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

2018-02-27 有书 守望新教育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家校合作共育]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让他有更多机会享受他的童年,让他放肆奔跑释放体能,让他高声尖叫宣扬快乐,让他嚎啕大哭宣泄情绪,让他爬高下低探索世界。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 

来源丨有书


        孩子可爱时,你喜欢他是个孩子;孩子顽劣时,你希望他像个大人。这是强盗逻辑。



        01


        最近半个月,因为流感,儿子一直留守在家。连续15天,全天24小时无缝隙的陪伴,渐渐耗光我的耐心,亲子关系越发堪忧。


        有一天想带他出门吃饭,等我穿好厚厚的羽绒服站到门口,才发现他还坐在沙发上看书,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十分暴躁地催他快一点。


        结果这孩子不仅没开始穿衣服,还慢条斯理地走到我面前,特别认真地看着我,问:“妈妈,我觉得你最近好像变坏了,是这样吗?”


        我没搭腔,只是继续催他穿衣服出门。


        到商场后,我想直奔饭店,可儿子赖在玩具店门口,一直磨蹭了很久。


        在饭店坐定后,我在点餐,他绕着桌子来回转圈,一会儿坐到我旁边,一会儿坐到我对面,后来又把水在两个杯子里倒来倒去。



        我强压着脾气,再三嘱咐他安静坐一会儿,他都像没听见一样。


        终于,我失去耐心,瞪大眼睛看着他,有一句话升到了嗓子眼儿。


        那句话是:“你能不能像个大人一样,安静地坐一会儿?”


        像个大人?我忽然被自己哽住了。


        他还是个孩子,我为什么要他像个大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我及时刹住了车,闭上嘴,继续耐着性子看一个五岁男孩的“胡作非为”。


        虽然那真的很让人烦躁。




        02


        我问自己:如果儿子真的像个大人一样,稳重地坐在餐桌前,安静地享用美食,偶尔低头刷刷手机,我会觉得欣慰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八成会忧心忡忡:这孩子不爱动也不爱说,别是有什么问题吧?


        这让我想起一个亲戚的孩子。


        我家亲戚多,走动得也频繁。每年春节后那几天,亲戚们都带着孩子来拜访我爸妈。


        于是,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们都疯成一团,楼上楼下地跑、开门关门、疯打疯闹,引得大人们直皱眉头,我妈恨不得去和邻居挨家道歉。


        可那个男孩不同,他乖乖坐在妈妈身旁,安静地听大人聊天。我妈塞块糖给他,他便默默接过来,撕开糖纸轻轻塞进嘴里,不给他时,他也不会自己去拿。


        亲戚们问他什么他便回答,不问他,他便什么都不说,安静看电视。也有大人劝他去跟孩子们一起玩,他只是缩缩身子,羞涩地笑着摇头。


        我记得前一年来时,他不是这样的,也是一个很欢脱的小孩。孩子们一起疯跑,家长们扎堆聊天。



        唯有他的妈妈眼神一直追着他,不断强调,“歇会儿!”“别疯疯癫癫的!”“瞎跑什么呀?”当他表现得比别的孩子都不稳重时,他的妈妈就会大声威胁,“再这样小心我回家揍你!”


        每次妈妈说完,他都会有所收敛。


        我们平常不太见面,但是,管窥全豹,男孩平常应该也都是被父母这样管束、要求的吧,要他脱离孩子的天性,趋向大人的稳重。


        终于,他在一个不该成熟的年龄里,不合时宜地早熟了,变成了一个未成年的大人。


        亲戚们虽夸赞男孩有礼貌,懂事成熟。可背地里,又都叹着气感慨,小小的孩子,就让父母管束得没点孩子样。在本该天真幼稚的年龄里,却装出一副成熟的暮气,的确让人心疼。


        他的眼睛里,已经没了孩子的稚气,而是一种深沉。大概他已经习惯了,装作自己是个小大人,以此来讨好自己的妈妈,得到妈妈的赞许。


        别林斯基说,任何事物只有本身和谐、自身相称时,才显得美好、优雅。凡事各有其序,勉强的、过早成熟的儿童是精神上的畸形儿。


        为了讨好父母,他放弃了自己的成长规律。长大之后,八成会是个讨好型人格的大人吧?他要怎样才能活得快乐? 



        03


        过去,每个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家长大多粗放教养,放任孩子们自由生长。


        而现在,家长们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更多精力和心力,却对孩子提出了更高要求。


        所有的孩子都在加速成长。


        我们希望他们提前学习,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学初中的。


        我们希望他们提前适应社会的运行规则,小孩子去学大人的世故。


        我们希望他们专注、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


        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哪怕内心已经火山喷发,也要装出一副心平气和的样子。


        像大人一样。


        有好多朋友和我说过:你看西方国家的电影里,每个小孩都像小大人似的,看上去特别好玩。

    

        可是小大人,仍然不是大人。那些让人很喜欢的小角色,他们只是学会了大人的礼仪,但是并没有学会大人的城府、圆滑、势利,他们最让人喜欢的,仍然是那份童真。



        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不听话?


        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不懂事?


        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疯疯癫癫?


        其实问题并不是出在了孩子身上,而是出在父母身上。


        身为父母,我们太焦虑了。而这焦虑,又来自急躁,急着让孩子成长,却总是忘记,孩子只是个孩子而已。

        

        你所诟病的,很多只是孩子特定年龄段的专属特征。



        04


        纪伯伦有一首诗: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当我们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样成熟、稳重、精进时,我们在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不公平。



        为人父母,我们该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


        一岁流口水,两岁吃手指,三岁抢东西,四岁没礼貌,五岁疯疯癫,这所有的坏习惯,坏毛病,其实都是他们对自己行为规则、对世界运行底线的探索啊。


        这些毛病不好,但是必经的。


        而我们要做的,是放平心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学会牵着蜗牛散步,耐心地等待孩子长大。


        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不优秀,允许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让他有更多机会享受他的童年,让他放肆奔跑释放体能,让他高声尖叫宣扬快乐,让他嚎啕大哭宣泄情绪,让他爬高下低探索世界。


        让他,就只做一个孩子。



      (文章来源:有书(youshucc))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守望新教育》微信公众号 swxjy_cdq 欢迎关注! 转发者请自觉注明守望新教育微信公众号。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特别链接——


        教师该怎么实现自我成长?

        校长和教师该坚守什么?

        历久弥新的100部经典电影

        童年的秘密——0-12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及适读书籍

        1—9年级寒假必读经典书单——大家都说好

        犹太人如何改变家族的命运? 为什么犹太人可以富过三代?

        卓越者在独处中享受自由——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是自己的帝王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塑造者——自我进化是一切

        固定型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区别在哪里?——教育就是让孩子相信, 他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

        做教育生态的维护者,犁好自己的田——叶翠微校长启示

        安然地做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

        我们是儿童阅读的领读者吗? 那么请我们先领读自己!——2017领读者大会闭幕词《把文学捧起》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