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庭教育比选择学校更重要

刘巧利 守望新教育 2022-04-17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新教育主题歌】——


教育始于家庭,与孩子一起成长。【家校合作共育】,激活教育磁场!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在所有的问题儿童身上,都可以找到他们家庭的原因。家庭教育才是我们整个教育链的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


“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深耕|家校合作共育——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
新教育|家校合作共育的意义、朝向、原则和实践
新教育|家校合作共育的途径与方法
“家校合作”是“最完美的教育”
......

家庭教育比选择学校更重要

作者|刘巧利
来源|《光明日报》

刘巧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工薪家庭应该倾尽财力让孩子上顶尖小学当“凤尾”,还是上一般重点小学当“鸡头”?
近日,这则讨论登上某知识共享平台热榜,并很快溢出到其他讨论平台。教育焦虑,从来都是流量收割机。

究其原因,背后固然有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因素,但与各类培训机构的“煽动”也不无关系。但在焦虑加剧之时,我们有必要先冷静下来,重新审视所谓的“凤尾”“鸡头”之说,弄清基本的教育事实和逻辑,避免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

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更不是。人的成长是最复杂的,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共同产生影响,这决定了不能把教育简单化,认为选择“顶尖小学”便万事大吉。就以孩子成长中最容易量化的学业成就而言,到底与什么最相关?

较有影响力的结论来自科尔曼报告
该报告在对美国4000所学校60万学生的详细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在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比学校更为重要,中产家庭的孩子学业成就最为稳定。

科尔曼对此的解释是:
在该群体的家庭中,信心和成就根植于家庭中成人的监管和教育。而那些学业成绩不良的孩子,大多缺乏一种改变和控制自己前途的自信。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不难理解,不过笔者还是坚持认为,相比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学校,父母本身的特质、所展出的态度和行为或许更重要。毕竟,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其实不是环境本身,而是他如何去认识和看待自己所处的环境。兴趣的启蒙与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内驱力的激发等,是远比上名校更能支撑孩子走得更远的因素。


更值得警惕的是“鸡头”“凤尾”说潜藏的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不断地改变,有谁能说一个孩子在这个学校排在末尾,换到另一个学校就是佼佼者呢?而且,“鸡头”“凤尾”说还透出浓浓的竞争味道。然而孩子们在学校的关系,也不只有竞争关系。

好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引导孩子们学会如何合作与共处,淡化竞争,而不是相反。适合的教育,其实就是最好的教育。何谓适合的教育?无非就是,以孩子全面的健康发展来衡量,有利于此的就是适合的。一些父母在为孩子择校时,考虑了学校名气、校园环境、师资与同龄人竞争力等诸多因素,唯独忽略了孩子本身。父母需要把孩子的想法纳入考虑,一起作出抉择,这个引导和协商的过程,也是尊重孩子、助力他们成长的过程。


客观地说,多地采取的校额到校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长的择校压力。如果能持续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不断完善优秀校长轮动、校长职级制,持续提高一地的学校平均教研能力,从根本上推进义务教育走向优质均衡,那么,或许会有更多家长能淡定面对择校,去认真思考“鸡头”“凤尾”说之外的真问题。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家庭教育关键十点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放手而不撒手
家庭教育的重点在哪里?成功的家庭教育有哪些指标?
领一张家教的“驾照”——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
新家庭教育是共同成长的教育——新家庭教育的十大愿景

为人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
孩子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身醒悟
父母的身教,是最好的家教
今天我们如何做父母?
作为父母必须清楚的五件事——必须清楚孩子的身体是怎样的状态

爱孩子,请给他更多可能性——关于教育,我有四个建议
千万不要让孩子活成一座孤岛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放手而不撒手
如果家长有五个层次,你在哪一层?——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资自己后半生的幸福!
让孩子跳出教育的设计

给家长的十条建议——让教育找到回家的路
如果家长有五个层次,你在哪一层?——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资自己后半生的幸福!
教育到底要给到孩子的是什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面对未来,学校家长何为?社会国家何为?——面向未来的课程改革
家长不要以自己的有限,来理解和指导一个有无限可能的孩子

深耕|家校合作共育——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
新教育|家校合作共育的意义、朝向、原则和实践——《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
新教育|家校合作共育的途径与方法
儿童在经历中成长——家校合作不是少数人的游戏
“家校合作”是“最完美的教育”——家校合作的关键是“各美其美”
......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