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孩子跳出教育的设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教育新闻网 Author 成尚荣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设计,是当下很流行的话语,甚至有人预言,我们将进入一个设计的时代。


让孩子发展跳出教育的设计,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知和已有经验的超越。

这一理念可以概括为“顺其自然、积极引导”,重在发现孩子无限的可能,尊重并信任孩子的自主发展,鼓励并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

顺其自然是遵循规律,顺应孩子的天性;积极引导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基于孩子的成长性发挥教育应有的责任。

让孩子跳出教育的设计,实质是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成长,学会自主发展,学会选择,让孩子创新性地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

让孩子跳出教育的设计,绝不是否定教育的价值与功能,绝不是排斥教育的职责和使命,恰恰是对孩子发展的智慧引导。——成尚荣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日新之谓盛德。——《易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德贵日新。——康有为。常新,自新,全新。——陶行知。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


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模样?我想,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 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 财富是有汗水的, 科学是有人性的, 享乐是有道德的。——朱永新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为了孩子的生命成长
独立思考是未来教育的关键
培育自由、独立、勇敢的人
我们是怎样把孩子教傻的?如何才能避免扼杀孩子的独立思考?
......


让孩子跳出教育的设计

原创|成尚荣 

设计,是当下很流行的话语,甚至有人预言,我们将进入一个设计的时代。


教育也十分重视设计,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活动设计,尤其正在日益走向热潮的学校文化设计,都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还有对孩子发展的设计。设计,让教育更有目标意识,充满着教育的预期感,随之而来的是成功感。与此同时,一种质疑摆在我们面前:对孩子的发展要不要设计?能不能设计?孩子接受不接受成人的设计?许多父母常常为此而烦恼,甚至焦虑。

  
我曾经为儿子的发展进行过设计,尽管很粗略,但设计的念头没有放弃过。我是教师,后来成为教育研究者,当然希望儿子做个教师,或者争取做个学者。但是,儿子在小学阶段就想成为乒乓球运动员,我支持他打乒乓球,但不支持他当运动员;上初中时,他去玩卡丁车,渐渐成为卡丁车店里实习生,驾车本领超过一般小孩,管理的能力也很不错,这当然违背我预定的设计,于是坚决反对;高中时,自己去麦当劳打工,还想将来当店主,我反对的态度更加坚决;在英国留学时,成了麦当劳的店员;结果,回国后又自己开公司……虽然希望子承父业的火苗从来没有熄灭过,儿子却一直按着自己的意愿走,把我的设计丢在一边,我的设计失败了。


暂且不论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的要求,儿子的人生经历让我领悟到,对孩子的发展设计是很难的,一般来说是无法设计的。我逐渐生成了一个观念:父母应当让孩子跳出教育的设计。
  
孩子的发展会跳出教育的设计,原因至少有四个。一是人生充满不确定性,充满变数和各种可能性,未来的发展难以预料和设计;二是人各有志,孩子各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内心的倾向常常驱动孩子走自己的路,无法强求,不能把孩子的志向强行纳入父母设计的框子里;三是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而不是定向的职业教育,过早为孩子设定职业目标,与教育规律和孩子发展的规律相悖;四是父母的设计常常是将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变成一种意志,让孩子替自己去实现,为自己人生做一次补偿。因此,所谓为孩子发展设计,实质是为自己设计,这样的替代性设计既不科学,也缺乏道德意义。

  
让孩子发展跳出教育的设计,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知和已有经验的超越。这一理念可以概括为“顺其自然、积极引导”,重在发现孩子无限的可能,尊重并信任孩子的自主发展,鼓励并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顺其自然是遵循规律,顺应孩子的天性;积极引导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基于孩子的成长性发挥教育应有的责任。让孩子跳出教育的设计,实质是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成长,学会自主发展,学会选择,让孩子创新性地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
  
让孩子跳出教育的设计,绝不是否定教育的价值与功能,绝不是排斥教育的职责和使命,恰恰是对孩子发展的智慧引导。倘若把“设计”当成一种科学、合理的培养,那就是要着力培育孩子发展核心素养,教导孩子在纷繁的世界中学会价值的澄清与辨别,学会价值的选择与体认;教导孩子从小学会立志,学会创造,学会做人;教导孩子遵守公共规则,养成良好的私德与公德,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儿童,长大以后挑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这是最为根本的“设计”,是教育的定向盘和指南针,这样的“设计”不但是不能跳出的,而且是必须坚守的。


今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尚有不少概念需要重新定义,我们千万不能错误地定义教育,错误地定义爱,错误地定义孩子的发展。让孩子跳出教育的设计,也许是对教育、对爱、对发展最正确的定义。


作者成尚荣,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顾问。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年10月29日第9版 版名:家教周刊。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