但就我看来,恐怕核心还是多样化,更主要的是我们应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甚至是适应学生不同的天赋,这样才能讲公平。如果是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我认为是和公平背道而驰的。



        第三,教育的目的是以促进学生发展特别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不是为了分数、为了升学率,不可本末倒置。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全体学生都获得发展,让每一个都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和发展。现在更多的是学生被动适应。


        第四,目前我们最核心的公平是师资队伍,特别是城乡之间、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在师资队伍和校长水平方面的差距较大。优秀教师大量流入“名校”和城市学校,而农村学校面临优秀教师来不了,留不住的问题。


        最后是安全的问题,这是社会关注的,事故频发,现在教育系统呼吁太多,现在的校长老师甚至是局长核心是保安全。但是该管的没有管,造成学校的质量差了。因为大家认为公平没有做到不一定有责任,但是安全出了问题就会有重大的责任。另外,学校安全问题,不单是教育部门的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动,多管齐下,齐抓共管方能奏效。



        2、

        教育均衡

        不是工厂化、一刀切


        最近两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投入的资金非常大,核心是尽可能的让各学校之间在硬件,包括师资达到基本的标准。这种推动发挥了一些作用,特别是对办学条件比较差的学校,使得能和好的学校接近,主要是把底部托起,是否最终达到了公平?还没有。


        这种情况下择校依然存在,可能到每个学校,条件差不多,师资大体差不多,但是对学校有需求,比如离家近一些;比如有的学生说喜欢音乐,希望那个学校有点音乐特色;学校的文化也是不一样的,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我们本身的均衡并没有很完全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均衡也会导致有的时候可能是一个模子,工厂化的,大家是大一统的流水作业线,一刀切。如何适应学校的多元化需求,适应学生的禀赋特征是最重要的。



        3、

        教育的最终目的

        是让每个人都不一样,而不是人人上名校


        我认为一个好的学校,好的老师,好的教育,应该使得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包括兴趣爱好、求知欲、想象力。从目前来看,很多的所谓好的学校,更多的还是强迫灌输,甚至是选好的生源,把学业成绩作为很重要的标准。


        现在的教育,包括在甘肃这样的西部很贫困的省份,现在上学从义务教育到高中,高中到大学没有任何的问题,前提不是人人上北大清华。现在的问题是,家长的期望都是孩子上北大清华,这样恶性的竞争扼杀了很多儿童的创造性和天性。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研究”)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做最好的自己]


        致力于让每一位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育,就是找到一个人的“生命方式”

        自由地长成一棵笔直的树

        在书写中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育是帮助他人成为他自己

作者|朱永新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的宗旨。幸福和完整是家校合作共育的根本朝向。幸福,不仅仅是教育的目标,更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发展经济也好、生态建设也好,最重要的是为了让人获得幸福感。


        当然,新教育所说的完整,内涵是丰富的,从培养的目标来看,包括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即身心灵的完整;从教育的主体来看,应该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完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形成合力。


        教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帮助人成为他自己。现在教育很大的问题,就是用统一的考试、统一的大纲、统一的评价,把所有的短板补齐了,所有的人变成一样了,而不是扬每个人的长。


        其实,真正的教育应该扬长避短。人什么时候最幸福?发现自己才华,找到自己值得为之付出一生努力,能够痴迷一件事情,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人在这些时候,才是最幸福和快乐的。


        这就是新教育说的完整的幸福。所以,新教育实验提出应该让我们的家庭和学校,让我们的社区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让所有的人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


    (文章来源|《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教育大家谈]


        一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一流学校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儿童的命运与成人的觉醒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

        大智慧与学历无关

        教育的终极价值

        让教师有享受咖啡的时间

        用整个的心做整个的校长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向深陷沼泽的心灵“推销”希望

        ......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守望新教育》推荐文章目录

        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