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说家庭是真正的学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家在湖山 Author 汪政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新教育主题歌】——


教育始于家庭,与孩子一起成长。


“只有家庭,也唯有家庭才能培养儿童最重要的文化品质,教给儿童最高尚、最基本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有规律的、宗教性、且富有诗意的东西。”


“个人正是通过家庭、而不是通过社会同整个人类溶为一体并感悟生与死的奥秘。”


“家庭唯一能给孩子的是使之健康成长,使之有信仰,使之处事认真,这就是给孩子工具,如同给旅行者一根手杖一样。如果家庭能做到这一切,就让学校给孩子其他次要的知识吧。”——洛扎诺夫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青春。在躁动不安的灵魂里,有一个年轻的梦。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创造。在探索求知的丛林里,有一面个性的旗。......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朱永新


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深耕|家校合作共育——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

新教育|家校合作共育的意义、朝向、原则和实践

新教育|家校合作共育的途径与方法

“家校合作”是“最完美的教育”

......


家庭是真正的学校

作者|汪政  

本文转载自|家在湖山

 

“家庭是真正的学校”,这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思想家洛扎诺夫一篇文章的题目。这句话乍一看好像出自现代学校教育尚不发达的时代,而实际上,洛扎诺夫生活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初,其时的学校教育在欧洲已经定型并走向成熟,但作为一种教育形态与这种形态之下的教育内涵并不是一回事,洛扎诺夫对当时俄罗斯的学校满腔怨气,一肚子的牢骚,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话。



不过家庭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在什么时代都是真理,在教育不发达、学校教育尚未成熟、同时教育普及程度较低的时代自不必多言,在那时,家庭可以说是教育的主渠道,而在当今提倡教育社会化的时代,家庭“教育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某一社区教育普及化的标尺,乃至成为文明程度的标志。因此,家庭始终是值得开发并利用的教育资源。

 

当孩子在毫无自主的选择下来到人间时,他面临的第一个环境就是由他的长辈尤其是父母这样的社会组合所构成的“家庭”,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当然是经济的,但它同时几乎含有这个社会所有的构成因子,孩子的降临使这个家庭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受益者首先是成人,“家庭会因为孩子而变得温暖和欢乐”。成人同时成为教育者和孩子的楷模,有了孩子的家庭,“迫使成人的家庭生活中必须目光更敏锐,更热爱劳动。”


注意了,洛扎诺夫没有强调成人必须由此而进行知识准备,因为在洛扎诺夫看来,学校与家庭有着教育的分工,在理想化的教育格局中,学校与家庭各司其职,相互不可替代。洛扎诺夫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出“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而这样的目标在学校里是无法实现的,洛扎诺夫对当时的学校伤透了心,他认为孩子在学校里固然可以“学到精确的知识,会获得实用的技能或其他的东西”,但这些东西是非精神性的,并不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而如果一个人不能确立做人的根本,那么知识与技能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洛扎诺夫认为:倘若“所造之物仍未获得人的正确形象,在这个机制中,所形成的个人没有生命力,形象模糊、扭曲,虽然所掌握的知识是准确的、广博的,所掌握的技能是实用的,但也不会大展鸿图。受教育者身上没有形成一个主要的核心,以使这些技能得到有益的应用或至少得到保留,或使精确的知识再加以扩展并得到有效的使用。”换句话说,也就是德育首位。但恰恰就在这一点上,学校常常让人失望,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学校的德育始终是个问题,缺乏实效,洛扎诺夫举了好多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比如信仰的培养等等,这也让我联想到我们现在学校里的种种制度与规范,那么多的活动,那么多的“德育基地”,但孩子们在其中又有多少刻骨铭心的体验呢?孩子们写起文章,谈起理想总能一套一套的,但又有多少是他们全心认同如同植物般自然生长出来的呢?


(《家庭教育比选择学校更重要》)



所以,洛扎诺夫将“德育”这一块划给了家庭:“只有家庭,也唯有家庭才能培养儿童最重要的文化品质,教给儿童最高尚、最基本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有规律的、宗教性、且富有诗意的东西。”他不无绝对地认为:“个人正是通过家庭、而不是通过社会同整个人类溶为一体并感悟生与死的奥秘。”他这样比较家庭与学校:“家庭唯一能给孩子的是使之健康成长,使之有信仰,使之处事认真,这就是给孩子工具,如同给旅行者一根手杖一样。如果家庭能做到这一切,就让学校给孩子其他次要的知识吧。”

 

读到这样的话会使每一个做家长的顿感责任重大,不知道自己该做怎样的努力,以至现在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总要摆出一副万事通、百事精的模样,仔细想想,真是虚伪得很。鲁迅当年很重视儿童的教育,但他一直反对动不动就“教育”孩子的做法,他认为对中国的家庭教育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做好父亲与母亲,也就是说,如何真实而真诚地生活。陶行知先生认为,一个人思想品德之定型当在五六岁的时候,这话很有道理,这个时候的儿童并未有什么知识与经验,观察与分析的能力也不强,但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却具备了极强的活动欲望,而且模仿能力极强,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也许有一天父母会对自己的孩子“怎么竟成了这样子”大为不解,殊不知他极有可能正是你的复制与翻版。

     

