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林
为孩子选书,有这四招就够了
如何为孩子选择图书,是很多家长的“痛点”。面对市场上满坑满谷的图书,哪些书好,哪些书合适,真是特别挠头。
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出版的童书有4万多种,加上一些畅销书有20万种在销售。全国580多家出版社中,有90%的社都出版童书。但这么多书中,粗制滥造、胡拼乱凑、同质出版的情况非常严重。坦率地讲,值得推荐和讨论的好书并没有想象的多。
我曾经主持编制过《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小学图书馆基本配备书目》,在工作过程中可算是“阅书无数”,在如何为孩子选书上也有了一些心得。(《新教育实验|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王林,儿童文学博士,知名童书研究者
1、符合孩子年龄
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是一小步一小步累积而成的。各个年龄段都有各个年龄段比较适合的书。总体来说,孩子的阅读是从从图画书起步,渐次过渡到文字书。即使是在图画书领域,年龄特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有的认知类图画书比较适合0-3岁,有的图画书也可以讨论非常复杂的主题,例如两性平等、哲学思考、战争和平。我们的家长给孩子选书,常从自己的认知出发,不是安徒生童话就是格林童话,不是三字经就是四大名著。其实,现在优秀的童书已经大大超越家长的认知,涉及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家长要有一点分级阅读的理念,拿不准时宁愿选简单点、年龄低一点的书。
2、尊重孩子兴趣
曾经看过一项阅读调查报告,大人希望孩子看的书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作文辅导、学习辅导、古典名著,孩子自己喜欢看的书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幽默故事、冒险故事、科幻故事。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常常看到书店里有孩子在地上打滚哭闹了吧?
在多媒体的年代,让孩子亲近图书并不容易,如果孩子不能从书中得到乐趣,就不能怪他只爱看手机和电视。任何推荐要把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来考虑。甚至,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你要忍受孩子读一些你看上去没有“营养”的书。
当然,尊重不是听之任之,那种“喜欢读什么,孩子说了算”的说法,是“伪儿童本位”。尊重和引导并不矛盾,我趋向于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引导。
3、把握童书品质
很多家长选书比较在乎价格。殊不知,买错了书才是时间和金钱的最大浪费。好书一定比较贵,贵的书不一定好。如何把握童书品质呢?尽量选择童书中的经典作品,这些书经历过时间和孩子的双重筛选,比较有保证。网上可以查到不少的书目书,例如《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给孩子100本最棒的书》《长大之前一定要读的1001本童书》,虽然并不一定是书名说的“最”和“一定”,但其中推荐的确是比较经典的书。(《新教育实验|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品质除了内容,还包括纸张、印刷等因素。有的书纸张高白反光,有伤视力,有的书油墨气味刺鼻,有的书翻几页就掉了,有的书边角锐利易伤孩子。当然,这类书多见于盗版童书。所以,当你为自己买到超低价格的书高兴时,很可能已经盗版在手了。
4、兼顾阅读种类
孩子的图书主要有文学类图书和知识类图书。目前,家长比较熟悉的都是文学类图书,在市场上的确也是这类书卖得最好。其实,人一生中最大量的阅读是知识性阅读,占到80%左右。在国际儿童阅读能力测试中(PIRLS),知识类文章也占到50%。据研究,儿童的阅读困难也多发生在知识性读物上。所以,给孩子选择图书时,要注意阅读种类,此所谓“阅读不偏食”。
知识性读物除了讲给孩子知识外,还要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对未知世界充满想象。
如果你觉得这四点孩子比较“虚”的话,还有一个更简单直接的做法,上网搜索各种推荐书目,但不要迷信某一个推荐书目,但如果发现很多书目都有这本书,那应该就比较可靠了。
最后,请记住一点——没有人比你更知道你喜欢什么,没有人能替代你的选择。长期浸泡在好书中,才能培养出眼界、趣味和辨识力!(《新教育实验|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如何让孩子喜欢阅读?
作者|朱永新
朱老师好:
当下,许多父母已经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但在鼓励孩子阅读上却经常采用一些不恰当的做法,比如有家长告诉我,他们会用看电视、打游戏、吃肯德基麦当劳等为“诱饵”,鼓励孩子读书。我觉得这样做不是很合适。但不可否认的是,一部分孩子不能做到自觉阅读、主动阅读。对于以上问题,您是怎么看的?可以怎样来解决?——程晓云
程老师好:
来信收到。的确,正如你说的那样,许多父母已经开始认识到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意识到阅读对于人的一生发展的意义,但是,往往采取各种威逼利诱的错误方法让孩子阅读。其实,威逼利诱的方法不仅无济于事,而且往往是有着培养阅读习惯的良好目的,最后却形成了看电视、打游戏、吃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坏习惯。正可谓,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阅读?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我们没有选对书。没有孩子是天生不喜欢阅读的。恰恰相反,绝大部分孩子是喜欢阅读的,喜欢听故事的,喜欢翻阅那些他们喜欢的书籍的。关键是我们能否找到此时此地最适合他们的图书。我们在研制《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时曾经提出过“儿童中心”“故事中心”和“绘本中心”的主张,就是希望把那些最能够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像力,充满趣味、智慧、情感和真善美的书籍给孩子。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孩子,不同个性特点的孩子,不同性别的孩子,可能会对不同的图书感兴趣。你把《红楼梦》推荐过本身就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小学生,肯定不合适。所以,老师和父母不妨注意观察孩子的阅读口味,首先寻找最适合他们阅读的那些书。在这个方面,新教育研究院已经研制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的基础阅读书目,并且出版了相应的导赏手册。这些书是经过专家反复遴选的,属于“好吃,又有营养”的书籍。(《新教育实验|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在选对书以后,与孩子一起读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再好的书,你简单扔给孩子去读,是很难让他们产生兴趣的。亲子共读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最有效的路径,也就是说,阅读的大门,也是需要父母的大手牵着孩子的小手一起进入的。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的扉页上引用过一首题为《阅读的妈妈》的小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这是一首最受美国人喜爱的诗,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展现了美国家庭亲子共读的风景。
在这个方面,新教育实验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新教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只有共同阅读,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密码、共同的价值和共同的愿景,才能避免成为成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新教育的老师,经常通过书信、便签的方法给父母推荐亲子共读的图书,并且与父母一起分享他们的阅读心得。山东临淄的一位父亲因此和孩子一起读了许多书。这位父亲是当地一名企业家,在孩子上小学前,他基本上是一位“影子父亲”,晚上回家孩子已经睡觉了。早上孩子上学时他还在睡梦之中。因为新教育的亲子共读要求父亲不能够缺位,他和女儿开始了真正的阅读生活。走进阅读,他才发现了阅读的美丽,才找到了与女儿的共同语言。(《新教育实验|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也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路径。父母是孩子的老师,更是孩子的榜样。想让孩子阅读,父母首先就要做阅读的榜样。优秀的父母一定是善于阅读、勤于学习的父母。北京第二书房的刘称莲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她本来是一位中学教师,从女儿怀孕开始,她就大量阅读教育的书籍,尤其的家庭教育的图书,从蒙台梭利、卢梭、苏霍姆林斯基到孙云晓、卢勤,并且先后参加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走进青春期工作坊”等多个培训班,自学了心理学、萨提亚等课程。她说,父母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一旦从事这个职业,就终生不能辞职,且要24小时全天候在岗,没有人领导却最不自由,看似没有规则却工序复杂,还充满了不可确定性。”所以,要想成为合格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学习。
优秀的父母不仅自己要阅读,为孩子做表率,而且要努力打造一个“书香门第”,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建设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刘称莲认为,孩子都是喜欢读书的,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而阅读正好可以满足他们这一天然的渴望。所以,“父母要做的只有两点:一是让孩子有书读,二是让孩子读到书”。在孩子上幼儿园的三年里,她每天给女儿读书。女儿上小学以后,他们父母就买来许多带拼音的有趣的小学生读物,还有《米老鼠》等杂志,随意地放在女儿的写字桌上,床头,或者家里的饭桌和沙发上,目的就是引起女儿对书的注意,“诱惑”她去读书。女儿读中学以后,他们为女儿买来大量名著,包括英文原版的《暮光之城》《吸血鬼日记》等,为女儿订阅了《读者》《中国国家地理》《青年文摘》《北京青年报》《博物》等一大批报刊,拓宽她的视野。即使在紧张的高三复习应考阶段,女儿的阅读也没有停止过。最后,女儿顺利拿到了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自己也撰写了《配孩子走过小学六年》《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和《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等畅销书。“养成读书的习惯,等于在孩子的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的一句话,成为刘称莲家庭教育的座右铭。(《新教育实验|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我一直认为,只要真正地认识到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总能逐步地找到有效的阅读方法。成年人如此,儿童也是如此。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阅读,希望阅读成为中国家庭和学校最美丽的风景。
你的朋友:朱永新
(文章转自朱永新新浪教育博客)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