孩子的意志品质、行为习惯是“养成”的,而不是教成的,更不是用言语教育训出来的。与学校教育不同,家庭是孩子生活的地方,享受快乐与亲情之地,是他适性与游戏的地方,在家里,应该让孩子感到自由,在学校重视“类”的教育的情况下,家庭应该给孩子提供个性的保护伞,孩子的个性不是习得的,是慢慢长成的。对这样一个至今未解的颇为神秘的人才学难题洛扎诺夫归之于上帝,至于家庭,只管营造这样的温床吧:“家庭以无声无息的温柔关系和连绵不断的印象掘松和准备好了土壤,虽然没能制造种子,但种子会悄然而来的。怎么来的?来自哪里?这是上帝的秘密,是培养所有杰出人才的秘密。”因此,聪明的家庭总会让给孩子适度空间,而愚蠢的家庭则事事管着孩子,但是谁能掌握住这个“度”呢?谁能有把握地认为哪一桩事给了孩子切实的帮助,而哪一刻的避让恰好呵护了孩子萌芽着的因而是极为脆弱的连孩子自己也许都未自觉意识到的个性之苗呢?因此,当我们按洛扎诺夫的建议去做时,实在是费一番心事的:“要让孩子们有时孤身独处,不要过于或不断地干涉其生活,如果他们身上有某种特殊的东西,在这种条件下会更好地生长的。”


(《家庭教育关键十点》)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知识水平越高的家庭孩子的教育会与之成正比,事情可能恰恰相反,生活中让人心气不平的情形也实在太多,洛扎诺夫的论述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英雄自古出寒门的道理,实际上是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什么是家庭教育的核心资源,家庭究竟要给孩子们提供什么。家庭给予孩子最大帮助的不是万卷的藏书,不是钢琴、小提琴、电子琴,不是计算机,也不是父母渊博的常识和对孩子学业的耐心辅导,洛扎诺夫明确地说:“对家庭不应要求任何复杂的知识,不要求它教授深奥的知识或培养复杂的技能。它应全身心地关注和培养子女身上的‘个性’,即某种性格。”所以,贫困的和知识贫乏的家庭在子女教育上丝毫不必悲观,根据洛扎诺夫的观察,有这样的一个奇怪的对比性的现象:他“不记得有哪个拥有丰富教学参考书的孩子表现出一点求知欲;相反,在半文盲家庭,在小市民、小业主、退休且贫穷的小公务员、教会的低级职员的家里,倒碰到了求知欲极强的孩子。”


其实,精神领域的事情与物质生活领域相距并不遥远,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看惯了奢华,他会不会对富贵在意?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生活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环境中,他会不会于其中建立生活的主动精神?人与人先天的智力相差无几。有时候,贫困可能有助于生命的健康。一个生活在知识相对贫乏中的孩子,必然因匮乏而益增其求知欲,对每一个求知的机会都珍爱无比,对每一次习得的知识都会作为珍品收藏起来,并于其中逐步形成求知的热望与学习的本领,建立起独立的“学习人格”,而生活在知识与“教育”相对富有的环境中的孩子会不会被知识压垮?家长的灌输或有问必答会不会给孩子学习上的依赖?家长博学多才的形象会不会使孩子看轻了其他本可以学到更多东西的生活对象?或者,因为他们的“权威”而压抑了孩子、或使他们放弃了怀疑、追求、分析的主动性等学习品格与学习能力?贫乏所激起的求知欲使孩子拓展了求知领域,世界上无处不是他学习的地方,富有则可能使孩子沉溺于自我满足而疏懒的小世界中。所以,“穷困和因之而来的是对教育更有助益的氛围。”


这样的结论对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已经进入小康的中国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富有的家庭“任何时候都不应使孩子有富足感,也不要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家庭关心和照顾的主要对象”。要让孩子知道家庭固然承担着教育与抚养他们的义务,但他们同样对家庭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和严格的责任”,他们是家庭的“困难”之一,而不是如我们平常所认为的孩子是“家庭的幸福和骄傲”。当然,贫困与富有也许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必须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什么是幸福的家庭?洛扎诺夫没有说,但他给出了什么是“不幸”的家庭的答案,那就是“家风败坏”;不能承担社会所赋予的“劳动”;长辈或父母的“关系都已破裂”……。


(《家庭教育的重点在哪里?成功的家庭教育有哪些指标?》)



我实在不能同意我们一些“家长学校”的做法,当然,我对一些家庭日益学校化的做法也很怀疑。学校有学校的责任,家庭有家庭的责任,如果将家庭从硬件到软件武装得像个学校一样,那还要学校干什么?当然也可以反过来问,即那还要家庭干什么?家长们真的应该知道,孩子们的学业确实不是你应该操心的地方,你也操不了这份心,孩子优良的品质、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情感……总之,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方面才是家长们应该倾心关注的。要让孩子真正生活在家庭之中,而不是时时产生是不是换了教室的错觉。让孩子从整齐的公众化的教室回到家庭也就是让孩子回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家庭于此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完成它的教育任务。洛扎诺夫下面的一段话我愿意作为教育格言推荐给所有的家长们:

     

我们实际上不能使儿童脱离我们,把他们隔离于我们的生活和劳动方式之外。因此,谁能教导我们并号召我们劳动,指明劳动的重要意义,谁能向我们阐明生活,他就能向我们的儿童阐明未来。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